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让文化走在科技前面

文化创新:让文化走在科技前面

00:00
12:14

一周优秀学员 


恭喜以上同学,获得一周【优秀学员】称号,请微信添加并联系课程小助手xmlyfm2018,领取余老师亲自准备的签名书。


课程金句 


第123集 文化创新:让文化走在科技前面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


中国文化的第四个弱项,就是对于前辈的迷思的这个问题,我还需要再讲一讲。我们有一些思维的弊病,经常干扰我们的思维。只要卷入到传统,卷入到遗产,我们的智商就会降低。


我的学生都记得,我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曾经举过例子,我举的是上海崇明岛的例子,你如果不开放的话,就会以为我们这个岛最好,你问从来没有离开过崇明岛的人,你们的岛好在哪里?他说我们这冬天有什么花,春天有什么花,问来问去,和其他地方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它没有进行更大空间的比较,他把公共的东西当做了自己的特点,而自己的缺点又看不到。真正懂得这个崇明岛的人一定是走到了很远的地方,回来才发现自己这个岛的毛病和自己岛的美。


那么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应该成为封闭式的岛屿文化。我们的传统都是好的,你完全经不起更大空间的对比。这个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了。


遗产与创新 

我在台湾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林怀民,他是国际有名的大舞蹈家。他给我讲一件事,他有一次和他的舞蹈团的其他艺术家一起坐出租车,在上海街上走的时候,就看到旁边的石库门房子,其中有两个人说,这个石库门房子如果能够保全保留下来就好了,没想到两台出租汽车的司机都把车停下了,说你们下去,你们为了文化,为了你们可以看,你知道石库门里面过什么日子?难道不能让我们上海人过好一点的日子?你知道里边是手提马桶吗?你知道里边没有煤气是煤球炉吗?你知道里边的房子都不隔音吗?结果,林怀民说我终于明白,文化不应该以牺牲当代生态作为代价,这讲得很好了。


林怀明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东方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的人,他都有了这个认识。所以我们要明白一点,我们现在对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能进入迷思。这里我需要讲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就是遗产的“遗”这个字,我们不要看成是蒙了灰尘的、发霉的、老朽的物件,千万不要。一件物体能够遗下来,而且遗下来的过程当中还要受人尊敬,表示它有强悍的生命力,它能够穿越时间,能够披荆斩棘,能够留存世间。因此,“遗产”这两个字不是老旧的象征,而是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这个话很重要,我再讲一遍,“遗产”这两个字并不是老旧的、衰败的象征,而是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和与它同时出现的事物相比,它的生命力要强过千万倍,仅仅只有它保留下来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不是偶然因素,是因为它的优秀。所以我们在找遗产的时候,找的是里边的一种生命力,是一种前进的力量,而不是找到一种后退的力量。


文化遗产让我们产生有关人类足以笑傲历史的自信,笑傲的根源就是当初的创造力。所以请记住,它们既然能够把时间凿通,把人类的智慧凿通,那就是一种让我们感到必须敬仰的创造者的声音。所以,文化遗产这门课,应该是一门创新之课、高贵之课、品位之课,而不是老旧的课程,不是整天在摩挲着一些老旧的细节,把玩不已,这完全搞错了。文化遗产本身也会愤怒,也会怒吼,我不是这样的。你要找到里边让它能够传到今天还有可能创新的那些因素,这一定要注意。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 

大家知道吗?我讲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话语。我说,中国文化是一条川流不息的万里长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我还是坚持这个思维,我们因为川流不息,应该要着眼于明天,着眼于未来。在川流不息的过程当中,文化也能沉淀成河床,这个河床就是人格,就是我们的集体人格。我们一定要秉承中国文化强有力的生命力,一步步地往前走,如果还是停留在前辈迷思那个地方,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个严重就是严重地制约了创新思维,严重地影响了国际形象。


请注意,好多人说我们的科技已经在创新了,文化落后点不要紧。现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迷思,以为创新是科技的事情,文化就是保护传统,这完全不对。文化它的创新能力应该在科技创新之前,文化是一种集体的精神共识,如果精神共识都在传统,那么科技怎么可能创新?所以请记住,欧洲在进行近代化改革的时候,首先是文艺复兴,科技是在后面,文化首先必须创新。他们所谓的复兴并不是完全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他们恰恰是一种根据古代话语所完成的一种重大创新工程。创新一定要走在前面,因为创新它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思维的面向。面向可以创新的话,那么整个全社会就可以带动起来了。


如果我们讲到文化的时候,永远是古代的东西,永远是陈旧的东西,永远是保守的东西,那么我们的文化思维怎么可能全盘都上去呢?所以,“文化是保守的,科技是创新的”这个二元结构是长不了的,而且一定会破碎。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文化要保存是可以保存很多东西,我们也有能力,但是,文化的创新部分一定要很好地成长起来。如果老一代的文化人已经不可以了,那么我们新一代的文化人一定要以创新作为自己的主业。掉到传统和遗产的迷思当中的那些人呢,掉进去一会儿,希望你们能够早一点出来。我知道你们是爱国的,但是我相信会容易导致这么一个结果:


