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文化篇-“以孝治天下”逻辑贯穿下的家国天下

45. 文化篇-“以孝治天下”逻辑贯穿下的家国天下

00:00
18:41

一.思维导图


二.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八月底到美国以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在评论中跟朋友们互动。评论就像是镜子,让我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銮镜朱颜偷暗换”,照镜子难免是会暗自心惊的。有朋友反映我在颠覆他们的历史观。我有吗?至少,我没有颠覆的“主观故意”。我只是在老老实实地跟各位分享我的中国历史研习心得。我不是权威,也不相信权威。在阅读中,我与思考者平等交流;在声音里,我跟各位平等交流。如果你听到的是不一样的东西,那又如何?兼听博纳,以广聪明,用你的思考便是。


今天我们来谈谈传统中国的孝之道。不好意思,又要“砸场子”。当今社会认同度最高的传统观念,好像就是孝道。但是,我不得不说,今天中国人对于传统孝道的认识,其实充满了误解。


在说孝道是什么之前,我们先得说说孝道不是什么。二十四孝绝不能代表传统中国的孝之道。二十四孝都是些什么故事、故事里都是些什么人呢?冷酷无情,自私自利,无心肝,反人性。比如“郭巨埋儿”,两夫妇为了奉养母亲,要把亲生的儿子埋了。老婆负责杀,老公负责埋,一边挖坑一边问“死了吧”,老婆不忍下手,说“死了”。老公继续挖,掘地一尺,挖出来一锅金子,而且上面竟然还留一张字条,写着“天赐孝子之金,郭巨杀子存母食,遂赐黄金一釜,官不得夺,私不得取。”鲁迅先生谈到自己少年时的阅读感受,说:“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可是这样的孝子故事,至今还能在某些地方的粉壁上画着,让我每每觉得荒唐。没想到这一次写讲稿,在网上翻论文,竟然翻到了这样一篇论文摘要:


《二十四孝》辑选了从远古到宋代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故事。作为传播儒家孝文化的启蒙读物,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所传递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值得继承和发扬。


这样的调调,让我感到一阵发凉,一阵恍惚。今夕何夕啊!“大清不是早就亡了吗?!”我揉揉眼睛,仔细回看发表时间,竟然是2008年。


二十四孝的故事,最缺乏的就是对于生命起码的尊重,别说今天看起来荒唐之极,就是用传统儒家的孝道标准来衡量,也是不可理喻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郭巨竟然要亲自动手把儿子杀掉。儒家又说“父慈子孝”,郭巨竟然要亲自动手把儿子杀掉。杀子之人,也有脸称“孝子”吗?


把二十四个孝子编成一组,作为典范群体进行宣传,根据现存的资料,最早出现在晚唐五代的佛教宣传品当中,孝子人选在不同的时代略有调整,最终固定下来是在元代。二十四孝所体现的,其实主要是佛家(而非儒家)的孝道观念。这二十四个孝子,主要是经过佛教改造之后的本土孝子典型,也有来自印度的洋孝子改装成的本土故事。虽然二十四孝的“孝”字来自儒家,但是它所传递的精神却更接近佛家,比如故事的神异色彩,以及主人公的苦行自虐。孝子王祥在最初的故事里是“剖冰求鲤”的,就是在冬天在冰上凿个窟窿钓鱼,这是很正常的行为;后来就变成了莫名其妙的“卧冰求鲤”,要用365的基础体温来融化冰层,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苦行啊!郭巨埋儿,我们今天看,是蓄意杀人,从当时讲故事人的立场上来说,则应当也属于自虐苦行之一,因为那个婴儿并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他父亲的附属物,所以郭巨牺牲婴儿也应当算作是自我牺牲。


二十四孝的故事,具有一种属于宣传的极端的病态,它不合逻辑,拒绝思考,以怪相异行博取眼球,哄骗不值钱的眼泪。二十四孝的确是传统中国孝文化的一部分,但却是其中最为黑暗的那一部分。如果认为二十四孝就是传统中国的孝之道,那就未免厚诬古人了。


说完了孝道不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再说儒家孝道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儒家所讲的孝,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孝不是单向的,孝要求互动,要有唱有和。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儒家伦理在要求“子孝”的同时也要求“父慈”。朱熹说:“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


第二,根据儒家伦理,孝绝不是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子对父,还负有批评劝导的责任。这一条,本来是儒家孝道的重要内容,可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或者不理会,不管是鼓吹孝道的,还是批评孝道的。比如,“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赞同或者批评的重点都在“无后”这件事上,那么,另外那两个“不孝”是什么呢?好像很少有人想到要去追究。关于“不孝有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是这样解释的:


