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居易与杭州

第十六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居易与杭州

00:00
17:51

课本内外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5)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6)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7)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8)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9)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知识拓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郦师点拨 

莺、燕、花、草,写的都是春日最常见的四种动物与植物,却因诗人的独具匠心,因诗人的丰富情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动感,就是诗人太想把他的喜悦与我们分享。就这样,诗人用他的喜悦包裹了我们,甚至裹挟了我们。而在具体的描写上,诗人没有因为兴奋而伤害构思,而是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大家都很熟悉白居易的《草》,有研究者曾经做出了这样的解读:“草,似乎是大自然中最弱小的植物,但是,正是这弱小的生灵似乎也最有生命力:微风一吹就不免左右摇摆,但风暴过后它决不东倒西歪;秋风萧瑟中,小草未免枯黄,但春风过处,小草又会从噩梦中醒来。这难道不就是我们人类中占最大多数的弱小生命的生动写照吗?微小,但不卑微;弱小,但不软弱;它的个体虽小,它的群体却无比庞大……”白居易的一生也是如此;我们也可以从白居易,以及杜甫、苏轼、刘禹锡的人生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思考探究 

郦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写作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的年龄是多少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_如許

    几十个字,却写尽了美景与心情,让读者口齿生香的同时还感到无尽的意境。对比外国的诗歌后,越发感到汉语的简练和奇妙。可是,为什么叫“汉语”和“汉字”而不叫“秦语”和“秦字”呢?或者叫“唐语”和“唐字”?郦老师声音有点不对哦,天已转凉,多保重🍎

  • 小尤皎洁的月亮

    先生好,祝先生中秋佳节平安!快乐!

  • 雪_KNT

    郦波老师更新太及时,闺女作业太多都快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哈哈!顺便说一句,不要太辛苦哦,祝您及家人中秋节快乐🎑!

  • 若非259vfd

    这些小时候妈妈教会我们的张口能诵的诗歌,反而容易让我们忽略对作者融入的感情及字词锤炼的把握。跟着先森细品“几处”、“谁家”,一种我们面对大地苏醒、万物初发时的欣喜和欢快的心情便跃然纸上。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么久,“春风吹又生”,这一刻,这种喜悦,我们是和诗人相通的…

  • 听友258415396

    先生注意身体,多休息!

  • 声声起

    先生中秋节快乐,花好月圆人团圆,声里春秋桃李万千。

  • five月铃兰

    一个字能让一句话生动,谢谢先生点拨!真的是这样,我记得第一次读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雁字的“字”……我想不明白李清照为什么这样用?是不是用错字了?多读几遍琢磨才了解,这是在写初秋的季节候鸟排成行时有时人字,有时一字,所以“字”代表季节……真是易安居士的神来之笔!…… 还有 先生过节也要用声音陪伴我们……昨天看到课程更新的那一刻 就沉默了,说不出任何话…… 先生有点着凉感冒了,怎么不知道添衣?❤🍀🍀🍀

  • 南窗诗话

    先生中秋节快乐!有没有吃月饼

  • 徐徐山里风

    春水初盛,春风十里的西湖不如郦啊!先生,中秋佳节愉快!有口误(裹挟xié)

  • 秋水若溪_

    似一篇短小的游记,“几处”与“处处”用字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