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今天我们来谈谈“小圈子政治”的人才困境。什么叫“小圈子政治”?就是政权被由若干家族构成的小圈子把持,朝廷中的重要职位均由这些家族的子弟担任,他人基本不能染指,换句话说,这些家族的子弟构成了小圈子政治的核心人才库,小圈子具有垄断性、封闭性和文化基因的同质性——这些家族尽管存在个体差别,但是骨子里都很像。
生物学上有一个重要名词,叫做“多样性”,是说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因此,当种群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物种就濒危了,比如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宝熊猫,就曾经濒危。小圈子政治,统治人群的种群规模有限、生物和文化基因单一,那么,小圈子政治能够长久吗?当然不能,生物多样性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只不过,人类的故事更复杂。
中国历史上最具“小圈子政治”色彩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的士族门阀政治。当时社会的主要人口被分为士族和庶族两大类,士族又分为高级士族和低级士族。士族享有免役特权,庶族则需要为国家服徭役,这两种人在户口登记上是明确区分的。士族和庶族之间界限森严,不通婚,不交往。哪怕庶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皇帝宠臣,也很难被士族的社交圈子接纳。
比如宋文帝非常欣赏中书舍人徐爰,徐爰是庶族出身,宋文帝想提升徐爰的社会地位,就让吏部尚书王球跟他交往。王球出身于琅琊王氏,属于士族中的一流高门。结果怎么样?王球直接就拒绝了皇帝的要求,他说:“士庶区别,是国家的制度,陛下的命令,我不敢听从。”那么,宋文帝被拒之后什么反应呢?“改容谢焉”,顿时严肃起来,给王球道了歉。这就是当时人说的,“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士族与庶族的界限,是天下地下的差别。
士族所享有的最重要的特权,是他们的家族门第可以“兑换”成相应的人品,最高的是“门第二品”,而“门第二品”则意味着有资格进入那些三品以上的重要职位。比如陈郡谢氏的谢方明、济阳蔡氏的蔡廓两人,既出身高门,又有才干,当时就有人评价说:“这两人,单凭门阀就有资格做到一品官,更何况还有才干呢!”高门士族家的男孩子,无论是否有德有才,甚至无论是傻是呆,满了二十岁就可以直接做官,而且起家就是清闲高贵、升迁前景极好的官职。爆个小料,著名诗人谢灵运的爹谢焕,“生而不惠”,智力有问题,但是也能做秘书郎,靠的是什么?陈郡谢氏的门第。相比之下,低级士族出身的人想做官,就要等到三十岁了。用今天最俗的话说,这些高门士族出身的人,才是真的赢在了起跑线上,一出生就甩了别人十年,而且此后的锦绣前程也早已铺就。
在官僚选任方面,门阀制度的特点,就是家族门第决定个人前途,高门士族单凭门第就能飞黄腾达。请注意,这不是某些个人的营私行为,而是国家选任制度的明确规定。在当时,谱牒之学十分兴盛,就因为搞清楚谁是谁的儿子、谁的孙子是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起点也是终点。
南宋学者叶适说:“东晋权归王谢庾桓四族,而四族亦人材所自出。”东晋的建立是琅琊王氏与皇族司马氏合作的结果,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后来的东晋政权继续保持了这种高门士族与皇族合作的“小圈子政治”格局。那么,这个小圈子的人才发育状况如何呢?
我们举例来说。琅琊王氏的王徽之,名父之子,他的爹就是书圣王羲之。王徽之给车骑将军桓冲做骑兵参军,是专管骑兵的参谋。桓冲呢有一天就问他:“欸,你管那个部门啊?”这上司已经够糊涂的了。那么下属是怎么回答的呢?王徽之说:“不知道是什么部门,常常看人牵马来,应当是管马的吧。”桓接着问:“有多少匹马呢?”王回答:“不问马,何由知其数?”桓继续问:“马最近死了多少?”王答:“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回答的其实是很有水平的。后边两个回答,用的都是孔子的典故。马厩着火,孔子下班回家,问:“伤着人没有?”不问马。这是“不问马”的出典。“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原话,子路问死亡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读书很多,说话喜欢引经据典,论言语风度韵致,绝对是个妙人。我说出他的字来,你就知道他是谁了——王徽之字子猷,想起来了吧:夜里下大雪,王子猷醒了,打开门,斟上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忽然强烈想念友人戴安道,于是就连夜乘小船出发了。天蒙蒙亮,王子猷到了戴家门口了,却忽然折返。别人问,王子猷说:“我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要见戴呢?”这故事里的王子猷具有一种任性洒脱的潇洒之美,也算得上中国人物画廊中俊逸的一笔,至今传为佳话。但是,这样一个王子猷,做着管马的官儿却不知道管着几匹马、损耗多少,靠他治理天下,岂不是要坏事的吗?
王徽之做官的糊涂任性,绝不是个人问题,而是高门士族的风气。这种好为玄虚、不务实事的风气,在北方就已经兴起;仓皇南渡在南方落脚之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成了士族高门的一种文化标志。玄风扫荡之下,衡量人物的标准发生了强烈变形,精明强干会办事、不怕麻烦、有责任感、遵守规矩礼法成了带有负面色彩的东西,“不懂”“不会”“不知道”“不守规矩”反而成了高级范儿。跟个别人的放荡相比,标准的异化才是最可怕的,它意味着底线的撤退,是非的倒置。后世的政治观察家,看到本朝风气滑坡,常常会大声警告,说“现在有西晋的模样了,再这样下去,就要亡国了!”
