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现在讲还是关于论语孟子之外的一些儒学经典。今天特别要讲一讲《大学》和《荀子》。这个大学它有最主要的地方是它阐明了被中国人几千年来所接受的一种修齐治平的理论。
就是你想让这个国家好吗?你先修身先把自己弄的好好的,然后才能齐家,个人好了,家就能好。家能够管好了,国家就能够管好。国家管好了,天下都能管好,叫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至于它的原文讲的就更多,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大学之道讲的是最大的学问里边的最大的道理,它的关键就是要明白人们最明显的最没有意义的这些大道理,这些大的德行,这些大的人应该有的修养,这样的话在亲民。
因为这些书我们要强调当初他并不是为了给小孩给老百姓读的,它首先是给这个权力系统,给帝王给君王给大臣,给是大夫给他们来读的。所以他强调要亲民,要爱护人民,要止于至善,你要把至美至善当作你的标准,你不能有其他的乱七八糟的,自个又当神仙,那要长生不老,不是这些东西。
而是你的对国家的治理,你的修齐治平达到至善,“知止而后有定”有了目的了你就能够安定下来了,安定下来了,你就能平静下来,平静下来了,你就能够更平安了,平安了以后你才能够思考,你平安的思考,你才能有所获得,有所认识有所发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各种事情都有个前后的一个逻辑关系;“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你知道先在哪个上头使劲,然后下一步在哪个地方上使劲,你就靠近大道了。所以它就是这么一个逻辑。“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你不是想让天下都执行都做到、都明白、都理解这个最大的德行最大的道理吗?就是能做到平天下吗?
你先得把国治好,你想把国治好了,你就先把家管好,你的家都管不好,这果怎么能弄得好!你家要想管好,你先自己修身,先从你个人做起,你自己的修养,你自己的文化,你自己的态度,你自己的道德能不能做到完美,能做的完美,你们家就是最幸福的家庭。然后你家庭幸福了,国家也能幸福,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这个意思虽然逻辑上不完全靠得住,但是它也有它的重要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文化立国,以道德立国,以文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注重世道人心等等,都和大学的这样一个思想逻辑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下面我再说一下《荀子》,荀子也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家,他有许多重要的思想,他最重要的思想他和孟子是对着干的,就是他认为人性当中是有一些不好的东西的,这些不好的东西只有在后天通过学习,通过文化的浸润,通过师长的帮助,通过整个社会的这样一个正气,这样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你身上的坏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好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人性当中,如果你没有这种好的环境,你没有这种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没有这种正道的引领,那么你的各种的缺点,各种的问题就都会暴露出来,这个社会就会产生混乱,就会产生麻烦。
这个话其实说起来也很容易接受,但是为什么荀子是这么说,孟子是另外的说法?我想谈一点我个人有点独出心裁的体会,我是觉得因为中国它从自古以来,我们不是特别注意学科的分类,角度的分类,学问的分类,我们更注意的是它的整体性,就是我这个学问能够使人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使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它的角度不完全一样。
孔子和孟子的性善论,尤其是孟子的性善论,我认为它是一个文学的角度,一个人学的角度,乃至于是一个诗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人既然是人就有人性,人性是要求希望自己过美好的生活的,人性没有说是希望自己做恶劣的生活,危险的生活,害人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性善论是对人性的美好的呼唤,这个是对天良的呼唤,这个最像文学的角度,最像诗学的角度。
到了荀子这儿,他这个是教育学的角度,他认为人不经过教育,他不会很文明,不会很彬彬有礼,不会是以什么事儿都是按照规则,按照秩序来办理。而会有各种的缺陷,各种的野蛮无知,愚蠢暴露出来,我称荀子是教育学的角度。
