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西厢记》: 流传近八百年的文学经典

文学 | 《西厢记》: 流传近八百年的文学经典

00:00
29:13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经典题材,如何经受历史锤炼永久流传?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对中国人来说,《西厢记》是名副其实的经典。“经典”,通常也意味着“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少人真正读过”。《西厢记》能成为经典并非偶然,因为它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特质,也在某种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式的审美范式。



一、元曲是怎样一种文学体裁?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里面的“元曲”就是指元代的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歌词;杂剧则是民间传统戏曲的一种,相当于今天的歌舞剧,之所以说它“杂”,是因为这种剧种将歌舞、音乐、唱白、杂技等各种样式融合在一起,至于人物,则用旦、末、净、丑来区分女主角、男主角、男配角及其他角色。杂剧在北宋晚期初步形成,于元朝时成熟并达到鼎盛。


一般来说,一本元杂剧分为四折,一折就是一场戏的意思,四折就是四场戏,是按照剧情起承转合的规律划分的,四折之外再加一个楔子,相当于引言或者剧情过渡。一般说来,一部杂剧就是一本,但也有一些作品超出一本,比如我们今天讲的《西厢记》,全剧就一共有五本,每本下面再分列四折,所以一共加起来就二十折。


二、为什么是“西厢”?


为什么安排他们住西厢?这和中国文化中的特殊观念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都是坐北朝南,面向南方时,方位是左东右西,这跟我们现在通用的方位观念是相反的。而根据男左女右的原则,女性家眷通常就要住在右手边的西厢里。古代女性常常是在“西楼”出现,如李清照就有词句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东厢房是男性或家长居住、议事的地方,“东床快婿”说的就是王羲之在东床上坦腹高卧,宋代还有“东窗事发”的典故,这里的东床、东窗,都意味着中国宅院里男性的居处。


连住所的空间等级制度尚且如此严格,那日常举止的规矩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此又涉及到这个故事的第二个关键点:即,它发生在一所寺庙里。在礼法制度森严的时代,寺庙是女性能迈出闺门游玩的极少数的地方之一,在《西厢记》中,也正是因为崔莺莺带着红娘去佛殿上游逛,才遇到了到此观光的张生,两人一见钟情。


三、《西厢记》为什么受到古代中国人的欢迎?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戏剧最有价值的地方,严格说起来并不是艺术层面上的,而在于它的道德情感。基于古代故事和传统的古典戏曲,更富有戏剧性,也更激动人心。”


具体来说,正是在古代中国未婚异性受到严格约束的特殊社会文化氛围中,《西厢记》这样的才子佳人故事,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中国古代儒家社会的婚姻基于家族制原则,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禁止异性之间私相恋爱的,而爱情也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从《孔雀东南飞》和梁祝传说开始,中国文学中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就是:两个人真心相爱,却不能容于当时的婚姻礼俗。这种自发的爱情与礼教之下的婚姻制度之间的矛盾,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情形,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容易调动人们的情感。


四、才子佳人大团圆的模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可以说,正是《西厢记》奠定这一文学题材和套路。在《西厢记》之后,明清时代出现了很多这样才子佳人私下定情、被家长阻止,最终书生金榜题名后皆大欢喜的故事,在白话小说集“三言二拍”里尤其多,例如《醒世恒言》里的一篇《吴衙内邻舟赴约》中,吴公子与贺小姐私会,本来家长震怒,但吴公子最后中了进士,障碍消除,于是夫荣妻贵,满门幸福。作为一部经典,《西厢记》既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普遍的潜在心理,同时又激发了很多后来者的效仿。


五、《西厢记》还有什么文学上的魅力?


王实甫在《西厢记》原本就化用了大量古典诗词,词句优美,意境悠远,加上他本人的创作,有很多语句至今仍流传于中国人的日常口语。比如张生初次见到莺莺时,念念不忘她的“临去秋波那一转”,明代万历年间评论家徐士范在其刊刻的《西厢记》中,就有批注说:“秋波一句,是一部《西厢》关窍”。莺莺有意于张生,想要有所表示,但是作为相国千金,莺莺又必须不着痕迹。“临去秋波那一转”,让张生已有所感觉,等到莺莺离去,张生回转过来,细细品味这个眼神的含义,两人的姻缘也由此展开。如果没有“秋波”这一句,那么《西厢记》的爱情故事就无法发展下去了。直到如今,我们现代汉语中还有“秋波一转”的用法。


当然,《西厢记》中最家喻户晓的,还属那一句“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后半句大概在中国无人不知,可以说,这种美好愿景的寄托,至今仍颇具感染力。


不仅如此,《西厢记》里面还蕴含着中国人对“美”的特殊理解。在中国人看来,美不美,容貌并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精气神,流露在举手投足之间;甚至通过穿衣打扮,就能看出这人是风雅还是俗气。这与西方那种注重身材、肌肉、黄金分割等美学理念截然不同,西方注重的是“看得见的实体”,目光落在肌肉、几何比例等上面,但中国人对美的感受却落在“看不见的”地方,所谓“精”、“气”、“神”,都是一种神韵,一种难以描摹的气质,因此用的都是写意的笔法。


六、《西厢记》如何体现了文学体裁的传承和流变?


