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与史实: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传说与史实: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00:00
12:55

尽管在绳文时代或许也曾出现过局部的、零星的农耕迹象,但在公元前大约三百年之前,整个列岛还没有出现广泛的、成熟的农耕文明,现在基本上可以判明,以水稻种植为主体的农耕文明已经伴随而来的金属文明(青铜器和铁器),是短时期内突然从外面、也就是越过海洋传到列岛上来的。那么,是什么人把这些农耕文明和金属文明带过来的呢?


这里就要引出一个徐福东渡的故事了。


2002年6月下旬一个初夏的傍晚,我应邀往锦江小礼堂出席了同济大学为欢迎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而举行的晚宴。晚宴前,羽田前首相发表了关于中日关系的演讲。令我感兴趣的是,羽田在开始的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地叙述了自己是秦始皇时期东渡到日本的中国移民后裔的可能性。羽田出生于长野县的和田村,在山环水绕、重峦叠嶂的和田村内,迄今生活着有着严密家谱传承的羽田一族。稍通日语的人也许都知道,日语中“秦”和“羽田”都可读作hata。羽田一族的家谱就名为《秦氏家谱先君之传》。先君是“秦始皇帝之远孙秦河胜苗裔”的秦幸清。


秦河胜和秦幸清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前者曾仕奉过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圣德太子(574—622),秦河胜一生的重要业绩,就是在京都的太秦一地为供奉圣德太子所授的佛像而建造的广隆寺,此寺又称为“秦公寺”。而秦幸清曾在16世纪中叶佐助主君大井信定与日本战国时期的枭雄武田信彦交战,败阵后自杀身亡。后人觉得有损族人的脸面,遂将“秦”姓改为“羽田”,而发音依旧。迄今在羽田氏主屋的二楼高悬着一块“秦阳馆”的匾额,长廊和山墙上也刻着“秦”字。因此羽田孜认为自己在血缘上可能与来自秦朝的移民一脉相连。羽田孜本人生得浓眉大眼、方脸阔耳,似乎颇有几分秦氏后人的风采。


当然,这秦氏后人并非秦始皇的后裔,秦始皇本人姓嬴名政。很有可能是秦朝时东渡的中国人移民的后裔。正如很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秦朝时的移民每每夸耀自己一族与皇室的渊源,对外索性称自己为“秦人”或“秦氏”,同样,汉代的移民则称自己为“汉人”。


这里就要引出一个差不多已人人皆知的徐福的故事。徐福的故事,我在儿时即已有耳闻。那时夏间夜晚在户外纳凉时,大人们每每会说起昔日日本人(不过我外祖父很少用日本人一词,更不会准确地用日本军一词,而总是用东洋人一词来指代)武力进犯上海时所遭受的深重苦难。然而大人们同时会说,日本人其实不是真正的外国人,早年秦始皇时,有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遂在那边生儿育女,繁衍出的后代就慢慢变成了日本人。因此在我儿时朦朦胧胧的印象中,日本人只不过是中国人在日本这一土地上的变种而已。大约在1965年时,已入小学的我在四川路上遇见作为青年访华团来上海的日本人时,觉得除了衣衫光洁外,相貌上一如我们中国人无异,于是在幼小的心灵中更加深了日本人只是中国人一支的印象。


后来年岁痴长,稍稍读了些书,觉悟到了自己儿时的想法不免太过幼稚。但徐福的故事却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大人们在夏夜纳凉时的随口杜撰。我的祖上并非书香门第,他们的故事,大概也不会直接源于书卷史册,只是民间代代相传的传说而已。然而史书上确有与此相关的记载。最早的便是《史记》。查《史记  秦始皇本纪》28年中有如下记载:


“既已,齐人徐市(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中,这一故事就更加详尽了:


“昔,秦绝圣人之道……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词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始皇帝大悦,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这一段文字中值得注意的是“资之五谷种、百工而行”。这应理解为是带去了中华稻作文明及当时在中国业已比较发达的工艺技术。但是徐福渡海去了哪里,《史记》中没有明言,后来的《后汉书》和《三国志》中说是夷州和澶州,但夷州和澶州究竟地在何处,当时的各种史书也是语焉不详。直至千余年后的明代万历年间问世的、由李言恭和郝杰编撰的《日本考》一书中,才将夷、澶两州明确地定为倭国的一部分:


