第36集 中和思维-中和之气才能化育万物

第36集 中和思维-中和之气才能化育万物

00:00
17:01

已购买本课程的同学,请添加正安答摩半夏微信号【damoxzs】,回复数字666,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活动,还会派发多种福利哦。


【课程内容】

中和思维-中和之气才能化育万物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和思维。这「中和」两个字,是中间的中,和平的和。

什么是中和思维?


它就是:在看待、分析、处理问题的时候,注重协调各种关系的平衡,使之趋向于和谐状态的思维方法。

关于中和,《中庸》里面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说的是:中,是天下人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共行的普遍规则。

这里的「中」,是中正,不偏不倚,既无太过,也无不及;「和」就是和谐、和洽。

中和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事物的均衡性、和谐性以及行为的适度性。


老子也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的「中」指的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天道。守住「中」这个原则。

《黄帝内经》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表达的就是人体的中和状态,也就是健康状态。


再看《易经》。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其中上面三个爻是上卦,下面三个爻是下卦,而《易经》中的「中」为中位,指六爻卦中的第二爻、第五爻的爻位。


为什么二、五爻为中?因为第二爻为下卦三个爻之中的「中」位,第五爻为上卦三个爻之中的「中」位。中位代表的是在天地人三才之中,「人」居于天地之中。


既然中位就是人位,而人处天地之「中」,因此,「中」既指人与天道相合,持恒不偏,也说明事物走到这个位置,处在既无太过、也无不及的恰好状态。


所以,「中和」就是一种最佳状态及理想境界。什么爻居于二爻、五爻的位置,都叫得中,多主吉利。


《周易•系辞》就有:「二多誉」「五多功」的说法。


所谓的「得中」「中吉」等判辞,多就这两个爻而发,就是说,持此「中」就可获吉祥。


「得中」观念对中医学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在中医学里,「中」常以「平」的面貌出现。「中」就是中间状态,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亢不衰。


「得中」就是「得平」,处于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我们看看,在宇宙大整体的背景下,中医在构筑自己理论体系的时候,是如何做出设定的?


首先,「通天下一气耳」,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那么人也应该是由气组成。


别忘了,医学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它就以人为中心,来做出如下设定。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那么再进一步的推导就是:万事万物是由不同的气组成的。


那么,人由什么气组成呢?我们看设定——人得天地中和之气。


什么叫中和之气?这是老子的那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叫做「一团和气」。你看一团气还不行,还得是「和」的气。也就是说,人是由天地之中、不偏不倚、最平和的气组成的。


那万物又得什么气了?


我们顺着逻辑来,万物跟人是不一样的,既然人得天地中和之气,那么万物只能得天地之偏气,而且各偏各的,多半还不是只有一种偏。


那么我们以各种植物药、动物药、矿石类、贝壳类的药物来治疗人体,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再回看人的设定,刚才讲的人得天地中和之气,指的是健康人。那么不健康的人,他体内的气就是偏的。区别在于,或偏阴,或偏阳,这表现出来就是偏寒或偏热。


又或者多了东西,或者少了东西,那就表现出或偏实,或偏虚等。


好,再进一步,既然人有病,是因为气偏了。要治病,那我们就在天地万物之中,寻找能纠正身体偏差的物种。找到了,它们就是中药!


所以,中医用药物治疗人体的疾病,逻辑上就是以偏纠偏,以万物各得的偏气,来纠正人当下的偏气。每个患者的不同偏法,我就用不同纠偏的药物。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平」就是调「中」法则;


再具体一点,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闭者散之,开者合之」就是调「中」的治法。


这就有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好,我们这里顺便纠正一个中医学经常被人拿来说事的一句话,就是「是药三分毒」这一句 。说是中医你自己说的,那你中医还不承认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


其实「是药三分毒」的那个毒,跟我们平时讲的毒药的毒不完全是一回事。


毒,在古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就是我们平时指的「中毒」的那个毒,比如附子有毒,蝎子有毒,蜈蚣有毒,半夏有毒,这是狭义的毒。毒药,就是能造成机体损害的药。


还有一个是广义的定义: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就说:「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这个毒指的是药物本身自有的天性,也就是它的偏性,但这个偏性又能治疗疾病的偏性。


比如,它可能是偏寒的,偏热的,偏泻的,偏补的。所以「是药三分毒」,准确一点的表达,不如说为:「是药三分偏。」


所以,《周礼》所说的,无非就是,聚集有偏性的药物来纠正人体之偏,来达到治疗作用。


要用这句话来攻击中医?得让自己先有点文化,先了解下这个「毒」原来的含义才好吧?