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很多国学非常深的人,纷纷的都成了汉奸,这让我感到非常头疼;而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道上,穿了一身西装,用漂亮的英语在那儿的街边喊“我的祖国受到侵略了,希望你们能够支持我们中国”的这些人,却是当年被大家说成是数典忘祖的人、满口学英语的人,他们很多是爱国者,包括当时东京大审判的法官,包括我们好多外交家都是这样的人,非常了不起。而到最后审判汉奸的时候,站在审判席上的人,好多都是穿着长袍马褂、过去素养非常高的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国家的荣耀一定和“创新”两个字有关,一定和国际化和开放有关,而恰恰不是那些老文具、那些老规则。


让文化后退,让科技前进,这条路是很难走的下去的。倒过来,让文化走到科技前面,成为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力量,鼓动我们前进、前进、前进,创新、创新、创新,文化才有真正的力量。我们想想看,比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年长的文化还有好几个,比如巴比伦文化,比如埃及文化,如果现在伊拉克的人老是拿着巴比伦时代的哲学家的话,来证明它伊拉克文化的光荣;如果埃及当代的文化人老是拿法老的预言,来说明埃及文化必须在当代世界出现他们新的地位,我们的心里是不是会有一点暗暗可笑?


过去的光荣真的不能代替今天和明天的价值,完全不能替代。如果我们能够把创新做好了,文化创新做好了,那么我可以讲,我们的屈原、我们的司马迁、我们的李白杜甫、我们的苏东坡都会高兴。如果我们老是讲他们而忘记了新的文化创新的话,他们一定会恼怒。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吾师余秋雨_66

    马兰老师:86年梅花奖,88年金鹰奖和飞天奖,92年文华奖,93年白玉兰奖。当95年宣布不再参加剧院领导工作,也不参加评奖,而是从事新的艺术探索、为黄梅戏寻找新的出路时,她一定知道这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在当时恶劣的文化生态中,这样真正的文化创新者和建设者是那么稀罕可贵。99年由先生策划编辑,马兰老师主演的黄梅剧《秋千架》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轰动一时。北京一位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在文学界早已普及,戏剧界却很少涉及,但在《秋千架》中看到两者的高含量。在辛苦劳作、四处奔波、相濡以沫的背后,是两位有责任感的文化人对文化创新事业不计回报的尽心尽力及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抨击。(读先生《告别妻子》有感)

    百事无避 回复 @诸葛欣_jy: 是《长河》吧,应该没演了。网上有《秋千架》的视频,很精彩。

  • 华Liu

    “创新者”一定是站在“文化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同时应该是借鉴着世界文化的传统。换句话说,绝不是一个“岛屿文化”的传统,而是无数个“岛屿文化”的总和。“创新者”秉承科技开发精神,引领自身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实践,而不仅是保护“文化传统”。“创新者”挖掘的是“文化传统”中的生命力,汲取的是创新因素,探索、寻求、发现、创新出崭新的进步文化。同时这个进步文化绝不以牺牲当今生态为代价。这又要求“创新者”还应注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杜绝一切颓废丑恶文化,避免一切边缘阴暗文化,绝不陷入“前辈迷思”和“媚外迷思”,绝不踩塌巨人的肩膀,使推动人类进步的主流文化发扬光大。

    华Liu 回复 @小糕_1c: 你也知道个人崇拜,不知你有没有崇拜对象呢

  • _非啊飞啊_

    讲的真好,我现在发现真正大师,其实是很拥抱时代,思维很新的人。 文化创新的内涵,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关系,真的需要我们思考。

  • Sophia艺侨同学的频道

    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请问您所说的文化创新怎么创新呢?从哪点着手呢?或者能不能再深入一点的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呢?

    九年义务教育接受者 回复 @Sophia艺侨同学的频道: 我记得某节课里讲过,有位老师不是很高的学历,但是他会把他知道的东西真实的交给学生,他会带领学生到野外,告诉学生这个就是蒹葭,这个就是诗中的某某某。创新不一定创造出新的东西来,也可以是以新的教学方式讲解知识、以诗意的生活讲解诗歌。

  • 默言YY

    “遗产“不是老旧、衰败的象征,而是强大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的是一种生命力,一种前进的力量

  • 幸运永伴_0h

    听了余老师的课,收获太多了,让我知道了文化的真正含义,非常感谢余老师的精彩讲解,多谢多谢!

  • 桥_TS

    这一节余老师讲得真好!文化创新要走在科技创新之前!

  • 听友236201640

    被困校园,有幸静心倾听先生的声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文坛唯一的可爱的可敬的一位真先生!

  • 梦里梦外1

    今天才听到这么好的课程,我在想我两年前干嘛去了

  • 英之源_j8

    “遗产,不是陈旧的象征而是强大生命力的象征。”“过去的光荣不能代替今年和明天的价值。”这两句话真的很经典,我们的科技需要创新,我们的文化更需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