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邓小南:科举制度:新型士人的出现

12.4∣邓小南:科举制度:新型士人的出现

00:00
35:40


下面我们来讲第四个题目——“科举制度:新型士人的出现”。


科举制度我们知道并不是宋代才有的。它是从隋炀帝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开始的,在公元1905年,也就是清末,在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废除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持续了1300年的时间。


我们现在经常把科举和高考相提并论,实际上科举考试和高考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类考试。高考不管考得怎么样,决定的是你进哪一所大学,也就是说高考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科举不是这样,它认定受教育的环节已经完成了,现在参加科举的人是要进入官僚队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举考试可以说更为接近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科举:取士不问家世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其实有很多选拔官员的方式,在科举之前有察举,而且察举也是有考试的。那么科举和察举究竟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区别不仅仅在于科举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非常重要的区别是它允许这些候选的人自由报考,在当时的说法叫作“怀牒自列于州县”。“牒”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份文书、一个证明,你拿着你的证明,就是你的身份证、户口本,你拿着身份证明就可以到州县去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科举考试的参加者,一类是来自于学校,就是地方学校、或者中央办的学校里面的学生,另一类是自己在家读书的这样一些参选人。


科举的自由报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过去参加察举的这些人,是要有长官推荐的,察举是一种“他荐”的制度,就是别的人推荐的,而科举是可以“自荐”的,就是自我推荐,自己去报名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另外,科举是所谓的“取士不问家世”,不看家世背景,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绝对的不看家世背景。唐代的规定里面,会说如果你出生在工商之家,你家里面是从事工商末业的,这样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对你的家世背景是有所限制的。但是事实上到了中唐以后,因为官方没有办法掌握每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所以有一些人可能本来是工商之家的,但是如果在填报材料的时候不强调这个特别的背景,实际上也就进入到科举大军的行列里面去了。


到了宋代,这样的限制就更加放宽了,所以在南宋的时候,大家回过头去看,会非常强调科举的特点之一,就是“取士不问家世”。


三级考试 

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了,到了宋代又有一些方方面面的演进。宋代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是三级考试的制度,第一级可以说是最为基础的、基层的,就是所谓的“乡试”。乡试就是在家乡参加考试,福州人就在福州考,苏州人就在苏州考,所以这个叫作乡试。乡试是由地方政府主持的,乡试的目标是要取一个解,这个“解”,实际上就是得到一个文状,这个文状就证明你通过了这个考试。你拿到这个解以后,就可以到首都去,参加第二级考试,也就是中央部门主持的考试。中央部门主持的考试呢,因为从唐代开始就是尚书省主持的,所以这个就叫作“省试”。省试通过了以后,可以去参加第三级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原则上是皇帝主持的,当然皇帝他不会自始自终都坐在那里,但是皇帝还是会出席,特别在发榜的时候,皇帝经常会参与这样一些仪式性的活动。现在流传下来的,包括后来人描摹的宋代“殿试图”,也会看到士子参加殿试答卷的这样一些情形。

(科举制的三级考试)


参加乡试是要取解,在取解的考试里面得到第一名,就叫“解元”;省试里面得到第一名,就叫“省元”;殿试里面得到第一名,就叫“状元”。每一次殿试结束了,整个的卷子看完了,就会发榜。宋代发榜的时候,不光是那些士子会去看榜,有很多人都会去看榜。有的人去看发榜,看自己考中没考中;有的人就是去看新进士,觉得新进士一定是风流倜傥的,他们去看这样的一些风流人物。当时王安石的一首诗作就有这样两句,说是“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就是他到发榜地点的时候,要路过金明池,从这儿走过去的时候,看到路边上都是穿红裙子的,就是很多的女子在这儿看新进士,看这些人又年轻,长得又帅气,还考中了进士,意气飞扬的。所以那个时候,科举制度所吸引的目光不仅仅是这些科举的参与者,也吸引了社会上很多相关的,甚至于我们觉得不很相关的这样一些人士。

(王安石)


