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刘若英-《她的温柔》
李宗盛写过一首歌,叫《她的温柔》:
她的温柔
是一种火候
不是哪个青春小妞随便学得走
可如今青春小妞不想学成熟女性的温柔,中国的大龄女子,都在被逼着用青春无敌,填满自己脸上岁月的沟壑。
“少女感”
是对女性最残酷的形容词
51岁的“玉女掌门人”周慧敏被送上热搜,已过知天命之年,依旧肤白貌美、身材窈窕,甚至“秒杀”一旁伴舞的年轻女孩。
在出道三十周年演唱会上又唱又跳的她,被网友夸为“少女偶像”、“冻龄女神”。
在有人扒出未经PS的图片后,质疑她的“少女感”都是靠修图修出来的。
高清图虽没有之前惊艳,脸颊也稍有僵硬,但周慧敏看起来依然比实际年龄小了十几二十岁,身材也和精修图没有太大差别。
人们忽略周慧敏已经年过半百,忽略这样的状态在同龄人中已实属难得。
前几日开播的《如懿传》里,周迅饰演的十五岁少女的片段因为声音稍有违和,被网友吐槽是此剧最大的败笔,说她“一大把年纪还装嫩”。
虽然眼神仍在传递少女的灵动,但戏里周迅的声音和扮相,与观众心中的少女确实相去甚远。
这种情况也并不只有周迅,在一部剧里从十几岁的少女演到老媪,年龄跨度长达几十年的,大有人在。
对于女明星来说,似乎演得了少女,才代表一种高级的竞争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少女感”成了对一个女性最高的赞美,不管是二十岁还是三、四十岁女明星的通稿上,都缺少不了这个关键词。
因演技被观众认识的女明星们,人到中年,在社交媒体的通稿中,也只剩通篇的“少女感十足”。
哪怕少女感三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冒犯——不是演技不行了,而是如今只有用少女感才能赚来眼球。
女明星为什么不直面自己的年龄?
没人给这个机会。
她们不能老,也不敢老。
在尴尬的年龄面前苦苦挣扎,就只能用“少女感”来延长自己演艺生涯的寿命。
国内的银幕没给这些女明星“优雅老去”的机会。
一旦被定义为中年女演员,就意味着只能成为剧中的配角,饰演母亲之类的角色,甚至是没有戏演。
姚晨在演讲上自嘲是“一个不得志的中年女演员”。
因为生孩子拒绝了一些好项目,回归之后,体会了人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
明明是在表演状态最好的阶段,能接到的角色却少之又少。
总是扮演大姐、母亲的演员刘敏涛说:
“我们这个年纪,是有生活阅历的,还有对人生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感悟、认知。
我就想,这么丰富的人生,为什么就没有作者、编剧老师去感兴趣呢?”
大概是因为关注点都在诸如蓬蓬裙此类上吧。
中国的女演员,在剧里似乎只有少女和老太太两种状态。
女人在不同年龄段里独特的韵味与美丽,被彻底模糊。
要么“未老先衰”,戴上银白色的假发饰演老妇,要么“一把年纪继续装嫩”,大多数的女明星为了有更多的戏演选择了后者。
演员赵立新吐槽中国影视剧现状,为中国女演员鸣不平 / 微博
中国社会对于女人年龄和外表的苛刻,也不仅限于娱乐圈,
毕竟在中国并没有“老美女”,只有“冻龄美女”和“不老美女”,“老女人”也是个明显的贬义词。
对于年龄的焦虑,对于老去的恐惧,如疾病一般蔓延在普通人里。
衰老,是每个中国女人最害怕的东西。
中国女人老不起
如果说明星需要抛头露面,某种程度上来说,迎合大众的审美有一定道理,那这种现象对平常人的摧残,才更扎心。
国外有一份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调查,在网络世界中,男性的吸引力、以及两性方面的欲望会在50岁达到巅峰,而女性则是18岁。
换句话说,女性自从18岁成年之后,就已经活在了“衰老”路上。
“女性更关注大脑,男性则对身体的感兴趣程度更高。”
容颜易老,似乎全世界女性都走在抗衰老路上,而中国女性,在这条路上已弯道超车,成为后来居上的抗衰老大国。
国内有份《女性消费报告》,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女性,美妆个护产品都是其消费最多的产品类型。
在医疗美容上,也处于高位。2017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美容国家。
怕变老的中国女人,在护肤美容上花了数不尽的心思,也交了最多的智商税。
有研究机构预计,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就将突破万亿元,成为居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
坐着火箭成长的医疗美容行业,背后藏着无数乱象。
精油按摩、卵巢保养等充满噱头的服务也成了部分女性抗衰老的必修课。
是什么把中国女人逼得如此怕老?
