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五蕴自性就是空

44.五蕴自性就是空

00:00
16:01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会拉大家进课程微信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在上一次分享中,我们介绍了五蕴之身心,可以为善,可以行不善,也可能处于无记的状态。


我们的身心,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和合而成,因缘而起的,总是会因缘而灭,所以《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譬喻身心如同家宅,脆弱而短暂,就叫五蕴宅(屋宅的宅),因此,在佛祖时代,维摩诘曾经演出了一场大戏,就是从生病开始。维摩诘病倒了,但是维摩诘在当时的毗耶离城里是非常有威望的,所以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去看他了,维摩诘就跟大家讲:


“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意思就是,这个身体啊,就是这样,总是要生病,总是要死亡的,真正是速朽之法。


但是,奇怪的是,在讲了这些以后,话锋一转,又出现了另外一种相反的选择。《金光明最胜王经》说:


“本来非有体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别


 我断一切诸烦恼  常以正智现前行


 了五蕴宅悉皆空  求证菩提真实处”


意思就是这个身体实际上还可以用来求证菩提,求证宇宙真实,甚至,还可以“常以甘露施群生”。


那么在《维摩诘所说经》里,维摩诘也是接着讲:


“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


告诉我们这个身心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以转而追求佛身、转而追求法身。


 其实,这就再一次地涉及到因果的果了。上一次我们讲到果有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最后还有一个是离系果没有讲,而离系果,就是离开了系绊束缚――当然是离开烦恼的束缚,所以也叫无为果,是指用智慧的、正确的简择力、判断力而使心平和,除灭迷惑而令生命得到择灭和涅槃。这里,讲了一个择灭,还说了一个涅槃,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不同,基本上,涅槃都是要由符合宇宙规律的抉择力来灭除余障而证得的,但是也有一种真如涅槃并不属于择灭,所以我们还是说离系果是指择灭和涅槃,这里是透露了一个从因到果的过程。


经文中讲“求证菩提”“当乐佛身”,都是就这个离系果而言。而要得离系果,其实在《维摩诘所说经》讲追求佛身的时候,是有说了,里面讲到:


“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等等,等等)。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


里面有许多的概念是大家一时不能理解的,所以我就不念了,以后我们都会明白。而这些名词概念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是清净法――帮助人清净的法,本来就是清净的法。


所以,我们拥有了我们的身心以后,既可以用身心来令自己堕落,也可以用这个身心令我们成就佛道。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的身心并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用它。


而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身心是空性的,根据《大庄严经卷十二》的记载,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所以大圣 佛陀曾经为频婆娑罗王用一系列的比喻解说世间诸法,说众生色身如同聚在一起的水沫,因为风吹过水面而聚在一起,空有相状,他的体却是本来虚假不实;而众生所受的苦乐之事,这个受也好像水泡,因为风啊等等的原因,一下子变成水泡了,一下子又泡泡破掉消失了;而众生的妄想就更加了,佛祖用了一个比喻:“阳焰”,就是浮尘被日光所照,远远望去,一片旷野之上,又像水又像雾一样的那种景象,但实在又不是水,不过是我们觉得像水,所以有句话叫“阳焱奔痴鹿”:“即令它有千万蹄,每蹄各具千万翅膀,飞跑到旷野尽处,也不能得点滴的水。”;行,就好像芭蕉,为什么说芭蕉呢?因为芭蕉中间是空心的,所以整个的并不坚实,很容易折断,看起来好像坚实却其实并不坚实,而行蕴就是造作,众生造作诸行,也就跟芭蕉的虚脆一样。同理,我们的识就好像做魔术,把手巾理解成了马、草木变成了人,但是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变啦?一般是没有可能的,这是因为幻觉,所以才有了误解,但是众生的心,却就是这个样子,今天看这个是这样,明天看这个又是那样,其实都是自己心灵的投影。


这个识,我另外再作一个补充介绍。


我们经常会把心和识混同起来讲,为什么又是说心,又是说识呢?我们这里只能很简单地讲一下,心和识某种意义上是一回事,无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讲的都是这个世界本来是空,但是我们凡夫众生迷执而为一切,所以有的大德说:“识者心也。”但是呢,心和识又不大一样,最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心往往是被视为体,识往往是作为一种起用,从而与智慧的“智”相互对称,迷时为“识”,悟时为“智”,因为这样,所以就好像有的佛经说:“三界虚妄。但是心作。……随事生贪欲心。是心即是识。”因此,“识”就会存在一个如何转成智慧的问题,以后我们会对转识成智作专门的介绍。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刚才佛祖对五蕴的比喻,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比喻都似曾相识?那是以前我们在讲空的时候、无相智的时候,有介绍过一些类似的比喻,所以,大家自己都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五蕴就是空,五蕴的自性就是空性,所以,《心经》里说:“五蕴皆空”。


