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何谓明王的“三至”?

013.何谓明王的“三至”?

00:00
13:26


何谓“三至”——至礼、至赏、至乐。至高无尚的礼不必“让”,天下就安置好了;至高无尚的赏不必费财力,天下的士就高兴了;至高无尚的乐没有任何声音,天下的百姓就跟着合唱起来。明王笃行这“三至”,天下的君都可以跟他结为好友,天下有德之人都可以做他的臣,天下的百姓都愿意为他效劳。因此明王便可稳如泰山,安心无忧。


王言解第三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

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明王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

曾子曰:“敢问此义何谓?”

孔子曰:“古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又知其数及其所在焉。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如此,则天下之明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后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夺其财。故明王之政,犹时雨之降,降至则民悦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


各位听众好。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七教讲完了,那什么是三至呢?所谓明王之守,不外七教;明王之征,不外三至嘛。


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说至高无上的礼呀,不必让,天下就安置好啦。为什么呢?等一下会说。至高无上的赏赐,不必费任何财力,而天下的士所有的公务员都非常高兴;至高无上的乐,没有任何声音,而天下的人跟着合唱起来了;


“明王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说明王很踏实地实行三至,所以全天下的君都可以和他结交为好朋友。那个“知”就是知心的知啦,交好的意思,两个可以成为好朋友的意思。“天下之士可得而臣”,所以天下有德性的人都可以做他的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所有天底下的百姓,每一个都愿意为他效劳。


曾子曰:“敢问此义何谓?” 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能够有这个效果呢?


孔子曰:“古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明王为什么叫明王,他能够分别是非善恶才能够叫明王。糊里糊涂能不能叫明王?不能叫明王呀。那他怎么样叫做明王?他一定要知道天下所有良士,他为什么出名,他的名望,他怎么出名,出哪个名,是因为孝顺出名,还是有德性出名,还是聪明出名。一个明王当然要让下面的人,把天底下你们认为贤良的人的名字都报上来,他为什么贤明,举一些事故给我听听。


“既知其名,又知其实”,知道他的名望为什么出名,还要知道他确实有什么事故、什么事迹。“又知其数”,又知道他有什么技能。“及其所在”,他住哪,他的心心心念念所在意的是什么。


“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然后把天下人所给的爵位,给这个人,什么叫天下之爵?就是国家的爵位啦。国家爵位谁给的,其实是制度给的,这个制度呢组织的制度,其实是天下的人所给的啦。天下的人为了这个国家已经有了这个体制,而明王只是这个体制的代表人,他代表天下的人把天下国家的爵位给这个人,所以叫做以尊之。


“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第一等的礼,最高无上的礼不必让,为什么不必让?他是把爵位给人,他也不必让,然后因为有了贤人治世,所以天下得治。所以那个三至的第一条就是有贤人,把贤人举出来,不必让的,所以叫做至礼不让。


“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把国家体制上应该有的俸禄给这个贤人,以富天下之士,让有德性的人都能够拿到这份俸禄,让他们都能够富裕,这个叫做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所以第一等的赏赐最高的赏赐,不必费任何你私人的钱财,你只是把国家体制上本来应该花的钱,给谁呢?给士,士就是有德性的人。那么天下的士都会心悦臣服。


“如此,则天下之明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其实第一条也是把贤良的人举出来嘛,对不对?第二条还是一样,把俸禄给贤良的人,对不对?这些都不必另外花钱的,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于,这个领袖能不能选出贤良的人嘛,是不是这个重点,这才是重点。


所以一定要有明王治世,不是明王的话让百姓去选,选得乌烟瘴气啊,各位对不对?那你说封建,封建如果给一个昏君,弄出来都是自己的余党,对吧,也不行,就是要明王。那明王呢,孔子就举舜啊,举禹啊他们来做例子。如果真的有明王治世,选出来都是那些贤良的人,坐在俸禄上领俸禄的人都是贤良的人,他们不必让,他们应该得的。那天下的百姓有条不紊,对他们如父母一般,所以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你看这个至乐,他们的名誉兴焉叫做至乐。那些贤良的人名誉非常的淡,而百姓跟着唱和,没有人反对的。


