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3:刁克利|以爱的名义遭受伤害

《德伯家的苔丝》3:刁克利|以爱的名义遭受伤害

00:00
21:2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刁克利。上一次我们讲了苔丝命运的发生发展,指出了她人生道路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转折点。这一讲我就结合作品,分析一下苔丝如何一步步陷入生活的罗网,成为环境的牺牲品,又是如何以爱的名义遭遇伤害和不幸的。


我们看小说,除了要看故事情节是不是吸引人,还得看故事中的人物。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学作品的脊梁,那么人物就是小说的灵魂。故事都是由人引出的,情节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展示的。


《德伯家的苔丝》主要人物有三个:苔丝、德伯和克莱尔。


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根据小说情节的三个阶段来看看。


先看苔丝。在她人生的第一阶段,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苔丝的家世、处境怎么样?她为什么要去德伯家攀亲戚?为什么会受骗?受骗后为什么要回家?我通过她的姓氏、家世,她的家庭;她作为少女受到的教育,她对世界的认识,性格和责任感来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个,她的姓氏出身。苔丝的姓氏是首先要关注的,因为这是小说的标题,为什么叫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父亲是乡村小贩,从集市回家路上,听牧师说,他家是德伯家的后代。根据这个牧师的考证,德伯家的始祖是跟随征服者威廉从法国来到英国的武士之一。曾经是名门望族,后家道败落。苔丝的父亲可能是德伯家在当地仅有的后裔。


苔丝的父亲晚上到酒吧吹嘘,夫妻俩商量让苔丝去亚雷·德伯家认亲。希望这个富人亲戚能够接济一下自己家的生活,或者给苔丝找个好工作,甚至好婆家。原定在凌晨就要赶马车上路去集市的父亲因为喝醉酒,不能出行。苔丝替父亲赶车去集市,半路上,马被对面疾驰的邮车撞死,苔丝心怀愧疚。为了挣钱买马,这才在母亲催促下前往认亲。她的一系列的不幸就从这里开始。


苔丝的姓氏是Durbeyfield。而她的所谓本家亲戚并不是德伯家的后裔,而是一个发财的商人为了光耀门楣,把自己家的姓由“斯托”改为当地已经没有后代传人的贵族姓氏“德伯维尔”DUrbervilles,简称“德伯”,所以这是一家冒牌贵族。


他们家住在新建的院子里,苔丝一眼就看出新建的大宅与古老的姓氏不符合,不是祖宅。英国世袭贵族原来都有封地,家族会在封地上建立大庄园来作为家族的世代居住地,所以,贵族后裔住的一般都是经历数代的古老建筑。像电视上看的唐顿庄园,还有现在作为旅游地开放的丘吉尔庄园等等。


小说里的道德家和神学家把苔丝的悲剧归结于因果报应的轮回。因为苔丝德伯的祖宗,也曾无情地糟蹋过农民的女儿,现在祖宗的罪恶报应到儿孙身上了。村里人却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


无论是因果报应,还是命中注定,她的不幸都是姓氏惹的祸。小说题目《德伯家的苔丝》,指苔丝出身于古老的世家,但是祖宗的荣耀早已成过眼云烟。她性格中的骄傲和不屈也许与她血统的高贵有些联系。


第二,我们看苔丝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她独自到陌生的地方去,是否清楚自己的处境?


苔丝这时候十六岁,是七个孩子中的长女。


作者这样描写和苔丝一样的乡村少女:她们中间每一个人,都有暖和的太阳,在她们身上晒着,同时,她们每一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个人独有的小太阳,晒着她们的灵魂;一种梦想、一种爱情、一种心思,至少一种渺茫的希望,虽然也许因为所欲不遂而终于渐渐成为泡影,但是却依然不断地生长,因为希望原是这样的啊。


苔丝看起来身材丰满,像个成年女子。但仔细看她的表情,还像个孩子。她十二岁的样子,在两颊上能看到。九岁的神情,在闪烁的眼睛里能辩出。就是她五岁的模样,也还时时在她那唇边嘴角上轻轻掠过。


苔丝对世界的认识仅限于她切身的感受。她从未离开过出生的地方。一离开学校,就帮着晒干草,收庄稼,挤牛奶。家务的担子,一天一天挪到她年轻的肩上。但这个年纪的苔丝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其实还是个在成长发育中,需要进行人生指导的少女。


在她母亲打算送她去认亲的时候,就有村民说:“别把还青绿的麦芽撒到地上”。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女孩子独有的危险。


第三,我们看苔丝的家庭能否给她提供她这个年纪应该有的人生指导呢?


