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集 意象思维-圣人如何解读这个世界

第32集 意象思维-圣人如何解读这个世界

00:00
19:55

已购买本课程的同学,请添加正安答摩芍药微信号【damoketang】,回复数字666,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活动,还会派发多种福利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国家的特色往往由思维方式来显现。意象思维就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周易》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


什么是象?


象有形象、征象、意象之分。


其中形象、征象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物象或自然之象,是万事万物表现出的诸如形状、颜色、质地、性质、构成、声音、气味、味道乃至感应、习性等自然形征。


《周易》说:「见乃谓之象。」但我认为:这里的「见」字还以可外延,并不仅限视觉,而是视、听、嗅、味、触等能感应自然物象的诸般感觉的综合。也就是感知对象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形成的表象。


所以,更准确、更具包容性的表达应是「感乃谓之象」,这些象实际是客观的具体现象。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本质上就是以所感的「象」为凭的。


第二类就是人为模拟象。《周易》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像」就是相似,说明《易经》的卦象,就是仿拟天地万物的形象而来。


圣人见天下万事万物无比繁杂,因而模拟自然界最基本的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要素的基本形态或特征,归纳为八个基本卦。再以八卦相互组合,推演成六十四卦,以象征万事万物所适宜的「象」,以及象与象之间的关系。


这实际就是自然客观的「实象」,经过圣人的思维加工、联想创造后,以卦符的形式作为自然万象的仿拟象。


而常见的拟象则有三种形式:一、卦符、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干支等符号性拟象;二、阴阳、五行等体系性拟象;三、文字以及书画等各种艺术拟象。


区别在于:前两种是拟象成模,万物皆可入模,便于模仿操作、说理论道;而第三种仅为纯粹拟象,可表意,但一般不作为使用工具。


表明从形象、征象而得,或以拟象形式所立的「象」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尽它的意蕴,这就引出了「意象」这一个词。




意象是什么意思?它是人们面对自然万物的形象、征象或拟象所产生的会意。


新版《辞海》解释为:「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意象思维,在中国文化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我们不妨看看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


文字——


是从象形到会意,大抵走的就是取象寓意的路子。


国画——


中国画中的工笔画画得很精细,是象形之作。但别忘了,中国画的主旋律是写意画。有时小写意还不够,还要大写意。正如《天慵庵随笔》所说的:「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


「因心造境」道出了仿象的真谛。因心而造,当然就可「以心而会」了。


书法——


更加讲意。元·王僧虔在《笔墨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厚重,柳公权的骨气,怀素的狂放,都可以说是各自书法中的神采与真意。


如果仅仅是字体漂亮,不显风格,未见风骨,不过写字匠而已。所以,欣赏书法所关注的重心应该是其中的气韵神采,而不仅仅是形。


音乐——


更加需要会意。欧阳修就有「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的会意。


武术——


喜欢中医的人很多也喜欢武术,太极拳、八卦掌就是以太极、八卦为意象。而形意拳连名字都带有意象,它达到高段的表现就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可见武学到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实际上,讲的还是意韵。


戏剧——


中国的戏剧更加是以虚拟为美学基础的写意式体系。它十分强调人物形象的意象化塑造和舞台时空自由的意象化处理,对客观的生活形态进行变形、夸张、美化、装饰,而不同于写实的话剧跟电影。这样就形成了融歌舞性、程式性、写意性、抒情性于一体的戏剧。


意与象是统一的。象是意的形式,象负载着意;意则是象的内容,意蕴于象之中。


所以,古代象思维的本质并不是一些书所说的什么形象思维,而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比形象思维具有更大的外延空间与拓展层次,关键就在于观象的人,怎样应用具体情况而发挥自己的领悟能力。




学科的理论特色往往也是由思维方式来显现的。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医学,它的意象思维烙印也十分清晰。


当代中医学学术渐失本真,缘由之一就是罔顾学科特点,对抽象思维盲目崇拜,独沽一味,却漠视与学科特点最相洽的意象思维。


下来我们就从脾主运化的功能来体会中医藏象的意象特征,还原它的象思维本质。


讲到脾主运化就要注意,运化是两个动词,一「运」一「化」。可惜的是一些人学完了脾,最后的印象不是脾主运化,而是脾主消化,硬生生地丢了一个「运」字。运化的中医内涵完全被活剥成了西医的「消化」名词。


其实运化的功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先看那个「化」字。「化」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意思,第一个「化」是将饮食水谷消化吸收,第二个「化」是吸收饮食水谷再化生气、血、津液、精。


那么脾主化,尤其是消化吸收功能,应该有着解剖上胰的功能印记。别忘了中医学发展的早期其实也有一些大体的解剖的功能印记在里面。在古代,中医对脾的结构描述实际包括了脾跟胰两个脏器。所以中医所讲的饮食水谷,必须是经过分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结构上的胰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


胰液中含着多种消化酶。但这并不等同于中医脾主化的功能完全来源于胰,因为中医脾系统实际上也包含了小肠的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不知道懂些中医基本原理的人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虽然在《中基》里面有讲,但是到了中诊,中药方剂从来就没有出现「小肠气虚」这么一个概念。


为什么呢?因为小肠气虚就是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完全被脾这个符号涵盖了。


所以脾气虚已经包含了小肠的气虚,等于说把胰跟小肠放在一起,就几乎包括了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大部分过程。


那我们知道,从传统文化上,脾五行属土,所以更重要的是这个「化」具有五行之土的生化、承载、受纳的意蕴。


万物归土,土生万物是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先民们烙印最深的意象。我们再看看脾所配的坤卦,坤的符号是三个阴爻。