标准的异化导致高门士族整体素质大滑坡。琅琊王氏的王敬弘当官当了四十年,一直当到宰相,竟然看不懂审案文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有更荒唐的,会稽虞氏的虞啸父做门下侍中,皇帝问他:“你在门下省,怎么一直没见你有什么献替呢?”献替就是“献替可否”,也就是提意见建议,这本来是门下侍中最基本的职掌。可是虞啸父怎么回答?他只听懂了个“献”,以为是皇帝要让他进贡家乡的海产品,就回答说:“现在天气还比较热,鱼干虾干都还没晒好,等过些日子我肯定会献给陛下的。”
士族高门人才凋零,最终导致了皇权与门阀共天下的小圈子政治的破局,破局的过程一波三折:权力先向皇族回归,高门势力受到排斥;接着,在士族高门的鼎立支持下,谯国桓氏的桓玄篡位,建立楚朝,试图恢复小圈子往日荣光;最后,刘裕推翻桓玄,建立刘宋,政权落入低级士族之手,高门彻底靠边站了。
在这个过程中,士族的致命弱点暴露无遗——他们不重视军事,鄙薄武将和军人。武将在他们眼中,就是当兵的,是小人,可以利用,但绝不尊重。至于高门自己,也是可以充当军事长官的,但是必须表现出一种“武事虽贱,为了效力君主,不得不暂时屈尊为之”的状态。比如淝水之战,宰相谢安在建康下棋,坐待“小儿辈破贼”。在前方指挥破贼的谢家儿郎,比如谢安的儿子谢琰,也算是有军事才干的了;但是在淝水战后,便长期做文官,对军事越来越生疏,后来受命征讨,却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功绩了。事实上,淝水之战的胜利,也包含了诸多偶然因素,本来前秦内部就是矛盾重重,秦兵从淝水岸边后撤的时候又发生了混乱,给了晋兵可乘之机。所以,淝水之战,与其说是谢家子弟打得漂亮,不如说是苻坚乱了方寸。而陈郡谢氏还是东晋几大高门之中比较重视军事的。
高门士族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格局不够大,缺乏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而他们本来是注定要领导国家的。在东晋末年被高门推出来重振小圈子荣光的桓玄,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大格局的领袖。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像是猴子上了树,屁股后面有什么,全都暴露了出来。第一,他“制作纷纭(什么都想做),志无一定(没有个准主意),变更回复(翻来覆去),卒无所施行(最终,什么都干不成)”。第二,此人处事,分不清轻重缓急,“为人苛刻小气,喜欢自夸……屁大点儿的小官小吏,也要自己来任命,诏令一道接着一道发出去,底下管事儿的部门应接不暇,可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还不知道在哪里,各地各部门报上来的案卷文书都堆在那儿不管,他自己却浑然不觉。”第三,这个人的原则是以小我为中心的,贪婪自私,都得了天下了,“听说谁有好书法作品、好画,谁家的园林美、宅子漂亮,一定要假装跟人家赌博赢过来,尤其是喜欢珍珠美玉,爱不释手。”大兴土木,满足私欲,引发朝野骚动。关于桓玄,余嘉锡先生的评价是最精当,他说:“(桓玄)应当算是隋炀帝杨广、宋徽宗赵佶一流的人物”,聪明风流有才华;但是呢,桓玄跟这两位的角色差太远了,“杨广、赵佶都是皇帝的儿子,正好赶上了亡国之运”,折腾折腾很正常;“可是桓玄竟然(以如此之资质)想要开国做太祖皇帝,实在是可笑啊!”最终,桓玄给低级士族开了道。
桓玄的可笑,就是那个高门士族小圈子的可笑。东晋103年,一百年四代人,到桓玄代晋才三代,就已经堕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种群规模太小,基因单调,自我封闭,缺乏竞争,衡量人才的标准失衡,重玄谈不重实干,又享特权,每个男孩生下来就注定要飞黄腾达,谁会努力?自取灭亡,说的就是这种小圈子政治。“门阀”的“阀”字本来指功劳,“阀”与“阅”连用,指功劳和资历,一个人凭借功劳和资历得到升迁,这本来是官僚制度的规定。后来“阀”与“门”相连,变成了“门阀”,“门”就是家门,祖先的阀阅变成了子孙后代做官的凭据。门阀政治,因缘时会,可以兴于一时,然而却不能长久,只是帝制时期官僚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插曲。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参考论文:
祝总斌《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材不材斋史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155-230、257-282页。
三、名词解释
1. 门阀制度:门阀制度(Systemof Dominant Family),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
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
2. 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
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那么它的产生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如简册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文献。因此、那种认为原始社会已经产生谱牒,并把谱牒分为口述家谱、结绳家谱、文字家谱的种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当然,谱牒的起源也有一个从简单到繁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们对自己家族世系的记忆,最初总是口耳相传,当懂得结绳记事时,就会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种东西不是我们所说的谱牒,它不会成为一种文献、簿籍。
非常喜欢赵老师的节目,有章法,有水平,有趣味。
王、谢、瘐、桓四大家族!
现在又何尝不是呢
太棒了
赵老师讲的这么好 喜马拉雅平台可以仿效三联中读的分销机制 让更多人分享到
讲的太枯燥了,二百元费用,感觉不值
喜欢赵老师,这集也感受到老师说的朴实求真的历史精神
这集有趣。魏晋崇尚无为实消极,重文轻武国之不幸!
每讲都认真听,虽然说的是历史,但是现实制度又有多少是历史的延续和翻版,这种文化遗传也许是生物的本性。给赵老师点赞,你是真正的历史学家,本本分分做学问,没有丝毫取众哗宠之嫌。
赵冬梅老师 回复 @雪莉高: 这个评价我欣然接受还请帮忙转发用心做的东西,希望更多人看到。中国需要朴素求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