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上一讲讲到,佛法最早的时候是口传的,其实现在也还是有口传教法的存在,怎么判断是不是真的佛法?怎么保证佛法不走样呢?
就是一定要依循佛法的法印。
一听“法印”这个词,大家马上就能够理解,这个概念非同一般,就是好像在什么上面盖了一个印章,因此就有了确认的标记,所以以前的高僧大德们都说“印,就是印定诸法不可移改的意思,证明所说的道理就是真正的佛法。”
可以说,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思想,宗教也是如此,当时的古天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修行意识的国度,所以宗教林立,有着各种各样的修行法门,据说大圣佛祖时代,就有96外道,甚至有更多的106外道等等的说法,而佛教,就把自己称为内学、内道,把其它的宗教叫作底体迦,意思就是外道、外法、外学。
我们现在讲到外道,都感觉好像这是一个贬义词,似乎带上了邪思魔说那种感觉,但是实际上,佛教要救度一切众生,是要和谐一切众生,外道本来的意思并没有任何褒贬,甚至这个词语本身在梵文中还带有一点尊重的意思,是表示神圣而应该受到尊重的隐遁者。佛祖会选用这样一个词语来称呼佛教以外的修行人,实际上是体现了佛陀的慈悲与和谐。事实上当时也就是这样,虽然佛祖在有时候不得不与外道进行辩论,但也有不少时候,佛祖的听法席上,是还有很多外道一起坐着的。所以,我们后来的理解,跟大圣佛祖的原义,是有些相去甚远。
而法印的确立,给我们划了一道明朗而准确的界线,让我们在佛法与外道之间能够得以明确的辨析而不至混淆,就像我的师父经常讲的,“佛祖教导的三法印,对于佛教徒们来说,是衡量一切层次佛法与外学的根本分水岭,是佛教徒们判定内学和外道的试金石。”
那么三法印到底讲什么呢?就是杂阿含经卷十所说的“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个标准,这就是三法印。在这个基础上,又有四法印,就是在三法印――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之外,再加上“一切行苦”。四法印大家可能还是听说过的,但是五法印就难得一闻了,五法印,就是在四法印的基础上,再加“一切法空”,就称为五法印。这些法印,按《法华玄义》的观点,都是小乘的法印,用来断定小乘教法是否佛说。而大乘只有诸法实相这样一个法印,即一实相印。
密宗又有“圣心密印”。对于三法印中的这几条:诸行无常,也叫一切行无常印,简称无常印。世间的一切有为法,如我们之前所讨论过的,都是无常的,但是众生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无常,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观察到世界实际上是瞬息万变的,所以,生活在无常之中,却反而时时执着于常,事与愿违,自然就会经常痛苦不堪。所以,佛就说无常。第二样就是诸法无我,又叫一切法无我印,略称无我印。这个无我印,是通用于世间的一切的,无论是有为,还是无为,所有一切都是没有自主性、独立性,这就是无我,众生如果不相信无我,就变成不仅仅是水有水性、火有火性,而且他会认为这水这火都是有独立性,可以独立存在,但佛就是告诉我们,其实一切都是随缘而生、随缘而灭,火一遇风就摇摆不定,一遇水就熄灭,并没有一个根本的主宰。第三涅槃寂静,又叫涅槃寂灭印、寂灭涅槃印,略称涅槃印。这是佛以涅槃之法,帮助众生出离生死之苦,得到寂灭涅槃,这是讲无为法。
一实相印,就是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是特别用于印定大乘经的。关于这个无二无别的一实相印,举个例子,人们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就是符合一实相印的佛法。
至于圣心密印,其实是一种以心传心,难以言喻的。如果勉强用语言来表达,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小乘经三法印。无常无我寂灭涅盘。大乘经一实相印。又下文云。以陀罗尼印印之即经之正体也”,大概其中说的陀罗尼印印之,有点这个意思了。这些法印,就是判定是否佛法的基本原则。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平时是怎么来判定是不是佛法的,你的判定思路正确吗?
其实很多人会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的判断标准一般是,剃光了头就是出家人,不吃肉才是佛教徒。这好像是很明确的一个标准,当然有时候,还有一些隐性标准,比如,有的朋友一看到出家法师们居然是拿着如此好的手机,心里就会激荡起不平之气,出家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好的东西?!甚至,有的法师居然还用红色的充电器?!如果看到有照片在显示这位法师身上穿着打补丁的法衣,大家都会非常赞叹,并且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许多人说:这才是真佛教啊!――那么这些想法对不对呢?
