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廖靖靖:道教、佛教与唐朝政治的关系
 3.57万
试听180

10.7|廖靖靖:道教、佛教与唐朝政治的关系

00:00
21:36

欢度国庆,感谢您还一直陪伴!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廖靖靖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小编会努力搜集请老师回答哦~


讲授目的 

在中古时期的唐朝,宗教与社会密不可分,影响着国家的礼仪祭祀和百姓的日常生活。道教、佛教、三夷教是唐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上至皇室成员,下至基层民众,都与以上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者的流行程度、信众数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各不相同。过去的研究,主要分析宗教本身,局限于哲学史或思想史范畴。新的研究理念是要将宗教与历史事件、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考察,着眼唐代政治对宗教的影响,加深我们对于宗教与世俗社会互动关系的理解。


道教与李唐王朝 

在中古时期的唐朝,宗教与社会密不可分,影响着国家的礼仪祭祀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唐代社会,是佛教、道教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宗教,他们不断发展变化,传承至今。与此同时,三夷教也传入了中原,听起来很陌生,仿佛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这些宗教的流行程度、信众数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结合历史事件、社会生活,来观察宗教与唐代各阶层的互动关系。


首先,是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唐代可以说是道教的辉煌时期。经过东汉的创立,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改造,在唐代道教已经趋于成熟。为什么道教在这一时期成为全民性的宗教,并且位列儒、释、道之首位?李唐王朝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唐朝建国后,皇帝自称为老子后裔,尊其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令在京城和地方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这里面包括两个要点和一个目的。要点一,从统治者的角度确定道教至高的地位;要点二,为道教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场所。目的是什么?唐初崇尚道教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尊奉老子来神化李唐王朝,抬高皇族地位。换而言之,就是利用宗教来满足政治需求。这与南北朝时期,皇帝降生时的“神迹”现象是共通的。了解南北朝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变化、政权迅速更迭,如何让民众相信皇帝是天选之人?很多时候就要靠预言和神奇现象来营造舆论。于是可以在文献中看到,很多皇帝出生时,红光满屋、白气从天而降,紫气满屋、夜里忽然天明,白光满屋、空中黑云如同车轮。这些虚笔,目的就是要将统治者神化。李唐皇帝推崇道教,与此有相通之处。与之前的朝代相比,唐代的道教主要采纳并发展了道家哲学,得到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又因为夹杂着鬼神方术,可以消灾解难,其世俗性深得民众欢迎。哲学性与实用性两扇门让道教进入全民的生活中。

(老子)


皇帝在长安、洛阳修建大规模的道观,公主们以修道为风尚,甚至要放弃身份,成为女道士。大臣百官中也有不少人信奉道教,向往长生不老。尉迟敬德晚年笃信仙方,在家修炼金丹,服食云母粉;李德裕在大山名川中求得丹砂丸,长期服用。上层社会中服食道教丹药现象蔚然成风,私下修炼的人也很多;暗中结交道士,最后自愿弃官隐居的,也大有人在。如此风气之下,道观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文化活动与社交活动的重要舞台。

(李德裕)


上至皇室成员,下至基层民众,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风尚的表现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道观林立,道士们往来匆匆,街头巷议;公主、大臣们入道修行;传奇故事里主人公有仙人和仙女。道教思想成为唐代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治国理念之中,唐太宗“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就是要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对太平盛世的构建有重要指导意义。进一步,我们要思考,道教如此兴盛的同时为什么佛教也可以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佛道两家是互相对抗还是平衡共荣、各自发展?

(唐长安城道观分布图)


佛教的本土化 

佛教与道教从来源上看完全不同,研究角度和方法也有所差异。刚才讲了道教,有一个要点就是“本土宗教”,它是在汉文化土壤之上生长,一出现就与中原地区的现实状况紧密结合。佛教则不同,它是外来宗教,首先要解决“落地”问题,怎么立足?怎么获得信众?就是要走向人间。

(法门寺,唐代的皇家寺庙)


我们来思考,一种宗教进入中国,想要长盛不衰,就要实现“中国化”。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难题是:王权问题和伦理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乎生存,因为在中古时期皇权始终是绝对主导,如何界定皇权和神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皇帝对这种宗教的态度。想简单地提出神权第一,就等于向皇权宣战,结果可想而知。第二个问题,关乎信众,伦理上孝道为先,如何处理神权和侍奉父母的关系,是获取认同感的切入点。佛教能走向人间,得到各阶层的认同,就是较好地处理了这两个问题。政治上为统治者所用,生活中逐渐世俗化,不与传统儒家思想直接对抗、交锋,满足民众渴望进入天国的需求。

