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5期:想让孩子更聪明?多跟爸爸相处

2018-315期:想让孩子更聪明?多跟爸爸相处

00:00
13:04


背景音乐 | 迪克牛仔,弦子-《老爹


爸爸是威严的大山,妈妈是温柔的海水,孩子就是山海之间自由飞翔的小鸟。



「原来,爸爸带娃挺靠谱!」


出差一个月,回家第一天孩子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晚上9点,我偎在床上给天天读完书,正准备像以前那样陪她睡着再走,谁知她说:


「妈妈,你走吧,爸爸说我可以自己睡的。」


What?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父女俩发生了什么?


以前她可是每天要赖在我们床上,哄睡难于登天的!


因为怕我走,我经常困得眼皮都打架了,她还不睡,弄得我心里极为窝火,又不好发作。


现在居然不用我陪了,真是普大喜奔啊。


掩上房门,我迫不及待跑去问娃她爹:


你用了什么法子?甜甜怎么就愿意一个人睡她的小房间了?


哪知他轻描淡写地说:


我没用什么法子啊,就鼓励她,跟她说自己睡可以的。


每晚给她读完书,抱抱她跟她说晚安,我就回自己房间了。


我奇怪:


难道她没起来找你吗?


娃她爹答:


怎么没?不过她一来找我,我就把她送回去,多鼓励几次,一周后就基本不来找了。


原来是这样,出差前还担心他一个人照顾不好娃,怕他不靠谱。


原来,爸爸带娃也靠谱,只是我不知道。



「爸爸不啰嗦,孩子更听话」


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妈妈说话孩子不听,但是爸爸一说,孩子就听了?


譬如我叫她做作业,她就拖拖拉拉,提醒得多了,她还嫌我啰嗦。


可是娃她爹只说了一句,孩子立马老实了。


再譬如上学,只要我送她去学校,提醒了三四遍,她还在磨磨蹭蹭。


可是一到爸爸送,只要他不动声色地说一句:


甜甜,出门了。


她马上衣服鞋子利利索索穿好,背上书包就跟他出去了。


有一个网友妈妈说:


我在家带娃一天,作业也没做;爸爸一回家,刷刷刷一小时完成三门。


娃说爸爸我累了,只能下一盘棋,爸爸说不行的,起码下两盘,娃乖乖就范,不还价了。


这是因为爸爸和孩子沟通的方式跟妈妈有很大不同。


在对孩子提出同一个要求时,妈妈语气更温柔,孩子不执行时,妈妈语气稍有妥协,孩子马上会感觉到,所以会跟妈妈讨价还价。


爸爸语气则更干脆,说一不二,语言也更简洁明了,孩子知道在爸爸那里没有协商的余地,所以孩子更听爸爸的话。



「爸爸参与多,娃成绩更好」


看过一部BBC的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里面有一段研究介绍:


孩子2到4岁语言发展期,父亲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如果父亲参与教育越多,他的孩子在一年后的语言测试中得分也越高。


原因是爸爸不会经常说宝宝语,使用的是正常的成人语言,加入了很多对孩子来说陌生的词汇,因而更能刺激语言的发展。




而且所有有爸爸参与早期发展的孩子,在学校都表现得更自信,更有耐心,并且对学习更有兴趣。


在学校获得高分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少出现违法行为。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用了半个世纪,对11000名婴儿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


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比更少与父亲相处的孩子聪明。


所以,娃是不是赢在起跑线上,PK的不是娃,而是爸爸。


爸爸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让爸爸参与育儿,具体怎么做?」


爸爸带娃有这么多好处,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家庭里爸爸的参与都太少了。


在很多情况下,或者因为工作忙碌要赚钱养家客观不允许;或者因为思想不重视主观放弃,又或者妈妈们不放心;


无意中剥夺了爸爸带娃的权利,都导致爸爸带娃的巨大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闺蜜给我发了一张朋友圈截图,她在英国的朋友说:


送孩子上跳舞课的家长里面,有7个妈妈,6个爸爸,比例差不多。


把闺蜜惊讶得不得了,因为在上海,送孩子去培训班,10个家长里面有1个爸爸就不错了,除了妈妈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爸爸什么事。


怎样让爸爸也一起参与到育儿路上来?


有一个摄影师朋友,她平常除了带娃,还要做家务,妈妈们聚会时,大家问她:


每个人都忙得焦头烂额,你怎么有时间摄影的?还兼职讲课?。


“因为我忙摄影的时候,孩子她爸带娃啊。”她幸福的表情真是让姐妹们羡慕。


她分享了几条鼓励爸爸带娃的方法。


譬如:爸爸带娃时,从不指手画脚,并且当着娃的面夸爸爸,让孩子喜欢上跟爸爸相处。


「妈妈不在时你们去了哪里?」


「去了海洋馆。」


「啊,爸爸一个人带你去的啊,还去吃了大餐,难怪这么开心,妈妈好羡慕。」


她说,每次她当着孩子面夸爸爸,孩子亲昵地依偎在爸爸怀里时,爸爸都露出好骄傲的神情。


还有,经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夸,让爸爸倍有面子,带娃更自信。


也有朋友不放心:


「你就那么放心让他带啊?我可不敢。


我家那位毛手毛脚的,试过让他带了一天,就把娃膝盖摔破了皮,后来再不敢让他带了。」


她的答复是:


「一开始我也不放心,但是爸爸带娃也是一种习惯,习惯就需要练习。


不多练几次,多鼓励几次,你永远不知道原来爸爸其实也会带娃。」


她总结的经验就是:


1、闭嘴。尊重他,尊重爸爸的带娃方式


爸爸的特点决定了带娃的方式和妈妈不同。


妈妈更细心,他们更粗放,但是只要决定了让他带,就要信任他,不指手画脚,给予充分的尊重。


2、消失。相信他,给爸爸带娃的独立空间


爸爸带娃时,妈妈正好利用这个时间给自己好好放个假。


或者出去看场喜欢的电影,或者和闺蜜小聚,又或者去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等消失回来接力带娃时,妈妈就满血复活了。


可以每周固定一个时间,譬如每周2和周4晚上,让爸爸和孩子单独相处,既锻炼了爸爸的带娃能力,


又培养了爸爸和孩子的感情,自己还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光,简直是一箭三雕。


3、猛夸。肯定他,赞美爸爸完成带娃任务


好爸爸是夸出来的。


带娃是个辛苦活儿,很多时候,一鼓励,一夸赞,爸爸带娃的劲头儿就上来了。


一打击,一批评,爸爸立马就泄气,后面干脆就让妈妈大包大揽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也离不开爸爸。


如果把一个和谐稳固的家庭,比喻成一个以孩子为顶点的等边三角形,那TA到爸爸和妈妈的距离应该是等长的。


为了孩子的幸福,妈妈可以稍微后退一点点,让爸爸向孩子多走一点点,爸爸再多用心一点点,和妈妈一起齐心协力,必会让孩子走得更好更稳。


爸爸是威严的大山,妈妈是温柔的海水,孩子就是山海之间自由飞翔的小鸟。


记得有一首歌叫《老爹》,里面唱到:


我的宝贝 千山万水

只要你能更快乐地去飞

那是我最大的安慰

因为你是我的宝贝


愿每一个宝贝,既有妈妈的抚慰,也有爸爸的相陪,自由自在快乐地飞。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