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今天是第六十六期。
这是我们本档节目的最后一期正式内容。
鲁迅的遗嘱
这期的题目叫《鲁迅的遗嘱与遗产》。
鲁迅没有正式的遗嘱,在散文《死》里,大部分的篇幅是用幽默的笔调,戏说鬼的生活,分析穷人、富人、中产阶级各自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最后才谈到自己的1936年的病况。讲到五、六月病情危机,才觉得死亡真的有可能临近。
所以,鲁迅的遗嘱估计大部分是之前零星写的,一共有七条。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通常只有非常有名的人才会这样吩咐,但遗嘱写不要纪念的人,往往纪念的人是最多的,比方说鲁迅,周恩来总理等。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这像是对许广平说的话。但是先生太伟大了,许广平后来一生都是鲁迅夫人。当然,我们知道实际上还有一位夫人。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这一条是讲儿子的,周海婴后来做什么,也由不得他自己决定了,他就一直做鲁迅的儿子。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这最后两段,像是给家里人的嘱咐,又像是鲁迅一生坚持的人生哲学——怀疑和战斗。他这种对他人,甚至是对人性的怀疑,对社会黑暗永远是战斗。所以,只有这两条可以视为鲁迅对他的读者们的遗嘱。
鲁迅说,
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礼仪,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鲁迅这里就是这样一个表达方式。
这是一个由文字构成的临终仪式,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
第一,鲁迅至死都坚持他的献身使命,启蒙战斗。
按钱理群的归纳,鲁迅的敌人一共有四类:
一,当时的国家掌权者、统治者,从北洋军阀到国民党当局;
二,“亲英美”的知识分子集团,从20年代现代评论派成员,到后来新月派梁实秋、胡适以及林语堂等;
三,上海滩上各种无聊文人;
四,1936年,他主要的怨敌是周扬为代表的上海左联的领导人。
在我看来,第三类其实并不重要,或者,是和第四类有联系的。所以,“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其实就是这三类。
鲁迅到死都没有放弃跟他们的作战,所以他至死都不愿意宽恕他的敌人。在20年代中期,鲁迅写文章也一再强调,他说他写文章不仅为了他的朋友,更主要还是为了让他的敌人不高兴。
第二点,至死坚持战斗姿态,说明鲁迅临终之时也没有后悔自己这一生。
这一生把很多的时间放在斗争上,不管这样的度过的一生,在别人眼里有多少可以遗憾或者质疑的地方,鲁迅自己好像是无怨无悔。他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坚持他的人生价值。
鲁迅的这种不信宗教的、直面惨淡人生的,其实也算是一种广义的宗教姿态。对20世纪以及以后中国人的精神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实,在中国自己的文化脉络中,鲁迅有意无意更接近于“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而很少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家策略,或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的佛学境界。
鲁迅在《野草》中描写过耶稣受难,还被世人唾骂。这篇文章颇有“夫子之道”的意味,但鲁迅钦佩的是耶稣的献身精神,感触的是圣人不被民众理解。他最后的遗嘱显示,鲁迅并不接受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也不相信面对社会黑暗可执行宽恕之道。
据说,须藤医生有次跟鲁迅闲聊,说日本武士有个传统,担心自己生命危险,每年修改一次遗嘱,问鲁迅有没有类似的打算。鲁迅说,我要说的都在我的文章里。
是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重读鲁迅60多期,都是在读鲁迅的遗嘱,但我们不知怎样才能继承鲁迅的遗产。
鲁迅的遗产
第一,当然就是他的十几篇一流的小说和一部分,主要是20年代中期写的一流的散文。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在鲁迅的充满矛盾的各种言论、各种文章当中,他的这些作品代表了鲁迅最深刻、最有价值的精神成果。
第二,鲁迅的遗产是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是一种不放弃的抗争社会的不公正,始终批判这种不公正的根源,就是国民性,或者说人性当中的奴性。
我这次特别注意的,就是鲁迅对“奴隶”和“奴才”的区别,这是他一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我这次重读鲁迅的一个重点。
第三,鲁迅的身体是有病的,但精神上是一个超人,十分孤独,极其特别。可是,最让我们费解的是,偏偏这么病弱、特殊、孤独的一个人,却有着最多的精神上的共鸣者跟追随者。虽然实际上谁也无法真正地追随,他却有着最多让中国知识分子感到精神共鸣的地方。
虽然我们明知跟他不同,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跟鲁迅共鸣?我在重读鲁迅一开始的时候就说过,小时候受他的影响几乎是偶然的、被迫的,因为那时候只有两个人的书可以读——鲁迅和毛泽东,我很庆幸可以素读这两个人的书。
在这次重读鲁迅的过程中,我多次惊讶于刚才的问题——鲁迅的精神世界那么独特,却怎么就会容纳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最普遍的精神矛盾呢?
