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补充: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

相互补充: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

00:00
13:01

课程金句 


第105集 相互补充: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再来讲中华文化长寿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有一个科举的实践。我讲到科举的很多很多好处,我现在讲到它的第六个好处,就是科举考试让大家准备的内容和考题比较靠近,那么这个准备的内容呢,实际上越来越偏向于儒家的经典。


这样的话,就造成了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子为了做官,日日夜夜都在背诵儒家经典。他们背诵的目的是为了做官,并不是为了弘扬儒家经典,但实际效果,一代一代都背下去了,所以中国文化能够延续那么久那么久,这也是个技术性的原因。为了科举必须背书,背书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人数不少,大家都背,那么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在背诵声中延续了,就在做官的努力当中延续了。


我在北京大学专门讲了一个话,我说文化可以滋养年轻的生命,再倒过来,更重要的是,年轻的生命也能滋养文化。好多文化缺少了年轻生命的滋养,它就苍老了。而中国文化呢,每年每代都有大量年轻的生命在背诵,在写作,所以它也就变得生气勃勃,始终有年轻的血液流入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几乎是举世无双,这是科举制度的又一个好处。


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 

科举制度还有个好处是在哪里呢?就是这些天天在背诵经典的这些考生,终于考上了,考上了就去做官了,做官的时候就要去管理或大或小的社会了,他有没有管理能力呢?这个请大家注意了,如果我们的学问是旷世的玄学,是古奥的经文,是隐世的秘笈,如果这样去管理社会,问题就非常大了。我们如果拿着我喜欢的魏晋名士的这些东西去做管理者,时间就长不了。如果拿着一些非常复杂的古奥的经文,满肚子都是这样的经文,去作为自己管理一个县城或者一个更小的单位的一个指导,那也不解决问题。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后来考科举的经典范本就是儒家学说,而儒家学说的精神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拿了这些道理去做个县令,做个太守,大致属于现在讲的叫专业对口。所以,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是科举制度的又一个好处。


科举制度并不主张天才勃发、奇思妙想,它总是安排一个刻板的格式,后来甚至于规定了八股文的模式,这一点呢,老是被大家诟病。由于它的模式比较稳固,所以像李白这样的稀世天才就很难进入,他也不去考。因为我前面讲到了,本来就不选择诗人,所以李白来考不来考不重要,而且按照我对李白的了解,李白去做官,那个前途是不对的,他也管不好。


所以我认为用比较固定的模式来选择官员,这个安排没有太大的错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中国古典社会也就是在刻板的格式当中来规矩地行事,有所创新,也不是前后左右的基本关系。那么科举制度那种固定的格式呢,也就预示着这种做官模式,就是在刻板的格式当中规矩行事,你做官就是做这样。在创新的时候,也不是前后左右的基本关系。你首先在写文章、在考试的时候,你文章就要做到这样,这就是科举考试的要求。所以如果科举制度很随性、不刻板,那就长不了。就像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去考英文的托福一样,你说它的规则非常的固定,是,只有固定,才能全世界考试,如果不是固定的话,你连批卷子的老师都找不到。 


我想到当时也有一些优秀的人,像杜甫什么,他给大家出过考题,这考题非常的实用、非常的有才华,譬如有一个考题我印象很深,就是中国边疆那么大,路途那么遥远,交通又不方便,边关士兵的轮休该怎么办?他是为科举考试出的题目,这个水平是太高了。但是问题是,这个题目谁来看卷子?标准答案何在?我们现在都想不出来的标准答案,你让当时无数的考官怎么来处理呢?我还举了很多很多非常优秀的题目的例子,极其有才华的题目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不太适用。不太适用的原因就是,第一没有标准,第二没有评判者。


公平严格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还有优点,就是总体上公平严格,很少作弊。也会有一些作弊,比如我们历史上叫科场案。这些案件由于直接关系到我们中国社会的管理命脉,所以每次出现这个案件,朝廷都是酷刑严法,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些案件也让广大民众知道做官的入场券是文化,而不能夹带其他关系,这种文化的入场券要取得非常难。如果你作弊造假的话,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在全国都普及了,大家都知道了。


鲁迅的爷爷为什么当时被关起来了呢?因为他牵涉到一场官场作弊。官场作弊以后,所以鲁迅家就被抄家,搞得非常可怜了。后来由于一次太后生日,特赦了,否则的话我们可能也就得不到《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了,就是说全家都遭受了非常大的灾难。因为有一次科举作弊,他们防范得比较有效,有效的方法就是残酷。考官如果没有申报,他有个远方亲戚参加了考试,他还做考官的话,那结果下场是很悲惨很悲惨,很可能是死刑。