正因为这样,所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前面讲五蕴时就介绍过,它是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也可以无记的,这不就是金狮子金猫一样的道理吗?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升夜摩天宫自在品第十五》中有一段偈颂,讲到:


“心如工画师  画种种五阴


 一切世界中  无法而不造 ”


而且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佛性,就是用得不一样,所以结果就不同了,偈颂说 :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


而佛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够透彻地了解这一点,其实,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来讲,就是,你是否能够具有无相智。所以说:


“诸佛悉了知  一切从心转


 若能如是解  彼人见真佛”


要做佛,就要把握自己,偈颂继续说:


 “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应当如是观  心造诸如来”。


这个“如是”,就是要有真实观,由识转智,回归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心”,“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甚深境界!


小乘圣者已经认识到了人由五蕴而成,人无我。进而菩萨再认识到五蕴本身也不具备真实性,那就从人无我发展到了法无我。从执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它们各自对应的六境,着于其中而妄生系缚,自我革新,改变而为认识到甚深空性,了达四大五蕴体性俱空,那么,这个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非常多不必要的障碍和毒害的五蕴,就从“五蕴魔”,跃迁而为“五蕴实相”。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不同的佛教流派,因为他们各自不同的教相、事相、戒相、圆相的差异,对识的研究也有不同程度的深入,说一切有部的心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识体;唯识法相宗则以六识加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识,列为八大心王,各有识体,另外还有在八识之上再加一个庵摩罗识第九识。而在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在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之上,还有第十识乃至第十三层识,第十识名弥陀识,第十一识叫阿尼米塔识、第十二识叫阿尼拉泊雪、第十三识叫阿拉卡丝那,对心灵的净化要求非常精微。这“阿尼米塔”、“阿尼拉泊雪”、“阿拉卡丝那”是古梵语的音译。以后,我们会探讨佛教为什么要这样深入对这些识的研究和探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烏龍茶葉蛋

    懇求釋疑-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色相本質是空性。能理解。 2個問題; 1. 空即是色(把--色即是空--倒過來推演),空性如何產生色相? (無 能 生 有?)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即是,如何解釋呢?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如果空等同於色,何必將空與色,分開講?)

    师红长老 回复 @烏龍茶葉蛋: 继续听下去应该就会明白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现在简要回答如下:1.空性產生色相并不是無 能 生 有,因为空不是无,因缘而生有2.即,说明空有不二;空、色都是假名安立,因为众生往往不知空,所以就要讲空,讲空就要讲色,因为空是针对色执而说

  • 大道自然_c0

    既然五蕴皆空,识即是空,为何分十三个等级的识,无论分多少,还是空。佛教中所讲的空相是实相,也就是无相,无相即实相,无相即空相,实相就是空无二相

    师红长老 回复 @大道自然_c0: 分13个层次,不是简单的数量划分,是讲了13种不同的作用。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升夜摩天宫自在品第十五》“诸佛悉了知 一切从心转 若能如是解 彼人见真佛”

  • fnhx

    虽然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成佛了,但凡夫还是可以努力,靠近它,于世于已利也。谢谢师红长老分享。

    师红长老 回复 @fnhx:

  • 音舒

    五蕴自性空,明白这个法理太好了。长老教导:这个身体实际上还可以用来求证菩提,求证宇宙真实,甚至,还可以“常以甘露施群生”。也就是我们要借假修真,看到身体的空性而善用。

  • 1x836509m5503

    我们的身心五蕴如星,翳,灯,幻,雾,泡,梦,电,云,如家宅一样,为速朽之法,但也可以用无相智把握自己,回归清净本然,求证到菩提。其中的深邃理法,在本讲中说明白了,谢谢长老!

  • 1880292阿豆

    感恩师红长老!感恩佛祖!感恩观自在菩萨!

  • 大雅美术馆虔心

    心和识讲得如此详细,但我还是要细细的去品,去琢……能否在生活来对修行阿弥陀佛

  • jgzl

    长老讲得非常清楚明白!谢谢!

    师红长老 回复 @jgzl:

  • 大祥天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