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琴有知音】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把心浸泡在音乐中涤荡

155.【琴有知音】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把心浸泡在音乐中涤荡

00:00
23:16

本期文稿 

    上一次我们聊古琴这个话题,听琴的人听的是弦外之音,做琴曲的人谱的是心中之曲。荀子说过,“伯牙古琴而六马仰秣”,就是说马吃草的时候,听见了伯牙弹琴,都会停下来惆怅地望着空中,忘记了自己的草料。

    我们上一次说,牛听琴是会动容的,这次我们说马听琴是会忘食的,连动物都能被琴声感动,我们为什么今天就忙忙碌碌不愿意再听音乐了呢。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一把时光,愿意把心沉下去,愿意把琴曲当成一泓碧水,一个猛子忘我的扎下去,“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伯牙古琴在心怀泰山的时候,樵夫钟子期会说,“巍巍乎若泰山”,你这琴曲里有高山啊,伯牙心在流水的时候,钟子期又说,“荡荡乎若流水”,你弹的曲子里有流水呀。操琴人的那种寄托,既不会被误读,也不被遗漏浪费。伯牙古琴得遇钟子期,心中所想纤毫必现,所以他们俩才成了至交。而子期去世之后,伯牙终生不抚古琴。

    伯牙为什么有这么高超的琴艺呀,那要追溯一段故事了,伯牙当年学琴于成连先生,足足学了三年,所有的技巧都学明白了,就是琴声激越飞扬沉不下来,到不了空旷落寞的传神境界。怎么样才能够静下来呢,师傅成连先生就跟他说,你现在技巧学得不错,但没有学会“移人情”。天地自然的情怀,你还不能移到你的琴面上。怎么学呢,得去东海找我的老师方子春,我愿意带你一块前往让我老师帮你达到更高的境界。伯牙就跟上了成连先生,渡东海上蓬莱,历尽艰难险阻到了一个孤岛上,师傅就让伯牙在岛上等着,自己去接老师。结果“刺船而去,旬日不返”,这老师真得了,把学生往这一搁,自己架着船就走了,这一去这么长时间都天际无归舟。伯牙一个人身处荒岛,除了身边有点干粮,不知道如何度日,这日子多艰难呀,心思越来越焦虑,延颈四望寂寞无人,周围是一望无涯的海水,波涛连天,偶尔还能听见海鸟的悲鸣,就在他焦虑,忧伤,到自己恍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悟到了,他说“先生亦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老师哪是去接他的老师呀,他是以“无”为我的老师,就要让我从无中生有,体会到寂寞,以天海为师,让这样的一种波涛海鸟,它们的动静移到琴曲之上。这个时候伯牙就真正的妙悟了,最终弹出了不朽的名曲《水仙操》。

    大家都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前传,其实人寻求知音,首先得自己是懂琴,懂曲,懂音的人。我们今天要真是想把心静下来,去听自然中细致入微的动静,也许那份懂得还能被唤醒,这件事不一定取决于音乐的修养,它取决于一种敏锐和珍惜。东汉末年乱世中有一位大艺术家,当然也是一个书法音律无不精通的大学者,就是蔡邕。蔡邕写过琴赋,他生逢动荡,宦海沉浮,他自己会做琴,总是去竹林选一选竹木,想要做做笛子呀,琴呢。有一天他在一个叫柯亭的竹亭里面歇脚,忽然眼神一亮,指着亭子东沿底下第16根据竹子说,马上给我拆下来。把这个亭子底下的竹子给拆了,做成笛子一吹,笛声清悦,不同凡响。从亭子上拆的这根竹子,后来就叫柯亭笛,这成为了名笛。