官员素质的改变 

我们现在大体上对于历代的科举取士数额有一个统计。我们会看到,唐代科举基本每年开榜,在唐代290年的时间里边,有266次科举考试,总共取士的人数达到了6603位进士。如果平均算一下,我们会看到平均一年取的进士有23位左右。


我们知道宋代差不多是320年,宋代一般来说是三年开一次榜(前期其实每年开榜,但在动乱的时候不能正常开榜),320年的时间里边有130次科举考试,而130次科举考试总共录取的进士有十万多人,平均每一年录取的进士有300多位。在历代科举取士的数额里,像元代平均每一年取12位,明代平均每一年取89位,清代平均每一年取100位左右,应该说,宋代是录取数量最多的。


科举取士的规模比较大,说明什么呢?其实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我们知道,这样的一些人,他们通过科举被选拔出来,被认为是资质或者说能力是比较强的,他们进入官僚队伍后,应该对官僚队伍整体结构、对官员的素质起到一种积极的带动作用。而在我们看到的科举取士这样一个数额之下,比方说唐代每一年取23位,这23位进士他们有机会进入官僚队伍里面,而这个官僚队伍的整体可能是超过几万人的,指望着这二十几人去改革一个几万人的官僚队伍的素质,几乎不太可能。而在宋代,平均每年取300位以上的进士,而且这些人相对来说,晋升的速度比较快,他们在上层里面占的比例比较高,数额比较大,这样对于官僚素质的改变,应该说作用就比较突出,比较积极。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体的比较。宋代自科举考试录取出来的士人,在上层官僚里面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宋代的宰相里面,98%以上都是科举出身。而宋代的下层官员,大量的还是来自于荫补或是杂流。比如,父祖做了高官,儿孙就有一种进入官僚队伍实习的机会,实习年满之后他就有可能转为正式的官员,这种就叫“荫补”。就好像他的父亲、或者他的祖父像一棵大树一样,大树底下有一片阴凉,他就能够借助这个阴凉补充进到官僚队伍里边去。另外,下层的官员里面,还有一些是所谓的“流外入流”,就是他在官府里面打杂,做过吏人或者说具体的办事员这样的,积累到了一定的年份,他也有可能转成一个正式的官员。总的看,科举出身的进士,在上层里面比例相对来说比较高,而在下层,是非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比较高。

(科举考场)


如果我们把唐代宰相的家世背景和宋代宰相的背景比较一下,我们也会看到科举在其中起到的一些改变官僚素质的意义。唐代的宰相有369名,出自98个家族,也就是说他们里面的一些人是同一个家族出身的;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相对来说,不容易靠世代之间的相承相继来成为当时统治阶层里面的重要人物。这个时候的宰相很多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从不同的背景下晋升到当时的官僚高层。所以《宋史》里面就会说,宋代有很多宰相都是所谓“起自孤生”,就是他本来是孤单无援、零落在社会上的读书人,由于某种机遇参加科举考试,考得不错,进入到官僚队伍里头,最终能够晋升到宰相这样的位置上面来。


我们前面说到,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了,宋代跟唐代比较起来,科举制度是处在一个继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把它概括一下,可以说科举是走向了严密与开放。


走向严密与开放 

通常我们会说,一个制度很严密就不够开放,如果我们强调开放,它就不会很严密。但是宋代的科举制度让我们看到,一个制度通过它自身的严密化,反而保证了更加的开放化。这里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看。


(1)唐后期杜牧的故事

在《唐摭言》这部史料书里面记载了一件事情,说是唐代后期,有一次科举要进行考试了,皇帝指定了考试的主考官,是一个叫崔郾的人。指定了之后就有很多人来找他,来推荐自己认识的人或者推荐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太学的老师吴武陵,他也来找崔郾。他拿来了他的学生杜牧的一篇文章,杜牧我们都很熟悉,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吴老师拿来杜牧的文章给崔郾看,崔郾一看,确实是一篇好文章。这位吴老师就说,既然你也认为是好文章,今年你应该让他做状头,“状头”其实就是状元。这一次还没考呢,这位老师就来推荐学生做状元了。崔郾听了之后就很犹豫,他就跟吴武陵说,状元已经有人了,已经答应别人了。这位老师就很不高兴了,说那你至少要给他第五名,他写这么好的文章,如果连第五名都得不了,对他来说就是羞辱了。于是崔郾就答应了,吴老师就走了。走了之后,崔郾周围的人就问,说他来推荐谁啊,崔郾说推荐的是杜牧,周围有人就说,杜牧不行,杜牧虽然写的文章很好,但是他这个人“不拘细行”,就是说道德品质方面有点问题。崔郾说,这次已经答应吴老师了,杜牧就算是杀猪的、卖酒的,今年也不能改了。最终我们看到,杜牧确实是以第五名被录取的。

