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 科学技术转型:任正非们的起点

【试听】 科学技术转型:任正非们的起点

00:00
13:41

【音频文字稿】


从科技大会到任正非


有关科技大会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讲一个发人深思的例子。就是从华为和任正非的个人经历来谈谈中国科学技术的转型。


在当时,任正非的出身是不太好的。他的父亲跟我的伯伯是同事,都是贵州都匀一中的老师。我伯父的孩子跟他媳妇是同学,他曾跟我讲过任正非的故事,据他讲,这个人读书的时候非清华不上的,他的成绩也足以可以考上清华,因为当时政策的缘故,他就最终也无缘清华,只能去了重庆建工学院。


虽然当时籍籍无名,但事后来看,任正非确实是胸有大志的人物。但就这么一种人物,拼命的在炼狱里面挣扎,咸水里泡三遍,苦水里泡三遍,拼命地改造自己,拼命地想上去,但最后也就只是成了一个工程兵而已,很难说有什么大出息。


但是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在技术创新这方面,他的智商和勤奋摆在那里,所以在大老粗横行的部队里面,任正非有科技成果是很正常的。


如果没有当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他永远不可能有到北京来参会的机会。正因为科学技术大会需要部队推成果,数来数去就数到他了。


但说实话,现在任正非功成名就,人们讲起来很不得了,但40年前的科学技术大会对他来说根本没什么大的帮助,他还是个打酱油的。


这就是我讲的客观和主观动力了。主观上小平呼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从这方面来焕发活力,推动中国的发展,在政治上也保持宽松的氛围,不打草惊蛇。而且他知道教育与科技百年大计,这涉及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命运。但是客观上十年动乱,遍体鳞伤。一场科技大会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它只能说是一种号召和姿态。


当时的领袖首开先河之后,一声春雷固然可喜,让人们告别了阴霾寒冷的冬天,预设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但从春天百花盛开,到秋天果实累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深圳的海和北京的太极


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讲?从1978年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08年,长达3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几乎是乏善可陈。因为这个时候追求都是短期行为。就是经济上说的原始积累,挣快钱。而且从个人到国家都是在挣快钱道路上狂飙。


我们依旧讲任正非的例子,纵使他才高八斗,艰苦卓绝,而且科技水平很强,但依旧用了20年走麦城,伴随基建工程兵团解散后,他就到深圳就地转业。 刚开始跟他老婆一起在南油,混了一两年不得志,做了一点生意,亏了钱不说还被解职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感谢这个时代和体制,如果这个社会只有体制内,没有体制外的话,任正非就完蛋了。因为他离开体制,根本没有生存能环境。而深圳在86年的时候已经有了体制外,我们现在说法就是下海,深圳是有海的。内地为什么不行?因为内地没有海。


所以有海就使任正非这样的人尽管会呛水,但是他会学游泳,他会淹不死的。所以86年任正非就开始尝试创业


他们那个行当我很了解。90年代初,广东最火的不是他们,而是惠州的TCL。当时TCL是最早的做电话和交换机的。他们的老板李东生我也很熟,他曾经请我去过他们公司,当时的人们都觉得电话很神圣,家里面装个电话简直不得了,我在新华社工作的时候,91年才开始装电话,而且要到邮电局交1万块钱的安装费才能装,1万块相当于我们两年的工资。 电话在当时是个奢侈品。91年以前上海的弄堂门口只有一个公用电话。


那时候的效率,特别是信息传递的效率是现在的百分之一,但那时候大家觉得很正常。所以当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电话行业的时候,市场简直太大了。但是后来TCL衰落了,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人只满足于跟电信局勾结,让电信局吃水,使他们的电话能够经过电信局同意植入电话网络。我参与过他们很多的这种过程。


这时候就能看出任正非的与众不同,他不满足于造电话,这个劳什子太简单了,他从电话背后的交换机开始,到后面的通讯王国、通讯世界,华为的故事从这时候开始讲起。


回顾过去,其实很有意思,我再简单讲一个例子,中国的商人群体中,联想柳传志应当是声誉很高的杰出代表,但今天长跑结果出来以后,讨伐柳传志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这和十几年前完全不同,那时候社会上大多是歌颂之声。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教父,柳传志是个什么人呢?他是一个生存智慧远高于其他智慧的人。


在中国这其实可以理解,柳传志在京城这种地方,他首先考虑的是活下去。所以有的人攻击人家,说人家是犬儒啊等等,其实过分了,因为他首先要活下去,就要学会打太极拳,太极拳打多了就成了变色龙,他不可能有原则的。


