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收官《可爱的苏东坡1》

苏轼大收官《可爱的苏东坡1》

00:00
15:30

可爱的苏东坡




  

文/泊静居士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

  当我们看着滚滚而来、滔滔而去的江水,我们不禁会高声唱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我们在中秋佳节,花好月圆之时,我们不禁会深情的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我们在沉醉在西湖美景中时,我们会不禁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登高望远,在庐山顶峰,我们会记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都是出自苏轼之口。
  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后,其他“庐山诗”似乎都黯然失色,没谁能把李白拍在沙滩上,而苏轼,改变了这一状况。
  苏轼由黄州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了庐山。原先本来是打算不写诗的,但耐不住瑰丽的山水触发的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多首庐山记游诗,最后写了首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写完后,他说:“恩,我要说的话说完了。”我们来看,他写的这首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内容及蕴含哲理无需赘言,大家都熟悉。这首诗是“苏诗”中非常名的一首。然而世间更多的人知道他是个词人,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嘛。其实,苏轼首先是个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数量极多(人教版教材上说共四千多首,有的地方说三千多首),流传至今的有二千八百多首(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苏轼诗集》点校本,包括补编、他集互见,辑佚诗共2823首),且多为精品,甚至是千古之作,比如上面提到的《题西林壁》。他的诗,是宋诗达到最高境界的一个丰碑。那么,我们不禁想问,同样是为一代超级大诗人的李白,究竟他俩到底谁更厉害呢?别急,有位皇帝自有定论。
  一天,大臣们又在议论苏轼,宋神宗问了句,众爱卿,你们来说说,我们的苏学士像谁啊?一人率先答道,像前朝的大诗人李白,他的诗无人能比啊。而后,神宗皇帝金口一开:“不对,李有苏之才,却无苏之学。”也就是说,你李白有苏轼的才气,但没有苏轼的广博的学识。(语载宋?赵葵《行营杂录》)
  孰高孰低,不言而喻。那神宗皇帝的话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
  苏轼,在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夏历十二月十七日生于四川眉山。据野史记载,苏轼出生时,眉山县原郁郁葱葱的彭老山里草木全部枯死,树的 “钟灵毓秀”全部灌输在苏轼身上,而苏轼在去世后,彭老山又回复了原态,焕发生机。(载宋?张端义《贵耳集》)
  他的弟弟苏辙在一篇文章里也说,哥哥小时候常喜欢一个人跑到山丘里去,采采花草,喝喝山泉,乡亲父老们看见了,都以为是天上的小神仙呢。
  苏轼家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所以常有鸟雀来这里筑巢、栖息,这么多的小鸟,苏轼和小伙伴们非常的高兴!而他的母亲非常善良,就“命令”小孩子们,不许捕鸟。小孩子们常给小鸟喂食,十分有趣。苏轼后来还写了一首名为《异鹊》的诗纪念这件事。母亲在家还教苏轼《后汉书》等,督促小苏轼学习。受宽厚、仁慈的母亲教导、熏陶,苏轼一生都善良无比。
  苏轼小时候和喜欢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挖到块石头,形状象鱼,外表湿润,为浅绿色,很能发墨。就拿给严厉又博学的老爸苏洵看,老苏一瞧,说:“此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与形而(这是一方天然的砚台,具有砚的品质,只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因而赐轼(所以郑重的交给苏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事载苏轼《天石砚铭(并序)》)
  这是雅趣。
  等到苏轼十一岁时,进入了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当时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即“句读”),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轼也是,他抄过一百卷的《汉书》(又叫《前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字数有多少?将近七十五万字!而他前后共抄过三遍,最后以至于每段中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全意而后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事载陈鹄《东坡抄书》)他还借着抄书,练习书法,所以他在书法方面也是大家。