秦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不得,惧诛,止夷、澶二州,号秦王国,属倭国。中国总呼曰徐倭,非日本正号。


《日本考》中将这两个州定为倭国的属国,但所据为何,却没有明示。不过在比它更早的五代后周时的明教大师义楚的类书《六帖》卷21《国城州市部》中就已经明明白白地认定徐福的滞留之地就是日本:


“日本国亦名倭国。在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显德五年(958年)岁在戊午,有日本国传瑜伽大教弘顺大师赐紫宽辅又云:‘本国都城南五百余里有峰山。。。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山,亦名蓬莱。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耸,顶有火烟。。。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读到“至今,子孙皆曰秦氏”,我又想起了羽田孜前首相演讲中的一段自白了。日本的文献中开始有有关徐福的记载,大概始于14世纪时的《神皇正统记》,后来在江户时期的1668年刊行的《异称日本传》中明确提到了在夷州等地指的是日本,在日本的纪伊国(今和歌山县)的熊野山下有徐福墓,因此断言熊野乃徐福的登陆地。大约一百年之后,曾到熊野去考察过的医师橘南溪在他所著的《西游记》详细叙述了徐福墓的情形,那儿不仅有徐福的墓碑,还有名为蓬莱山的小山。以后,徐福在日本登陆的故事就广为传开,并且各地都陆续发现了徐福登陆或居住过的遗迹,如富士山、京都府的与谢郡、佐贺市的金立町等等。


徐福一行的出海东渡,应是不争的事实。但整个船队有否抵达日本列岛,尚缺乏当时的文献史料和考古发掘的有力佐证。但何以在日本沿海各地均有徐福一行登陆的传说和后人为志纪念而建造的祠庙、石碑,想来此事绝非空穴来风。比较合理的解释,我想是限于当时的航海条件,徐福的船队不一定自始至终一直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很可能会将船队打得飘零四散,未遭海浪倾覆的船只有可能各自在可遇见的岛屿和陆地纷纷登陆,因他们的首领是徐福,于是各自都称徐福或徐福一行,或干脆自称为秦人,因此今天的日本才会有那么多的徐福登陆遗迹和有关传说。不过秦人或秦人后裔也并不限于徐福一行,事实上当时东渡到日本的秦朝移民来自于不同的途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子夏和桔子

    时隔多年又听到老师讲课了,真好呀!

  • 君子之腹hero

    跟那个徐静波是不是同一个人?

  • 浮世凡音

    呦呵,两位徐静波老师都是跟日本和日本文化有关的哈,这么巧😅

    沐风_ix 回复 @浮世凡音: 同问

  • 炊烟0040

    你我一直关注“静说日本”,不知是不是你?

  • SuErte

    我之前所一直奇怪的是,秦朝时期的航海技术有没有发达到可以到达日本,就算可以,那食物贮藏水平有没有高到可以维持那么多人那么多时间的海上生活

    小韩_hk 回复 @SuErte: 那时候船还没有龙骨吧,生产力也很底很难能在海上长时间漂泊,我个人觉得。就唐朝时期在海上还经常出事故呢

  • 游戏机_8b

    静说日本的徐静波是同名同姓?

    峰之語SUBARU 回复 @游戏机_8b: 好像是的

  • 只羡仙佛

    徐福~万物有灵神道教吃素基础,种子~司农神,工匠~工匠精神,士兵~武士道,三神器玉坠青铜剑镜~徐福的遗物,秦风~好礼周礼遗风、好称君子,好汉字文化研究中国古历史,童男女~动漫

  • 塞纳河畔花主

    老师怎么这么像马国明呀?

  • 张羽321

    现在可以用dna查祖源,用科学方法检查最靠谱。古代家谱好多也不太靠得住,因为有很多朝大姓改宗或者朝名人祖宗方向附会的。

  • zbyf4

    一部分赵氏后来为避难,改赵氏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