这个从她的家人对她去攀亲戚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父亲的骄傲空洞,身体不好,酒瘾不小。母亲在智力方面,像她那一群孩子一样,嘻嘻哈哈、听天由命。当苔丝表达了对亚雷·德伯的讨厌,说不想去他家工作。她的父母依然希望她去。弟弟妹妹们一听说她不愿意去,都大声哭起来,说她不去就没有新马,买不了新衣裳。


当她遭遇不幸之后,她问母亲:我四个月前出门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男人都不安好心?为什么不先警告我?大户人家的女人,都知道得提防什么,因为她们看过小说,小说里头告诉她们这些把戏,我没有机会能够学到这方面的东西。


我自己一直把这段话称之为:苔丝之问。问她母亲女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要读的书,问小说之用,文学之用。母亲说,不告诉她,是害怕如果告诉她,就会丢掉大好机会。


当她告诉母亲:他不是咱们的本家,他也不想娶我。她母亲却说,既然有了这样的事,总是要想办法让男人娶的。


这就是苔丝的家庭所能给她的、她作为少女得到的人生指导。我们对她在涉世之初,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就有了答案。所以,对少男少女进行适当的身体教育是必要的,提醒孩子们这个世界有坏人存在也是必要的。无知会造成伤害,无知的伤害最令人痛心。


苔丝抱怨父母没有给她适当的提醒,她羡慕大户人家的女儿能看小说,知道人生的凶险,了解社会和人性。那当时大家闺秀或者知识女性会读什么小说呢?比如我们在第一讲提到的《傲慢与偏见》,写乡绅家庭教养良好的淑女的恋爱;像《简·爱》,写自强独立的家庭女教师;还有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写的也是勇敢自主的女性。这几部小说可以看作是那个时候女孩子的恋爱教科书,都要看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部小说的主角都是中产阶级或上层社会的女性,内心有自信,外表有光芒。唯有苔丝出身贫困,却凭借自己美丽的容貌和内心的坚贞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与以上的女性相映成辉。


第四,苔丝的责任感和性格。苔丝是家庭的长女,这意味着什么?


要帮助父母照顾这个家,要分担父母的压力。她之所以答应去走亲戚,是因为对家庭的责任感,因为是苔丝赶马车的时候,马被撞死了,她觉得应该想办法补偿家里。


依照苔丝的性格,她倔强、独立、自尊,不愿受人恩惠。她一开始就反感德伯的亲近和挑逗,对亚雷·德伯没有好感。


苔丝坦诚布公说: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爱你的。我也知道,撒谎说我爱你有好处,不过我还顾点儿脸面呐,别瞧已经丢够了脸,就是不能撒这个谎。如果她稍微变通,她的物质生活会有极大改善,可是她不愿意。苔丝的性格是顺从的,顺从父母,顺从了亚雷·德伯对她工作的安排和平时让她讨厌但不越规矩的亲昵。但是,一旦过线,立马拒绝。


她受骗后回家,发现怀孕了,就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一个人承担了不幸造成的所有后果。由她对这件事的反应,我们就知道了她的性格中最坚强的部分:可以因为爱而顺从,唯独尊严不可妥协。


故事情节已经清楚,人物性格已经明白,以后苔丝再遇到什么问题,她会怎么应对我们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书读到这里就可以暂时放一下。但是我们好像还漏掉了什么?就是作者在这一部分,对后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所做出来的精心设计和预示。


