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宁欣:故国何须回首:走向统一的道路

11.9∣宁欣:故国何须回首:走向统一的道路

00:00
33:35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宁欣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宁欣老师的赠书。


五代十国多个政权并立的“乱局”,被北宋终结了。统一大业的完成其实除了军事上的征服以外,还有其他各方面的进程。我们这讲就追踪和复原这个进程,主要从制度入手,再描述一下军事征服的过程。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


回归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削弱和革除唐后期到五代以来不利于集权的弊政。


五代十国的制度演变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分裂割据时代,一般认为这个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后来人们也开始重视这个时期逐渐走向统一的种种趋势。


制度的讲述可粗可细,涉及的国家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这个时期的几个趋势和重要变化值得重视。


一是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枢密使权力的扩张。唐朝自玄宗以后,权相、藩镇和宦官成为主宰或影响政局的最主要因素。如玄宗朝的李林甫、杨国忠,代宗朝的元载,德宗朝的卢杞,昭宗朝的崔胤等。尤其是唐后期,宰相制度从多人为相,共议军国大事,逐渐成为一人独揽大权的模式。但由于唐后期藩镇和宦官的崛起,宰相在朝中往往受制于宦官,在外与藩镇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如玄宗朝李林甫、杨国忠那样的权相很少见。德宗朝的卢杞则背负千载骂名。唐末昭宗朝的崔胤还能在朝内外发挥作用,主要是援引藩镇力量,依靠朱温。崔胤的宰相生涯几起几落,虽然借朱温之手铲除宦官势力,但最终也死于朱温之手。五代君主更代频繁,但基本是大权独揽,对宰相防范很严,甚至有人认为五代不设宰相。北宋通过枢密院、三司等机构分解了宰相的权力,避免唐中后期出现宰相独断的局面。

(杨国忠)


枢密使一职正式设立于唐宪宗时期,主要负责收阅各方奏表,再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宰相执行,设有枢密院,并由宦官充任,逐渐成为权势显赫的要职。唐末僖宗和昭宗朝,枢密使实际已经侵夺了宰相的权力。

(唐宪宗)


五代时期,枢密院曾经有改名和废置的举措,如后梁曾改名为崇政院,后唐又恢复枢密院之名,后晋曾废置枢密院。但从总体看,枢密院还是一直存在的,机构和设置逐步完善,权力逐渐膨胀,发展和演变为最高决策机构。军权和财权也统一掌握在枢密使手里,原来的宰相反倒成为摆设,空挂虚名而已。枢密使不再由宦官担任,而由武臣或文人担任。虽然避免了唐后期宦官专权的弊端,但由于五代经常处于外战与内乱中,枢密使权力扩张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后周世宗虽然有削弱枢密使权力的想法,但因去世较早,一直到北宋才在制度源头上制约了枢密使的权力。因此,枢密使权力扩张是五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总的趋势是,枢密使从内朝官逐渐演化为外朝官,枢密院逐渐成为中央决策机构,并具有派遣军队的权力。领兵大将都要受枢密使调遣,甚至有的枢密使还亲自领兵打仗或外出督军,如后唐时的枢密使安重诲,曾督军讨伐四川的军队。在权力逐渐膨胀的过程中,对君权的威胁也逐渐加大,因此屡屡发生皇帝与枢密使争斗、残杀的事件,一些枢密使为此而死于非命。但郭威也正是在担任后汉枢密使的职任上取代后汉建立了后周。北宋有前车之鉴,于是将枢密使的权力分割和分散,政务与宰相分掌,军事上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了。这种演变虽然不是直线式的,不过,在皇权和权臣的博弈中,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军政分立,以保证皇权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也酿成战争发生时,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弊端,当然这是后话。


二是对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与打击。对已经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坚决打击,反叛者坚决镇压,不允许再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由于面临着契丹的长期侵扰,还有太原势力的不断南下,战事频繁,武人担任刺史的情况比较普遍,利用辟署和试摄官控制地方州县的官职,短期虽然无法彻底解决,但各朝还是做了不少努力。如改用文人或廉吏担任刺史,这种做法不仅在五代,在南方九国中也比较普遍。


还有就是限制或禁止节度使和刺史差遣摄官的权力。大家对摄官的情况可能不太熟,稍微解释一下。唐后期以来,节度使和州县官是两个系统,节度使有权辟署他的部下,即幕职官,但州县官是由中央统一选调,节度使权力膨胀后,往往会将自己属下的幕职官,用摄官的名义,即临时代理的意思,占据州县的各个职位,中央往往只能被迫承认。五代限制或剥夺节度使和刺史差遣摄官的权力。因此,收回差遣摄官的权力,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如果再任命文人担任刺史,武人控制地方行政的机会就被削弱,而文人一般不掌握军队,也无法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力量。下面我们在谈到选官制度变化的时候,还要谈辟署制的变化,也是削弱藩镇和地方势力的重要举措。