在《周易》里面,坤为地,为土,对坤卦是这样形容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


在这里,「坤厚载物」说的就是受纳、承载。「万物资生」我们可以理解为生化。所以,土脏的代表——脾系统必须能够纳物、载物、化物是显而易见的。而其中的受纳在结构上由胃承担的,而受盛主要由实际已被脾涵盖了它的功能的小肠承担。


腐熟化物表面上是胃与小肠的具体功能,但从中医的角度看,胃与小肠的功能都是在脾的土气的激发或催化作用下完成的。也就是说,脾作为土象符号,在消化过程中起着一个能量巨大的背景作用。


源于解剖胃、胰与小肠的实际功能,只是土象的某种表达,几乎被土的意象完全消解于无形。


所以,这个「化」字,是一个意象比重大于结构比重的功能。


至于「运」,则几乎完全与解剖无关,是一个地地道道源于土意象的功能。




或者有人会问,土象静谧,怎么能够运?其实我们认真推敲一下,土的静谧仅仅为外象,它的真性情就是外静而内动。


土象的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会:


第一个,在古代五行之中,土是最大的,为什么呢?因为万物归土。


所以就有了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叫做「土载四行」。土载四行表现在哪里呢?每一行都要掺杂有土气,这个最明显是在时间的搭配上。


我们前面在某一讲讲过,脾,在时间上配的是长夏,其实这种配法是一种简化版、简陋版,而不是一个规范版。


规范版是怎么配的呢?土配的是季月,季节的季。也就是说,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属土,这就意味着每个季节都带有土气。也就是说,换一种感觉,四季轮转都有土,这里有个「转」的意蕴。


第二、土是阴阳五行升降的枢纽,阴阳五行的升降是以土为中心来运转的。我们可以复习一下之前讲过的太极图,就是五行在太极之中的位置,土就是地平线,所以居中间。


木长在地面,高于土,在图中的视觉位置虽然与土平,但是木主升,实际上是高于土的。木生火,火势炎上,所以火又高于木,木火都居于土之上,所以木、火都属阳。


金埋土中,从土而出,低于土。虽然在图之中的视觉位置与土是平的,但金主降,实际上低于土。而水渗入地中,它的渗可以一直往下走,所以水位最低。金与水都居于土之下,所以金、水属阴。


我们可以说五行升降以土为枢,而阴阳升降同样是以土为枢,枢纽者就是转动的那个轴。


所以太极如轮,脾胃属土而居中央,一升一降为升降的枢纽。


同时,有了枢纽,那个四季属土的意象就像轮幅,中轴一转,带动轮幅,整个太极的圆因此而运转。




第三,《黄帝内经》有这么一句话:「脾为阴中之至阴。」更进一步强调了脾土这种阴阳升降出路的枢纽的特色。


我们再复习一下解释三阴三阳来源的那一讲讲过的内容。这里的「至阴」不是阴最盛的地方,至的意思是到,也就是说,从阳到阴之处,有时也可以引伸为从阴出阳的地方,讲白了它就是阴阳交接的位置。交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四,还可以从天地交感来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就有那么一句:「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是天地阴阳交感运动的最基本模式,万事万物都是在天地气交之中生、长、壮、老、已。


地气上升讲的就是土气上升,放到藏象内容,脾这个阴土之气应该升。也就是说,天地之气以及人体脾的运转动力之一,就是土气之升。升就是动,就是运。


别忘了还有一个坤卦之象,坤三个阴爻,它的形象当中是空的,意思就是疏松的土。土疏松那么水就容易渗透,气就容易流通,而不会妨碍升降。农耕要犁田松地,就是这个原理。




对于脾土的「运」的特征,何梦瑶归纳为:「脾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饮食入胃,脾为运行于上下内外,犹由土之化布于四时,故属土,于卦为坤为艮。」


这样,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临床实践中,那无处不在的「象」特征了吧?


学习中医的重心之一,就是把握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思维」。


关于意象思维的内涵还可以延展,这里我们可以说是「意犹未尽」。尤其是一个还没解决的问题,就是:意象思维的合理性,在哪里?


所以,下来两讲,我们继续讨论它。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可_56ap

    学中医只有听潘老师的最过瘾!中医有潘,中医之幸!希望老师多出课,一定会鼎力支持!

    正安答摩 回复 @可可_56ap: 感谢支持

  • 1325212twwl

    老师辛苦了!我想问既然脾为至阴,是阴阳转换的交点。而失眠是阳不入阴,嗜睡是阴不出阳,那么,对于失眠或者嗜睡,是不是调理脾胃才是关键呢?

    正安答摩 回复 @1325212twwl: 是一种思路

  • 1325212twwl

    就喜欢潘毅老师这样自然的讲课,不用刻意去注意发音,经常听您讲都能听得懂,给您点赞!

  • 和风春袭远娟

    中医有潘老师,我们之大幸,中医之大幸也!感恩老师,辛苦了!

  • 大山_pk6

    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医匠,从学校出来迷茫了四五年,听完这门必修课,有了初窥门径的通透感。好课

  • 1368823bkwk

    我平时杂七杂八的知识让潘师串起来了,了得

  • 1757069qeqw

    _φ_(..) 写作业

  • 1368669jayf

    _φ_(..) 写作业

  • 1342801opjx

    讲得太好了我听了两遍

  • 天地_7w

    音频课讲这么抽象的内容,听得太费解了。希望课程接地气一些

    夏云舒 回复 @天地_7w: 已经很通俗了啊!传统文化本来就是重意的,课程中大量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实例已经很接地气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