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表扬】20:孩子做什么都输不起怎么办

【正确表扬】20:孩子做什么都输不起怎么办

00:00
09:29

孩子做什么都输不起怎么办


 


你好,我是付小平,欢迎来到我的喜马课堂。


和大人一样,即使是幼儿阶段的孩子,也会争强好胜,渴望获得成功、渴望得到认可。只不过,成熟的大人,有时候会把这种强烈的欲望掩盖起来,给人低调从容,“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印象。


可是,对小朋友来说,他们是藏不住的,无论喜怒都会形于色。输时伤心、赢时开心的情绪,是很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


今天我就来讲讲,当孩子输不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第一,当孩子输不起,家长要避免两种不当做法。


伊伊上大班后,有一段时间,突然爱上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而且还想出很多新玩法来,比如不用手,用脚,甚至还把身体趴在地上(这个玩法很有创意)。只要看到我们有时间,就一定会缠着我们陪她一起玩,而且还必须分出胜负。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则会不高兴,有时还会耍赖皮,甚至发脾气。一次,因为外婆连赢了她三次,她竟对着外婆大喊大叫,一个人怄了大半天的气。


当然,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比如,有的家长会立刻对孩子进行批评,有时候还会语带威胁地说:“宝宝,你不可以这样。如果你老是输不起,下次就没有人跟你玩了!”


还有一种家长,比如伊伊的外婆,后来经常故意在游戏中输给伊伊,她的说法是本来游戏就是快乐的事,干吗让孩子不高兴呢。再说,如果孩子总是输,说不定以后做事情就会缩手缩脚,没有自信了。


这两种方式,不管哪一种方式,其实都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没错,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个性,但是第一种家长立刻批评孩子,会压抑孩子的情绪无法正常表达,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自己自然流露的情绪感到紧张、恐惧,长大之后也可能会封闭自己的内心。而像伊伊外婆这样让着孩子,会让孩子混淆竞争游戏的公平性,容易养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个性。


 


第二,利用竞争性游戏,培养孩子“输得起”的心态。


自从发现伊伊这种“输不起”的心态后,我们有意安排了各种竞争性的游戏。当然绝对不选依据成人优势就轻而易举获得胜利的游戏,这样孩子才有胜利的机会。在跟伊伊玩各种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很少会刻意地输给她。而且,我们在游戏中也会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赢的时候,我们会很开心;输的时候我们也会很沮丧,但是,我们马上就会进行自我正面激励:“这次输了没关系。再来一次,一定会赢!”为了让伊伊首先了解什么叫作正面激励,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了解输赢并不重要,比如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时候,我偶尔输给了她,先是痛苦地捶胸顿足,伊伊乐得前仰后合。接着我握紧拳头叫道:“爸爸加油,加油!下次一定战胜伊伊。”结果没想到连输了几次。每一次我都很沮丧,但又马上振作起来。最后一次时,伊伊忍不住说:“爸爸,我让你赢一次好了。”我摇摇头:“那多没劲啊。要赢我一定得靠自己的努力。”


后来吃饭的时候,我在饭桌上大肆说了一下刚刚的比赛,但是我的重点放在了表扬自己“输得起”的心态。看着我乐呵呵的样子,伊伊偷偷对妈妈说:“爸爸真没出息,输了还这么高兴。”她妈妈说:“因为刚才爸爸和伊伊玩得很高兴啊。再说了,也许下一次他就能赢了。就是输了,你爸爸还有别的本事呢,你瞧,他可以让自己的耳朵动。”我立刻动了几下耳朵,伊伊看得目瞪口呆,嚷着让我教她。


不过,要让孩子真正拥有“输得起”的心态,能够正面激励自己,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还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和等待。每逢伊伊玩游戏输了,沮丧甚至耍赖的时候,我们就会问她:“你喜欢玩这个游戏吗?”伊伊点点头。我说:“那我们就接着玩啊。说不定下次你就赢了。”如果她还是不高兴,我们就说:“那你还想不想继续玩这个游戏呢?”如果伊伊耍赖说不玩了,我们就很遗憾地说:“真可惜,这个游戏多好玩啊。这样吧,等你想玩而爸爸妈妈又有时间的话,我们再玩。”然后我们果断地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有时,伊伊会央求外婆陪她玩。外婆说:“不行啊,外婆也忙着呢。你去找爸爸妈妈吧。”如果我们有时间了、可以和她一起玩了,我们也绝口不提刚才发生的事情,只是尽情地投入到这次玩耍中。


渐渐地,伊伊“输不起”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有一次,我和她玩剪纸的游戏,看谁剪得快、剪得好。由于她经常练习,所以一直遥遥领先。在我垂头丧气的时候,伊伊就会跟我说:“爸爸,加油!你不是告诉我不要怕输的吗?多练习练习,你就会赢的。”听到她用我经常说的话来鼓励和安慰我,我暗自欣喜。看来,通过我们的正面引导和言传身教,伊伊已经不再一味看重比赛的结果,而是学会了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有赢的希望。这样,当她输的时候,就会坦然接受;当她赢的时候,也会多一份淡定。


当然,孩子“输得起”心态的培养,一定来自家长对她的支持和关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家长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都能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且不要指责,能无条件地爱孩子,不管他取得成功还是遭遇失败。如此,孩子就能从这些关爱和支持中获得动力,帮助自己走得更远、更好。


 


第三,让孩子学会接纳失败,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如果能让他们经受一些失败,遇到一些挫折,拥有“输得起”的心态,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逐渐提高,面对失败的勇气就会不断增强,应对逆境的经验就会日益丰富。


那么,我们如何引导争强好胜的孩子,坦然接纳自己的失败呢?


1、认可孩子的努力。只要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的过程中认真过、努力过,即使失败了,他们的努力都不应该遭到否定。从某种程度上说,认真的态度、努力的过程比侥幸的成功、偶然的结果更重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其实就是在锻炼韧性的“肌肉”,提升跨越下一个障碍的能力和信心。


2、理解孩子的心情。当孩子遭遇失败时,我们要充分理解他的心情。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儿子,我知道你这次输了,心里很难过。爸爸小时候比不过别人的时候,也会伤心甚至痛哭一场。只要认真总结这一次的教训,爸爸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这样就会让孩子坚信,父母永远在他身边,支持他、鼓励他,使他敢于接纳任何失败,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3、帮助孩子汲取教训。每一次失败,都可以变成一次成长的机会。但前提是善于从过去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只要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根源,孩子就可以避免下一次再出现同样的失误。当孩子积极地汲取教训、正确地面对失败,他就会获得两种认识:“我已经知道如何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失败,而且我一定能够做到”;“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自己处理”。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孩子的心理韧性就会增强,意志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果你家孩子也是经常输不起,可以试试我讲的这些方法和建议。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