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5:刘洪涛|好的爱情能带来哪些正能量

《罗密欧与朱丽叶》5:刘洪涛|好的爱情能带来哪些正能量

00:00
15:5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上一节我们领略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的热烈与浪漫、欢愉与圣洁。这一节我为你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爱情中得到的成长,以及他们的爱情展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剧中可以看到,真爱使罗密欧与朱丽叶变得成熟、坚强、勇敢。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戏的开头,朱丽叶看起来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坦率、单纯、羞涩。但随着爱情的发展,她迅速成熟起来。她要求一个正式的婚姻,使爱情获得保护。


在对待父亲强迫她嫁给帕里斯的态度上,她起初拒绝,随后出人意料的“转变”,试图用灵活的花招为自己赢得时间;在准备喝劳伦斯神父为她准备的药水时,她脑海中充满了对墓地和死亡的恐惧,但爱使她战胜了这些恐惧;在墓地,当朱丽叶醒来,面对死去的罗密欧,她没有丝毫犹豫,为爱人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再看罗密欧,他也在爱情中迅速成长。前面我们提到,他从一个矫揉造作的恋人转变为一个真实的恋人。此外,面对暴躁蛮横的提伯尔特的挑衅,他表现得理性、克制,这是因为对朱丽叶的爱情令他变得心胸更开阔,当他不得不为荣誉出手时,他又义无反顾。


在这部作品中,死亡始终威胁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但这对恋人并不畏惧死亡。从罗密欧的角度看,他不顾自己身处仇家的危险,义无返顾地跳进围墙以求再见恋人一面。被驱逐出维罗纳之后,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维罗纳逗留,又偷偷到朱丽叶家里幽会。有了这样的铺垫,他为爱情献身就不令人惊讶了。


爱情对他意味着生命,没有了朱丽叶,生命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死成为自然的选择。在说完“我诅咒你,命运!”这句话之后,罗密欧果断地决定去死,没有丝毫迟疑和动摇。这说明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完全的、纯粹的恋人。应该说,真爱和死亡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死亡不幸成为检验真爱的最高尺度,这一对恋人经受住了这残酷的考验。


莎士比亚笔下的这段生死恋情,还带给我们重要的人生启迪。相信每个人都渴望有完美的爱情体验,如果你要为这种爱情体验找到一个文学典范,在西方,一定非《罗密欧与朱丽叶》莫属。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对完美的恋人,他们的行为深刻地传达了爱的本质:在相爱中,他们调动了各自最充沛的情感,把全部的能量倾注到彼此身上,激发出彼此最美好的品质;把人生最快乐的活动,以及高贵和美丽的言行合而为一,为普天下有情人提供了光辉的楷模。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一见钟情的模式并非总是可靠;美貌、年轻、高贵、富有兼得的“高富帅”与“白富美”爱情往往惹人厌烦;华丽的爱情表白未必自然,死亡更不是检验真爱的必然标准,而是需要竭力避免的。这些情形虽然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都发生了,但却没有动摇这部作品中所演绎的“真爱”模式在人们心中的“神主牌位”。


因为哪怕最卑微的人,都不希望把世界变得丑陋,来补偿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渴求一种无法企及的完美。《罗密欧与朱丽叶》牢牢抓住的,就是人们心中对完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它也满足了这种渴求。


当然,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一种被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我们赞美这一对恋人的真爱,欣赏他们身上被爱情激发出来的种种美好品质,进而唤起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效仿他们的具体行为,我们要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又要分清文学与现实的边界,这样,你才能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被称为真爱的典范,不仅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本身可歌可泣,还因为它体现了那个时代进步的人文主义理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这是它的社会意义所在。


“人文主义”这个词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在莎士比亚时代,这个词代表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表现在爱情方面,它主张一种新型的爱情模式,即男女相爱的基础是对方的容貌、教养和才华,是心灵的契合。


那么,人文主义爱情反对什么呢?