另外,五代时期,已经开始设置知州,即由中央派遣文官接替刺史管理州的行政及军事事务,即权知某州州军事的简称,直接听命于中央。一般认为知州是北宋开始建立的制度,但已经有学者研究得知应该将知州制度追溯到五代。


三是选官制度的延续与变化。五代的贡举制度仍然沿袭唐朝制度,进士科仍然最重,但科举考试并不是每年都举行。明经科已经走向衰落,每年录取人数极少,还有当年一人及第的情况,已成可有可无的科目。诸科如明法、明算、史科、开元礼、童子科、道举等科都有考试与录取的记载,但各个朝代并不统一,各取所需。唐朝很重要的制举,五代则很少举行。十国由于相关材料稀少,无法知道全貌,只知道有科举的零星记载,强调了沿用唐制。进士科的录取名额伸缩性比较大,并不是像唐朝时每年限额20人。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录取进士25人,南唐开宝八年(975年)录取进士38人。最少时仅录取数人。


辟署制的变化。再如辟署制,是唐后期兴起的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主要是藩镇和使职可以自辟幕府僚属,不仅扩大了藩镇的选人用人权,也吸引了大批通过科举但因为中央官阙紧缺迟迟得不到职位的士人,以及很多布衣人士、从事工商业的人士,都通过辟署制进入仕途,再通过奏荐制,从中央获得官衔。还有一些人又通过铨选、举荐等方式进入职官系统。辟署制的盛行成为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五代则限制诸道的辟署权,幕职官尽量归中央授予,把一些重要官职由中央控制,限制奏荐名额(主要是府主为幕职官奏衔),无出身的人不得辟署为幕职官,也不得为无出身的人奏荐朝廷授予的官衔。后周更为彻底,索性废止藩镇的奏荐权力,幕职官的出路没有了,地位和吸引力当然也就下降了。应该说这些循序渐进的举措削弱了藩镇的政治基础,为宋代彻底终结辟署制扫平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李白像,李白即通过辟署制成为永王李璘幕僚)


四是加强禁军的力量和对地方武装的掌控。五代皇帝的禁卫军和朝官的演变一样,存在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之句,说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携后宫等匆忙逃亡四川途中,到马嵬驿时,随从护驾的禁军发生哗变,不肯前行,要求处死酿成叛乱的罪魁祸首杨国忠和杨贵妃。

(杨贵妃墓)


诗里的六军,就是指担任禁军的六支有名号的军队,有左右龙武军、左右神威军、左右羽林军,不同时期禁军名号也有变化。唐后期神策军成为禁军,由宦官掌握,一军独大。五代时,仍然沿用六军的制度,但名号有些变化,军号的数量也有变化,与唐后期的神策军一样,成为中央掌控的主要军事力量,不仅担任警卫任务,还出征打仗。而皇帝又逐渐培植了新的亲兵。到后周时,由侍卫马军、侍卫步军和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殿前司,组成皇帝侍卫亲军,即所谓的“三衙”,六军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殿前都检点是殿前司的最高长官,地位高于其他两衙长官,有领兵权,赵匡胤即担任这个职务,并在领兵北上出征途中,杀了个回马枪,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

(陈桥兵变)


从唐前期的六军,到唐后期的神策军,再到后周的两司——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三衙——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和殿前都指挥使司,以及殿前军的崛起,皇帝依靠的禁军(也就是亲卫军)经历了不断整顿和重建的过程,奠定了北宋禁卫军的基本结构。


唐末以来,各地藩镇都有自己的亲军和控制地方上的武装,类似民兵。五代各朝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通过削弱藩镇和刺史权力,收编藩镇亲军为禁军,禁止军镇干涉地方事务等,将兵器制作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官的选用和考核等。虽然很多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是各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做出的努力。


十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各国没有相对统一的制度,就不一一叙述了。


分久必合 

从分裂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以来二千多年,天下大势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二是大家普遍的心理状态是,统一是正常的,分裂是不正常的。


三是当处于分裂状态时,每一个有实力的政权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都是要完成统一大业,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不论是南方政权还是北方政权。


