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实践:改变中国文化的公共形象

审美实践:改变中国文化的公共形象

00:00
15:30

课程金句 


第115集 审美实践:改变中国文化的公共形象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


上次我用比较强烈的口气,讲了我们社会上由于缺少公共空间的认知,而在人文公德和审美公德上遇到一系列问题,后果实在是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世界形象。我这话是不是讲重了?但是我觉得没讲重。


我们如果到世界各地大城市里边看唐人街,特别是在各个欢庆节日的时候,唐人街里边所出现舞龙、舞狮、高翘、鞭炮、京剧、武打、川剧、变脸这些活动的时候,我们心里有一些非常尴尬的情景。尴尬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由于完全不注意公共空间的审美结构,所以造成了一个和我们想象当中完全不一样的审美的外设对象。这个外设对象和我们真正的中国审美的主体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谁也没关注到它。


理性控制者的缺席 

我在法国的塞纳河畔见到了一个法国的建筑学家,他告诉我三项结构,他说我对中国文化很喜欢,但是我想告诉你,我最喜欢的是中国人,其次是中国文化,不喜欢的是中国审美。我说我很感谢你把中国人放在第一位,我想告诉你,人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我前面讲到的集体人格),但我非常想问你,你说的中国审美指的是什么?我一听就知道了,他讲的是我们的中餐厅里边的大红大绿、大银大金的装潢,还有非常抱歉,他说,你们节庆活动的时候,那些舞龙舞狮的那些线条、那些色彩,怎么和他所喜欢的那些中国古代的诗文能够结合起来呢?怎么能够和你们温文尔雅又勤奋刻苦的中国人连在一起呢?你们中国人没有那样的庸俗,怎么他们会显得这么的霸道,这么的嚣张,这么的怪异呢?


对这我不能不讲一讲了。我们的一些外部图像,包括我们现在可能还会在节庆的时候,拿出来的舞龙、舞狮、高跷、鞭炮这些东西,一直没有经过我们艺术家的整理。其实你们知道吗?现在这些也经过整理了,只不过整理的人是民间艺人,是乡下老大爷他们整理的,所以缺少审美。如果有大艺术家把我们的舞龙、舞狮、高跷、鞭炮这些东西,好好地整理成一个人类都能接受的美学结构的话,它们该是多好。


我知道,一定有人问,这还是原来的样子吗?本来这就不是原来的样子。我的年岁都比你们大吧,但是我曾经问过当时还健在的爸爸妈妈,甚至于还问过比我们年纪大得多的外公,他早就过世不知道多少年了。他们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些东西,舞龙、舞狮、高跷、鞭炮,这是现在创造出来的。我外公说,一年一度可能在庙会的时候,有一点点这些东西,其实生活当中是没有的。你看,按照我这样的年龄,我在中国农村城市待过多久,我都没有发现过这种痕迹。严格讲起来是这几年,因为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重新挖掘、重新张扬起来,而且到国外去传播,是这样的底层社会的一种审美记号。


既然已经走到了现代,既然已经走到了国际,既然都是创造出来的,我们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创造出来的情景,或者历史上有的时候艺术家参与过,后来艺术家没参与了,所以我的态度很明显:可以保留,但是我们的艺术家一定要参与,我们一定要让它变得美,一定要和中国文化相映衬。你们的这些美,一定要能够和王羲之、李白、苏东坡这些大艺术家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和我们历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都能保持基本水平的呼应,这一点不过分吧?因为这本来就是中国形象,也是中国古代的形象,古代的形象怎么可以让如此艳丽、如此层次低的那种色彩泛滥在那晃悠呢?


包括唐人街,是当时打拼的福建或者广州的一些很勤劳的人,他们在那打理的街道,街道的装潢,街道商店里边的那些广告,街道里边的建筑样式,那实在和中国本体审美的距离是非常非常大的。这个一定要注意了,我们中国有很好的建筑,不管是北方、南方,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好的设计大师,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庭院,中国有那么多的好的徽派建筑,我们北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建筑,我们在唐人街里怎么就看不到这种美丽的,由于中国文化紧紧连在一起的,基本的建筑神韵呢?都没有。这样的话呢,我个人觉得这些东西都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形象。大家看起来就是喧闹的,不卫生的,色彩泛滥的,恨不得用自己的广告把别人的广告压下去的这么一种情景。


大家觉得这是正常的,其实不。中国文化的整体告诉你,不是如此。我在讲中国文化长寿秘密的时候,就讲过中国文化的本性不是如此。所以在这个时候公共审美或者叫审美公德,已经严重地侵害了我们的人文公德,这个又和中国文化的公共空间一直没有自觉和不自觉的理性控制者有关。这个理性控制者,按照康德的说法,一定是一批知识分子。这批人在哪里?我们希望他们早一点能够诞生在年轻一代里边,能够诞生非常理性的,像康德所说的一样,有勇气来整理和引导公共空间的这些智慧的大脑、智慧的生命。