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包办婚姻,反对把门第、等级、身份作为相爱的唯一基础,反对把爱情当作交换物,去谋取政治、财富等利益。


在莎士比亚眼里,爱情的追求是青年男女的自然权利,是人性的体现,作为人类最高尚的情感之一的爱情,是值得用生命和鲜血去换取的。莎士比亚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体现在这对年轻人的爱情上,通过他们,唱出了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颂歌。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对两个年轻人的人文主义新型爱情造成阻碍的社会因素,主要是封建保守势力,它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封建包办婚姻。在戏中,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是一位封建家长的形象,他的刚愎自用、专横霸道,是女儿与罗密欧爱情悲剧的幕后推手。


在戏开场的时候,亲王的亲戚帕里斯准备向朱丽叶求婚,凯普莱特先是委婉地提醒他,说女儿还小,再过两年或许才适合谈婚论嫁,但随即又选择尊重女儿自己的意见。这说明凯普莱特真心爱女儿,同时也是比较开明的。


他每年都会在家里举办欢庆宴会,邀请亲朋好友出席。即便是仇家的人戴着面具贸然参加,他也选择隐忍,严禁提伯尔特打架闹事。提伯尔特不听劝告发飙时,他还严厉斥责。这表明作为一家之长的凯普莱特慷慨、热诚,十分重视维护家族的公众形象。


但当两个家族不断发生斗殴,亲王的亲戚茂丘西奥还被提伯尔特杀死,亲王震怒时,凯普莱特意识到可能失去亲王宠信的危险,他变得谨慎起来,开始为家族谋划。对于他这样的名门望族,维持与统治者的良好关系至关重要,于是他转变了对帕里斯求婚的态度,他不再尊重朱丽叶的意见,决意替女儿包办婚姻。试图通过牺牲女儿的婚姻自主权,来化解家族面临的危机。


当朱丽叶拒绝时,凯普莱特变得暴躁、专横起来,连声咒骂她是“不要脸的死丫头,贱东西!”还不断威胁她,为她安排了紧迫的婚期。正是他的专断,促使朱丽叶仓促中铤而走险,导致后续的一连串不幸。


那除了包办婚姻,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起阻碍作用的还有什么呢?


还有家族世仇。在欧洲封建时代,家族间常常因各种原因导致仇恨,冤冤相报,绵延不息。有研究者说,这种家族世仇,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日耳曼蛮族的血亲和宗族传统,这种宗族关系是维系日耳曼社会结构的重要纽带。蛮族人从宗族当中得到养育和保护,如果宗族中有成员受到外族的冒犯或伤害,其宗族就要倾力对施害者或者施害者的宗族进行报复;理所当然,对方也会奋起反击。


由于胜负事关家族荣誉和面子,这种仇恨就必以流血冲突了断,不容易和平化解。这种世仇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至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是什么?什么时候结下的?我们不得而知,其实也已经不重要了。


关键是,它是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朱丽叶知道自己爱恋的对象是仇家的儿子时,第一个反应是“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罗密欧要冒着生命危险与朱丽叶幽会,因为如果被发现,凯普莱特家一定不会让罗密欧活命。由于预料到两个家族世仇的障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始终在秘密中进行;后来发生的连串不幸,与恋爱不能公开,只能在“秘密状态”进行,有很大的关系。


莎士比亚这么杰出的戏剧家,当然不会单纯写写世仇纷争。他还将这种封建陋习的危害性提升到了公共利益和安全的高度去认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两个家族的私仇,使维罗纳这座小城陷入到纷争和混乱之中。戏的第一幕第一场,就是两个家族的亲戚和仆人间打斗的场面,市民们也各以其所好,参与到两派中,胡乱厮杀殴斗。凯普莱特和蒙太古虽然没有直接插手仇杀争斗,但作为家族尊长,他们的刚愎自用和荣誉观念对仇杀无疑起到了鼓励作用。只是在亲王的喝斥下,双方才悻悻离去。


罗密欧的朋友茂丘西奥向凯普莱特的亲戚提伯尔特寻衅,被对方用剑刺死;罗密欧被迫与提伯尔特比剑,并杀了他。结果罗密欧不得不承担杀人的责任,被亲王驱逐出这座城市。这说明家族私仇已经严重到影响城市和平安宁的地步,正如亲王所说:“你们已经三次为了一句口头上的空言,引起了市民的械斗,扰乱了我们街道上的安宁,害得维罗纳的年老公民,也不能不脱下他们尊严的装束,在他们习于安乐的苍老衰弱的手里夺过古旧的长枪,分解你们溃烂的纷争。”