五代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结束最后一次分裂割据局面的历史时期。


统一的进程大致可以从五代的后周世宗柴荣开始叙述。


后周时,北方的局面是,北有据守太原的北汉,东北有已经崛起的契丹,即辽国;南方,有江淮的南唐,江浙的吴越国,巴蜀的后蜀,福建的闽,两广的南汉,湖南的楚。后周基本采取的是先内后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先看第一条,先内后外。虽然面临北汉和契丹的威胁和侵扰,但还是注重先练好内功,从自身做起。周太祖郭威即位后就下诏禁止各地供奉珍奇物品,厉行节俭,并奖励垦殖,招抚流亡,发展了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周世宗柴荣上台后,雄心勃勃,决心“以十年开拓天下,以十年养百姓,以十年致太平”,雷厉风行,采取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加强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惩治五代以来形成惯性的骄兵悍将,一次就杀死了七十多人。还采取减免和均定赋税的举措,显贵之家也要按照规定承担赋役。强行抑制佛教,拆毁寺庙,令大量僧尼还俗,收缴上来的铜像及铜制品,用来铸造钱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整饬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后周的国力也在大练内功的同时,逐渐加强,也就有了完成统一大业的底气和心气。周世宗所规划的三个十年,正是基于此。

(郭威)


如何实现统一大业,后周两代君主也颇费周折。周世宗于是令近臣各上《平边策》一篇,征询他们的意见。最后,采纳了比部郎中王朴的建议。王朴建议的主旨就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先平定南方诸国,然后再北上进攻契丹,收复被石敬瑭割让的燕云之地,从而完成统一大业。当时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契丹,但契丹与北汉联手,后周虽然有出击,但基本采取战略防守的态势。南方诸国占据经济发达之地,但军事实力远不如后周,攻取比较容易。


周世宗显德二年(955),派兵西征后蜀,收复秦、凤、阶、成四州之地,今甘肃、陕西南部地区。使蜀国失去北边的战略要地,只能龟缩在四川。


从显德二年冬到显德五年,三次讨伐南唐,占领了梦寐以求的淮南十四州富庶之地,迫使中主李璟,即后主李煜的父亲,去掉国号,献表称臣,奉送贡品。


南方两翼都已经有效地解除了威胁,扩大了疆土,增加了实力,于是开始转而向北。


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征讨契丹,从开封出发,直达沧州,仅42天,兵不血刃,连下三州三关,三州即莫州、瀛洲、易州,三关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共17县之地。三关原是唐朝防御契丹的重要关口,属战略要地,重新夺回意义很重大。一直打到今北京南,准备攻取幽州。遗憾的是,柴荣忽染重病,不得不班师回朝,回到开封后不久就去世了。如果按照周世宗柴荣的战略意图和气势,可能一举攻下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此后的局面就可能完全不同了。而周世宗的溘然长逝,可能使历史的发展扭转了本来可能实现的方向。不过,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燕云十六州图)


统一大业后来就由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续完成,终于再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历史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九讲复习课 

你好!宁欣老师的第九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本讲主要从制度入手,再描述一下军事征服的过程,以此还原从五代十国多个政权并立的“乱局”到北宋终统一大业的完成的过程。


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后一个分裂割据时代,制度上几个趋势和变化值得重视。


这一时期,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央集权逐渐强化,枢密使权力扩张唐代出现了宰相独断的局面,为此中央设立枢密使、三司等分散宰相的权力。五代君主大权独揽,对宰相防范很严。枢密使一职设立于唐宪宗时期,开始只是收阅奏表,传达旨意唐末逐渐侵夺宰相权力。五代时期,枢密院演变为最高决策机构并具有派遣军队的权力,枢密使的权力逐渐膨胀,对君权的威胁逐渐加大。直到北宋,才真正削弱了枢密使的军权,但也出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弊端。


第二,对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与打击五代十国时期,改用文人或廉吏担任刺史,还有就是限制或禁止节度使和刺史差遣摄官的权力。另外设置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接替刺史管理州的行政及军事事务,直接听命于中央。


第三,选官制度的延续与变化五代仍然沿袭唐朝的科举制度,但是举行的次数及每次录取的人数都很少。五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每年都举行。明经科走向衰落。进士科录取名额伸缩性比较大,最少时仅录取数人。辟署制是唐后期兴起的选官制度,主要是藩镇和使职可以自辟幕府僚属五代时,而唐朝原本诸道的辟署制在五代受到限制,后周废止藩镇的奏荐权力,削弱了藩镇的政治基础。


第四,加强禁军的力量和对地方武装的掌控五代沿用唐代六军制度,后周不断整顿和重建,奠定了北宋禁卫军的基本结构。五代的禁卫军成为中央掌控的主要军事力量,不仅担任警卫任务,还出征打仗。皇帝逐渐培植新的亲兵。对于地方上的武装,五代各朝采取收编藩镇亲军为禁军、禁止军镇干涉地方事务等了各种措施来进行削弱,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也取得了一点的成效