按照礼,下列三种行为是很不孝的:父母说什么是什么,不顾是非,一味顺从,让父母陷于不义,这是第一大不孝;父母都老了,家里很穷,可是也不出去找工作谋生活,(一言以蔽之曰“啃老”,)这是第二大不孝;不肯结婚不能留下子嗣,断绝了祖先的祭祀,这是第三大不孝。这三大不孝之中,无后最大。(原文: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絶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汉儒解经是非常老实的,谨守家法与师法,赵岐绝对不敢胡说。关于孝子对父母的教育帮扶义务,《孝经·谏诤章》有明确论述:曾子问孔子“儿子什么都听老子的,就是孝道了吗?”闻听此言,孔子好像被什么臭东西熏到了,接连说了两句“这是什么话”(是何言与),又说“这简直是狗屁不通的呀!”(言之不通邪)孔子的指示是:“当不谊(遇到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谊则争之。从父之命,又安得为孝乎?”


传统中国的孝之道不是单向的情感,更不是单方面的服从。儒家孝道讲究的是父慈子孝,“父”与“子”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它们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父亲应当慈爱,儿子应当孝敬。“父”与“子”之间与其说存在着人格上的不平等,不如说存在着行为规范上的差异。孝的内涵包括生命的延续、家族物质生活与社会声望的维系,以及“子”与“父”之间在道义上的守望相助。儿子可以越过父亲直接分辨是非,用正确的东西规谏、引导父亲,这就表明,儿子与父亲在道义面前是平等的。换句话说,在父子君臣的社会伦理之上,还有一个具有超越性的“道义”;在道义面前,“君”与“臣”、“父”与“子”都是平等的。惟其如此,当“君”与“父”背离了道义的时候,“臣”与“子”才有批评规谏的正当性与可能性。这才是原始儒家的孝道。这样的伦理关系定位,即使拿到今天,我个人觉得,也是完全可以接纳的。


说完了孝道是什么,我们再来看孝道的应用范围。传统中国的孝之道所规范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庭关系,孝之道贯穿在社会伦理、政治秩序和国家的制度、法律当中。帝制国家运行成本中的一大部分都花在了官员的选任管理上面,而在官员的选任管理制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针对“官员本人”,而是针对于他的家族的。简单概括,这些制度包括:


第一,恩荫制度——达到一定级别官员可以凭借官位为子孙弟侄获得做官的资格。


第二,封赠制度——官员已故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可以获得荣誉性官衔和封号,仍然在世的母亲和妻子可以获得命妇的头衔,官员甚至可以把自己应得的品阶转赠给已故的父祖以示感激。


第三,近地荣亲,帝制中国的官僚任命,讲究的是避籍原则,一般而言,不允许在本地做官。因此,容许官员担任原籍的一把手就成了莫大的恩典。比如包拯曾经两次担任老家庐州的知州,韩琦也曾担任老家相州的知州。韩琦还为此修建了“昼锦堂”,以表衣锦还乡之荣耀。韩琦的小老乡岳飞就做过“昼锦堂”的保安。


第四,解官侍养。“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父母活到八十岁,家里必须留一个儿子,不能全出去做官;老寿星活到九十,所有儿子都得待在家里。这本来是《礼记·王制》所设想的理想状态,到晋代已经进入国家法令,成了强制性规定。父母年纪还不到八十的,儿子如果愿意在家里服侍,也是受到社会舆论和制度鼓励的。比如宋代的包拯,考中进士之后,因为老爹老妈不愿意离开老家跟他去外地工作,就在老家又待了十多年,直到两位老人家都入土为安,又服完丧服,才出去做官。


第五,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三年之丧。父母过世,解官服三年丧。西汉已经有这个意识,但是并未实际推行,东汉曾经短期实行。晋代以后,三年丧制才开始稳定实行,并一直延续到清末。


恩荫、封赠、荣亲、侍养、服丧,帝制国家对官员孝思的照顾是全方位,无比周到的。如果只看表面,今天的人可能会觉得“哇,这不都是官员特权吗?”的确是特权,但是,所有这些特权都是在制度规范之内的,公开透明,有章可循。你可以说它不平等,但绝不能说这是“不正之风”。在表面的特权之下,是儒家伦理所规定的道德原则——官员在服务朝廷国家的时候,他的身份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家族的孝子,基于这一认识,朝廷国家就必须照顾官员的家族利益。而且,特权的背后还有对官员行为的严格约束。必须为父母服三年之丧,不然就是不孝,纵然一时权位得保,未免身败名裂,比如明朝的张居正。和平时期,当行孝与履职发生矛盾时,行孝才是第一位的。唐代的皇甫无逸在四川做官,老妈留守长安,不幸病逝,皇甫无逸因过度悲伤死在了奔丧路上。可是竟然还有人批评他入蜀不带着老太太,“子道未足,何得为孝?”


