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英博物馆】日不落帝国的古文明情节

01.【大英博物馆】日不落帝国的古文明情节

00:00
10:39

如果你到了伦敦不参观大英博物馆,就像来到北京不去故宫一样,多少会有些遗憾。

 

其实,我第一次来到大英博物馆时,真怀疑自己走错了,像这种超级博物馆外面居然这么安静,外围的街道景观也极其普通,但从踏入大英博物馆的那一霎那,疑惑嘎然而止。——它的内涵丰富到不需要任何外围的衬托。

大英博物馆外观

大英博物馆175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藏品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目前有800多万件,现在只展示了其中的1%,也就是说要想把藏品全部展示出来,需要100个大英博物馆。

 

作为一座“百科全书式”博物馆,在一幢建筑里看遍人类文明,是大英博物馆最霸气的宣传口号。大英博物馆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这令英国人非常引以为傲,而且免费开放。

 

然而,拥有如此庞大馆藏的大英博物馆差点“流产”。这还得从大英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说起——这是一位英国医生一辈子的收藏品。

 

17世纪时,那位年轻的医生开始零零碎碎地收集了一些植物标本,他就是汉斯·斯隆爵士。

汉斯·斯隆爵士像

他在看病之余,也忙活着他的收藏事业。随着不断地收获重要藏品,包括矿石、器皿、纪念章,以及古代文物等。此时,斯隆爵士不得不雇用私人秘书来管理繁多的藏品。

 

到这里很多人就该想,收藏应该很费钱吧,他的钱是从哪来的?

 

首先,他是个皇家医生,所以他的患者群里,不乏各种贵族和皇室成员。每看一次病,医疗费都是几十、上百英镑。据记载,在当时的英国,中等家庭的最低收入是每年40英镑。也就是说他一次的诊疗费够一个中低收入家庭过一年。

 

其次,他还利用职务之便搞搞副业。斯隆在牙买加的时候发现当地人经常利用可可豆来治疗一些疾病,但可可豆的味道十分苦涩。他便想出了用牛奶冲调可可粉,给病人当饮料喝的方法,并风靡一时,所以我们常喝到的巧克力牛奶就是他发明的,还申请到了专利,获得了丰厚的专利税。

 

再来,斯隆还有一个富豪老婆,她是伦敦高级市政官的女儿,又是一位大种植园主的遗孀,每年可以继承种植园收入的三分之一。有了商界的妻子和政界的岳父,斯隆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钱包了。

 

很长时间以来,斯隆都在思索一个问题:自己去世以后,这些藏品该如何处理?经过深思熟虑,他在1739年,也就是自己79岁时立下遗嘱,希望自己的收藏能够“促进医学和其他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以及让全人类受益”。所以他就希望将全部藏品以2万英镑的价格出售给英国皇室,将他的收藏转为国家财产。

 

斯隆去世后,这批藏品经专业估价,价值不低于8万英镑,按说英国皇室算是捡到宝贝了。然而英国很多大臣却给国王提意见说,不值得为这些“零碎的小物件”花费两万英镑,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么多藏品放在哪儿也是个问题。所以这件事就一直搁置着,直到汉斯·斯隆去世也没有给出答复。

 

后来,英国政府终于决定买下这批藏品,筹建了大英博物馆,斯隆爵士的收藏就成为了大英博物馆最初的藏品。

 

但当时普通公众想参观大英博物馆并不容易,必须要申请并批准后才能前去领票。而且每小时最多发放10张门票,还需由管理员带领参观,不能擅自行动。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上层社会普遍认为,普通公众既无知又粗鲁,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那种舆论环境下,大英博物馆能够按照斯隆的遗嘱,坚持向普通公众开放,这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到了19世纪初,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快速发展,海外殖民不断深入,他们的藏品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我们后面会说的罗塞塔石碑和帕特农神庙的石雕。

 

此时,大英博物馆的空间就不太够了。起先,博物馆是由一座私人豪宅改建的,那是一栋来自17世纪的建筑,叫做蒙塔古大楼。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左右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旧蒙塔古大楼

这个阅览室的藏书来自于乔治四世的父亲,紧接着,国家又先后出资购买图书,整个阅览室藏书多达250万册,能同时容纳500名读者。

 