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地学习到,佛教的戒律其实也是有多种层次的,所有戒律的制定都有其特别的缘起因由,所以判断一个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有时候小乘的戒律和大乘的戒律看起来似乎都很不一样,佛祖甚至曾经告诉持戒第一的优波离:“汝今当知,声闻、菩萨学清净戒,所发心所、修行异,优波离,有声闻乘持清净戒,于菩萨乘名大破戒;有菩萨乘持清净戒,于声闻乘名大破戒。”后面还做了很多具体的分析。这段佛祖的圣言量记载在《大宝积经:富楼那品》。
而且不同的流派,也会有不同的戒规:
比如我们中国的佛教徒大部分都是吃素的,因为似乎历来、普遍就是如此,而且佛经上也有很多关于不杀生的教诲,所以中国的朋友们很自然地也容易把吃素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必然标准,但是如果这样简单思维的话,就会无意间否定掉一些很好的佛教流派,比如南传佛教托钵化缘,像现在的斯里兰卡、泰国等等的上座部佛教,还是允许吃肉的。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里记有一件事情:
“复有一人。与北道使人相逐至缚渴罗国。于新寺小乘师处出家名质多跋摩。后将受具而不食三净。其师曰。如来大师亲开五正。既其无罪。尔何不食。对曰。诸大乘经具有全制。是所旧习性不能改。师曰。我依三藏律有成科。汝之引文非吾所学。若怀别见我非汝师。遂强令进。乃掩泣而食。方为受具。少闲梵语覆取北路而归。莫知所至。传闻于北天之僧矣。”
一位从中国西行去求法的比丘,到了缚渴罗国,终于得着了求法的机会,准备要在这里出家受戒,结果就是在吃不吃肉的问题上跟他的导师出现了矛盾,因为他的习惯就是中国的习惯,包括也不吃三净肉,而他的导师却说:“如来大师亲开五正。既其无罪。尔何不食。”意思就是:这是佛祖当年亲自开许了五正食,你为什么不吃呢?五正食里是包括了肉的。而这位导师还说自已,说我是“依三藏律有成科。汝之引文非吾所学。若怀别见我非汝师。”意思就是我这样也是依照佛的教诲,也是依照戒律来做的。
当然我讲这样一个历史上的事情,并不是说我建议吃素的朋友也都要去吃肉,任何事情还都是有它的因果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你吃肉或者你吃素都是因为什么。可以说,佛法的目的,就在于《心经》上所说的“度一切苦厄”,而不同的佛教流派,他们虽然具体的做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只要是佛教,必定也都是要站在慈悲的基本立场,所以大家都是在共同的出发点,利用各自不同的善巧方便,来达成这个目的。所以,各自立足于各自的佛教传统,尽好自己慈悲的本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慈悲的责任,这是最好的选择。
老师讲的很细很好!
师红长老 回复 @听友282951459: 谢谢鼓励。
师傅!人真的能修成超能力?
师红长老 回复 @铁牛字憨憨: 所谓超能力只不过是我们一般不具备,但实际上人都有各种潜在的能力,清净了都会显现的。但是不能把这个当做目标,贪求这个就是不清净。
对不起 我要静下来听 请原谅
师红长老 回复 @1391287tjeq: 这样想很正确
生活在无常之中,却时时执着于常,事与愿违,自然就会经常痛苦不堪。所以佛说无常。
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早!谢谢那句世事无常还求平常。。。解混沌之惑困惑里竟然迷糊了早明白的道理!
师红长老 回复 @打个响指换世界:
我比较鲁钝,初学佛法,请教师红长老:“大乘法印:诸法实相,而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大明白,请大师解惑
课程助理之一 回复 @听友394367730: 请您继续听课程,后面长老有讲解的
请问长老有为法和无为法究竟是什么意思?弟子时常听到这两个词,但其实并不是很理解。谢谢。
师红长老 回复 @超兒_dq: 好,以后解释
但佛就是告诉我们,其实一切都是随缘而生、随缘而灭,火一遇风就摇摆不定,一遇水就熄灭,并没有一个根本的主宰。l
多闻数穷
师红长老 回复 @霍JW: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他是和守中对立而言。本身,多闻不是错,关键所闻能不能落实。佛法本来讲的就是闻思修,不是以闻为前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