(《唐摭言》)


当然这样的一种录取方式是不是合适,我们也要分析。现在我们也会说高考不要走独木桥,中学校长可以实名推荐。我们也可以说,这位吴老师是实名来推荐了自己一位有文采的学生。但是如果这样的一种推荐方式没有严格的制度保证的话,就会削弱科举的公正性和它在一般人心目中的权威性。


唐代后期有一位诗人叫杜荀鹤,他在诗作里边就抱怨说,他自己“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意思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文章,作品也传播得很广,但是朝廷里面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人去替我推荐。因此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种推荐方式,如果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没有非常严格的制度保障,就会受到强烈的质疑。

(杜荀鹤诗)


宋代的情况和唐代非常不一样。宋代也有跟科举相关的诗作,有的诗作里面会说,如果没有什么人支持你,而且你也不是腰缠万贯的,那么你只有一条路能走,就是去参加科举考试。诗句中说,“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是什么意思呢?唐代的科举考试,在卷子上面当然会写有考生人名,会有他的籍贯;宋代也是一样。但是唐代的卷子,考生的名字,包括他的姓氏、籍贯,是主考官员能够看得到的,所以杜牧的卷子比较容易就能挑得出来。从宋真宗的时候开始,科举考试卷子是要“糊名”的,也就是说,写有名字的部分,你交上去之后,监考的官员就会把它糊上了,糊上之后打上一个千字文的字号,相当于你的考号。看卷子的考官实际上看不到这是谁的卷子。当然宋代后来还有“誊录”这样的一些方式,还会把卷子重新抄录一遍,免得有人会认识试卷上面的笔迹。这样的制度,相对来说就走向了严密化。诗里面另外一句叫“孤寒宜向此中求”,“孤”是指在朝廷里没有人支持你,“寒”就是说你家境比较清寒。假如你又孤又寒,还希望出人头地,那么糊名,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是你的一个晋升之途。


(2)宋代李廌的故事

诗句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在宋代是不是能够做到呢?我们也有一个例子可以来讲。苏轼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有很多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个叫李廌的,从早年就跟随苏轼,一起读书、讨论文章,相互唱和,所以彼此之间的文字风格都非常熟悉。元祐三年李廌报名参加科举考试,正好这一年苏轼被皇帝指定为主考官。


宋代指定了主考官后,跟唐代做法不一样。唐代像崔郾还会接待各方来的老师朋友,而宋代一旦指定了主考官,当天就要进贡院。进了贡院,贡院就锁门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内外沟通有各种各样的手段,那个时候“锁院”了,内外就基本上隔绝开了。但是当时苏轼觉得也没关系,李廌也信心满满,因为他们彼此觉得文章风格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样就出题了,考试了,考生完成了考试之后,考官就开始阅卷。阅卷的过程中,苏轼看到一篇卷子感到非常高兴,觉得这一定是李廌的,于是他就把这篇卷子放到了第一位。

(苏轼)


