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说102期 - 郑永锴&梁鸿儒 - 做人,别做工具

史蒂夫说102期 - 郑永锴&梁鸿儒 - 做人,别做工具

00:00
02:16:37

本期嘉宾郑永锴和梁鸿儒都是家庭治疗师,郑老师的知乎是:郑永锴 Michael,微博是@郑永锴_Mike。梁鸿儒的知乎是:梁鸿儒,微博是@梁鸿儒X家庭治疗。


本期话题包括:

- 生活中无法言说的体验

- 男性在家庭中的缺位

- 大男子主义的背后是工具化

- 信任是亲密关系的核心

- 旅行的目的是拓展自我边界


Steve说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科普作者史秀雄(Steve Shi)的个人播客节目。这是一个通过深度交流,拓展意识边界,提升自我认知的谈话类节目,主要关注心理学科普、个人成长、亲密关系等话题。听众信箱:asksteve@126.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魏魏896

    超赞的一期,感觉今天的谈话含金量好高。 说到工具化,其实我觉得更有能力和觉知的人才会苦恼自己是工具吧,因为他除了具有和满足工具功能外还有盈余的能力和价值;但是,对于一个一般人来说,单是去发挥自己的工具功能属性都拼尽全力,暂时并没有超越工具的能力。就像是如果做工具需要10分的力气,14分的人当然会探索和拓展自己工具之外的属性,但一个7分的人,可能毕生都在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具,还会为自己能够达到9分或者10分心满意足、沾沾自喜。

    1395210eqjs 回复 @魏魏896: 即使事业有成,他依然还会为努力成为工具而失去很多,承担代价。当然了,成为工具也有好处的,比如:大多数人会觉得这种人比较成功,物质条件不会太差。最后一点就是:成为工具化和努力工作是不同的概念,有区别,前者可能表现的,对规则上级领导唯命是从,不会有自己思维,也没有勇气质疑他人的信念,以至于发展成工具。努力工作则是持续奋斗信念会维持一些信念,比如,具备认知勇气去质疑公司谣言负面信息的源头,并不会随波逐流传递公司负面信息,很有可能调和对老板过度理想化的标准,并且会质疑公司的决策是否违背道德。决策发展是否触碰法律等等,所以努力工作的人不但努力工作,还具有理性和认知公平性。而工具化可能会确逐渐失去自我。

  • 咩咩_la

    对于大巴游的言论有些偏激,外国人也有大巴游啊,我在杭州,广州,西安都看到过一车一车的外国游客坐大巴旅游。你们觉得出去旅游是要体验不同,别人坐大巴也是啊,只不过你觉得体验程度为7的不同才叫不同、别人觉得体验程度为4的不同就OK啦。有时候扩大的视角不是你黑我白的视角,而是大家都灰了吧唧的视角。

  • 芸鸡

    听的时候一直在分辨梁老师和郑老师的声音

    听友141054153 回复 @芸鸡: 普通话比较不标准的那个就是郑老师哈哈哈哈

  • 映_0w

    沙发

  • 佐开朗基罗_kA

    很赞

  • 沿途的风景Hannah

    在遇到事情,怀疑不相信自己时,听steve老师的节目,能给自己一股,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勇气,谢谢有你的博客陪伴,学到了很多

  • 午后阳光

    为什么心理学家容易研究群体,因为这样容易得出结论

  • 吉祥阁的柠檬

    1.青春期的概念很赞。 2.男性工具化的那一段很有启发。 3.大巴旅游那段steve老师绝对了点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排除有人需要那种方式去旅游的 4.经济萧条时思想人文会大发展的这一段,有个联想,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会是成长的机会,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人,我们就是它的体细胞,它遇到困难时也是成长之机。哈哈,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人对社会都一样。有些人常年不感冒不生病,却一生病就很严重,有些人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反倒不容易得恶性疾病,估计也是一个道理。

  • 天空的鱼_nr

    感觉还可以聊更久哦

  • 阿雯0729

    滴滴 打卡。史老师越来越幽默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