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问答 48:藿香正气水到底该不该喝

听众问答 48:藿香正气水到底该不该喝

00:00
11:07

看到这个标题,我估计很多人大概又要误以为我要挑起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争了,因为常听我节目的人知道我对传统医学的基本态度是废医验药,我主张是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重新诠释或者取代传统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君臣佐使、六淫五邪等理论,而对中药用现代医学的理论重新检验它的毒副作用和疗效,而不是因为经典名方就可以采用双重标准来对待。但我今天真的不是来说传统医学中的问题的,而是我发现,很多普通老百姓经常会用错一些常见的中药,我想不管是现代药还是传统药,吃错药总归是不好的。

 

为什么要做这期节目呢,因为前两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觉得特别有感触。前几天我侄女来我家住几天,早上起来后,希望我能去给她买几瓶藿香正气水来喝,我问为什么啊?她说她中暑了,感到浑身无力,头很晕很晕,喝了藿香正气水就会好。我就跟她说,中暑的症状可不是你这样的,藿香正气水也不能治疗中暑,如果你确实感到不舒服,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要自己随便买药吃,吃错药对健康是最不利的。但是我侄女坚持称自己是中暑,我怎么也说服不了她。

 

从这件事情我发现,很多人对中药存在的误区可能比现代药还大,所以我就很想做一期节目来谈谈藿香正气水。首先一个问题,藿香正气水能不能治疗中暑,我想让中医自己来解释是最有说服力的。

 

首先我们来听一下北京中医大学主任医师郝万山先生是怎么说的:
 
“(这本书里记载的藿香正气散包括了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大枣、白术、陈皮、后破、苦桔梗、炙甘草和生姜共13味中药。)这样的话,它就起到了外散风寒、内化寒湿的作用,所以它是一个治疗夏天的外感风寒、内伤寒湿、上吐下泻、身上发热头疼的一个很好的(药)。因为藿香是一个领头的药,所以它叫藿香啊。这个方子就用藿香来命名了。(这个好理解,那正气,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它呢?)这个正气呢,在这里应当理解为:纠正不正之气,这个“正”是纠正的意思。”
 
那我们再来听另外一个网上比较热门的中医知识讲座的自媒体节目是怎么说的?
 
“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藿香正气水,相当于40度的酒,不可治疗中暑。生活当中啊,不少人误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呢这是一个误区。人们俗称的中暑一般是由于高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而后出现的肌肉痉挛,最严重的中暑啊称为热射病。从中医角度上来说,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治疗应当是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就不适合治疗中暑。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你比如说感冒,寒湿为主是可以服用的。”
 
所以说句实话呢,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就根本找不到说藿香正气水能治疗中暑的,那为啥在老百姓中会广为传播呢?关键原因在于啊,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上面有这么一句,可治疗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那对于这个误解,有一个叫大熊猫中医的老中医啊就讲得很清楚,我们来听一下。
 
“藿香正气水是我们在市面上见了非常多的一种药物,在这个说明上面呢,它有一个“去暑湿”。这个暑湿呢,它和我们现代医学的中暑不是一个意思。我们现代医学的中暑是一个白话词,大白话的说法。它正经的叫法应该叫做热射病,它和我们中医所说的暑湿完全不是同一个病。
 
我们中医认为自然界是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这个六气的。这个六气是构成自然界的一个必备的几种气。其中暑气呢,它包含着湿,也包含着热,就是一种湿热。这种湿热作用于人体以后呢,会出现头晕、胸闷、胃胀、不思饮食、这个疲惫啊头疼啊,甚至低烧。这是中医的暑湿。他们没有搞清楚藿香正气水上面所写的“暑”和现代医学的“中暑”之间的这个关系,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对于藿香正气水的一个误解。”
 
在我看来呢,吃了不该吃的药,远远比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危害更大。为什么?骗人的保健品一般都不敢往里面惨什么有毒性的物质,因为他们深知要骗的长久,有没有效果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出点什么事情,出了点健康问题那马上就倒大霉。所以,保健品里面一般也就是一些很容易被人体代谢掉的物质,吃了对身体也没有什么毒副作用。但中药不一样,它好歹是药物,是药物就会有副作用的。如果不对症吃药,就会产生没有必要承担的健康风险。
 
“藿香正气水知道吗?藿香正气水不知道吗?夏天防中暑的。我姐姐拿这个当饮料喝。夏天喝,一天两次!小罐的一天两次。后来我给她看《中华中医医学》杂志上统计,一直宣传它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当饮料用,非处方药,结果每年导致几十上百人致残,出现副作用,生这个病那个病,都统计出来。我给我姐看,我姐哈哈大笑,她说我喝了几十年都没事,中国人喝了一千多年都没事,咣咣继续喝!”
 