从孝道可以推演出约束皇帝的政治理论。举一个宋朝的例子,节度使在唐代为藩镇,在宋是地位尊崇、待遇优厚的荣誉头衔。大宦官王守忠自恃恩宠,向宋仁宗祈求“节度使”的头衔。宋仁宗这个人是感情动物,耳朵根子软,就去跟大臣商量。大臣庞籍一席话就给怼回来了:“从本朝建立以来,就没有宦官当节度使的先例。陛下是最孝顺的了,凡是事关祭祀文物跟宗庙有关的事情,没有不战战兢兢、敬畏而慎重的,这件事关系到祖宗的典制法令,又怎么能破例呢?!”庞籍用来劝说仁宗的逻辑是这样的:整个国家,包括法令制度,都是本朝的列祖列祖留下来的遗产;而陛下是孝子,谨守孝道;那么,陛下就必须克制私欲,尽力维护法令制度。“朝廷的职位是祖宗的职位,不可以任非其人;国库钱物是祖宗之国库,不可以赏非其功;法令是祖宗的法令,不可以罚非其罪。”作为列祖列祖的孝子贤孙,当今皇帝必须谨守祖宗基业,“慎之重之,益自儆戒”,任人唯贤,不私自赏罚,尊重法令,这就是从孝道中推演出的政治原则,皇帝必须遵守。


 在传统中国,孝从来都不只是私人德性,而是关系到伦理秩序、社会稳定的基础性的原则。汉代察举举孝廉,以孝道的履行程度来选拔官员。今天的人可能会觉得没道理,要反问一句孝道和行政能力之间有关系吗?但是在传统中国,“忠臣出孝子之门”,孝是忠的基础。“夫孝始于侍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古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孝的精神融会贯通于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现代人看古代,往往只见现象,不见现象之下的思想文化与制度规范。这就好像看池塘里的荷花,只见水面之上的亭亭玉立、映日红白,却不见水下的纵横盘错。批评与赞美都停留于表面,又哪里谈得上继承发扬呢?传统如此,外来文明亦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旧伦理剧烈冲突的时代,冲突就意味着进步的可能。但是冲突本身并不直接导向进步,导向进步的是冲突之后的反思。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沉_甸_甸

    女儿曾指着路旁墙上刷的“卧冰求鲤”问:为什么不能搬石头砸开冰呢?这一问,让我觉察所谓“二十四孝”的莫名其妙。谢谢老师更深入地讲述这个逻辑的深层。

    赵冬梅老师 回复 @沉_甸_甸: 女儿真聪明,要保护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一枝青竹有所思

    赵老师的声音很好听,赵老师的见地很明确,很中肯,我要是早点听到赵老师关于‘孝’的解析,我也就不会背负那么多年的心债了,当年母亲行不义之事,我劝之,母亲大怒,我又请父亲劝之,父亲则息事宁人,不愿说母亲,我有些激愤,父亲则义‘孝’压我,母亲也以孝压我,讲我忤逆。若干年后证明我是对的,母亲当年就是做了不对不义之事,但是她就是不认错,她就到现在为止都在恨我,骂我不孝。她现在全瘫在床上,是我在照顾,但是她依然恨我。她的全瘫于我无关,完全是她自已的错误造成的,且当时我在江南,她在塞北。我背负了二十几年的不孝,现在终于可以释然了。谢谢赵老师!

    赵冬梅老师 回复 @一枝青竹有所思: 抱抱

  • Linda_小岛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抛开父慈谈子孝,都是道德绑架。

  • ApoIlo

    深深被吸引!谢谢您!

    赵冬梅老师 回复 @ApoIlo:

  • 在路上71

    二十四孝纯属坑蒙拐骗偷

  • 大魔王和小熊跳舞

    致敬北大历史学系,赵老师您真棒!

  • 倚石听涛2331

    终于有人这么明白的讲二十四孝了。

  • 春风无限潇湘意思

    子贡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赐!汝不识也。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故子从父命,奚讵为孝?臣从君命,奚讵为贞?夫能审其所从、之谓孝、之谓贞矣。”

  • 小童爱听陈歌老调

    听到“兼听博纳,以广聪明”时,突然感觉从某个角度而言,历史是让人变智慧的一门学科!无论生活,交往,决策,都可以从历史中悟出许多“妙计”!而且也让当下的一切在成为“历史”时更有意义,更少偏差!

  • 1rgz4k1ufv10psex4nhj

    当传统文化被成了生意,没有最孝,只有更孝。警惕伪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