这个精神矛盾太复杂了,我们必须分开好几层来简单概括。
第一,就是
小而言之,是为国家;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藤野先生》里的这句话,我一直以为是搞错了次序,但想想这么重大的问题,鲁迅应该不会忽视。其实这是他纠结、挣扎、痛苦一生的问题。用李泽厚的话来说,就是“启蒙还是救亡?”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矛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他在《药》的结尾给烈士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为了听从当时的“将令”,新青年陈独秀、胡适,他们希望“用文学唤醒民众,改造中国”的“将令”,鲁迅加了花圈,这就是为了国家。但鲁迅一面加,一面又清醒意识到这花圈本来是没有的,所以要特别说明一下,而且就此来说明小说的艺术性受了影响,这是为了学术。
哪一个重要呢?鲁迅没有明说,我想他就愿意显示其间的矛盾吧。或者说,他明知学术更重要,但目前先为国家。至少,这是作为个人理解的愿意献身的救亡。启蒙重要,但先救亡。
鲁迅最后十年,随着国难深重,民族危机,他的文章越来越向后者倾斜,到冯雪峰起草《答徐懋庸》等文章的时候,索性宣言“我赞成统一战线”,主要就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这等于是说“小而言之,为文学;大而言之,为国家”了。但其实这个矛盾始终困扰鲁迅,也困扰无数其他中国的知识分子。
鲁迅的矛盾,第二,是他真实地忏悔他自己没有完全地说真话。
我不禁要想,鲁迅到底有哪些话没有说呢?鲁迅在批判他的敌人,那些当权者、自由派、革命党人时,其实都在说真话,很少保留的。真正有话保留不说的,是对青年和劳工弱势群体。
鲁迅也明知弱势劳工,一有机会也会损害更弱者,想想阿Q对小尼姑。但为了救亡跟革命需要,从《一件小事》开始,到30年代支持无产阶级文学,鲁迅都特别照顾、歌颂劳工弱势群体。
鲁迅的痛苦,就在于他很清醒,他不会被自己编的故事而自欺欺人。
所以,这一层,鲁迅真诚地表现了他自己的不真实,这其实是第一层矛盾的延伸。
第三,也是自然延伸——知识分子怎样面对工农大众呢?你是以“唤醒铁屋中沉睡的大众”为一生使命,还是对“世人皆醉我独醒”有所怀疑跟反省呢?或者是对能否唤醒大众根本悲观……
鲁迅提的问题啊,也是我们今天的问题。
鲁迅一生的工作,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使命。
这就是为什么,重读鲁迅六十多集以后,我的感受还是读不完的鲁迅,说不完的鲁迅……
100年了,所有人都在关心中国的变化,唯有鲁迅看到了中国的不变。
谢谢各位听众支持。
有空我们再见。
不忍点开,不想告别
最后的总结甚是精辟啊,唯有鲁迅看到了百年的不变,所谓经典。
谢谢老师!准备去听张爱玲
向大先生致以最深的仰望,向许先生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感谢许教授,在您的带领下走近了鲁迅一点点,也因此中国的人和事看得更清。这音频课程会反复听几遍,出书以后定会购买。 祝好。
期待与许老师的下次相逢
“我要说的都在我的文章里。”后人无德无才,好好改掉身上的奴性,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做好自己。。老师有能力才能读懂伟人的书,并传播讲解与我们,谢谢老师!期待再见👋👋👋
“1 00年了 , 所有人都在关心中国的变化 , 唯有鲁迅 看到了中国的不变。 ”——许子东,谢谢子东老师,谢谢您能用专业的素养在当下的中国为“中国百年不变”的东西发声!感谢,子东老师辛勤付出!不如出一份有声读物(音频+文字)传播给更多年轻的国民去共同努力!
不忍离去,期待许子东教授的新作
希望许老师做几篇补遗,讲讲《故事新编》,重读鲁迅不应有遗珠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