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画丨孙位《高逸图》:魏晋的时尚先生

第7画丨孙位《高逸图》:魏晋的时尚先生

00:00
15:09

画卷欣赏 

(请将手机横屏欣赏)

唐  孙位  高逸图  绢本设色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本集文稿 

今天的中国画旅程,我们来到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别有趣的年代,认识一群时尚的文艺男青年——竹林七贤。


古代的中国画家表现人物的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写真的肖像画,是描绘人物的特写,如同我们今天摄影的个人写真,有标准像的意思。另一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画,这里人物画不以个人的具体面貌为刻画的主要内容。什么意思呢?就是画中的人物,展现的是各类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而且在群体阶层中反映出社会的伦常价值、时尚风气和文化理念。所以在中国人物画中分为:仕女图、高仕图、释道人物图、帝王将相图等不同类别的人物画题材。


记得之前的课程中,我们曾介绍过一幅仕女画叫《簪花仕女图》,而今天呢,我们要看的是一幅高仕图——唐代画家孙位的《高逸图》。所谓高仕图,就是以上流社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男性形象为主题的人物画。


这件《高逸图》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卷首有宋徽宗赵佶所题的“孙位高逸图”五个字。


孙位是唐代著名的宫廷画家,他擅长的题材很多,有龙水、人物、松石、墨竹、佛道等等。北宋著名的美术评论家黄休复在他编撰的《益州名画录》中,将画划分为四个评定等级,分别是:逸、妙、神、能,列于第一位的就是“逸”,而将孙位列为“逸格一人”,可见孙位在画史中的重要地位。


可惜的是他的很多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唯一一件作品就是《高逸图》了。

《高逸图》中描绘了四位高仕席地而坐,他们身边有四位侍者,其间又有湖石树木,把四人间隔成四组。画中的四人可不是普通的高仕,经过对人物造型、服饰、道具的研究,可以确定,他们应该就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全图原本应该有七位高士,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但是大家能看到的为什么仅有四位呢?原来此图年代久远,流传到北宋的时候已经成为残卷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是七贤中的四位,从画面右侧数起,第一位应该是山涛,第二位是王戎,第三位是刘伶,第四位是阮籍。其他三位高仕的形象,可惜已经飘然逝去了。


你可能会问竹林七贤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大氏族集团的党争日趋激烈,官场的腥风血雨让不少有识之士对朝堂丧失了信心,社会精英们无力改变现状,只有选择逃避,于是他们躲进了山林之中,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样的归隐思想与行为,在当时那些志趣高洁、学识渊博的士大夫阶层中蔓延开来,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个群体就是竹林七贤了。


据画史记载,东晋南北朝时画过竹林七贤的画家就有很多,比如鼎鼎大名的顾恺之、陆探微等。从那时起,竹林七贤作为士大夫阶层隐逸山林、崇尚自然之美的一种风尚,成为了中国人物画中高士图的母题。


唐代安史之乱后,时局动荡频繁,更多士大夫仿效竹林七贤,逃避现实,归隐山林,过着畅神逍遥的生活,这或许是孙位画这张《高逸图》的重要契机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近距离看看这幅画。


《高逸图》右起第一位人物是山涛,他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你看他袒胸露腹,双手抱膝,有些发福的身体倚靠着华丽的花垫,衣服披在身上,衣带和裤带都随意地垂搭在手臂上。孙位这样的造型设计,是否让你感觉到山涛不拘礼仪、潇洒不羁的个性呢?对了,这就是当时流行的名士着装风范了!


此外,这样的着装实际上也有一种说法。鲁迅先生曾经谈及魏晋风度与药和酒的关系,其中说到魏晋人有一种风尚,就是喜欢服用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这种药据说有延年益寿的效果,但吃了之后身体就会发热,于是要脱衣服,用凉水洗浴,还要吃冷的东西,所以魏晋人着装宽大袒露,不知道画家孙位是否有这样的意图,我想这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吧。


接着,请你把目光向左移,第二位手执如意的高仕叫王戎,他赤着脚,盘腿而坐,若有所思的样子。手中拿着一根类似灵芝状或云叶状的如意手杖,长柄的如意不仅有万事如意的寓意,而且还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乐府·对酒歌》中有这样一句:山简接篱倒,王戎如意舞。意思就是王戎喜欢舞弄如意,所以拿着长柄如意也成为了王戎的标志形象。据说在日本奈良正仓院中就有这样一柄如意,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亲自去看看。


接着再看第三位人物,这也是在画面中最有戏剧性的人物了,他与侍者互动也最为紧密。你看他手捧酒杯,回头好像是喝多了要吐的样子,身后的侍者双膝跪着,手托着壶等待着。很显然他就是七贤中嗜酒如命的高仕刘伶。


从儒家的传统来看,饮酒应该讲究礼仪规范。但是魏晋的名士们崇尚老庄思想,酒能把人性的欲望、情感从理性的规范中完全释放出来,这种生命状态的自由与活泼,正是魏晋名士所向往的。