老罗讲段子很好笑,在藿香正气水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那两栏中都写的是“尚不明确”,有些人可能以为尚不明确是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的意思。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尚不明确是什么意思?”,结果的第一条就是百度知道,里面的最佳答案是这么写的,我念一下:国药准字药品上标注“尚不明确”的做法是国家许可的。“尚不明确”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实际上是因为这些品种在临床研究观察时,所观察的群体身上没有出现一些不良事件。这个回答是完全错误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非常不喜欢百度的原因之一,而如果你在 Google 上搜索同样的关键词,出来的第一条的结果就完全不同。
 
我们来看看国家是怎么规定的,这个标注的法规是国食药监[2006]28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尚不清楚有无不良反应的,可在该项下以“尚不明确”来表述。
 
非常清楚,尚不明确就是字面意思:不知道有没有不良反应。

 

但是,藿香正气水的成份中确实有值得我们警惕的东西。首先,最需要警惕的就是酒精,还不是一点点酒精,藿香正气水的酒精浓度是 40%,相当于 40度的白酒。要知道 41 度的白酒就算是高度白酒了,所以,喝了藿香正气水开车,那铁定是酒驾了。至于酒精有哪些副作用,我想这个不用我再多提醒了,我只说一句,酒精是国际癌症协会公布的一类致癌物。如果你是想找个借口过酒瘾,这当然是你的自由和权利。但如果是一个本身就不爱喝酒的人,却由于知识的盲区,为了治疗一点完全可以自己就好的感冒、腹胀、腹泻之类小毛病,就去喝高度白酒,那就不太值得了。
 
另外,藿香正气水中还有几味中药成份也是值得警惕的。
 
【厚朴】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在欧洲被禁用。厚朴含木兰箭毒碱,可能有箭毒样作用,可引起心动过速。
 
【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可致肝肾功能损害。生半夏是《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附录的28种毒药材之一。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化学成分含槟榔碱,国际癌症协会把槟榔归为一类致癌物。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剂量微小,不足为惧,但是大家千万别忘了,一般来说,肝肾损伤是不可逆的,会长期累积,损伤一点是一点,这个和不会累积,能被代谢掉的毒素不同,是要尽可能的避免的。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用一些有毒副作用的药物,那是迫不得已,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但是,藿香正气水说明书上治疗的那些小毛小病真的不值得冒着肝肾损伤的风险。
 
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症状不对,喝藿香正气水就是吃错药,绝对不该喝。如果症状与中医的观点相符,我也认为不该喝,因为那些真的是小毛小病,与冒的毒副作用相比,真的不值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朔月审判者

    什么阴阳五行我不懂。夏天难受一瓶正气水就能好倒是真的。

    科学有故事 回复 @朔月审判者: 你下次来一口二锅头试试,没准效果是一样的

  • 线性or非线性

    越来越喜欢汪老师啦😄

    华大成 回复 @距离越来越远_0s: 200斤什么态度,关我鸟事,我的健康我负责,200斤可对我负不了责

  • 掀桌君

    一有中医话题的地方就可以看看评论有多少反智的人。。他们一张嘴就几千年 老祖宗那一套 没有必要说服他们 可能人活着都相信点什么吧

    Hal_Z 回复 @掀桌君: 人活着都得相信点什么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 一心为你_8K

    有无数科学证据显示饮用酒精对身体有害,而霍香正气水里面含有大量的酒精。

    星期五_2q 回复 @一心为你_8K: 江中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早就不含酒精了

  • 蒙农春

    我一直坚定的反中医,但是在藿香正气这个中药上一直不能理解,亲身经历,中暑了,一瓶就见效!!! 看了这么多回复,发现汪老师对留言中声明见效的视而不见,左右言他,感到丝毫的不严谨,我支持双盲等科学思想,但是藿香确实有特效,忽略了这点,而一味的反中医,是不是也不科学了呢?

    科学有故事 回复 @蒙农春: 下次把二锅头装在藿香的瓶中,喝一口试试看,没准也好了。但是我还是劝你不要喝,为了治疗这种可以自愈的小毛病,喝高度酒精以及积累慢性肝损伤不值得。

  • geng327

    我相信你讲的是事实,但间题是西医看病,小小的感冒就要对你进行一次体检,楼上楼下,跑得你喘气,花了几百元,还不一定能治好病。去一趟医院跑腿使人身累,花几百元心疼,再受医生的训斥使人伤心。老百姓看中医,的确是无奈之举。但雷香正气水的作用是明显的,每年夏天的病,我喝了病就好,看了几次西医却不起作用。

    科学有故事 回复 @geng327: 其实小小的感冒的正确做法是不用就医,这是自限性疾病,一般 7 天自动痊愈。

  • 暖阳下的万物

    不客观,私货太多

    李猫呜 回复 @暖阳下的万物: 那你快滚

  • 暖阳下的万物

    你喜欢用谷歌,只能代表你自己喜欢,没必要再节目里突出,强调,不要去诋毁别人,应该学学吴京平的节目,好多在科学界都很有争议的东西,你就不要在里面掺和了,

    乐学勤思讲究怪 回复 @暖阳下的万物: 有争议,有质疑,才会朝好的方向去改进和发展。

  • 谁是恩和d膜

    我以后不喝了,郝万山课听过的。利小于避

  • 卖了个萌

    沾中药的边就一律不吃,这是避免吃错药的,成本最低的方法。

    韩佳朋 回复 @卖了个萌: 在正确医师的正确指导下用药才是避免用错药的最好办法。否则无论中药西药都有这样的风险。我认为汪老师的这期内容主要想表达的是“不要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