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陡门

龟山陡门

00:00
05:04

 明隆庆三年(1569),温瑞平原第二代陡门——石冈陡门终因海岸线较元丰时已持续东退三四千米,无法履行原职而功成名就地光荣“退休”,把守卫这片土地的职责交给第三代陡门——龟山陡门。该陡门在今塘下镇场桥龟山村。

  嘉靖中勘址 隆庆初落成

  龟山陡门先是由明嘉靖三十年至三十五年(1551—1556)任瑞安知县的刘畿倡筑、勘址。

  刘畿在瑞安知县任内,石冈陡门外大片浅海滩涂淤涨成陆,老盐田因海水东退无法制盐而改垦农田,新辟盐田更不断向东伸延。盐民们在分段零星的土海塘基础上连成一条新海塘。为保卫原有居民屋舍、农田和新盐田调节淡水,急需在石冈陡门东侧筑新陡门。刘畿顺应民意亲率官员会同帆游、崇泰、清泉三乡耆老勘察地形,确定场桥龟山东麓的场桥浦沥西端为新址。正打算筹措经费鸠工建陡时,朝廷内调他入京为御史,只好把筑陡大事托付给下任。经过几任知县的筹划,终于在13年后的明隆庆三年,知县周大章任内建成温瑞平原上第三代陡门——龟山陡门。

  三个五百来年 东延十余公里

  龟山陡门建成后,它的南端自场桥经海安、鲍田、典下、汀田、莘塍至东山;北端经埭头、梅头至永嘉场,连成一条新的海塘(后来是这一带的民间大道,俗称下塘路),此后近500年,与他的前任石冈陡门一样,始终守卫着温瑞沿海平原数十万瓯人子孙的家园和4.8万亩良田。直到20世纪中叶,龟山陡门和下海塘以东又因自然海退,向东淤积了大片陆地,海岸线也东移了三四千米。

  20世纪50年代,经过土地改革运动的翻身农民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整治,1955年冬,瑞安仙岩、塘下、莘塍三区农民在龟山陡门以东、场桥浦以南至东山沿海加固海岸新海塘,为了取土,便在新海塘内侧开了一条与海岸线平行的塘河。由于它在温瑞塘河之东,称中塘河,并在东山肖宅筑了一座2孔水闸,第二年又疏浚4.6公里的场桥浦,并截弯取直,为下塘路以东的2.9万亩涂园改水田提供淡水。1959年冬,三区农民又在中塘河东数百米处筑了人民塘,加宽、加高4年前筑的新海塘,又在海塘西侧开出南起梅头,北到上望浦的人民河,人民河中筑了11座、26孔水闸,连同肖宅水闸都是龟山陡门的后继者。

  20世纪90年代,温瑞平原的居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又在人民塘东数百米处,从梅头到上望折西沿飞云江北岸至瑞安市区筑了一条50年一遇的标准现代化水泥钢筋块石新海塘,大家叫它东海长城。过去龟山陡门以东的大片涂园、盐田,现在成了平整的大面积水稻区和水产养殖区,成了真正意义的“鱼米”之乡。

  回顾温瑞平原从第一代海塘及鲤鱼山陡门,暂且以南北朝(420—589)算起,到北宋元丰四年(1081)的石冈陡门建成这500多年中,已东延3500米;到明隆庆三年(1569)建成龟山陡门及下海塘,是另一个500来年,平原又向东伸延3500米;而再到20世纪的中塘河,人民海以至东海长城,是第三个500来年,平原再向东伸延4000多米。这三个五百来年,三个东延三四千米,经历了1500多年的沧桑,温瑞平原已直线向东伸延12至15公里,平均每年伸延8至10米。这是海洋的恩赐,更是瓯人开发海洋的成绩。正说明瑞安市从海洋大市走向海洋强市,今后将打开海洋大门走向世界;正说明瑞安人代代接力,为实现开发海洋经济的美好愿景而努力。20世纪后期,瑞安实施促淤,加快海涂围垦步伐,已在丁山促淤工程北端围垦万亩陆地为温州经济开发区提供珍贵土地资源,南端正在加速成陆,不断提供新土地,为新的四个现代化提供土地资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