刘伶曾写过一篇以酒为题的《酒德颂》的文章,他还曾经留下这样一句话:死便掘地以埋,就是说“如果我醉死了,就地挖坑掩埋就行”。这番豪言,可见他的意气与风度。


画面最后一位是阮籍。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阮籍的邻居是一位卖酒的妇人,长得十分貌美,于是他屡屡登门喝酒,每次酒醉就卧在妇人身边,但始终没有不良的行为。他的这种举动虽然在古时候不合乎常理,但也没有越过礼法的任性和放纵,或许就是名士风流对欲望的一种超越吧。


画中的阮籍面露微笑,回头望着刘伶,手持一把塵尾,塵尾是古时候闲谈时掸灰尘、驱蚊虫的工具。阮籍一副自得其乐,悠然风雅的神态。


孙位作画时运笔流畅、遒劲,线条在继承顾恺之的行云流水的风格上,加强了提按、顿挫的力度,以显现圆劲、有力,这可以从人物的衣纹上清晰的看出来。在花毯和花垫的物件上,作者用了鲜艳的赭、红、青等颜色,以显现其贵族的身份。人物的服饰注重明暗的渲染,尤其是白粉的巧妙运用,表现出丝织品的柔软和透明的质感。


你再留心看一下《高逸图》背景中的树石,虽然是点缀的配景,但实际上体现了晋人在山水中自我觉醒的同时,发现了自然之美。这里的竹石、乔木是继《洛神赋图》中出现稚拙的山水形象之后,又一次向独立的山水画表达迈出了成熟而坚实的一步。


画中的树干、湖石已经不是简单的勾勒,明显有了用墨色皴擦的痕迹。可见让魏晋名士得以畅神卧游的真正意义的山水画,在《高逸图》的树石表达中已经初见端倪了。这让我想到了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一句动人的话:“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拓片


在1960年,南京西善桥东晋墓中,发现了一幅南朝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这一拓印的砖画是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清晰地表现了竹林七贤的形象。其中人物树木造型高古,有着浓重程式化的装饰趣味。再比较今天孙位的《高逸图》,我们便可清晰地发现,南朝的绘画技术发展到唐代已有了全面的提升,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最后让我们再回首看一下宋徽宗在画卷卷首所题的五个字:孙位高逸图,我觉得其中那个“逸”字用得非常好,“逸”是一个会意字,里面是一个兔字,外边是走字底,本意是逃跑,同时又有引申的两层意思,其一是隐逸失落,其二是超越和释放。前面我已经提到,魏晋名士在门阀党争、社会动乱的时局中,他们逃避现实,隐逸山林,一方面是谋求生存,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自我意识的巨大觉醒。这个“逸”字无疑是点中了魏晋名士内心的真实想法。


名士们超越礼教的束缚,释放本真的个性让我联想到:这似乎与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思潮有着类似之处。14-17世纪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他们开始厌恶长期以来宗教神权的虚伪与禁欲,他们发觉了人性真实的价值。这批多才多艺,高雅博学的新贵们,他们相信人的力量能够创造一个新世界。


魏晋名士们虽无力改变现实世界,但他们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的世界,此时无论文学、音乐、绘画、书法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并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这是他们个人才智与创造力在艺术世界中大爆发。


孙位的《高逸图》是魏晋时期时尚先生们的群体写真,但在画面的深处,我觉得他表达的也许是魏晋时代高仕们对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与热爱。


课后作业 

在你身边是否能找到有类似魏晋风度的这样的人物呢?他们或许是明星,或许是你的朋友,也或许就是你身边的亲人。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留下你精彩的回答。谢谢!


添加课程助教微信号:xmly18,入学习群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和福利~


艺术日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象的长鼻子

    在现在时代,像竹林七贤这样在形象上放荡不羁的人很少见了…… 但是像他们追求本我、追逐内心自由精神的人还是很多的,想出去走走,背个背囊就旅行去了,路遇几个知友谈天说地…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无不是“魏晋风流”这种精神的承续!

  • 1354822zptv

    自由的心灵世界,在当代的城市生活中何其难得,中国画无疑是人的精神家园。

  • 听见下雨的声音Ww

    寄情田园,不随流俗

  • 1878856wqjc

    追求内心自由,寻找自然山水之美在芊荷艺术中心和各种艺术活动中经常会看到,如邵仄炯老师,钱保纲老师还有郑文,李磊…等,让魏晋风度精神流传下去。

  • 吹吹画画

    画画的时候听着邵老师的节目,觉得很有动力

  • 夕云凝绿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 夕云凝绿

    邵老师越讲越舒展哦,讚!

  • 白钢_UA

    高逸的前提是高,这是本质,逸只是表象。高仕再怎么逸呕吐的时候也得吐在坛子里,这才是高逸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