  他还发明了一种读书方法,叫做“八面受敌”法。意思是说读书,分多次来读(读多遍),每次确定一个视角,有意识地掌握某一方面内容,不要涉及旁的问题。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读,书中各方面的内容都精通了,应对起来,便能够得心应手。比如吧,他读《汉书》时,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等若干方面,每读一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几遍读下来,对这几个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不仅如此,他还把相关知识的书籍找来一起读,研究透彻。所以苏轼读的书非常之多,得到的知识自然也非常丰富。我感觉他的大脑就是个图书馆,容量超大,而要用时,也能随时拎出来。譬如,他后来担任翰林学士给皇帝起草圣旨(共计八百余篇,至今还在其《文集》内)时,引经据典,就显得游刃有余,写得文采翩然。
  总之,苏轼博学。学问做得相当好,连神宗皇帝都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每次吃饭时停下来看书,太监们不用问都知道看的绝对是苏轼的。因为看时,皇上常赞叹,奇才啊,奇才!(见宋?王巩《随手杂录》)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三月,二十一岁的苏轼,就和父苏洵、弟苏辙(当时十八岁)进京赶考。顺利通过举人考试后,兄弟俩参加了次年礼部主持的省会,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一下,就是:请论述古代君王惩罚奖赏都是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这不仅考验考生们写议论文的水平,还考验历史水平。苏轼考完回家后,老爸叫他把文章再写一遍给他看看。结果,老苏仔细看后,默默一笑,说道:“轼儿的这篇文章,看来已然是超过老夫了。”
  果然,这篇清新脱俗的文章也被当时的主考官、文坛宗主欧阳修看重,决定列为第一名,但转念一想,这篇文章写得如此之好,肯定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曾子固(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写的,若判第一,难免会被说成徇私舞弊,所以忍痛将之判为第二。
  待发榜后,欧阳修才知道自己错判了,那篇文章原来是来自小小四川眉山的小伙子苏轼写的。而曾巩却错得了第一,最后仁宗皇帝也知道了这事。
  苏轼的文章那时就已经非常精彩,以至于他的恩师也就是当时文坛的宗主欧阳修先生写信对自己的朋友高兴地说道:“读苏轼的文章,真是感觉后生可畏,身上不禁冒汗,真是太令人高兴了!我要避开一条路,好让他出头!”(语载欧阳修《与梅圣俞》)他还和他的儿子说:“再过三十年,没人会提我的名字”(语载宋?李廌《曲囿旧闻》)果然,过了几十年后,真的没人在讨论欧阳修,大家口中说的,都是苏东坡。欧阳修当时政治地位高,又是文坛领袖,他说这样的话,苏轼能不出名吗?当然不能啊。因为高中,皇帝接见了苏轼,看过后回到宫内,对自己的皇后高兴地说到,我今天选了两个宰相之才,一个是苏轼,一个是苏辙,我现在已经老了,用不了他们了,留给子孙不是也很好吗?(语载宋?方勺《泊宅编》)
  不幸的是在公元1057年,苏轼兄弟俩中完进士,母亲去世了,兄弟俩必须回乡服丧两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甦亚深蓝

    老师讲的真好。好像专业播音!苏轼的词美,老师播讲的也美,相得益彰。

  • 数学阿郎

    很爱可爱的苏东坡

    秋语荷塘 回复 @数学阿郎: 是啊

  • 渔歌子6666

    我喜欢诗词,是上中学时被明月几时有打动的

    秋语荷塘 回复 @渔歌子6666: 好吧

  • 女王_zk6

    老师,我的版本还有几首词,不知您能否补讲,不胜感激《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玉骨那愁瘴雾,照野弥弥浅浪,三过平山堂下》、《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南乡子~怅望送春杯》

    秋语荷塘 回复 @女王_zk6: 明白了。好的。本来就还剩几首。有一首是联句。很麻烦。估计要讲一个星期

  • 细品名人

    沙发

    秋语荷塘 回复 @细品名人: 老朋友好

  • 娇媚妖娆

    永远的苏轼

  • 再生缘_xy

    🐔🐮🦇🐒🐽

  • 开心_19f

    苏东坡留给世人的不仅是诗词,还有他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他是一位会生活的人,是把诗远方及物质生活融合得最好的人。

    秋语荷塘 回复 @开心_19f: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