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在欢宴之中,巨眼识穷途(下)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在欢宴之中,巨眼识穷途(下)

00:00
19:20

在欢快的宴会中我们感觉不到他的欢乐,

在散宴的时候却掩饰不住悲凉。


本集文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聊《韩熙载夜宴图》,上一期我们聊的主要内容是顾闳中的艺术和中国传统是有些距离的,这更能显出一个艺术家的自觉,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崇古的传统,在艺术界也是,每个画家师法哪位古代大师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如果一味的学习古人的话,中国美术史就不会这么发展了,也不可能这么的灿烂。


无论文化上如何提倡,真正在艺术史中被留下来的那些大师还是创造者,还是不守规矩的人。不过有些人不守规矩的度一定要把握好,比如沈周是明四家之首,在当时他的创新就非常受欢迎。100年后的徐渭师从沈周身上学到了写意的那部分,并且把他发阳光大,也能够被认可,但如果沈周直接画成徐渭那样就完蛋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做好那个准备。顾闳中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走得太远了。


今天我们聊这张画的后半部分,不仅仅是画,还有他承载的中国内涵。

图:《韩熙载夜宴图》第二个场景:观舞


画卷的第二部分的主题是“观舞”,这是紧接着琵琶演奏的第二个节目。一名蓝衣舞伎在人群中央翩翩起舞,这名舞伎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王屋山,跳的叫做“六幺”舞。或者叫绿腰舞,琵琶行里面就有“先为霓裳后绿腰”,说的就是这个舞蹈,算是唐朝很流行的一种独舞。第一页的琵琶据说弹的也是“六幺”曲,我们只能说,唐代的娱乐业真的是有点贫乏。


不过韩熙载不会这么觉得,他乐在其中,换上浅麻色的便服,撸起袖子亲自击鼓奏乐。他的门人舒雅击打响板助兴,还有人击掌相和,一时间热闹非凡。


这一章里有两个人比较显眼,一个是红衣状元郎粲,还是那么大大咧咧的斜坐在椅子上观舞,另外一个是个和尚,上一章他并没有出现,在这一章里他也是低着头,避开了舞蹈者的身姿,很明显是在意自己出家人的身份。这个和尚也是韩熙载的老友,法号叫德明,之后我们还会提到他。


这幅画面相对上一幅来说,人物较少,也不是那么引人入胜。看来只是顾闳中用来记录韩熙载的行为,并没有过于着重绘画的表达。

图:《韩熙载夜宴图》第三个场景:歇息


画卷的第三部分的主题是“歇息”。一曲舞罢,所有人都需要休憩片刻,来缓解刚才的亢奋。韩熙载坐在围床的一边,屏风与床围合成一个半封闭的私人空间。他一边在使女的服侍下洗手,刚才敲鼓敲了一手的汗,洗掉之后清爽一些。一边与知近的家人、女眷聊上几句闲谈。而其他客人没有出现在画面上,想必是在别处歇息。画面此时由动转静,由刚刚的嘈杂转入现在的平静。


我们在古画上看到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同在一个床榻之上,好像不会有任何质疑,但是换到现在这个情况一定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这么的和谐。这群女人全都是韩熙载的情人,无论感情还是生活都要依靠着他,他是一切的准则。我忘了看到谁说一句话,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是皇帝的情人,想想这句话真的很有意思。

图:《韩熙载夜宴图》第四个场景:清吹


画卷的第四部分的主题是“清吹”,是这次宴会的第二个高潮,也算是这幅画卷的华彩部分。五名乐女并做一排,其中两人吹奏横笛,三人吹奏筚篥。筚篥是一种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今天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仍可以见到,他的声音很悲凉,用它吹奏出来的曲子应该也不会那么欢快,实际上宴会已经从这开始进入到了另外一种气氛。


乐女的坐姿明显是被顾闳中规划过了的,很有构图意识,四个人挤在一起非常整齐,有一个稍微隔开一点距离,构图上马上就生动了起来。韩熙载一步一步的放飞自我,从开始的沉浸式听乐,到后来的撸袖子敲鼓,再到这直接袒胸露腹,手执纨扇,盘坐在椅子上欣赏乐女们的吹奏,越来越没有了严谨的儒生样子。


不知道他是知道了顾闳中奉后主之命前来打探,还是天性使然,反正现在的他看起来已经不适合再去做国家的二把手治理江山了。在这一节里,顾闳中对演奏细节的刻画极其入微,乐女们手指按压乐器的位置,以及击打响板动作的配合,是完全符合音律的,比电视剧里那些尴尬的演奏镜头专业多了,我们甚至能够脑补出多声部之间的和谐。

图:《韩熙载夜宴图》第五个场景:散晏


画卷的第五部分的主题是“散宴”。曲终舞罢,在无声之中宣告着夜宴进入尾声,宾客与乐女的亲昵之态既是一番调笑也是一番告别。在画幅最左侧,由侍女搀扶而行的男子步伐踉跄,手还不老实的去me too了人家,完全一种假醉耍流氓的意思。韩熙载仍是身着便服挥手作别,在依依不舍的神情当中夹杂着心事重重的样子。等到客人们渐次离去,主人的府邸也会渐归寂静,忽然之间,一股悲凉的情绪油然而生。