    更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焦尾琴,蔡邕当时穷困潦倒,漂泊到吴地饥寒交迫,邻居家在做饭,烧火的劈柴塞进灶膛,听着噼啪作响,蔡邕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爆裂声,他就暗自惊叫,天呀这是上好的琴材呀,一个箭步冲上去,千钧一发,从灶膛里把那根木头硬给抢了出来,后来这个烧去了一半的木柴,经过他精雕细琢成的琴,因为琴尾被烧焦,就称为焦尾琴。司马相如弹《凤求凰》的绿绮琴,楚庄王的绕梁琴(绕梁三日余音袅袅),还有齐桓公的号钟琴,再加上蔡邕的焦尾琴,这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当然,蔡邕是通晓音律的,但是他的敏锐和他的珍惜,我们今天不能学一点吗?这件事情呀,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给自己找点音乐素材,有的时候能保命啊。蔡邕有一次去朋友家赴宴,他兴冲冲赶去,走到门口隐隐约约听到主人家在弹琴,但是他突然就站住了脚步,因为他觉得琴声中含着杀机。他一时惊了,请我来作客,为什么有杀气呢,乱世之中,人人自危,他当机立断,转身有走。这个时候另一个赴宴客人也到了,看见蔡邕已经在折回来的路上,就追上去问。蔡邕不说话,急急的走,那个客人很好奇,就跑去告诉主人说蔡邕跑了,主人就急急的追出来说,你怎么了呢?蔡邕只好直言相告,他说不好意思,我在你家门守听见琴声,琴声中音乐是含了杀气的。那个主人就哈哈大笑,他把蔡邕请回来,说你看,有一位比你早到的客人等大家,闲着无事弹琴,眼睛望着窗外,看见树上有一只螳螂在捕蝉,这个蝉振翅要飞又停下,螳螂就随着一进一退,我一边看一边弹,我心里就被牵绊着,我唯恐螳螂抓不住那只蝉,不知不觉,我的琴声里就带上杀气了。你看,这么微妙的情绪变化,都能够听得清楚,不阅尽世相怎么能够企及如此的境界呀。蔡邕是一个敏锐可以于乱世自保的人,他也是可以在山水之中怡情养性的人。

    有一次他在战国时候名家鬼谷子的故里清溪这个地方徜徉,他走到一个溪流的拐弯处心有所感,坐下来就随手写了一个曲子,再走一个溪弯又写了一首曲子,清溪共有五道溪弯,他就写了《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游春》写寻访仙人隐居的那种欢心的心情,《绿水》是写出了绿水荡漾的风景,《幽居》那是鬼谷子旧居的清幽岑寂,《坐愁》、《秋思》,写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慨。这就是著名的《蔡氏五弄》,心如取水,跌荡错落,这涟漪一漾就流照千年。我们这样的一种惜琴之心,一路传下去,传到今天,不知道大家还能体会吗?其实蔡邕的女儿更有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蔡文姬,她从小听父亲弹琴,一有琴弦断了,他在隔壁闺房就准确说出来是第二弦还是第四弦。

    后来东汉末年国家大乱,匈奴南侵的时候,生逢乱世的蔡文姬被掠到匈奴,委身匈奴左贤王,12年间生下两个孩子,结果夺取天下的曹操,念及故旧蔡邕,就不惜拿黄金玉璧又将蔡文姬从匈奴赎了回来。文姬归汉,悲喜交集,一个方面她觉得汉帝江山这是自己的家国故里,想回去;但另一方面,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她知道此一去,终生不得相见。这一路上她血泪合鸣,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这个曲子被后来成了她丈夫的董祀,改成了琴曲《胡笳弄》。后来唐代诗人还在说“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想一想从蔡邕到蔡文姬,这样的琴曲都是有自己身世之叹呢,他们都是在末世,乱世的时候写出了不朽的曲子。为什么诗经大序里说,一个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一个人内心有了情,他就要说,说的不够,就长嘘短叹,叹息还不够,就要唱歌当哭,去唱,唱的还不够手舞而足蹈,所以弹琴也罢,听琴也罢,你要心中有感慨,才有高山之音,流水之韵。今天我们是太忙碌了,忙得呀,自己即使是有了郁闷,要么就去找朋友,要么就是网上聊天,要么就是自己去打打游戏,还能够在琴上有这样的寄托吗?

    魏晋的名士都是在弹琴的,阮籍在自己内心心事百转千回不能表达的时候,“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深夜不寐的辗转心情,往哪去托付呀,无非托于琴弦,月光照进帷帐,清风吹开衣襟,琴声的合鸣,听到了远方“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那些孤鸿,那些飞鸟,它们琴弦上,用它们的声音,也唱出了我心中的难以言表的苦闷。当然,更为刚烈不羁的嵇康也是一样呀,他是手挥舞弦,心游万刃,这些人其实都是在琴上寄托了终生怀抱。司马氏篡权之后杀了嵇康,嵇康这个倜傥不羁的狂士,39岁被在闹市中斩首,一时间3000太学生伏地请命,请求留下这个满腹经纶的人做他们的老师,但可惜已经回天无力。嵇康赴死前做的一件事,就是取来七弦琴,专情致至的弹了一曲《广陵散》,弹完以后喟然长叹,说我的学生袁孝尼一直想要学这首曲子,我吝啬没有教他,如今我这一走,《广陵散》于今绝矣,我死不足惜,可惜把这个曲子带走了。