(大雁塔,坐落于慈恩寺内,慈恩寺乃李治为太子时追念生母,奏请敕建)


唐初,佛教的地位并不高,被排在道教、儒学之后,发展很缓慢。改变这一局面的重要人物是武则天。她的成长、崛起与佛教有怎样的渊源?首先,她的母亲杨氏笃信佛教,对她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年少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之后的曲折故事,被反复讨论,多次影视化,多种多样的武则天出现在大屏幕上。其中重要的环节和情景,就是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受苦受累,从涉世未深的小白兔转变为苦大仇深、阴谋算计的野心家,然后唐高宗把她召回宫中,封为昭仪。学界关于感业寺的位置和真实性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大部分学者认同武则天曾经入佛门,成为尼姑这一史实。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她对佛教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当她逐渐走入权力核心时,依靠佛教为自己制造舆论就显得顺理成章。李唐皇室尊崇老子,以道教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现在,武则天要取而代之,一方面学习他们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另辟蹊径。游走在信仰与权力之间,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了给新政权找到依据,武则天需要从佛教中得出一套新的理论。于是《大云经》出现在武则天和其谋臣们的视线中。关于《大云经》的真伪,学者们各有看法,一部分认为是伪造,《旧唐书》记载“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另一些学者则坚持《大云经》出自天竺,并非中国人伪造,薛怀义等人只是加以新的解释。经文大致是说:有一天女,曰净光,在王舍城听佛宣说《大云经》,佛告诉她:“即以女身,当王国土”,而且“实是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净光天女”做皇帝是上天的安排,她会拯救苍生。武则天借此理由,改国号为周,称圣神皇帝,完成了她的宏图大业。执政后,武则天对佛教给予了大力支持,优待僧侣、建造寺庙,推动佛教出现了前所罕见的鼎盛局面,并影响后世。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佛像据说是按照武则天样貌塑造)


这里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佛寺的多元功能。前面讲过长安的城市形态和生活,皇城、宫城之外,有里坊、有市场、有宽阔的朱雀大街。可是并没有市民的公共空间。除了居住和贸易,他们去哪里娱乐社交?佛寺很大程度上承担着这一职能。从唐到宋,我们可以看到民众聚集在这里听僧人讲佛经、看戏,热闹非凡。


三夷教的传入与流行 

同为外来宗教的“三夷教”,和佛教相比,显得小众,受到“冷遇”。“三夷教”是指祆教、摩尼教和景教,它们由外来移民传入,信奉者大部分是外来民族。进入中原后,三教表现出不同的传播特色,并受到当时政治势力的扶持或限制。尽管始终未能成为主流宗教,信众较少,但是祆教、景教、摩尼教的传入和发展是唐代多元化信仰格局的体现。首先,我们来揭开“三夷教”的神秘面纱,了解它们的来源、教义和特色等。


祆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所以也可以称之为琐罗亚斯德教。该教主张善恶二元论,崇拜阿胡拉·玛兹达,他是至高之神。以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为经典,其祭礼过程是在露天的祭台上燃放圣火,通过崇拜圣火与神沟通,所以也称拜火教。

(祆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


陈垣先生在《火祆教入中国考》中谈道:“善神清静而光明,恶魔污浊而黑暗,人宜弃恶就善,弃黑暗而就光明,以火以光表至善之神,拜之,故名拜火教。因拜光而又拜日月星辰,中国人以为其拜天,故名之曰火祆。”“祆”右边看似“天”字,这就是陈垣先生所说的,中国人以为祆教拜天。唐代时,信奉祆教的胡商经丝绸之路来中原经商、定居,长安、洛阳的坊市之中有了祆教的身影,胡商信仰者们还经常举行一些具有幻术的活动。比如“每岁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之后,一个祆教祭司拿出一把锋利无比、寒光闪闪的刀刺向自己腹部,刀从背后穿出,鲜血直流。现场围观群众惊恐大乱,他再喷水在伤口上,念咒语,身体恢复原状,展现了西域的幻术。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祭祀表演热闹非凡,有异域风情的舞蹈、神奇而惊悚的魔术。但是这并不符合传统的儒家教化风俗,所以祆教的传播与信仰只允许发生在胡人之间,相关的宗教活动也被禁止公开表演。

(拜火教的最高神阿胡拉·玛兹达)