我是最怕热闹的,不是我不爱热闹,是我很怕热闹之后的那股空寂。每次盛大节日的时候我总是先想到他走了之后的样子。估计韩熙载也是一样。


顾闳中的画风上承唐朝的张萱、周昉,下启宋朝的李嵩、苏汉臣,是当之无愧的一代人物画巨匠。此画虽然是因为窥探所作,但仍然不失为人物画当中的极品之作,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纵观通篇画卷,没有一处不是匠心凝聚,仅以画功而论,顾闳中的勾线和渲染的技巧都是极其高超的。每一条细致勾勒的线条,不但分毫毕现,而且落落大方、张弛有度,无论是钉头鼠尾描还是铁线描都是相得益彰。


在浓重的色调下,大红、石青、石绿、牙白等颜色的配置恰到好处,例如,大红色袍服点明了状元的身份,也增添宴会气氛的浓烈,石青色衣裙配合上舞姿的轻盈,凸显一番别致的韵味。这种浓丽的敷色毫无艳俗之感,在渲染贵族气度的同时又多出了几分雅致,另人叹为观止。


后来经人考证,《韩熙载夜宴图》应该不是原作,而是是宋人的摹本。还有一种说法是宋代的画工临摹,之后原作就消失了,元代又有一位画家根据临摹作品又临摹了一遍,这也能说明这张画里面没有明代之前提拔的原因。不过我是没有这个能力鉴别,对于艺术,我感兴趣的是他背后承载的文化。说这张画是宋人临摹的,理由很简单,第一章里的屏风泄露了天机。这扇屏风上上画了一幅山水,他的风格在五代时期还没有出现,至少到北宋才有人能勾画的这么简洁。这个理论我服气,文人画虽然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但真正发挥和画工的画有所区分确实是在宋代。


好,关于这幅画我们就介绍到这,下面我们聊一下因为这幅画我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


我们先说一下韩熙载,上篇介绍过他的生平了,这次我们多说一点,说他的政治抱负和遭遇。年轻的时候韩熙载考中了进士,同届中有一位叫李谷的人,他们俩是好朋友,互相仰慕。后来韩熙载家族遭遇变故,他不得不逃往江南,在临走前,他曾和李谷饮酒,顺便互诉理想。李谷说,如果我在北国当了宰相,一定挥师南下一统华夏。韩熙载说,如果我在南国当了宰相也会同样带兵北上,到时候我们看谁来平定天下。两个人这一分别注定要成为对手,四目望去全都是伤感和豪情。


到了江南,韩熙载凭借才学很快就进了宫廷,但是因为他不喜欢拍马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重用。直到二世时期,也就是唐中主李景在位的时候才算进入核心权力圈,不过即使如此,在权力斗争中,他的品格太过刚硬,导致经常被奸人诬陷,迟迟不能真正的施展自己的抱负。少年时的好友李谷,现在已经实现了当初的承诺,当上了北周的宰相,带兵南下进攻南唐。南唐求和失败只能硬着头皮迎战,这场仗由最能打的王爷李景达担任元帅,但是中主李景担心弟弟权力太大对自己形成威胁,所以又拍了一个亲信做督军,实际上就是看着李景达。韩熙载知道那个督军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所以苦劝皇帝,甚至自荐去替代他。但是李景不但没有同意,还认为韩熙载和李景达有所串通。李景这个人面宽心窄,上一期我们提到的《重屏会棋图》里你看他对弟弟们多么慈爱,实际上完全不是那码事。


后来南唐果然败了,割让大片土地,每年向北国交付大量赔款,甚至连国都都搬到了南昌。李景忧愤而死,后主李煜即位。李煜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文人,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治理下的南唐更加疲敝,高额的赋税让老百姓怨声载道,自己却躲在宫中夜夜笙歌,曾经安宁富庶的国家已经一片狼藉。


韩熙载耳闻目睹,逐渐地丧失了斗志,再也无心抗争,只是声色之中消磨时光。


在顾闳中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消沉悲愤的韩熙载,满面愁容。在欢快的宴会中我们感觉不到他的欢乐,在散宴的时候却掩饰不住悲凉。其实李煜和他有什么区别呢,不单是李煜,陈后主,隋炀帝这些荒唐的皇帝们,哪一个不是用一时的鼓噪来麻痹自己呢。后来的韩熙载家财散尽,李煜同情他给他钱粮,在他死后追封他为宰相。不正是李煜希望善待另一个自己吗。


曾经在画中的那个德明和尚问他,现在后主请你去坐宰相,这是你施展才华的好机会,你为什么不去呢?韩熙载说,江南疲敝,之差最后一击。只要北国出现一位明主,这一击就要来了。他说的这位明主,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