老子和庄子道家,他们是以哲学的角度,而且是以终极关怀的角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于是带有神学色彩的角度来讨论人生的。至于法家,法家它是可以说它是以管理学的角度,就是我怎么样先管住再说把它管好了,而且富国强兵。管理者要有权,要有势,要敢于执行法律,从严管理,有点这个劲。他认为在这个点上,他和荀子接近他人性是有它恶的这一面的。你没有足够的强制,足够的权威,足够的势头,你管不好,所以它这个也是很有意思。
至于名家,它是以逻辑学的角度,它是以语法学的角度,它是从这些地方来研究人间的各种的道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墨子,墨子他更多的是从道德,从道德的角度,从伦理的角度,从人类的品德的理想化的角度,讲述他的学问的。他是摩顶放踵,把这个头发也都磨没了,把这头顶磨的很也很不像样,把脚丫子也累坏了。但是他要辛辛苦苦自己要受苦,自己要贡献给民众,不光是要爱自个家里的人爱自个的亲人,还要谁都爱。所以他也是带有一种献身的精神,一种贡献的精神。
所以他们的角度不完全一样,说法也不完全一样,但是你也都不可以很轻易的就否定谁。但是我们讲儒家讲的多,因为儒家的影响大,这是没有办法的,不能不讲。
荀子他还有一些非常可爱的说法,他说“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就是那些流言蜚语,那些不知从哪来的口耳相传,又没有什么根据,又都在那说的。
或者说有什么事,但是又没有人真知道它是真是假,或者忽然把你捧起来了,流誉,一下您成了名人了,您这名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根据。或者是一下子把你骂上了,一下子把责任推到你身上了,也又变成了被舆论所攻击了。
咱们想一想荀子什么年代,他那个时候也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但是照样有流言、流说、流事、还有流谋,又是各种的计谋,你给我出这主意,他给他出那个主意,还有流誉、流愬,君子千万别随便信什么流言蜚语。可千万别跟着人家传假消息。
你想想这荀子什么时代,但是他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善于分辨真伪信息,他又说“无稽之言”就是没有根据的,没有考察过的那样的话,“不见之行”,没有真正亲眼看见过的,没有实际表现过的一种行为。“不闻职谋”,从来没听人家在公开的大众的场合敢于亮出来的,那样的谋略君子,甚至君子人,你千万别跟着随便走。
他有些说法有的和孔子是一致的,他说这个“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这小人他没得到什么好处的时候,他整天发愁他得不到,“既得之,又恐失之”,他得到了什么好处了,比如说他有了学位了,他有了工资了,他得了奖金,甚至于被提拔了,他又整天就怕哪天他会丢掉他已经得到的这些好处,所以这样的人“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这样的人他是终身都是忧虑的,他一天高兴的事都没有。
他这个说法也挺好玩,孟子也说君子有终身之忧,但是孟子说的是他忧国忧民,这荀子说的是他为自己的私利而忧愁,他们的说法也都很有意思。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我们提一个问题,荀子说的这种流言蜚语我们听见过没有?我们传播过没有?我们是不是有时候也犯傻?跟着说一些没有根据的话,甚至于传播一些谣言,一些错误的东西,好,让我们想想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下次我们要开始讲宋明理学里边的朱熹和王阳明,下次再见。
【原文】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荀子·子道》
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文学、哲学、管理学、逻辑学、道德伦理,王老的总结角度的确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从王蒙老师这里才开始真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讲得非常好
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每晚听王老先生的课入睡,想明白了很多问题,感恩🌹🌹🌹
感谢老师孔孟老庄的精彩解读,受益匪浅!
“荀子说“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就是那些流言蜚语,那些不知从哪来的口耳相传,又没有什么根据,又都在那说的。或者说有什么事,但是又没有人真知道它是真是假,或者忽然把你捧起来了,流誉,一下您成了名人了,您这名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根据。或者是一下子把你骂上了,一下子把责任推到你身上了,也又变成了被舆论所攻击了……流誉、流愬,君子千万别随便信什么流言蜚语。可千万别跟着人家传假消息。”
喜马拉雅亏大了,我198元听了400个小时了
北渡明 回复 @北渡明: 可以听不收费的
王老的孔孟老庄快听完了,感恩。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谢谢王老爷子,性本善和性本恶的分析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