那么这样的话呢,就保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吏治,它在选拔干部的时候,我们叫干部,就当时选拔官员的时候,基本上保持着一种公正,而这种公正的方式呢,又是全国统一,它放到任何一个省里边都通用,只要讲你是什么职位就可以用了,而他的学的专业呢,恰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能够符合。所以这个以科举的名字来进行国家管理的工程,做得非常成功。


也有人问,难道考试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知识,不考虑考虑他的思想道德吗?思想道德非常重要,但是问题是,你怎么考?所以中国的官场采取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你先做,做完以后,不断地检查你的政绩。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那些诗人文人永远在流放,一会被贬到那个地方,一会又贬到这个地方,这就是让他们的品德和能力不断地在政绩当中呈现出来。你通过考试,上了官场之门,这是第一步,证明你在文明的知识上,在文化的运用能力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然后你去做官吧,慢慢地做、慢慢地做,在做的当中,看你的各种政绩,就一步步地提拔,或者一步步地下降。 


所以对这个呢,我们不要批评,说你不讲道德品质的话。如果在开始考的时候,增加一些道德品质的课,你可以想象,也可能是背诵出来的一些教条,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科举制度培养了一大批实实在在的,把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的各个方位都管起来的,这样浩浩荡荡的队伍。


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十万进士》,达到进士的就有十多万人,所以前不久有个地方叫我去演讲,说余老师我们这个地方很重要,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曾经出过一百多个进士。我说,唉呀,太少了,你看看我的文章《十万进士》,你这个地方是交通要道,地方也不贫困,怎么才出来一百多个,这个太丢人了。


但是我请我们爱好文化的人,不要太多地从文化上去要求他们,因为选择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就像我们现在如果让很多官员写一首非常好的诗,或者写非常好的书法,都有一定难度,不是他们丢人,是专业不对。


大家想想看,考中这个、考中那个都很了不起,那个状元可能文章写得好极了吧?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状元试卷,但是那为什么这个试卷不能流传呢?因为就文章的角度,写的是不好了,写的是这种官样文章,写的是能够想象的了。逻辑当然是不错啦,但是都是一些大家都能够常用的一些思维和备用的一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所以就漂亮文章来说,完全是谈不上。所以,我们不要做这个要求,这是我们管理制度上的一个优点。 


好,我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吾师余秋雨_66

    这种传承,不是靠几个学者的呼吁,不是靠几个教员强迫学生读经,也不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自傲和自守,而是靠着别无选择的青年男子都想通过科举做官的欲望。结果,这种传承也就成了一种由人生利益驱动的自然现象,真实存在。我认为通过科举而实现的儒学传承,最大的实际功用是思想管理,而不是道德教育。尽管道学家们一再强调后一个功用,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一个大国让所有别无选择的男子都来接受一种考试,而考题却千年一贯地集中在一个学派,结果,思想管住了,学派延续了。这个设计,既是最大的机智,又是最大的幽默。(先生说)

    听友226993775 回复 @吾师余秋雨_66: 说得真好!

  • 敏敏敏_ty

    科举考试选材于儒家经史,制作成形态固定的文化框架,一千三百年的建造使得这个工程更加紧密严实,甚至成了密不透风的八股文。很多年轻的生命被激励成行,也被装封成套。这显然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智能的突破,束缚了很多很多鲜活的思想和灵魂。学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倡导,主要针对的就是这种封闭应考行为的矫正。只有踏上远行的长路,亲触纵横的山河,才会生发天地人心的交会和领悟。“知行合一”、“行者无疆”,中华文化和中国文人应该永远在路上,不仅仅是赶考之路……

  • 邹璇x

    通过这些观点反观如今的高考,更加理性的理解了其中的利弊。以史观今,明鉴思考,或许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真正意义。历史从来不缺乏学习者,却更青睐于思考者。

  • 花编绚彦

    来到了云台山,余老师推荐的地方,继续听课

    小雨_ypv 回复 @花编绚彦: 风景如何?

  • 雨润莲开

    余老师,您说科举制度不允许女性参加,这完全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男权主义造成的,我觉得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缺点、局限性,而不是什么特点。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您谅解。

    慈粑粑 回复 @雨润莲开: 你没认真听课,也不了解女人个男人的区别!

  • 达纳卓嘎

    打卡学习

  • 达纳卓嘎

    打卡学习

  • 1359337uszb

  • Honey蕾

    清晨听先生讲课,净化心灵

  • 了无痕之声

    对科举制度一分为二的评价,为科举制度正名。正如近几年世人在抨击我们的开始制度,也有人提出,考试是给寒门学子与富豪之子的唯一站在同一个跑道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