    他去世了以后,同为竹林七贤的好朋友向秀,就写下了著名的《思旧赋》,他说“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所以听着这样的琴声,追寻他的影子呀,慷慨的鸣笛呀,这里面就是千古的魂魄呀。大家想想看,这些都是人的生命寄托在琴上啊。今天有很多朋友都说我可不会这些,我又不解音律,我也不想再学弹琴,我现在还要费那么大劲,像孔子当年学琴,一首曲子学好几个月,我没有那个时间,我就是随便听点音乐就完了,我怎么能得琴中乐趣呢?

    我们来说一个得琴中乐趣,可能还不如你的人,这个人就是隐士陶渊明,这个风范在东晋的末年,一个真正懂琴的人,一个真正沉醉田园的人,带着他夕阳下那带霜的菊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生”,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还用劳繁琴上弹出声音吗?这话是有来历的,陶渊明辞了彭泽令以后,自招魂魄归去来兮,没有隐匿的山高水远,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俭朴田园,在这个“圆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的小空间里,每天“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他的琴是什么琴呀,不是蔡伯喈(蔡邕,字伯喈)的焦尾琴,也不是司马相如的绿绮琴,而是一张无弦琴。《南史隐逸传》里说,他不解音律,畜素琴一张,每每有酒,呼朋唤友,一起酣畅,每次都是自己先醉,一边抚着他这个没有弦的木头长啸,一边跟大家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已经喝高要睡了,你们走吧走吧。

    你看这是何等的狷狂,一段木头,他叫素琴,素到一根琴弦都没有,但是陶渊明的自得其乐,谁能听懂,无弦琴的声音呢?几百年以后,他的知音李太白说出了其中的奥秘,“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天地骄泰,天籁在心,还要琴弦干吗,风踩过树梢的声音,泉水激荡的声音,小鸟啼鸣的声音,汇总到一起,何劳弦上声,还需要弦上有声音吗?这就叫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酒有知己,琴有知音,几百年流光之后,李太白还遥想着当年陶渊明怎么抚琴喝酒的样子,所以他写了这样一首《山中与有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本身是陶渊明哄朋友的一句口语,李白改一字,续上一句,明朝有意抱琴来,妙趣佳会天成啊。

    李白这个人是多么爱琴呀,他自己也写过一首《听蜀僧浚弹琴》,他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好朋友浚和尚从峨嵋山下来为他弹琴,一挥手之间千山万壑,松风浩荡都在心上,这一刻,听琴的真心就像在冷冷流水中涤荡过一样清澈,不知不觉琴弦上的余响,融进了带霜的晚钟,人和一座秋山在音乐中融入了永恒。

    所以说听琴,各位朋友,起码陶渊明能够从无弦琴上听到天籁,今天,我们的音乐是无所不在的,但是我们愿意刻心洗流水,把自己的心浸泡在音乐中涤荡一下吗?如果听得心里宁静了,清爽了,涤荡烦忧了,那你也算是真正的音乐知音,每个人都有适合你自己的音乐,每个人都有涤荡自己心情的方式,和音乐结缘,不一定你要去抚琴考级,也不见得要一五一十讲出音乐家的轶事,只要你的心沉浸在音乐之中,那就不负中国古人这些故事,他们的故事在今天,在你和音乐之间,还在继续绵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泛泛之辈_cb

    于老师的课是每逢浮躁之时最好的良药。

  • 无无明啊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把心浸泡在音乐中

  • o3764cwa9fwrlwb78j49

    谢谢你!于丹老师讲的太好了,你是我永远的陪伴。

  • 王勇VIP

  • 王蕾_um

    老师知识渊博!!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 听友190615956

    讲的真好!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 沉默是金_4wc

    旁征博引,诗词典故信手拈来。

  • 知心鹏鹏

    还有人听吗?

  • 心上香

    于丹老师的课讲的非常吸引我,润物细无声……

    心上香 回复 @心上香: 精神导师……

  • 上善若水_66u

    于丹老师的讲课乃天籁之音,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