为家庭活着的中国女性,天然多了层束缚。
在东亚文化圈,父为子纲被刻进了文化的传承,父母并不希望子女有太多主见,更希望子女能听从长辈教导,让子女按照自己规划的路走下去。
“你现在已经是个剩女了。”
超过三十,还没把自己“兜售”掉的女性就成了部分父母眼中的失败品。
某一天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眼中的老人,就更在抗衰老路上,不敢掉队。
心理学中有一个阿施效应。心理学家阿施通过一组实验证明了从众对人的巨大影响。
他创立了一些情境,要求参与者在客观事实绝对清晰的条件下做出判断,
但许多参与者都在其他人的错误引导下,说出了与事实不相符的答案。
一件错事,当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即使你明知不对,也会慢慢相信它是对的,还会为他辩解。
当所有人都认为“美就是年轻,就是肤白貌美大长腿”时,恐怕绝大多数女性都难以逃离这套诡异的判断体系,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不得不承认,某种程度上,女性也是被影视剧、大众媒体给吓老的。
媒体爱的是四五十岁的不老女神,“岁月从不败美人”是他们冠以大龄明星的至高赞美;
到了普通人那里,又有“我采访了十个大龄剩女才知道她们为何剩下来”。
早已形成的对三十往上女性的刻板印象,加剧了“老去=失去”的恐怖氛围。
村上春树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慢慢受锤的中国女性,总有那么一个崩溃的时间点——日积月累的打击,和畸形的审美观,终让女人内在也衰老,因不自信而把人吞噬。
习惯了被绑架、束缚,就不再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
很少有人能坦然承认自己生理上已经变老了,即使她的年龄还很年轻。
她们不愿相信时间馈赠的阅历和经验,只恨岁月带走了青春。
没有自信的中国女人,只能不断追求外在完美。
女性可以活出什么样子?
去年国外各大电影节,中年女星的厮杀成为主战场。
《三块广告牌》主演、61岁的Frances Louise McDormand,和曾在《穿Prada的女魔头》中扮演冷血主编、69岁的 Meryl Streep 争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Isabelle Huppert横扫各大电影节,65岁再度封后。
一批60后戏骨,依然强劲。
回观中国娱乐圈,画风差异如同两个次元。
鼓吹“少女脸”,到底是在迎合谁?
是市场,也是观众被强行养成的审美观。
一个明星就代表一种个人品牌,作为“商品”,只有延长她的“保质期”,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机会。
所谓的“少女”人设,是经过资本敏锐嗅觉的挑选、大浪淘沙下来的,极为稳妥安全的选择。
但人类无法与自然规律抗衡。
其实,我们的审美曾经也足够“包容”。
香港电影的巅峰时代,也是一个美人井喷的时代,美得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林青霞的中性美,王祖贤长手长脚大骨架的健美形象……都备受推崇。
职业剧中的女主,也有与异性的情感纠葛,但也能保证绝对的专业和冷静。
作为律师,当庭辩护时犀利交锋,情感危机时不拖泥带水,拿得起放得下。
做法医,独立干练,感情戏照样让人心动。
电视剧对观众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
风靡全球的美剧《欲望都市》,讲述了四位性格各异的都市女性一地鸡毛又风生水起的生活。
有外媒报道,随着此类“中年女性独立”影视剧的热播,当时美国中年年龄段的女性,对高级内衣的需求有了明显上升。
之前,深V装、长筒袜,主要是20多岁的女孩在消费。
电视剧中营造的积极形象,影响了更多女性挖掘自己的自信心。
女人应该保持年轻和美丽?
应该,但也是以一种自愿且顺应自然的方式。
张曼玉曾问张国荣:“你怕自己的样貌会不美吗?”
张国荣回答:“这一点你没有办法,随着年龄增加一定会衰老,最重要的是一句话:aged gracefully.”
优雅地老去,是一种智慧。
美丽的皮囊有保质期,但是智慧只会永远增值。
中国女性,不该被“少女感”绑架。
主播介绍:依米,有书签约主播。前电台主持人,声音工作者。新浪微博@听依米 ,微信公众号:听依米(ID:yimisunlight),每晚用一段声音跟你道晚安。晚安前,依起听。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怎么加速
喜欢听
听依米 回复 @逝去的青春_ib: 谢谢您的耳朵喜欢,也欢迎点击头像收听更多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