明代有一个大文人叫张燧,他写了一本很杂的历史书,名字叫《千百年眼》。其中就提到了韩熙载的这段话。张燧说:五代时期,知道赵匡胤真实实力的人,只有韩熙载。因为韩熙载宁愿败坏名声也不愿去当亡国的宰相。我们南唐之所以还能苟活,都是因为中原还没有出明主,一旦有了明主,国家马上就会倾覆,而现在这个明主已经出现了,就是赵匡胤。既然已经毫无可能,我还去做这个勉强的宰相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样的对话好像在哪见过。在哪呢,奥,在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里。


王小波写过一本小说叫《红拂夜奔》,是根据唐代杜光庭的传奇小说《虬髯客传》改编的,我们熟悉的风尘三侠就是来自于这个小说。小说里说的是一个叫虬髯客的大胡子,有钱有势,有才华有野心,一心想招揽天下英雄推翻隋朝的统治自己当皇帝。后来呢,在别人的引荐下遇到李世民,结果大为震动,经过两次考察之后他就把自己所有的资财都赠给了拜把子兄弟李靖,让他去辅佐李世民起义,建功立业。而自己呢则是远走他乡,到了偏远的扶余小国当了一个土皇帝。为什么虬髯公只看了两眼李世民就放弃梦想了呢?这正是“巨眼识穷途”、“慧眼识英雄”。


你看,这两种情况是不是非常相似?会不会是文人们受了上级的指示,通过文字去鼓吹统治者呢?你如明成祖朱棣篡位之后就命令文人们大改历史,杜光庭和张燧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杜光庭是唐末的作家,他后半生是在五代十国的前蜀度过的,他没道理再去因为政治任务而吹捧李世民。


张燧是明朝人,后半生漂泊日本,他和宋代的赵匡胤毫无关系,他对韩熙载和赵匡胤的评价,肯定是没有任何政治压力的。那他们说的这番话只能来自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对传奇人物的敬仰,比如李世民,比如赵匡胤和韩熙载。而另外一个则是背后的隐情,是对于天命的臣服。


对于传奇人物敬仰全世界都一样,但是过于相信命运,却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一部分。他实际上说明了无数次的反抗,和无数次的无可奈何之后,开始选择屈服于命运,把一切都归结为天命使然,慢慢这种经验就变成了文化,而文化变成了千古的衰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Trista8316

    继续为张老师疯狂打call,一口气听了新节目已经更新的5期,惊叹张老师知识面之广,一幅《韩熙载夜宴图》,从画讲到历史,从主人公经历讲到画家经历,特别是还融汇了西方美术的内容,让从西美史开始粉张老师的听众们十分过瘾。不愧是学美术里讲故事讲的最好的,讲故事里美术学的最好的,强烈推荐👍

  • 蒙德里安的红

    我是从西洋美术栏目过来的,今天早上我还在跟我老公啧啧称奇,说张老师太实诚啦一期节目能说上小一个钟头,始终滔滔不绝始终高质量竟然还不收费。可是这边的收费节目时长为啥缩水了呢?是不是张老师有顾虑不敢抡圆了说了啊?其实我们就喜欢张老师的信马由缰和至情至性哈。再者,主题图画的印章和提拔部分能否也请张老师介绍一下?便于我们跟深入的研究。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手上没有手卷,可以考虑下载一些高清素材,这样一边听一边细看收获会更大啊。

    有毛的马达 回复 @蒙德里安的红: 同感,时间短倒是其次,关键感觉没有张老师原来的味道了,为了说而说,商业味很浓。

  • 止一_t8

    推荐大家一个看画的软件——中华珍宝馆——里面的图非常高清 边看边听很有意思

    13708101oeb 回复 @止一_t8: 感谢分享!!!

  • 声音导师高通

    老师讲的真好。如果配的文字和图能再大一些就好了

  • Illu_vh

    免费的西方美术史是命,付费的中国美术史是运,定数是可以通过愿力改变的。喜马拉雅多年来首单,收费是件互益的事,老师加油,带薪使节才能心无挂碍专心布道

    张法中 回复 @Illu_vh: 感谢!

  • y65y8jxvrh3un4dr8bqi

    哈哈..张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算命的朋友...

  • 张説怿

    张老师讲的太细了 晚宴的开心和韩熙载最后离别的悲凉一开始光看画没那么强的感受,最后听了一场韩熙载的悲催经历突然对前面的画感受强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说实话我在学校听老师讲课老师讲的都没那么细,原来中国的画是要这么感受的…

  • 舞者_j1

    真正提出文人画的人是苏东坡,所谓“士夫画”

    1563230qgpd 回复 @舞者_j1: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提倡有云:禅家南北二宗,唐诗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文人画的这一词是较晚才提出的,但是文人画的概念在唐代就开始了

  • 流浪的图腾

    张老师,在听到您这期作品最后的一刻我留下了一滴眼泪…不可否认,眼泪是为我自己而流的。您说的那种命运的无奈与惆怅…激起我内心深处的那根隐藏着的弦。

  • 芃大小姐

    終於等到了! 馬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