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现在讲悲情的英雄之歌,也就是我要讲列子的愚公愚山与跨父追日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是说愚公90岁了,他觉得他这一生被门口的太行山和王屋山所阻挡,所以他下决心要用简单的工具,把这两座山移走,挖下一点山上的土、沙石、植物装到簸箕里,装到篮子里,把这些东西倒到渤海里去,这样就可以改善交通状况,使后辈的生活更加快乐。
愚公他是带傻气的老头,他们这个村里头正好还有一个智叟,是一个聪明的老头,这个聪明的老头就说,愚公你也太冒傻气了,像你这样的话,你干到死,你干上几辈子,你都从这山上挪不走多少东西,你怎么可能靠你这么一家子这么几个人的力量,靠一点最简单的工具,就能够把这两座大山移走。
但是愚公说,山是不会增加的,我一筐就是一筐,我移山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我就无限期的移下去,反正是它只能减少,不能增多,那我不就成功了。他的这个决心,感动了掌管世界的最大的大神,这个大神听了都受到了触动,说这个人太厉害了,我们帮他的忙,于是就派天庭的力量把这两座山挪开了,给他让了路。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做到家喻户晓,因为毛主席曾经讲过,而且它把中国共产党说成是愚公。共产党要感动的上帝,感动的天地是谁?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社会主义者革命者心目中的天地,有了人民,那就是什么山都可以移走,什么困难都能够克服。而且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革命者,中国的共产党人,确实他们的这种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意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有了今天。
在列子一书汤问这一章里边讲完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立刻就讲了夸父追日的故事。这个夸父追日的故事,他讲的非常之短,但是滋味无穷。说跨父自不量力,他把自个的这个能力估计得过高了,“欲追日影”,他就看着这个太阳在天上运动影子,影子在那运动。他说既然太阳能运动,我得看看这太阳它到底要上哪去,我得跟着它走。于是就追着他,一直追到了一个日落的地方。
到了那儿他追得时间太长了,也太费劲了,而且是在太阳的日晒之下他渴,渴了他就去喝了黄河的水,把整个一条黄河的水都喝光了,又喝了渭河的水,黄河的水也喝干了,渭河的水也喝干了,还解不了他的渴。因为你想他追太阳,他走了多少路,他费了多大的劲,出了多少汗,两条河水不够,所以他到了一个大的湿地那边去,他还要再去喝那边的水。但是还没等他走到大泽的附近,他就渴死了。
渴死了以后,他把他的手杖就扔在那,结果他的尸体变成了肥料,他的手杖变成了树枝,在那儿长了一片桃花林,这个桃花林一下子就长了数千平方里,一大片美丽的桃花林,就是跨父他的尸体和他的手杖所形成的。这个故事一上来说到了,他不量力,这个似乎对跨父不无微词,略有批评。
但是整个看完这个故事,你觉得他很悲情,因为人这一辈子,你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还要看他的精神,还要看他的过程、奋斗。我并不是只要求最后,比如说你奋斗了60年了,到了61年你成功了,你这一辈子难道只能从61岁的时候算起吗?不是,他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而夸父的这个过程不简单,他的志气很大,他非常的豪迈,他不怕失败,在他开始行动的时候,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不怕风险,他表达了人的一个崇高的理想。
在追太阳的这样一个行动当中,他喝干了黄河之水,他喝干了渭河之水,他留下了他的尸体,他留下了他的手杖,形成了一个数千平方米的桃花林。这一辈子够伟大的了,他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一种拧死不屈的精神,当然也有某些遗憾。
比如欧洲很有名的作品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有些事情很可笑,甚至于成为一个被嘲笑的典型。即使这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堂吉诃德致敬,因为他有某种理想,他有某种骑士的精神。虽然他骑的不是骏马,也不是宝马,他骑的是一条驴,情人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美女。虽然这些地方他都没有做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仍然抱着一种很崇高的,很厉害的,很极致的这样一种幻想和想象,进行着自己的奋斗。《堂吉诃德》描写了当时的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让人看着哭笑不得,也有很多亲切,终于喜爱上了这样一个人物。
至于夸父追日,除了第一句说他不量力以外,其他方面都是很了不起的,你到现在想想,谁有这么大的志向,敢和太阳赛跑,谁又有这么大的业绩,能够留下几千平方里的桃花林,桃树林,太了不起了。所以现在人们谈到夸父的时候,可能觉得对他有些夸张,但是仍然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是一个有志气也有行动的人。
所以我记得当我们怀念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的时候,贾平凹先生也曾经表示说,路遥就像一个追日的夸父,他也许太急了一点,也许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爱护的不够周到,但是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不怕付出代价的一个作家。他仍然有相当的成就,他的许多作品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个愚公移山,一个夸父追日,两个故事还有相得益彰的效果。因为正是在这样一个故事当中,我们既看到了决心的重要性,又看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我们既看到了有大志的重要性,有敢于挑战的这种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又看到了所谓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就是说您不管要上多么高的高山,你得从平地上开始从碑下的地方开始,您不管要去多么远的地方,去找王母娘娘也行,可是您得从你脚底下那条路开始。
一个人活着几十年连点大志都没有,连点大的想法都不敢想,太可怜了。如果只会想而不会行动,不会从小处开始从近处开始,未免也令人感到遗憾。好,那么我们问一下自己,对于一个愚公,一个智叟,一个夸父,你究竟觉得哪一个更亲切?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次再见!
【原文】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汤问·夸父逐日》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就像李小龙一样,他的精神永在世间
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犹如企业的领导者,领导者的决心和意志赋予了领导者的影响力。
愚公就像中国老百姓的写照,勤勤恳恳,一代代努力改变命运。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初心不移,精神与过程与你同行…
谈古不论今
现在宣传西方太多了,西边的月亮也比中国圆呢。年轻人有房有车有工作还不满足啊。最后还想到西边儿去和“王母娘娘”交友,不劳而获,异想天开。
愚公移山,夸父追日。
好听
打卡
看到这些古文,对祖先生出无限敬意,祖先的精神是何等雄强,何等豪迈,而我们今天却在仰望西方。
此事楞严常露布 回复 @思多各: 是的。近代中国就像是一个年长的老人,躲闪不及,被一群疯狗咬了,结果从此丧失自信,去学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