实践中的公共空间 

其实,公共审美只要我们努力,也一定能够有很好的成绩出现。我有个印象,北京在搞奥运会期间,当时要拆除很多和奥运精神不符合的广告和宣传标语。拆除以后,我到北京去的时候,真叫大喜过望。我突然发现这些建筑终于在甩掉顶上的那些广告牌以后,体现出了建筑师设计之初的风范,城市街道的风范也体现出来了,这个真好。只不过后来,有些居民委员会或者有一些宣传部门的人过于热情,又悄悄地把一些广告和标语拿出来了,这个正是要清理。有没有可能种更多的花草,有更多的好的雕塑,来替代那些莫名其妙的低层次的审美灾难。


我还要举个例子,我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到长江三峡大坝建设者那儿参观访问的时候,原来工程的总指挥陆佑楣先生告诉我,说他们在建大坝的时候,全国有很多人提建议给这个大坝涂成什么颜色,建议的颜色各种各样。有的人主张把整个三峡大坝涂成白色;有的人说我们现在不是提倡绿吗?所以主张涂成绿色;有的人主张涂成蓝色,和水连在一起了;有的人主张涂成乳黄色,那个比较醒目,也和我们黄色人种有关。各种各样,每一种颜色都说了大量的理由。后来,总指挥部决定什么颜色也不涂,让水泥和石块露出自己的本色。我这么一听以后,我就站起来给陆先生鞠了个躬,我说真是谢谢你们,没有造成一个审美灾难。


大家设想一下,三峡大坝涂成了一种颜色,那这批疯狂的人一定又会去涂万里长城,又会去涂泰山,又会去涂黄山,你知道吗?层次低的人有的时候真叫雄心勃勃,他们什么都会做到,那么多丑陋的建筑就是由他们造起来的。所以,我们如果坚持我们的审美原则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的朋友还是很多,懂美的人也是很多。问题是,我们有的时候不构成一种合力,常常是那些完全不懂得美的人掌握了一切,这是要命了。


我给好多朋友都讲过,我就讲到我们家乡有五座埃菲尔铁塔的丑陋建筑,一幢一幢连成在那儿,我相信过路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它是丑的,但是由于过路的人都缺少对公共空间负责的精神,就算了。结果,由于我们没有公共空间负责的精神,那些破坏公共空间的包工头们的审美就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就完全可以指挥一切了。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在审美空间里边、在人文空间里边,我们要努力地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千万不要破罐子破摔。


我觉得无论是唐人街,无论是那些建埃菲尔铁塔建筑的地方干部,无论是好多城市里边广告泛滥的那些街道,都有破罐子破摔的情节。就像我们在农村里边看到一些非常漂亮的农村少妇,她生了孩子以后什么羞耻感也没有、什么美丽感也没有了,敞开衣襟就给孩子喂奶,坐在十字路口大声地讲、大声地笑,一下成为三姑六婆了,她没有控制力了。这样的人我在农村当中看了很多很多,他们一下子就变了。我们在公共审美当中,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因为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只有改变过来,我们“美丽中国”这个目标才能真正的实现。


这牵涉到一个公共空间里边的一个核心命题,我们可能首先不是理解理论上的公共空间,我只是在实践上觉得公共空间很重要。所以我多次提出,各地的书法家协会有没有可能自己出面,负责自己城市公共空间里边的标牌中的公共书法,你们一定有这个能力。划分等级,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可以容忍的,一个是不可容忍的。不可容忍的,你们在报纸上公布,以书法家协会的名义公布,然后把它拆除。可容忍的,我们有没有可能改进?好的是哪一些?你在报纸上张扬。书法家协会应该做这样的事情。


有一些媒体也应该这样,我们这个城市里边那么多建筑,哪一些建筑在审美上是不可容忍的?出来以后不是马上拆掉,我们再招引全国的设计专家,用最简便和比较经济的方式,把它进行外形改造,使它不成为我们城市中的丑陋建筑。这有没有可能做到呢?我觉得都可以做到。我们有那么多协会,有那么多懂美的人,你们为什么不站在公共的立场上,让中国文化的公共形象能够改变过来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吾师余秋雨_66

