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肖和印的《育儿医学宝典》。最近有个宝宝妈妈因为宝宝流口水特意到诊室就诊。原来宝宝8个月了,口水涟涟,把小脸蛋都腌破了。每天宝宝妈妈要准备很多纸巾和小手绢,苦恼极了。今天的课程,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宝宝流口水究竟是怎么回事?流口水是坏事还是好事呢?如何辨别疾病引起的流口水呢?如何巧妙地运用中医的方法治疗流口水呢?
口水,医学上叫“唾液”,流口水,医学上叫“流涎”,多见于1岁左右的宝宝,常发生在断奶前后,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
流口水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人的口腔中有腮腺、舌下腺、颌下腺三对主要的唾液腺及众多小唾液腺,唾液就是这些腺体分泌的混合液。唾液的分泌完全是由大脑里的神经中枢和外周的神经支配的。咀嚼、嗅觉、味觉、条件反射、恶心、一些疾病等都可刺激神经中枢或外周神经使唾液分泌增多,睡眠、疲劳、失水、恐惧等因素可使唾液分泌减少。
先说说生理性流口水
这个问题要从小儿口腔特点说起。小儿的口腔是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化的。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牙齿未萌出,牙槽突也就是上颌骨和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尚未发育,腭部和口底比较浅。3-4个月时人体唾液腺开始发育,唾液分泌开始增多,6—7个月时小儿唾液量分泌进一步增加,而这时期小儿吞咽反射不灵敏,因为口腔底浅,没牙槽突的阻挡又不会把它咽下。所以,此时小儿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时期流口水是一种生理性流涎,无需治疗。随着生长发育,大多数婴儿7~8个月牙齿开始萌出,牙槽突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底渐渐加深,以及有吞咽动作的训练,流口水现象会好转。
1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牙槽突也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上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口水的现象就自然停止了。一般2岁以上的孩子随着口腔发育、吞咽功能完善就不该流口水了。
所以,大家记住了,在正常情况下,宝宝3到4个月的时候,开始流口水,1岁以后慢慢减少,2岁以上的孩子基本就不会流口水了。
再说说宝宝流口水哪些是病理现象
除了上述这些正常现象以外,还有一些宝宝流口水属于病理现象,
1、 有些妈妈错误地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将母乳喂养延长至1岁以后,甚至在断奶以后再添加辅食。这种做法不利于小儿脾胃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脾胃虚弱,失于调摄,故而流涎,且常伴有消化不良。这就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所导致的!
另外,像舌炎、牙龈炎、黏膜炎、口腔溃疡等,由于产生疼痛感而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会流口水。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都可有口腔疱疹、溃疡,都可以导致宝宝流口水,其它常见疾病如感冒、扁桃腺炎、咽喉炎等也会引起流口水。孩子感冒的时候,鼻塞致呼吸不畅,不得不改用嘴呼吸,口水就会从口角流出。如有扁桃腺炎、咽喉炎等,可导致咽喉部红肿不适,引起吞咽困难,致使口水滞留于口中而流出,听起来嗓子有痰鸣声。
有些神经系统疾病可以有流口水,若伴有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向一侧,则可能是面神经发炎了;若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所致。先天性疾病如口腔发育畸形,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提醒家长,就是一些孩子的父母或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脸蛋,也就是我们说的面颊部,您可要记住,没准这一个小动作,就会让你家的宝宝流水直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来告诉你,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会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孩子,从而出现流口水。所以生活中您可要避免了!
有些家长问宝宝睡眠时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很常见,正常孩子一般睡眠时仍不停地分泌少量口水以滑润口腔黏膜以、保护牙齿。在特殊情况下,如梦到美味食物,会刺激口水分泌,口水分泌量增多,便会导致流口水;睡姿不当有时也会引发流口水的现象;或者是有牙龈炎,龋齿,睡觉前饮食酸甜食物,都会有这个现象,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进行治疗。
我们要如何辨别哪些流口水,是由疾病所引起的呢?只要掌握以下特点就可以了!