第一个线索,苔丝和克莱尔初相遇。


克莱尔是苔丝遇到的第一个心动男生。在马勒村的传统舞蹈仪式中,克莱尔与他的两个哥哥路过苔丝的村庄,他和那些女孩子跳舞,却错过了苔丝。


苔丝对他一见钟情,克莱尔是她第一眼爱上的男生,也是最后陪伴她的人。在这个原因上,他是苔丝自始至终的爱人。两人的初相遇,一个是正当妙龄的少女,一个是脚步匆忙的过客。在各自最美好的年龄相遇,却擦肩而过,失去对方。这个初相遇有极强的预示性。


第二个,苔丝作为凶手的预示。


家里的老马被撞死之后,父亲执意不肯出售马皮和马肉,而是把它葬在了自家的院落里。一家人大哭,唯独苔丝神情淡漠,面色苍白,好像把自己看作是女凶手。这种比喻可以和最后苔丝杀死亚雷·德伯之后的表情对比,也暗示了苔丝后来的命运。


第三个预示,是苔丝与亚雷·德伯的悲剧关系。


她初次见到德伯,德伯摘的玫瑰给苔丝戴在胸前,苔丝只顾低头看胸前的玫瑰花,冷不防被玫瑰花刺扎了。让玫瑰花扎了,按照当地的迷信,这是个不祥之兆。少女时代的苔丝总是低着头,对身边的危险浑然不觉。


第四,苔丝因为这一段的经历,不再信教。


苔丝的孩子死后,因为没有经过洗礼,牧师不给孩子安排教会的葬礼,苔丝便拒绝了宗教。这一点使苔丝和克莱尔有了相同之处。小说最后,她在巨石阵里异教祭坛上睡着,不在乎别人的说道,就是这个时候奠定的心理基础。


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了第一阶段苔丝的遭遇及其原因。从她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她在以后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


如果说第一段人生经历是纯真与失去,第二段的主题则是爱与遗弃。


在苔丝生命的第二个阶段,爱是主题。主要写苔丝对爱的憧憬、期待,还有抗拒、恐惧,以及她受到的爱的磨难。她发自肺腑爱克莱尔,但是过去的经历让她犹豫、煎熬。


苔丝爱克莱尔,她觉得克莱尔充满智慧,全身都是十全的男性美。苔丝听他的竖琴着迷,觉得克莱尔会用音乐创造出梦境来,把可怕的幻象赶走。


克莱尔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够承担这份爱吗?


克莱尔是牧师之子,却不像两个哥哥一样去上大学,当牧师,而是想学习种庄稼,将来办农场。克莱尔对农村和农业生产保有传统观念,以为那是未经污染的天然领地。


哈代说克莱尔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式青年。他有新思想,他批评传统贵族的特权和腐朽,他看不上知识阶层和宗教人士的说教、做作和虚伪。在恋爱上,他有传统的观念,具体说就是处女情结,他把获得苔丝作为他新思想的最大收获。


克莱尔其实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典型青年,而不是彻底的新青年。具体我们看看他的身份、处境和思想:社会阶层上,他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农民阶级,他职业不确定。思想上,他新的不彻底,旧在骨子里。全书从头至尾,他的农业是否让他安身立命,没有肯定地说明。这样的人可靠吗?


简单地说,再次遇见苔丝的克莱尔还处于人生的摸索阶段,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够干什么。我把这种人生状态称作一个站在沙丘上的人。正是他这种游离和不确定的状态导致苔丝陷入困境。克莱尔不是妈宝,相反,他觉得自己特立独行,什么都懂,但只是他自以为。


他爱苔丝是因为觉得苔丝纯洁无暇,是他对完美女性的想象,并不是苔丝本人。他浪漫化了苔丝。他俩互相爱着自己想象出来的对方,互相把对方不可靠的表象当作保障,这种爱叫人不踏实。


新婚夜,克莱尔说他在伦敦和一个女人有过四十八小时的生活。他的坦白得到了苔丝的原谅,苔丝的坦白却让克莱尔心理瘫痪。他的思想立即反转,克莱尔反复说,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和你一样的女人。他对苔丝的态度全然变了,然后一个人远走巴西。


这次分开这会将苔丝置于何地?苔丝的处境又如何呢?下一节我们继续讲《德伯家的苔丝》。我是刁克利,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开心007qrb1

