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讲了《十二诸侯年表》,今天我们讲《六国年表》,主题是:帝国统一的长时段前奏。
讲《六国年表》,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和上一讲我们讲《十二诸侯年表》一样,就是名不符实。
《十二诸侯年表》里,除了周王朝,实际有十三个诸侯。《六国年表》里,即使单单从表格上看,也不止六个,除了最上一栏的周朝,我们数一下,秦、魏、韩、赵、楚、燕、齐,有七个啊,这是为什么呢?
名为《六国年表》,实际至少记录了七国,原因和上一讲我们讲《十二诸侯年表》类似,是有一个国家,不算在篇名的“六国”之内,那就是秦国。为什么秦国可以不算呢?因为这篇《六国年表》,和我们讲过的《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一样,都是以“秦记”也就是秦朝当时的编年档案为基础编纂的。
细心的听众可能已经听出来了,我们上面提到《六国年表》实际记录的国家是七国,在七国的前面,加了“至少”二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六国年表》和前一篇的《十二诸侯年表》,在时间上是前后衔接的:《十二诸侯年表》结束于周敬王四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77年,《六国年表》开始于周元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476年,两者在年份上是无缝对接的。不过有一个形式上的问题,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十二诸侯年表》的最后一个竖的行列,除了陈国和曹国因为已经亡国而成空白,其他的周朝和十一个国家都还在,怎么到《六国年表》,除了周朝,这诸侯国就突然缩减为七个了呢?
这就要说到司马迁对于《六国年表》的精心设计了。
从历史时段看,《六国年表》上起周元王元年,下至秦二世三年,纵横谱写的,是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07年,这二百七十年间的历史。这段时间中的绝大部分,也就是听众朋友在名称上都很熟悉的战国时期。而说到战国,大家就很容易想起战国七雄,《六国年表》除了周王朝之外,横向的行,从上到下安排的,秦、魏、韩、赵、楚、燕、齐,就是那“七雄”。事实上无论是今天通行的战国时期的起始年代,还是战国七雄这一称呼,根据都是《史记》这篇《六国年表》。
不过,战国七雄虽然在《六国年表》里各占一行,但最开始的时候,它们的档次是不同的:实际和前边的《十二诸侯年表》完全相衔接的,只有四个,就是秦、楚、燕、齐;而余下的三个,魏、韩、赵,当时其实还都只是晋国三位大臣的领地,所以你看《六国年表》的第一栏里,七雄的称呼都是不一样的:最气派的是楚国,和周王朝一样,称王,叫楚惠王;其余的比较正常的,是称公,像秦厉共公、燕献公、齐平公都是。最低级的,只能称子,都出自晋国,就是魏献子、韩宣子和赵简子。
那么,魏、韩、赵三家的主人——晋国,在哪里呢?
在第三行的魏一栏里。我们翻到公元前475年那一纵列,在魏那一个格里,可以看到“晋定公卒”四个字,这个有关晋国的纪事,最特殊的地方,是形式上比其他的普通的魏国纪事要低一格排,意思是这些晋国的纪事,是附带着放在这里的。而之所以把晋国的纪事附在魏国一栏里,是因为晋国最后是在公元前376年被魏、韩、赵三家瓜分灭掉的,而魏在《六国年表》里,是三家里排次在最上一栏的,所以就把战国时期晋国的史实附录在了魏国一栏里。
这样的在一国的纪事中,低一格附录其他国家的史事,在《六国年表》里还有很多。像郑国就附在韩国一栏里,因为公元前375年韩灭了郑;宋国附在齐国一栏里,因为公元前286年,齐灭了宋;蔡国、鲁国、吴国、越国都附在楚国一栏里,因为公元前447年和前249年,楚分别灭了蔡和鲁,而吴国,是在公元前473年被越国灭了的。这些都可以在《六国年表》相应的栏格里找到记录。只有越国,在《六国年表》里有头无尾,不过我们通过《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可以知道它是在楚威王在位时(前339-前329年)被楚国打败的。