第一、看年龄,我们刚刚说过1岁以后孩子的口水有所减少,2岁以后,基本就不流口水了,如果到了这个年龄仍出现或仍在流口水,或者原来流口水不多,突然增多,您就要格外注意了!
第二、看症状,看看孩子在流口水时,有没有其它症状,比如发热、食欲不振、吐舌、皮疹、智力落后、惊厥等,流口水,也往往是疾病发生的预兆。
只要掌握这两点,家长们基本就可以辨别了!
比如开篇所讲的8个月宝宝,没有其它不适,正在长乳牙,所以他属于生理性流涎。对于这个宝宝,应该指导宝宝爸爸妈妈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拿着小汤勺,把流出的唾液重新喂进宝宝口内,让宝宝把唾液咽下。
说到现在,有很多家长不禁会问,流口水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可以这么说,口水的好处可不少。口水可以帮助宝宝湿润和溶解食物,引起味觉方便吞咽;还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冲淡和中和进入口腔中的有害物质;口水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这也反应了口腔炎等感染患者流口水其实是有利于身体的;口水中有大量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食欲的小宝宝如果开始流口水了,也预兆着可以添加淀粉类的食物了。
但是,流口水也有坏处。由于宝宝皮肤娇嫩,口水中又含有消化酶和其它一些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所以当口水流到脸上、下巴、颈部、胸部皮肤上,很容易让皮肤角质层受腐蚀,甚至因为潮湿导致霉菌感染,产生皮肤发红、湿疹甚至皮肤感染的现象。这时家长们,应该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拿着小汤勺,把流出的唾液重新喂进宝宝口内,让宝宝把唾液咽下。或是看到孩子口水快流出来了,立即给孩子喂口水,这时孩子就会有吞咽动作,把喂的水和口水吞咽下去,这样有助于宝宝练习吞咽,经常练习,口水就不会伤害到娇嫩的小皮肤了。
最后来讲讲,中医是如何巧治流口水的,中医称为流涎症,治疗时可以用针灸、中药外敷、食疗、中药内服、推拿按摩等方法,不过,这些都得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使用。 今天,我在这里主要简单讲讲,小儿流涎症疗效显著的,常用中药内服和推拿按摩法。
咱们中医讲脾,其液在涎,这个涎其实就是指口水,口水流多了,其实脾胃也就受到了伤害。中医治疗流涎症可辩证施以中药内服:口中涎清稀而多,代表脾胃虚寒,脾胃虚寒的可口服香砂六君子;口水粘稠,代表脾胃积热,可口服清热泻脾散;口水自口角流出而不自知,睡眠时更多,代表脾胃虚弱者,可口服参苓白术散。
服药困难的宝宝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治疗流涎症,一般坚持1-2周后能逐渐起效。
脾胃积热主要手法有:具体操作,您可以参照,课程介绍内的图解来做。
清补脾经300次
清胃经300次
清大肠经300次
清天河水300次
掐揉四横纹300次
揉总筋100-300次
揉腹5-10分钟。每日坚持做1次。
脾胃虚弱主要手法有:
补脾经300次
补肺经300次
补肾经300次,
运内八卦100-300次
推三关300下
摩腹5-10分钟
揉足三里100-300次
揉百会3-5次
以及捏脊等
到这里今天的课程就就要结束了,再来跟大家总结一下关于宝宝流口水的一些知识要点:
第一、流口水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第二、流口水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第三、不该流口水的年龄出现或仍在流口水,或者原来流口水不多,突然增多,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吐舌、皮疹、智力落后、惊厥等,往往预兆了疾病的发生。
第四、中医可辨明脾虚或脾热所致流涎症,可采用口服中药和或推拿治疗流涎症。
下期的课程中,我会为大家讲解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高的重视?一旦患病,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又该如何治疗,如何预防?我们下期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