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1979年,《如此照相》迎着改革春风而生;2017年,《新虎口遐想》依旧与时代并肩而行。姜昆在舞台上陪伴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相声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事业,我为相声而生,也将为相声永远奋斗。”
姜昆走进会客室的一瞬间,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风靡春晚舞台的那个年轻人未曾老过。虽然刚刚结束在新加坡的讲座匆匆返京,但是这位68岁的艺术家依旧神采奕奕,脸上始终绽放着亲切的笑容。
1987年春节晚会上,姜昆与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堪称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经典作品。一个沐浴在改革春风中的年轻人形象,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如此照相》,到2017年的《新虎口遐想》,姜昆在舞台上陪伴了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人民网独家专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一同见证他用欢笑的方式记录改革开放的荣光。
“改革开放为相声创作吹进一缕春风”
人民网:谈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声作品,人们首先会想到您在1979年表演的《如此照相》,在您看来,这部相声为何在当时引起热烈反响?
姜昆:《如此照相》是迎着改革春风而生的作品。它如同一只新苗,在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破土而出。它揭示了人民对于极左思潮的厌恶和批判,表达人们希望将过去极左的革命航船拨正方向的心声。这部作品用荒诞的手法讽刺现实社会的问题,用幽默的语言反映广大民众的心声。它用曲艺独具的艺术表现方式,收获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引领了曲艺的新风尚。
人民网:在此之后,您又创作了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虎口遐想》《祖爷爷的烦恼》等一系列作品,您觉得这些作品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姜昆:相声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把“包袱”藏在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让观众感觉既亲切,又可乐。它把生活中的琐事、烦心事调侃成段子,给老百姓的平凡生活点缀不少乐趣。
不仅如此,它还将老百姓的生活符号作为时代特点记在相声当中,观众听相声时,如同翻阅一篇篇时代的画册。正因为有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只生一个好”,才有了《祖爷爷的烦恼》;正因为打开国门,才有了“TDK”、“老三洋”这些让大家捧腹大笑的文化符号。人们乐于听,乐于看,也乐于回想,在相声中愉快地回忆过去的生活。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后,崭新的生活赋予相声创作全新的生命力,为相声吹进一缕春风。
人民网:如何让相声与百姓生活充分结合,找出藏在生活中的“包袱”?
姜昆:要想找到真正有趣的“包袱”,就要亲自到生活中采集笑料,讲身边的人,说熟悉的事,把最能引起共鸣的内容反映在作品当中,这样才能切实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比如,为了响应政府“争做文明市民”的号召,我们创作了《我与乘客》。为此我们专门到无轨电车103线路上体验生活。103路终点站是和平里,于是诞生了作品开头的第一个包袱。我介绍说“这位老何同志”。李文华先生说:“我不姓何”“我记错了,您姓平,老平同志”“我也不姓平!”“那你姓什么?”“我姓李” “噢!和平里!”这个包袱的来源就是生活。
老一辈艺术家告诫我们:“要想嘴会说,多唠庄稼嗑”。18岁时我在东北当“知青”,接触到很多当地方言,后来运用到相声当中——“知道北京人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吃什么?猪肉炖粉条可劲造!”这些都是东北生活当中的“庄稼嗑”。只有做到求教于人民、求教于生活,用生活的丰厚滋养和沁润心田,才能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姜昆历年表演照片集锦
人民网:进入新时代,80后、90后的群体力量逐渐壮大,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如何与年轻人对话?
姜昆:相声离不开年轻观众。作为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想办法吸引年轻人。现在一些老同志总说:“不理解年轻人在互联网上说的话、唱的歌”。但是,忘掉年轻人就是忘掉明天,没有明天就没有希望。所以要吸引他们听相声,要想办法主动靠近他们,抓住年轻观众的心。
现在是相声的好时代,因为传统相声时新化、相声人才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相声人才的传承提供沃土。在小剧场里,年轻人说相声给年轻人听,说者与听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相声不断被注入新鲜的血液,传统曲艺就能持续不断地焕发活力。
人民网:您在接近年轻观众方面做过哪些尝试?
姜昆:在系列演出《姜昆“说”相声》中,我专门设立了“姜昆和80后、90后‘说’相声”板块,旨在增加与年轻人的沟通和对话。我还学了街舞、说唱,希望将传统相声和流行元素相结合,从而吸引孩子们来听相声。
在《新虎口遐想》中,作为老同志,我讲述我的苦恼,但是这种苦恼也让年轻人觉得有趣,因为这确实也是他们的生活。“掉老虎洞里,没有人救,全拿手机拍照”。这种“包袱”和年轻人非常贴近。所以想要吸引年轻人,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一方面贴近他们的喜好,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正确地欣赏艺术,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影响他们的生活。这是我们曲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