商人嘛,就是要与政府搞好关系,而且一定要顺应它,这样才能活下去。特别在京畿那种地方,与其说是搞经济学,不是说搞政治经济学。


所以柳传志这一路走过来,能够度过这么多风风雨雨,这么多惊险,都是所谓的深谙中国的政治,会打太极拳。


短期他一直是成功的,但长期出现了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丢掉了企业的本质。特别像你个号称是高新科技企业,企业的本质还是科技的问题,而这点上绝对是他的短板。


从技工贸这三点来看,联想基本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工业是只是个加工业,关键还是贸易。前面几十年通过短平快的贸易行为,能挣快钱。往后就是短板凸现,越来越麻烦了。


所以任何事情,存在就是合理,但得和失都会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任正非成功的偶然和必然也在于此。偶然因素在于,他躲在深圳这种地方,得天独厚,远离政治。


必然因素在于,任正非从来就是一头独狼,他可以远离政治,远离媒体,跟性格有关系,也跟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关系。也跟他二三十年的长跑规划有关系。这就是我们说的扮猪吃老虎,看起来像憨包一样,傻乎乎的,但是闷头只顾吃肉,你们去表现你的,跟我没关系,任正飞就属于这种傻瓜哲学。因为他的有一个伟大的志向,他深知科技这个玩意是来不得虚的,必须10年、20年、30年坚持下去。


如果把科技当成短期行为,就像今天中国充斥的很多科技骗子,三个月五个月,一年两年就大获成功,正好迎合了政府的短期目光,这都是假的。就是骗补贴,骗股市的、骗投资人的。


任正非深深地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老老实实地远离政治,远离媒体。不是因为他有多谦虚,而是要为了自己的大目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后30年走下来,回头看非常有意思。民营企业教父,高举科技大旗从中科院出来的联想前途未卜。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被老婆抛弃、在深圳街头流浪、慢慢低调创业的任正非,最后成了整个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旗手,成了全世界发达国家提到他就感到恐惧的东方高新科技的代表。


背后的规律


背后的规律是什么?我想用三句话解释。


第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花朵,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终于开花结果。而这个花和果不是我们计划经济体制下用100亿、1000亿、1万亿砸出来的,而是市场的雨露滋润下,自然生长出来的,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伟大力量之所在。


一个伟大的企业成功有必然性的因素,它不需要拔苗助长,人工培植,你只要给他一个环境,成王败寇,物竞天择。没有任正非,有张正非,李正非,所以任正非需要感激这个时代,不是感激你扶持我,而是你感激你给我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我去试错,让我去碰壁,让我去成长,我成了感谢时代,输了我自己也认了。


第二句话,华为要感谢40年的全球化进程,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允许民营经济去纵横捭阖,才奠定了华为能够跟全世界对接的基础,摆脱掉了所谓的所有制歧视。


还有第三,华为要感谢整个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原来在上个时代,13亿人中8亿人口在田里搞饭吃,那是个贫困年代,人口不是红利而是负担。而如今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口就是红利,是巨大的消费力,庞大的人口数量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巨国市场,巨国效应,美国、日本、欧洲全部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大的购买力。中国人一人购买一部华为手机,华为手机就可以成为世界第一。


所以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到一起产生的华为现象。看起来时势造英雄,当然英雄也造时势。40年的改革开放,给了人们一个宽松的、相对平等的、自由创业的机会,政府不干预,不歧视。另外从主观上来讲,也是任正非这种特殊的性格,着眼于20年30年,符合科学的精神,他终于跑到了终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33754851

    有幸跟随王老师20年,感同身受,自己的命运、智库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与时俱进!感谢王老师

  • 杨镇宇_vc

    王老师讲得太精彩、太精辟

    越寒一一飞 回复 @杨镇宇_vc: 振宇老师,我建了个《志纲坐谈会》微信群,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一起,学习王老师最近在《喜马拉雅分享的知识》; 如果每个人都分享一条感悟,那每个人学到的知识就会乘倍增加,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看到的是一面,分享的感悟加起来就是立体的全面的知识! 希望振宇老师能适当的给我们指点下迷雾,谢谢,微信号是18671080113我加你入群。

  • 五维图谱

    听智纲大师,学思维升级

  • 科伦蒂现代灯三富传媒

    果断收藏

  • 李瑞福龙三湘

    立马订购,及时收藏,认真听课,反复咀嚼,吸取营养,健壮自我!

  • 墨子王

    讲的好!很佩服邓总力缆狂澜,高瞻远瞩,改变了中国。

  • 听友208373099

    商人可以不讲原则?如果人人都不讲原则不讲政治那还有国家民族吗?

  • 小欢_sv

    今天才听到,讲的真好

  • 九色鹿_Et

    导师级讲授,讲的太好了!!!听得热血沸腾津津有味。

  • 听友239590267

    为什么不出书呢?内容太多,光听不可能全部吸收,期待能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