博物馆的图书阅览大厅很快成为19世纪著名思想家经常光顾的地方。很多名人都曾是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常客,他们包括马克思、列宁、和奥斯卡·王尔德。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你也可以在历史名人用过的椅子上坐坐,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大英博物馆先后将自然历史标本与书籍、手稿分离出去,现在专门用于收藏考古文物。

 

目前,大英博物馆分为10个分馆:埃及馆、希腊和罗马馆、亚洲馆、欧洲馆、中东馆、非洲馆、北美馆、主题展馆以及临时展厅。亚洲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

 

20多年前,在香港商人、收藏家何鸿卿的资助下,33号展厅更名为“何鸿卿爵士东方文物展厅”,2017年展厅进行了重新修整,此前无法展出的藏品,比如书画和纺织品,现在也可以展出了。33号展厅也在此次修整后更名为“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展厅”。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文物展厅变成了中国展厅,可见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这里展出的仅仅是大英博物馆,两万三千件中国文物的一部分。更多珍品,普通观众则无缘相见。这其中就包括了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的《女史箴图》。这是我们能见到最早的中国绢画,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

《女史箴图》局部

不过原画其实早已遗失,现在世界上仅存两幅都为临摹品,其中一幅收藏在我们的故宫博物院,源自宋人临摹,但是笔意色彩都不是上品,所以价值不高; 另一幅就是这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隋唐时期摹本,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现在,《女史箴图》一般一年展出8周,上一次展出是在2017年的7、8月份,但因为展厅周边需要维修,2018年它暂时无法展览。下一次展出会在2019年。现在的展厅内,你可以看到它的电子版。

 

而大英博物馆三宝的另外两宝则分别是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和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石雕”,又称“埃尔金石雕”,我们会在接下来两期里着重介绍。

 

这几年间,博物馆早已摆脱严肃的外套,一跃成为亲切又可人的“网红”,2018年7月,大英博物馆就来中国开起了网店,一上线后据说好多周边文创都卖到脱销。其实这也是世界文化融合交流的一个体现。

 

博物馆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机构,但是运营一个大型博物馆往往需要巨大的费用,而政府的财政拨款又不足以满足开销。所以他们利用其丰富的馆藏,研发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其实在欧美博物馆,大家去参观时可以发现,他们的文创商店有的时候比一个展厅都要大,他们所奉行的理念就是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也可以将博物馆的记忆带回家。所以大家在博物馆参观之余,不妨可以去博物馆的文创商店看一看。

 

尽管大家总是诟病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路不明。但是他在保护文物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多维度的来看待这个事情,毕竟,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

 

今日份的早早小贴士:给大家推荐一本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的巨作《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选了大英博物馆最具代表的100件文物来讲述shu人类200万年的文明发展史,除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大英博物馆之外,也会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人类的文明进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那啥那啥啥啥啥

    终于有以艺术为导向的博物馆介绍了,我就是那种每次在国外看展览的时候都一头雾水的人,只会在自己喜欢的画作面前拍一张照片就结束行程。真的觉得挺可惜的,出国一趟去个博物馆什么都看不懂,居然能在喜马发现这样的课程,我都感觉激动了

    1385764syjh 回复 @那啥那啥啥啥啥: And

  • 时光秘境

    毕竟是强盗国家,他们的博物馆展览的正是他们全球范围的抢掠搜刮史。

  • 承蒙初画

    讲的很好,声音也好听,有些观点不敢苟同,文明是全人类的,艺术品是有民族属性和国籍的,按你这逻辑,财富也是全人类的,你的钱别人来也可以帮你花吧

  • 1772008fhyr

    大英博物馆是不是传说中的强盗博物馆

    利利_hlya 回复 @1772008fhyr: 是的,英吉利和法兰西

  • 青花瓷_1m

    这是一个听了又听的专辑,涨姿势,主播的声音很好听很治愈

  • 等你weiwei

    文明属于全人类,那就还回去吧

  • 画画的骆驼

    真绝了这些人,连喜马拉雅都能用来要微信。

  • 心湖田

    我可以加您的微信吗

  • 动动诵读

    汉斯斯隆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购买他收藏的两万英镑是议会批准发彩票筹集的资金。

  • 不学哥舒取紫袍

    抢夺他人财物,美其名曰这玩意儿属于全人类我替你们保存,这是什么强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