景教,就是西方基督教派的一支,聂斯托里派,聂斯托里就是创始人的名字。公元5世纪,产生于东罗马,因遭排挤,被赶出拜占廷,教徒多迁徙到波斯,受到波斯统治者的保护与支持。到阿拉伯征服波斯时,其信徒亦纷纷逃到中亚,又在中亚一带广泛流行开来。景教在唐代的传播情况,可以参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是备受重视的石刻史料。碑文里记载,约在贞观九年(635),景教传入中国内地,教徒主要有波斯人和中亚人。景教的流传范围较广,在长安、洛阳以及地方各州都有寺院。开始时,其寺与祆教寺庙同称为波斯寺,后唐玄宗下令将各地景教寺名改称为大秦寺。其在传教过程中,往往借助佛教的外衣。具体而言,为了让汉地民众易于接受,景教文献大量借用佛教的概念和表述方式来诠释其经典。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一种二元宗教。其根本教义和世界观是“二宗三际论”。二宗是说世界的本原是光明和黑暗,三际是指世界发展的三个过程,分别是初际、中际和后际,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武则天时,允许摩尼僧留下刻经,表现出她对这种宗教并不排斥。摩尼教同一时期也进入漠北的回纥地区并盛行起来。摩尼教刚传入中国时,虽然略有传教的自由,但并不敢公开建立庙宇。“安史之乱”之后,回纥援助唐王朝有功,摩尼教借助回纥的帮助,进入河南府和太原府,建立摩尼寺。后来回纥势力收缩,洛阳的摩尼教寺院及财产都被朝廷没收了。

(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


晚唐时,以上三种宗教受到朝廷直接干预。会昌五年(845),“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不杂中华之风。”大秦、穆护、祆分别对应景教、摩尼教和祆教,他们的三千信徒被强制还俗,自此,“三夷教”受到重创,在中国走向衰落和灭绝。


从宗教传播的角度来看,唐代长安等地所流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及佛教等并不是纯粹来自西亚、罗马、中亚的宗教,而是在东传的过程中,受到中亚等地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的宗教。而且,这些带有中亚风格的宗教来到中国后又受到政治和主流文化的影响,有了中国文化色彩。最后给大家留下一些思考空间:这是从西往东的传播,那么从东向西,中国的宗教又怎样影响世界呢?我们如何思考丝绸之路上文化的双向交流呢?


第七讲复习课 

你好!廖靖靖老师的第七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辉煌时期,是当时的全民性宗教,位列儒释道之首。因为李唐皇室自称是老子后裔,意图通过尊奉老子来神化自身。道教思想是唐代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治国理念中。


佛教是外来宗教,在唐初地位不高,发展缓慢。武则天曾出家为尼,对佛教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为取代李唐,她依靠佛教为自己制造舆论。在她掌权时期,大力支持佛教发展,使其达到鼎盛。


“三夷教”指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由外来移民传入,信奉者大部分是外来民族。


祆教又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仰者大都为胡商,他们经常举行一些与儒家教化风俗不符的幻术活动,所以其信仰与传播只允许发生在胡人之间,宗教活动也禁止公开进行。


景教是基督教派的一支,约在贞观九年(635年)传入中国内地,教徒主要有波斯人和中亚人。为了让汉地民众易于接受,景教文献大量借用佛教的概念和表述方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景教在唐代的传播情况,是重要的石刻史料。


摩尼教在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其根本教义和世界观是“二宗三际论”。武则天时,摩尼教在回纥地区盛行,刚传入中国时,不敢公开建立庙宇。“安史之乱”中,回纥助唐平叛,摩尼教在回纥的帮助下进入河南府和太原府,建立摩尼寺。日后回纥势力收缩,洛阳的摩尼教寺院及财产都被朝廷没收。


晚唐时,三夷教受朝廷直接干预,信徒被强制还俗。三夷教受到重创,在中国走向衰落和灭绝。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精选用户评论
  • 北新关

    廖老师讲的条理清晰内容新颖!

其他用户评论
  • 雨后柚子树

    这根本不是讲课,这是念讲稿。

  • 曾文华_h6

    廖老师,感觉像是在朗读课本,稍显“器”

  • 刘立新Marney丶

    从唐开始就不好听了,不值200啊。失望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刘立新Marney丶: 往后听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风格~

    浪子中华 回复 @刘立新Marney丶: 听听马勇的,

    二色花藤 回复 @刘立新Marney丶: 隋朝讲的太机械,廖老师讲的好,很详细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李李源

  • 1328085nbub

    这一节讲的太平淡了,好像在念教科书,语速又快,好像这老师没有实践,没有研究课题吧,但愿以后会好。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