更何况,即便是狭义的毒,中医多半也有解毒的方式。既然万事万物都有偏性,那么就会存在另一些药物,它们的偏性刚好能够减轻或者消除其他药物的偏性。


比如,能够减轻附子毒的,是甘草。能够减轻或者消除半夏、天南星毒性的是生姜。所以,即便是所谓有毒的药物,中医在处方之中也经常会加上能够减轻或者缓和毒性的另一些药物。


当然,我们不能说中药完全没有副作用。但中药的副作用,经常是因为辨证不准确,选错了纠偏的药物而造成的。


而中医组方,是在君、臣、佐、使的药物配合下组的方,它的治疗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副作用。


好,我们再看看,诊断疾病是怎么一回事。有病,就是「失中」,这就是医家所说的:「偏阴偏阳之谓疾。」


判断人体「中」的得或失,就是诊断,所以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既然健康人是得天地中和之气,那么得中和之气的人就有一种中和状态。既然你是中和状态,外在就会有相应的表现。


比如面色上,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里的黄色是黄种人的底色,红色是有血色。明润含蓄,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这个人气色很好的那个「气」。


那我们做诊断,就以这个为依据。凡是跟这个中正的颜色不同的,它就可能是有病的颜色。不同的病,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在中医诊断学里面,人的面色偏青、赤、黄、白、黑,就代表了不同脏腑,不同性质的病证。


又或者,他面色上不明润含蓄了,而是过于晦暗,或过于暴露,那么这也算是病的颜色。


再来,看舌象,正常的舌头,很简单的六个字概括,叫做「淡红舌,薄白苔」。


所以如果你的舌相,不是这样的,那可能就是病态。


好,病态之中又再细分:舌头的颜色,是偏红还是偏淡?还是偏瘀暗等,它们就分别指向不同性质的疾病。


那舌苔假如不是薄白,厚了又是怎么回事?偏黄了又是怎么回事?偏腻了又是怎么回事?这些在中医学中通通都有总结,形成了诊断的指征。


下来我们再看看脉象:正常的脉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节律一致,柔和有力,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


凡是跟正常脉搏不一致,那么可能就是病脉。病脉又各有命名,比如浮脉、沉脉、数脉、迟脉、弦脉、紧脉等,分别主不同的证。


「中」不但可显示全局性观念,也可说明具体情境。


我们说肝「体阴而用阳」,肝为刚脏,假如本体藏血充足,也就是说,本体阴足,柔能制刚,那么阳用的疏泄功能也舒畅,这肝就处在「得中」状态;


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火易旺,肾为「阴中之太阴」,肾水易寒。假如心与肾两者能相互协调,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那么心火平而肾水暖,这是心肾关系的「得中」;


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脾胃为枢纽,人身太极也因此旋动,就是气机升降的「得中」。


我们看看,阴阳是讲平衡的,五行之间的关系也是讲平衡的,气机升降讲平衡,脏腑功能协调也讲平衡。


所以,所谓疾病,就是失去平衡。


治疗,就是帮助他们恢复平衡。


养生,就是保有中和平衡状态。


什么需要平衡?关系!


所以我前面讲过,中国人善于搞关系,中国文化也善于平衡关系,医学更善于调整关系。


当人体处在平衡状态,中和状态,和谐状态,人无偏,就不会生病。


现在经常有不明白中医原理,或者是反中医的人,老是质问中医,你治疗又不抗病毒,又不抗菌,怎么能把病治好?


再强调一遍:中医治疗的着眼点,不是与这些细菌啊病毒啊去玩对抗。中医的内在逻辑是,当我把人的整体或局部状态调整到平衡状态、中和状态,那么细菌啊病毒啊,可能就不能产生致病作用。


所以治病,可以针对西医所讲的病因来对抗,来治病;也可以不针对西医所讲的病因来治。就好像面对敌人,你有你的武器,我有我的武器。你根据你的武器特点采用你的打法;我根据我的武器特点,我用我的打法。能把敌人打倒,就是好方法。


再进一个层次: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内修的「得中」; 

苏东坡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心境上的「得中」。


吴清源先生在他的自传《中的精神》这本书中,概括出他的围棋理想可用「中和」这个词来表达。他认为围棋起源于阴阳与天文,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


「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


在围棋上,就是要思考「中」的那一点。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效率的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就是「正着」。那就是中和的意思。


这就是「六合之棋」「中和之棋」。围棋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对弈的最终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


吴清源认为自己的人生是追求中和的人生。而要达到「中」的境界,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他从5岁开始,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后来一直坚持每天研究《易经》。


正是这种一心求道的围棋精神,使他从争胜负中超拔出来,展现出一种大气象的人格、大境界的追求。《易经》对人生教化作用,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了。


关于中和,我们再重温一遍:

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風蓮韵s

    没有深厚的古文学 医学功底是没法讲出那么高质量的课程的

  • 西城的故事

    潘毅老师是功力深厚的大侠~

    5u4hh2i7iut55gtcayc0 回复 @西城的故事: 认同

  • 心中一点绿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 Leisy018

    中国人研究的是关系,阴阳、五行,人和天地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中和,各种关系的中和…因此,中国人理解的健康,就是阴阳平衡,五行平衡,脏腑功能平衡,心情平和…生病就是失中,失衡;治病就是恢复平衡;养生就是保有中和平衡状态…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中国文化,中国的哲学思维!感谢祖宗,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 晓林q

    有道理呀,要保持一种不偏不倚适度适中相互关心的暧昧友情才是中道正道,过犹不及呀。。

    正安答摩 回复 @晓林q: 这个解读可以的

  • 吕凤军LFJ

    是药就有三分偏性。

  • 是郭小川呀

    潘老师讲的很好

  • 一粟_x3

    中国文化缺失真可怕,所以国学要从娃娃抓起

  • hsy0101

    潘老师,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黄帝内经讲“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这两句话放到一起,我就混淆迷惑了。敬请老师指点。🙏🙏🙏

  • 劫灰过客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