从这里面我们也会看到,宋人也不是没有照顾自己学生的这种想法。整个的阅卷过程都完成了之后,所有人的前后顺序都排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拆号”了,就是把原来糊住的姓名部分打开。拆号一看,主持阅卷的苏轼以及黄庭坚、李公麟等人都“怅然出院”。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第一名不是李廌,而是章援。章援是什么人呢?他是章惇的儿子,章惇我们知道是王安石变法的左膀右臂,而苏轼基本上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所以现在等于是选择了一个政治上的对立派的儿子,但是这样的排序,这样录取的结果已经不可改变了。而这一次总共录取了400多人,这里面并没有李廌。他不仅不是第一名,最后一名也没有他。李廌自然是心灰意冷,当时苏轼送给他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说“青袍白纻五千人”就是这一次有五千多人来参加考试,“知子无怨亦无德”,当然你不会因此而感谢我,但是我知道你也不会因此而抱怨我。因为这个制度规定,使得当时很难有老师照顾学生、或者是朋友的余地。所以我们说科举考试通过制度的严密化,使得这个制度向更多的人开放。正是因为这样,宋代才有一些所谓的“寒俊”崛起,“寒”就是家庭背景比较清寒,“俊”就是指当时社会上的才俊之士。


新型士人 

我们所说的“新型士人”,新在什么地方?主要体现在寒和俊的结合上。我们经常看到以下这种小故事。


(1)宰相吕蒙正的故事

宋代有一位宰相叫吕蒙正。他早年也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以前,家境比较清寒,无法进学校读书。他和他的一个朋友在洛阳龙门一个寺院里面温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洛阳那个地方夏天很热,两个人在傍晚的时候沿着伊水河边散步,这时候看见一个卖瓜的人走过来。当年洛阳、开封一带是产瓜的地方(当时主要是甜瓜、香瓜,不是西瓜),两个人很想买个瓜,但是兜里面掏不出来几文铜板,所以就怅然地看着卖瓜人越走越远了,不料卖瓜人的担子上掉下来一个瓜,那人并没有发现还继续往前走,这两个人就一直盯着那个瓜,看周围没有别的人注意,于是两个人就去把那个瓜捡来,擦一擦分着吃了。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吕蒙正考了第一名,他那个朋友考了第三。若干年之后吕蒙正做了宰相,他就回到洛阳当初他们捡瓜的地方,买下来一小片地,在这儿建了一个亭子,亭子的匾额就题为“饐瓜”。建这个亭子的意思,就是说不能忘记当年的贫贱,另外也是激励现在的士子,无论你目前情况多么艰难,只要你坚持下去,还是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从中我们会看到,宋人的观念跟以前有了明显的不同。过去的人不喜欢提及自己以往贫贱的背景,但是在宋代,人们会刻意地表现这样一种背景,表示他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晋升到今天这样一种地位的。

(宰相吕蒙正)


(2)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断虀画粥”,有好多励志故事都在讲。宋人曾经有这样的记述,说范仲淹碰到他的朋友的时候,曾经回忆他早年的情况,以前他也曾在一个寺院里面读书。范仲淹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妈妈带着他改嫁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所以范仲淹原来以为他是朱家的孩子,甚至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填的名字都是叫朱说。等他科举成功了之后去做官,他母亲才跟他说他是苏州范家的后人。范仲淹说他当年在山林里面,在寺院里读书的时候,带去的米,如果顿顿吃干饭就坚持不到底,所以那个时候他都是熬粥,熬出来的粥冻成一坨,用刀划成几块,每一次吃多少,这个都要计算着;家里带来的咸菜也要事先切好,也要计划着吃。这样的情况据说“如此者三年”,在这种比较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一批家境比较清寒的人,通过科举考试有可能崭露头角。

(“断虀画粥”的故事)


(3)士以天下为己任

现在留下来宋代两部《登科录》,就是同一年科举考试成功的这些人,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家世背景等集中在一起,然后把它刻印出来。两部《登科录》,有一部是绍兴十八年的,是朱熹考中进士的那年;另外一部是宝祐四年的,这一年文天祥是“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说,他是这一年的状元。在这两个《登科录》里面,有学者进行过统计,说这一次录取的进士一共是601个人。这601个人里面有官僚背景的,也就是指他们家在他前面三代中有人做官,他父亲,他祖父,他曾祖父,只要这三代里有一代有人做官,就算有官僚背景;那么有官僚背景的是184个人,平民出身的是417个人。按这种统计来看,三分之一的进士是有官僚背景的,另外三分之二是没有官僚背景的。当然,这种统计不一定全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家族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而这样一种材料只能统计直系的父系三代。比方说你叔叔如果是做官的,这个里面就不反映;如果老丈人是做官的,这里面也不反映。所以它不是一个非常完全的统计方式,但是至少让我们看到大致的这样一种趋向。也就是说,在当时能够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这样一些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平民阶层的,不是出自官僚仕宦家族的。这些人能够进入到官员的序列里边,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结构。而官僚家族的一些子弟,如果不努力,就没有世代做官的保障。所以南宋的时候,像陈傅良这样的人就会说,本朝为什么能够“得人”,一些能力素质比较突出的人物不断地涌现呢?他说跟科举制度是有关系的,因为当时不是太重视家世的背景,而是比较重视个人的才干、个人的能力。