    老师讲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苔丝之问”引起了我这个当家长的思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女孩的教育,应该培养她多读书。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孩子的大气、独立自主,自尊自爱自强,而且要善良。在善良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自己,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11月12日

    2s8273shrr164nqawtnz 回复 @开心007qrb1: wsadbin

  • czl阿司匹琳

    苔丝的悲剧根本上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我觉得有一定道理,社会与家庭的原因固然有,但她的不自信,她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以及过分的骄傲,都是她走向极端的原因。她很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被原生家庭所累,但又时刻担着这个重担不放下,她应该活的很累吧,但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czl阿司匹琳 回复 @晚莟:

  • 阳阳的糖果屋

    老师讲得真的很棒,特别是人物性格的分析简直是入木三分,苔丝是懂事而又坚强的,然而“德伯”的姓氏没有给她荣耀或者是最根本的稳定的生活,寻亲简直就是一切噩梦的开始。“苔丝之问”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深刻的,你所走过的路,你所受到的教育,你所积累的经验甚至是教训,都是要和孩子分享的,不为别的,只为了,她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免受一些伤害。

  • 桔羽

    老师讲得太精彩了,情节的延展性和人物深度都挖掘得很深入,内容丰富却不凌乱。读者最容易疏忽的细节老师都讲到了,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反复琢磨,耐人咀嚼,越读收获越多。

  • 欣然晚晴

    老师讲的好生动好迷人,内容相当饱满,二十来分钟时间涵盖了好多重点而且条理清晰很容易接受。我相当喜欢苔丝这个形象,(虽然结局是悲惨的),她全身充满真情实意,懂事可爱又富有灵气,而且诚实。当她第一次离开亚雷回到自己家,和新婚之夜袒露过去被克莱尔抛弃,都让人揪心。可她悲惨的经历到底是谁的错,很难讲,家庭的境况,父母的无知虚荣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原因,我总觉得苔丝的悲剧是个命运的悲剧。而克莱尔,Angel,天使,可他哪是天使,善与恶双面的天使吗?他能容忍自己或者说是男性有不良的过去却不能容忍苔丝有,并且苔丝是受害者不是主观意愿上的不贞洁。他却冷漠坚硬的否定了她。就算是最后的回归也不过是想证明自己的伟大。

  • 听雨斋说

    本节中老师通过了对苔丝的性格与家庭背景分析,揭示了苔丝的悲剧根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苔丝美丽纯洁却又过分懵懂,这种懵懂与她受到的有缺失的家庭教育是脱不开干系的,并直接导致她受到了德伯的欺骗。苔丝是一个有原则的少女,但这原则却是不彻底的,这种模棱两可的性格无疑给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至于与克莱尔的相遇,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不幸的。两个不成熟、不彻底的人相遇,用自己期望的滤镜去看对方,当滤镜摘下的那一刻,梦境必然土崩瓦解。很期待老师接下来的精彩讲述。

  • 心慧荷

    老师您的解读实在细腻,十分吸引听众。很多年前看了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是1979年版的。只是留下了一些印象!现在听了您讲解分析,知道她的遭遇和性格,了解了作品中的“预示”。我觉得苔丝有尊严,她也很可怜。她四个月后回到家对母亲的质问,听着让我十分难过。她爱克莱尔,可是克莱尔爱的是想象中的他自己想象的苔丝,她被遗弃了……那一刻我想她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 Athena_YX

    苔丝之问也贯穿了我的青少年

  • 胖队儿妈咪爱读书

    老师对苔丝的性格分析是今天这一讲的最最亮点。了解了苔丝性格特点,便可以理解她在人生的每个节点的选择,和她选择过后必然出现的结果。这种引导式的讲解代入感是极强的。会让我很轻松的就体会到很多事情的本质,必然性等等。眼前的苔丝生动形象,就像住在隔壁的姑娘,甚至可以感知到她的样貌,说话语气和表情。于是我眼中也有了属于我自己理解的苔丝的模样。

  • 陈舒强

    可以因为爱而顺从,唯独因为尊严,不可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