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日本史07 | 王新生:何为武士?从武人政权到武士道

【试听】日本史07 | 王新生:何为武士?从武人政权到武士道

00:00
17:02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


上一次我们谈到了日本历史上独特政治体制摄关政治,讲到了藤原家族为何能够实现摄关政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我们谈到藤原家族中有很多高级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同时也掌握着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庄园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藤原家族获得巨大利益。我们也谈到摄关政治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后来在天皇的打击下,藤原家族的掌权时代结束。


今天我们谈的是摄关政治之后第一个武人政权的兴起,来了解一下武士这一具有特色的群体的兴起与发展。


其实在武士出现之前,日本有史书可考的军人就出现了。最早出现在我们之前讲过的古坟时代,那时专门有以武力为大王服务的氏族集团,比如大伴氏、物部氏等,从名字上可以看出,他们是伴随大王身边手拿兵器的家伙。在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后,日本实施模仿唐朝府兵制的军团制度,最开始成人男性均要服兵役,后来变成了志愿兵制,他们负责国府的警备和地区的治安。

日本武士


武士的出现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方面与大化改新之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关。大化改新时期日本模仿唐朝均田制实施班田制,这个我们在讲遣唐使的时候也提到过,班田制按照人口平分土地,但因为人口增加后土地紧缺,实施不久就趋于崩溃了。为鼓励开荒,朝廷颁布“垦田永世私财法”,即根据身份地位,开垦一定数额的土地可永久私有。这些土地作为私有财产慢慢变成庄园,所有者成为领主。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些领主或武装庄民,或雇佣武人,逐渐出现舞刀挥棒的军人。

另一方面,贵族们拼命嫁女儿给天皇,于是皇子皇孙成群。为了维持他们生计,将他们赐姓降为臣籍(直到今天,天皇是日本唯一一家没有姓氏的家族,平民女性嫁入宫中也失去姓氏),发放到地方做官。任期届满也不回京城,皇子皇孙们开垦或圈占土地,除自己演练武艺外,更是养兵自重,遂成为一方诸侯。这些军人或兵就是最早的武士。


随着武士人数的增多,按照血缘、地缘、主从关系,结成大大小小的武士团。最开始是小军事组织机构,族长为武士团首脑,儿子、家人是武士,下人、随从是侍侯武士的农民,通常是一个骑马的武士有三个步行的仆人,一个拿武器,一个拿铺盖卷,一个拿饭盒,看来比那个只有一个仆人的西班牙骑士唐吉可德好得多。


后来武士团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各个庄园的武士联合起来,逐渐形成地域性的武士集团,由中央贵族出身的地方大领主作为首领,例如平氏集团与源氏集团。无论是平氏,还是源氏,其实都是天皇的后代,是不同的天皇赐姓给他的子孙后放到地方为官,成为武士团的首领。

那么,武家政权是如何建立的呢?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形成武士集团后,几次地方武士的叛乱使中央贵族和各级官府认识到地方武士的厉害,于是将他们作为自己的侍卫和国府之兵,天皇也是如此。特别是到11世纪末,天皇为打击藤原家族,实现天皇亲政,自己退位作为上皇,另辟院厅处理政务,其力量基础就是设置北面武士和武者所等机构,也就是历史上的院政政治。


在摄关政治之后,院政政治在武士的支持下持续了百年,但这显然是引狼入室,养虎遗患。源、平两大武士集团卷入皇室的争斗中,最初平氏家族获胜,几乎将源氏家族成员全部杀掉,只是将几个男孩流放地方,其中13岁的源赖朝被流放伊豆半岛,长大成人后联合地方武士集团起兵反对平氏政权。经过苦战,最后彻底打败平氏。


源赖朝


1192年,天皇任命源赖朝为征夷大将军,正式成立武家政权——幕府,因设在镰仓,因而称为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的来源是在奈良时代天皇朝廷为扩大统治疆域,派军队征讨本州岛北部的少数民族,通常率领一军为征夷将军,率领三军是征夷大将军,最初是临时任命,战事结束后收回。但武家政权成立之后,征夷大将军便成为统治日本的最高权力者。


那么,镰仓幕府是怎样统治整个日本的呢?