(文天祥)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选拔出来的青年士子,特别是来自平民阶层的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天下”、对“国家”就有一份认同,有一份责任感。所以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以天下为己任”的这种情操,应该说是当时优秀士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个别人的理念。那个时候包括张载这样一些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横渠先生四句教”,也体现出他对天下的一份责任感。我们也看到,在南宋的时候,有比较低层的官员在面对皇帝时,会说天下是“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一个低层的监察官员,他面对皇帝可以很磊落地说,天下是群臣、万姓、三军的天下,天下的事情不是你陛下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当时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士人,他们认为自己不仅是文化上、道德上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政治上的一种主导力量。

(士以天下为己任)


小结 

下面我们对这个部分做一个小结。科举制度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发挥着一种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和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地联系起来。


科举制度的权威是靠它的公正性来保证的,在科举制度确立了以后,一直贯穿着“公平”和“择优”这两种矛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促使科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变。科举制度走向开放,走向严密化,打破了门第背景的限制,重视士人的知识才能,鼓励竞争,这样的一种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符合公平原则的。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科举取士的标准比较单一,完全靠考试的成绩来选拔人才,不利于全面地考察素质能力。对于科举制度,我们要把它放到历史的脉络里面去观察,看这一制度在历史上的演进过程,观察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在后期对青年士子思想产生的束缚作用。


第四讲复习课 

你好!邓老师第四讲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除于清末新政时期(公元1905年),持续了1300年的时间。我们经常把科举制度与高考相提并论,但科举更接近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科举之前曾有“察举”这样一种选官方式。察举也是有考试的,但察举要有长官推荐,而科举是可以自己去报名的。此外,科举对考生的家世背景没有太多要求。在唐代,规定出生于工商之家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宋代,限制更加放宽,真可以说是“取士不问家世”了。


宋代科举基本上是乡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两宋共举行了130次科举考试,共录取进士十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远超过其他朝代。被录取的人晋升速度快,对于官僚队伍素质的改变有比较突出的作用。


与唐代相比,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是走向严密与开放。唐代科举是可以实名推荐的,宋代不但不能实名举荐,还有“糊名”和“誊录”等方式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科举考试的严密化,让这个制度向更多的人开放。正因这样,使得宋代产生了一批“新型士人”,也就是所谓的“寒俊”崛起。这些寒俊之士多来自社会底层,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以天下为己任。他们不仅是文化上、道德上的主体力量,也是政治上的主导力量。


对于科举制度,我们要把它放到历史脉络里面去具体观察,既要注意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也要注意发展到后期它对青年士子思想产生的束缚作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欧阳青禾

    既干货满满,又趣味横生!特别喜欢听!

  • 1393258iecg

    邓老师讲得就是精到!条分缕析,有点有面,有分析,有洞见。

  • John_乔恩

    邓老师讲的好,点赞

  • 地瓜yang

    老师特别棒!必须点赞!

  • 禾禾睡前故事

    邓老师讲的非常好,娓娓道来

  • 微尘众666

    不愧是邓老师!

  • 糯米鸡最好吃

    邓老师,讲得太好了吧

  • 来福小宝

    科举制一千多年,自由报名,取士不问家世(也不是很严格,唐时商人不可考试) 三级考试制度,乡试+省试+殿试。解元省元状元 宋代科举更严密更开放

  • 高藏虎

    加深了对科举的认识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