    这种色彩泛滥和文字泛滥,是汉代的传统吗?汉代俭约尚武,色彩单纯厚重。是唐代的传统吗?唐代气韵高.华,色彩响亮干净。是宋代的传统吗?即使是市井也不会,请看《清明上河图》就明白了。明代呢?你看明式家具就是删繁就简的审美例证,而明代城墙不存在任何眩目和俗气。清代的传统?可能有一点,因为一个进入文明台阶较晚的游牧民族有不少缺少历史沉淀的浮华.气息,但在早期气势较盛的那些帝王身上又没有,比如康熙主持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例证。如果说是近代和现代的传统似乎又不对,你看从上海外滩到南京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又提出了反证。我要说这不是中国文化传的统审美出了毛.病,而是中国文化中的审美公德出了毛.病。(先生说)

    朵朵彩 回复 @吾师余秋雨_66: 清代乾隆,他的字画密密麻麻的题字和盖章,他喜欢的那些热闹的瓷器

  • 当当螺丝钉

    个人的审美观点可以极大的不同,你可以阳春白雪,我可以下里巴人。本次讲座的观点,绝对不敢认同

    当当螺丝钉 回复 @当当螺丝钉: 公共审美和公民道德是两码事,不要拿公共说事儿,审美你可以不喜欢,但只要不损害你的正当权益,似乎应该可以包容的。你喜欢正装,他喜欢朋克;你喜欢街舞,他喜欢广场舞;你喜欢黑白配,他喜欢红绿装;你喜欢瘦,他喜欢胖,有关系吗?只要不侵扰,就应该可以并存。任何人没有权利因为不喜欢别人的审美的就可以道德绑架。

  • 婵子_38

    余老师今天所讲的公共审美应该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吧,我记得学者李银河曾经写过文章表示不喜欢东北二人转,就遭到猛烈的评击,自恃清高,瞧不起劳动人民等等。要想把下里巴人调整提升到阳春白雪,看看赵本山的文艺市场有多大,就可想而知这项工程是何等艰巨了!

    陆娜_Ar 回复 @问问林: 是你理解偏差还怪人家崇洋媚外。人家老师的意思是说你可以审美自由。你自己在家怎样没人管的着。但请注意公共场合下的审美给予公众的影响,感受特别是对下一代审美的误导

  • 逸仙幻月

    包工头审美好可怕,为什么王者荣耀中很多人疯狂买皮肤,因为人们对美有不歇的追求,不得不佩服这款游戏的画师,是他们让游戏的审美等级跃升了一个层次。举两个例子,甄姬的游园惊梦和杨玉环的飞天,一下子把《牡丹亭》和敦煌壁画融入进去了,她们造型太美了,又完完全全出自传统,这就把传统文化激活了,让传统活在我们身上,这个太重要了,即便只是打游戏。

    岁岁吉祥如意 回复 @逸仙幻月: 请问买游园惊梦和又见飞天皮肤的人有多少去深入了解牡丹亭和敦煌壁画的历史,这种只是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子来为某些少数人牟利的手段,真正要传承及弘扬中华文化的请取消你的排位匹配,点开喜马拉雅或者翻开落满灰尘的书本,好好的让心灵安静一会儿。

  • 索冬守正

    为余老师建议各地书法家协会评判当地广告牌书法活动想法点赞!该想法法可行度高,牵住了如何解决公共空间审美难题的牛鼻子!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美丽中国,人人有责!

    奋斗_kcl 回复 @索冬守正: 只有心灵美了,然后就会有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不是那种天天在涂脂抹粉的那种外表美

  • 花_蜜

    每次楼下有店开张,总有穿制服的老娘子军,敲锣打鼓,喧闹半天,不堪其扰。

    _唐宋元明清__ 回复 @花_蜜: 广东吧,老传统。

  • 朵儿爷_26

    我不赞同今天讲的观点,太牵强了

    啊啊啊讨厌 回复 @朵儿爷_26: 一直在听,今天想来发表下观点,发现很多朋友和我同感,你想把14亿人的审美都提到艺术家的水平,的确有点瞎扯淡了

  • 毛毛小爪

    对这节课保留意见,我觉得舞龙舞狮很美啊,唐人街艳丽的色彩也很美。在中国南方,那些有着艳丽色彩的妈祖庙等等建筑我也觉得很和谐,大雅大俗经常互相转换。

    乔纳可可 回复 @毛毛小爪: 我也是觉得舞龙舞狮还是不用改形式了

  • 自由的小鱼_dt

    之前听过的节目都很信服,但此篇中的很多言辞观点不能认同,文人的清高贯穿于字里行间。

  • 乐山山不高

    余老师,大俗就是大雅。中国文化有阳春白雪,有下里巴人。民俗未必就是低俗。不能欣赏,说明眼光不同。不能说明存在的低级。

    大大肯德基 回复 @乐山山不高: 推荐你上网搜一下“史里芬”,看完之后如果你还坚持我就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