设在镰仓的幕府中央机构,有统率“御家人”的“侍所”、处理行政事务和财政事务的“公文所”、相当于司法机构的“问注所”等,其长官均由源赖朝的亲信担任。对地方的统治则是派遣自己的亲信,也就是“御家人”,到各地担任各国的“守护”和庄园的“地头”。守护平时的职责是监督区域内的御家人定期到京都或镰仓担任警卫、逮捕谋反者和杀人犯,行使警察权,而战时的职责是率领任职国的御家人为将军作战。地头的职责是督促土地耕种者向领主或国衙缴纳租税,同时也负有镇压庄民反抗以及追捕强盗、维持治安的任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镰仓幕府的统治基础是“御家人制度”。御家人是什么呢?御家人是在源平战争中同源赖朝结成主从关系的武士,即其家臣。本来这些武士是各地的在乡领主,源赖朝为得到他们的长期效忠,明确承认并保护他们原有的土地所有权,另外根据战功授予新的领地,为此,御家人要无条件地服从主君源赖朝,并在战争中为其出生入死。主君赐予并保障武士的地位与财富,武士向主君付出忠与死的主从关系。

因为这种主君与武士的关系,也产生了武士道,也就是武士的道德规范、行动准则。但其实武士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有一套固定的准则,武士道在不同时代也各有特色,也就是是武士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着变化。

在镰仓时代,幕府制定了称为《御成败式目》的武家法规,其中规定了武士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比如要求各级武士严守自己的职责,向公背私,不得越权妄为等。而到了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旧主、新主更替频繁,武士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强调为自我献身,而不再是为主君尽忠。虽然“武士道”一词在江户时代正式出现在典籍之中,但和平年代传统武士被迫转型为行政官吏,要求具备治民才干,原始武士道改造成新的士道,在这时,文武兼修、重义轻利成为武士的道德规范,主张以死效忠的《叶隐》列入禁书,只能在民间秘密流传。


等明治时代初期,由于武士阶层解体,无人再提及武士道。但到了近代,武士道再次兴起了。甲午战争时期,因为日军实施旅顺大屠杀,日本被西方媒体宣传为野蛮民族,作为辩护,新渡户稻造在1899年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武士道》一书,向西方世界展示日本民族的优秀特质,表示他们也具有与西方基督教传统类似的优秀的道德体系,这一体系就是武士道,其内涵是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到了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时期,日本军部大肆鼓吹之前被禁的《叶隐》,主张的武士道,鼓励士兵甚至平民为天皇献身,形成法西斯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


我们知道,有个说法是说樱花体现了武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在乎盛开,而追求在战斗中像樱花一样的凋谢,说他们具有献身精神,强大的耐力,遵循仁义服从集体,但借助武士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对武士道精神的描述,是在武士阶层消失之后后来人的再构建的过程,也是因为这种再次构建,武士道精神文化才不断流传下去。


从武士的起源到第一个武家政权的建立,再到武士道精神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其实武士阶层不仅在日本历史占据重要地位,也影响着日本人的国民性与品格形成。

今天就谈到这里,下次我们谈后醍醐天皇与南北朝时代。因为在天皇掌权的院政政治后,由于武家政权不断发展,幕府权势不断增强,天皇的权力不断削弱,到了后醍醐的天皇的时候,他逆流而上,一次又一次地争取倒幕,即便是这样,天皇还是没有脱离权力不断被削弱的命运,逐渐成为了权威性、精神领袖型的人物,具体我们下次课再讲,谢谢。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ph013

    内容可以,但真讲得不够有趣

  • n736eaye7vzmubiz8wdc

    王老师的课确实有水平,其实看是熟悉的国度也最陌生

    1581678omqy 回复 @n736eaye7vzmubiz8wdc:

  • 牛佳宇帅

    王老师是我的学术偶像,给王老师一百个赞。

  • 1337372ckfg

    说话有气无力的,气短吗?

    DECO欣 回复 @1337372ckfg: 人家是研究历史的 不是配音员 不是播音员 不是主持人 你不是应该留意内容吗 有点主次颠倒

  • 脆皮小仙女

    这个片头配乐好可爱哈哈

    听友140134805 回复 @脆皮小仙女: o

  • mini0809

    这样的课真的吸引不到学生,同样都是大学教授,差别真的很大

  • 1861212spnz

    历史怎么被说的那么的无趣

  • 郭云_kl

    like

  • 13761319bqo

    谢谢。

  • 听友233225775

    如何购买啊?喜马拉雅的界面设计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