这些被附录在战国七雄里的大小国家中,最牛的是卫国;这个卫是保卫的卫,我们姑且叫它小卫国。这个小卫国的战国史,是低一格附记在另一个魏国栏里的。那个魏,是三国时代曹魏的魏,我们姑且称之为大魏国。小卫国怎么牛呢?直到大魏国都被秦灭了,这小卫国还在,你在《六国年表》里还就找不到“某灭卫”这三个字。而据《史记》的《卫康叔世家》记载,这个小卫国的最后一届领导——君角,在乱世中干了二十一年,直到秦二世上位后,才被废为庶人,也就是平民,这小卫国算才寿终正寝。
说到这里,我想您应该明白了,司马迁是用了一种怎样的设计,完美地让《六国年表》在史实上跟《十二诸侯年表》对接。被低一格附记的晋、郑、宋、蔡、鲁、吴、卫七国,加上到战国时期依然强盛的秦、楚、燕、齐四国,正好十一个,就是《十二诸侯年表》结束时剩余的诸侯数。
除了和《十二诸侯年表》对接,《六国年表》里写的最多的,是七国之间的血腥争斗;尤其是秦统一六国之前,六国和秦的较量。《六国年表》所记的这种较量,和《史记》的有关世家、列传相比,不是具象的,而是宏观的,其中隐含了一种世家、列传所罕见具有全局性的悲剧气氛。
时间关系,这里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公元前241年的纪事。《六国年表》的这一年,只有秦、魏、楚三国的格子里有文字记载。秦国一格里记的,是“五国共击秦”;魏国一格里记的,有两句话,一句是“秦拔我朝歌”,另一句低一格,写的是:“卫从濮阳徙野王”;而楚国一格里记的,是“王东徙寿春,命曰郢”。三件事好像毫无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参看各国的前面几年的年表,再对照《史记》的其他相关篇章,可以发现这三国的这一年的纪事,其实密切关联,互为因果,并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六国历史进程。
所谓“五国共击秦”,据《秦始皇本纪》,指的是这一年韩、赵、楚和大小两个魏(卫)国五国联合,共同进攻秦国的一次国际行动。又根据《春申君列传》,这次行动,就是战国诸侯为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而采取的“合纵”之举;“合纵”名义上的“纵长”,是楚国的考烈王,而实际的主帅,则是当时的楚国丞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
韩、魏、赵三个兄弟之国之所以会参加此次攻击秦国的行动,是因为它们在这之前都有被秦国侵占领土的屈辱记录。远的不说,单看《六国年表》里提到的,就有韩桓惠王二十九年(前244年),“秦拔我十三城”;魏景愍王元年(前242年),“秦拔我二十城”;赵孝成王二十年(前246年),“秦拔我晋阳”。这里的“拔”,就是夺取的意思。至于小卫国,当时是大魏国的附庸。只有楚国,以力量强盛而被推举担任“纵长”的国家,它参战的目的,是要跟秦国一争霸主的地位。
但是很遗憾,这次“五国共击秦”的行动,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直接后果,就是《六国年表》的公元前241年栏里,写在魏国和楚国格子中的那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史事:一件是低一格记录的,小卫国从濮阳迁居到了野王;一件是楚国迁都寿春,并定名新首都叫郢。小卫国之所以迁居,据《秦始皇本纪》,是因为以濮阳为首都的卫国,在参与五国攻秦后,被秦反攻而破了国,所以不得不搬家。而楚国的首都,据《春申君列传》,之前是在一个叫陈的地方;这时候之所以迁都去寿春,据《楚世家》,也是由于本年度跟诸侯一起讨伐秦国,没成功,也只好搬家了。
也许有的听众朋友会说,既然本纪、世家和列传里都有如此详细的记录,司马迁干嘛不干脆把相关的记录,都写进《六国年表》,那不是更好,读者看起来也更方便吗?