在剧中,劳伦斯神父之所以愿意为两个年轻人秘密证婚,又冒着巨大的风险,藏匿罗密欧,给朱丽叶提供假死之药,为被放逐外邦的罗密欧通风报信,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试图促成两个家族的联姻,使双方化解仇恨,握手言和。


虽然两个家族因为仇恨,都失去了各自唯一的孩子,亲王也丧失了一对亲戚,代价不可谓不惨痛。不幸之中的庆幸是,两个家族在经历了如此惨痛的变故之后,终于醒悟过来,化解了仇恨,也使维罗纳结束了纷争分裂的局面。


所以根据上面我们所讲的,包办婚姻和家族世仇造成爱情悲剧,从这两个方面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这是十分明确的。


从这一节,我们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爱情中获得成长,知道了他们爱情的人文主义特质,以及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反封建的意义。我之前说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不是普通的爱情,其中还蕴藏着更丰富、深刻的内容。那么,除了这一节所讲的内容,还有其他的内容吗?有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下次再讲。我是刘洪涛,我在喜马拉雅等你,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acrimosa_LOST

    已经习惯每天夜里 安静的时候 打开喜马拉雅 听名师讲经典了 从简爱 李尔王 到约翰克里斯朵夫 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 很激动 热血沸腾 用四百个音频的时间 了解上百本名著的故事梗概 写作背景 社会意义 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引导

    sam_悟能 回复 @Lacrimosa_LOST: ijjjjj。。了

  • 欣然晚晴

    “我们要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又要分清文学与现实的边界,这样,你才能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这句话我读了三遍,一针见血,清楚简明的给我们理出了如同毛线团中的一条线。

  • czl阿司匹琳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所以能成为传世名著,不仅仅是向我们描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传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家族之间争斗不止的厌恶态度,也传达了在封建社会的高压之下,对自由、爱情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一部好的著作就像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上的一盏路灯,冲破黑暗的桎梏,让人头脑清晰,,方向明确。

    如此明媚_63 回复 @czl阿司匹琳: …”

  • 听雨斋说

    无论是朱丽叶还是罗密欧,都在爱情的洗礼下变得成熟与勇敢,甚至敢于直面死亡的考验,可以说羡煞旁人。但同时,老师也温柔地提醒我们,文学与现实是有边界的,向往美好爱情的愿望人皆有之,但绝不能简单粗暴地去模仿。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的根源,一方面是包办婚姻,另一方面是当时欧洲封建家族世仇这一野蛮传统的影响,可以说,莎翁通过一对年轻人描绘出了当时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使人们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惋惜的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 一任斜阳伴客愁

    高三打卡继续:对人生的价值和好的爱情能带来哪些正能量,这似乎是个现实性的问题,从古典名著中追寻到的现实意义,这样的读书才更加实在有用。两个家族的世仇,规则法律权利都化解不了,可唯有爱情,人心底的最善最美的东西,流了血,流了泪才打动了两个家族无聊的面子虚伪的尊严,这是至善胜利。两个青年人应该没有死,他们化作了一个城市永久的和平。当然,老师也提到了,这里的爱情,是一个典范,一个星辰,需要仰望而不一定要摘取。所以在这个法制公平逐渐完善的时代,我们学习的,应该是一颗至善的心灵。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放纵自己。

  • 乱舞枭姬

    爱情啊,可以让人成熟让人成长,跨越家族仇恨,跨越生命,爱情是浓烈炽热的,像火焰像飓风,汹涌而盲目。

  • 李李源

    重听这个故事,深刻感受

  • insunofspring

    "我们要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又要分清文学与现实的边界,这样,你才能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感谢刘老师的提醒!

  • 1501628awfr

    大师们的解读太精彩了!为刘洪涛先生点赞👍

  • 我爱这世界123

    听书看评论,就像羊肉配大蒜,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