接下来,了解一下统一的进程。


后周为统一基本采取的是先内后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励精图治,使国力大增。世宗先征伐后蜀和南唐,解除南方威胁后转而向北进攻。本来形势大好,可惜世宗染疾身亡,最后统一大业由宋太祖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完成。


可惜的是,周世宗柴荣在进攻契丹的过程中,突染重病,不得不班师回朝,回到开封后不久就去世了。统一大业就此夭折。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续统一战争,终于再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历史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的收听。


思维导图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昨夜星辰z_

    五代十国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心里还对这个时代流连忘返,依依不舍…非常感谢宁欣老师深刻,细致,恰到好处的讲解,让我们能从多个角度和细节上了解这段不深为人知的时代,以及它的发展脉络和变化,作为一个历史初级爱好者,我觉得学到了太多东西,既打开了思路,又拓展了历史思维,让我可以有很多想象的空间,相信听完这些课程之后的我能够更好,更系统,更全面地学习我所喜爱的历史知识,感谢老师们,感谢新亚文化,感谢喜马拉雅!

  • Ivy深圳

    宁欣老师的分析太棒了!感觉跟哈佛中国史的思路很类似,不再只盯着皇帝和政治,侧重于分析跟老百姓更紧密关系的商业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格局更大。如果能联系世界同期的变化一起分析就更棒了

  • 1337286nbdg

    最乱历史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遥远的二里头...都在老师们的条分缕析下,清晰展现。遗憾的隨唐...哪里能补课?

  • 五块钱的小饼干

    柴荣政策: 1.精简军队,在军队内消除异己。 2.均定赋税。 3.拆毁寺庙,收缴铜像铸造货币,增加人口。 4.整肃吏治,在政治上消除异己。 5.先南后北,先去南方打秋风,攻下三州,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 6.打幽州时突得急病,挂了。 (感觉柴荣挂了就跟亚历山大一样,都是命啊,没有幽州,在冷兵器时代根本没法北伐)

  • 五块钱的小饼干

    亲兵: 唐中时,六军=左右龙武+左右神威+左右羽林。 唐后期,神策军。 后周时,三司=殿前司(殿前都检点)+侍卫马军+侍卫步军(赵匡胤就是在这个位置上陈桥兵变) 禁止地方上铸兵器的权力。 收编地方军为中央军。

  • 五块钱的小饼干

    地方: 唐初,节度史有任命幕职官的能力,州县官员则由中央任免。 唐中后,节度史以摄官的名义,将幕职官安插进州县,先上车后补票,中央一般会放任并且承认摄官的合法地位。 五代,因为西北和东北的战争需要,仍由武将出任刺史,但是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用文人出任刺史,并且即使在武将刺史的地方,也禁止地方官差遣摄官。 ------- 选官: 1.五代开始任命知州=权知某州州军事。 2.五代仍考进士,但几乎不再录取明经,制举=由皇帝下诏举行的科目,几乎没有。 3.唐朝可以通过辟署制入仕,即去幕府入职,由地方奏建进入官职体系。但五代时期限制幕府的辟署权,到后周废止。

  • 五块钱的小饼干

    相权: 唐初,三省六部,多相议政,偏贵族政治。 唐中,王+权相,偏集权政治。(玄宗杨国忠李林甫,代宗元载,德宗卢杞) 唐末:节度使和宦官势力崛起,摁下葫芦起来瓢。(昭宗崔胤) 五代,王大权独揽,偏区域集权,几乎没有宰相。 北宋:枢秘使+三司,皇帝端水,权力分散。 ------ 枢密院: 始于唐中晚期,宪宗设立,类似皇帝办公室,由宦官担任。 唐末僖宗,昭宗时期,已经可以跟宰相分庭抗礼,同时掌握军权财权,由武将或文人担任,可外出督军。 五代时,郭威曾任枢秘使, 北宋,枢密院只有调兵权,没有统兵权,政务还给宰相。

  • 来福小宝

    五代时期增加中央集权。1. 枢密使分解了宰相的权利,然而皇权vs枢密使有博弈,北宋时期才压下枢密使权力。2. 防地方割据现象,不用武人任地方官,限制或禁止节度使和刺史差遣摄官的权力。 科举制度延袭唐。 唐末的辟署制,之前地方割据势力也可以安排官职,五代时期主要由中央派遣,无出身者不得辟署 加强对禁军的控制。

  • 子瑄_vl

    无出身

  • 3fatty于文博

    燕云十六州丢了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