原因还是年表这一体裁的编纂方式。我们前面说过,《六国年表》是以“秦记”为基础编纂的。但事实上秦以外的六国的具体史料,有一些残篇断简到西汉前期还是存在的。比如我们上面引的《六国年表》的文字里,有不少都带个“我”字,像“秦拔我十三城”之类,这些应该就是那个国家自己的原始文献记录。这些包括“秦记”在内的原始文献记录,如果你有时间比对,可以发现有些甚至跟《史记》的其他篇章所记是有矛盾的。我们想,司马迁应该是为了保存这些难得的史料的原本样态,以利于后人的再研究,才在《六国年表》里这样吝啬他的笔墨。《六国年表》里留下了一些似乎不该有的空格,原因我想也在于此。
《六国年表》从公元前246年开始,横向的周王朝一栏消失了,周的位置并入了秦国;进一步地,从公元前220年开始,年表全体不再分横向的栏,只有逐年的纵向的格子,此后所记,都只有秦一国的史事。大家一看就明白,前者是秦灭两周,后者是秦统一六国。
那么,在《六国年表》里面,司马迁是如何看待秦国的这一系列大动作的呢?
这就需要我们回过头来,读读《六国年表》正文前的那篇序。这篇序,写得迂回曲折,在《史记》十表序中,是套路很深的一篇。
这篇序,是从“太史公读‘秦记’”写起的,开场白里一句“僭端见矣”的惊呼,意思是”僭越的端倪已经显现出来了”,瞬间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让人不得不跟随作者跨越千年,去回顾秦和各诸侯国犯上作乱的史实。
这史实足够混乱,其中的关键词,除了欲望、僭越、背叛,还有以强凌弱。这样的时代,多的是权谋,少的是信用,即使“置质剖符”,也不再能约束谁了。所谓“置质”,就是以人质做抵押;而“剖符”,是像竹子那样可以一剖为二,双方各持一半,作为信用凭证符号。
但司马迁对在混乱时代里脱颖而出的秦国,态度十分暧昧。他对于秦焚烧《诗》、《书》与六国的历史记录,是非常惋惜的,但也好像并未因此对秦恨之入骨。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六国年表》的秦始皇三十四年一栏里,对那场给中国文化带来深远影响的焚书事件,一个字都没有提。而在年表的序里,他既从不可知的神秘主义角度出发,说历史上成功者大都兴起于西北,又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意思是秦夺取天下主要靠暴力,但能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其政策,所以成就很大。如此不同寻常地为秦国以暴力手段一统天下辩护,肯定其合理性,不免令人惊讶。
司马迁为什么会对秦抱持这样一种的态度呢?
这中间不能说没有他作为一个汉朝人的局限。像序里面不经意间写的那句“汉之兴自蜀汉”,意思是汉朝是从巴蜀汉中兴起的,言下之意,因为汉跟秦一样都起于西北,所以成功了,就说明司马迁转弯抹角地为秦的成功,涂上一层宿命的色彩,其实很可能不过是想借此表达,他身处的汉王朝能够立国,具有无可辩驳的正统性。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即使秦焚烧了几乎所有的官藏六国史料,让司马迁父子纂写《史记》变得异常艰难,司马迁却依然在《六国年表》序里对秦作出这样有所肯定的评价,是因为他是把秦放在更长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来考量的。在他看来,任何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和主体,都是历史学家最应该关注的;而秦的统一六国,是事实上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这无论如何都是应该载入史册的壮举,尽管这一壮举的背后,有太多的无耻、暴力和血腥。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讲《秦楚之际月表》。
统一毕竟对平民百姓是最好的。
很喜欢陈老师的讲解风格
虚无飘渺,能不能结合原典来讲
没有史实,老是谈分析,很是失望
都说的什么
司马迁写的《史记》如果没有读过,如果历史和语文这两门学科的功底不是很深厚的,理解司马迁写的《史记》中的表这部分内容有难度!
《史记》~挺有意思哒~(*∩_∩*)~
陈老师,战国策里面有卫,中山,宋这三个国家的策。那六国年表折射的司马迁的历史观念和刘向的有什么差异?
难以想象司马迁在没有草稿纸、没有电子文献、没有电脑的环境下,是如何归纳出如此精致的表格的!
我花了199元购买的这一授课,说实话,我感觉不值。我想听的是社会和历史的演进规律,人性与时代冲突融合的经验总结,结果满篇都是细枝末节的历史细节陈述和太史公撰史技巧分析,毫无人生指导意义。你就是个象牙塔中的老学究!失礼!
zdf1234 回复 @狂沙舞浪: 目标听众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而不是我们普通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