《西厢记》最早的底本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莺莺传》本是一个悲剧故事,张生赴京赶考一去不回,后来另娶了他人,对崔莺莺可谓是始乱终弃。王实甫根据这部传奇创作《西厢记》时,保留了基本架构,但是为了表现不同的主旨,做了相当大的改动。有不少多细节的改动,如将崔莺莺的年纪从十七岁改成了十九岁贼兵围困的动机也从劫夺财物改为夺占莺莺,等等。但是最大的改动有两点:首先,王实甫的改编,强化了张生与莺莺之间的爱情主题。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莺莺传》的结尾是一个悲剧,张生进京赶考一去不回,两人也没能在一起;而《西厢记》中,张生和莺莺是大团圆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以说,故事从悲剧变成了喜剧,批判的矛头也从社会规则转向家长礼教制度。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源于王实甫所生活的元代,有不同于唐代的社会制度变迁。这种流变,在崔莺莺的形象上也有许多表现,展现出不同时代的女性文化。美国汉学家韩森在《开放的帝国》中曾说,后世戏曲家不断重写张生和莺莺的传奇,以迎合他们所处时代对于妇女的主流观点。比如,在崔莺莺生活的唐代,女性其实是不缠足的。但是,生活在元代的王实甫却将崔莺莺写成了一个小脚女性。所以,《西厢记》的主人公崔莺莺的生活背景虽然是在唐代,但是在王实甫的笔下体现的反而是元代的社会价值,张生和莺莺也是元代人心目中的才子佳人形象。


七、《西厢记》的接受史如何?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不夸张地说,《西厢记》是明清时代影响最广泛的戏剧经典。晚明的《金瓶梅》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西厢记》引文,而南戏《牡丹亭》也受到《西厢记》的影响。曹雪芹对《西厢记》也深有研究,而且在《红楼梦》写作中也受到《西厢记》的影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小说第二十三回里,提到宝玉和黛玉一起读《西厢记》。


清代人对于戏曲尤其喜爱,演戏风气盛行,昼夜不绝,结果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导致清朝政府禁止了一些剧目,其中《西厢记》也被当作讲“男女私情”而遭到禁演。


直到现代,《西厢记》又逐渐被视为“反抗封建礼教的纯洁爱情”,并被推崇为古典文学名著。五四之后,恋爱自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现代人看《西厢记》时本就对所谓“闺门失礼”毫不在意,只要两人真心相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爱情执着的莺莺,甚至违抗老夫人的红娘,都受到了热烈赞扬。可以说,每个时代在看《西厢记》时,其实都投射了自己那个时代的观念,仿佛张生和崔莺莺不是唐代人,而是自己的同时代人。可以说,一个故事也只有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和解读,才能永远流传下去,不断成就它的经典之美。

解读 | 维舟

书评人,专栏作家。曾两度获选“中国十大书评人”之一,长期为“腾讯·大家“等平台撰写专栏。

播音 | 沐泽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韬略妈咪

    经典就是“很多人都听过,很少有人真正读过”,哈哈

    嘉维耿 回复 @韬略妈咪: 事实确实如此

  • LUCY_i1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最喜欢这几句戏词

    听友270628860 回复 @LUCY_i1: yvm

  • 开卷恭听

    解读文字流畅优美,内容开阖而旁重清晰,解读人的思考阐释客观精准。好喜欢真好听鸭!

  • 蔡蔡_蜜蜜

    太心有灵犀了吧,前两天还在想会不会读点咱的西厢记啥的,结果今天一打开就是西厢记

  • 1189171208

    如果从西方的剧本审美来看,《莺莺传》比《西厢记》更深刻,拍成电影会更有高度,但后来的中国人喜欢圆满。

    听1友12140818 回复 @1189171208: 但是始乱终弃也是模式化的,比如张协状元

  • 四面边声连角起

    黛玉读此书有语:只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 简简单单185

    天天谈恋爱 单相思还能中状元!

  • 默默的羽毛

    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默默的羽毛 回复 @默默的羽毛: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艺术,戏剧,指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 柠萌宠物

    穷书生爱上宰相女儿,戏剧世界是一部爱情喜剧,现实世界是一部科幻剧。

  • 少年几多轻侠

    最早是元稹写的,通过它做官的,结果很多人说是元稹的自传,搞得元稹成渣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