“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以天下至仁的人,那个明王,最爱百姓的人,他能够团结,那个和是团结,团结天下那些最应该亲近的贤人,至亲就是最应该亲近的贤人。“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所以天底下最英明的君主,能够举出天底下最贤良的人。


说到这,现在社会的弊端大概也在这,大概在这。要出一个明君,然后他能够选全天下的人,让他去选。真的明君出来那些官都要官派才有用啊,明君出来那些官如果还用民选,各位百姓选出来的到底是不是明君认为的贤才啊,那也不一定,对不对?当然百姓选也有一个好处啦,如果他不是个明君,他是个昏君,是个贪官,那干脆百姓来选,让他们不要沆瀣一气也比较好啦,对吧,两害取其轻嘛。但是如果明君出来了,你们还要用民选,各位,那你不如不要明君,明君出来没有用的,对吧。立法院的院长很贤明,但立法的人、投票的人是下面那些贪官污吏,这有用吗,这也还是没用呀,对吧?


所以,封建也有封建的好处,如果碰到明君就有好处;封建有封建的坏处,如果碰到昏君就有坏处。民主有民主的好处,大家都有一票,大家都很爽,投得很爽;民主有民主的坏处,就是百姓本来看不懂政治嘛,看不懂政治硬是要玩政治嘛,投票出来就是选一些你认为比较帅的、比较美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都是这个事情。这就是今日社会的悲歌啦,跟它的弊端在这里。


“此三者咸通”,就是这个三至都能够做得好。“然后可以征”,三至都做得好,可以征啦,征到哪里都不必担心,因为所有的人视你为父母。


“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这很重要,仁的最重要就是要爱人,爱人所以你会保护他们,你为了保护他们,所以你会抵御那些会伤害他们的。


各位,如果你是一个牧羊人,你爱你的羊,可是旁边却有狮子老虎,你需不需要为你的羊围一个栅栏,把狮子老虎隔开,需要吧?如果那些狮子老虎常常还跳跃那个栅栏要吃你的羊,你会怎样?你会拿起卡宾枪对它扫射,你信不信?这是必然的,各位对吧,这才是爱那个羊的表现。


那如果你爱你的百姓,只有仁是不够的,各位,要有后面的智。因为你只有仁你会爱人,却不懂摒弃不肖的人的话,你爱是爱不来的,因为你会害了他们的。你要保护他们保护得好,要有智,而智里面的最重要关键点在哪里,在知贤。就是你要知道谁贤良。知贤也等于知恶啦,你要知道谁是坏蛋,对吧,这是一体两面。


“贤政者莫大乎官能”,一个政治要贤良,要怎样才能够让这个政府呢很有能力,就是要官能,就是要把官位给谁呢,给有能力的人。能包含德,才能叫做能。


“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就是修这个三至。“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你把爱人做好,你把知贤做好,你把官能做好,你把三至都做好,四海之内的臣民都会为你效命。


夫明王之所征”,征是讨伐,“必道之所废者也”,明王一出兵打仗,必定是打那个道已经乱七八糟的国家。


“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然后他进入这个国家把他的暴君赶走,然后把他的政治改一改,不对的改一改,把贤人举出来。“吊其民而不夺其财”,安慰他的百姓不会拿走他们的一根针啊一块钱都不会拿走。


故明王之政,犹时雨之降”,所以明王如果去出征,他的政治,对于那些受害的国家来说,就好像下了一场及时雨。“降至则民悦矣”,那个明王攻打到哪个国家,那个国家的百姓都非常高兴。


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所以他打得越广,打到东边,东边钦服他,打到北边,北边钦服他,行施越多越广,钦服他的人越多。“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这是解前面的那一句,什么叫还师任席之上呢,就是不论他的军队打到哪里,他都坐在他的衽席之上,安稳如泰山,垂衣裳而治天下,他安心而无忧啦,在他的衽席上指挥若定。


好,以上就是《孔子家语》第三,王言解,说怎么样可以成霸道呢?各位懂的啦,霸道就是像美国一样,反正我核子弹比你多,我武力比你强,只要我航空母舰出去,你要听不听都得听,对吧?那个叫做霸道。


那什么是王道呢?王道我们听过很多,我们听了很久,我们仰望了很久,我们知道尧舜禹汤那个时代叫做王道。但是王道是什么呢,内涵没有人知道,对不对?那说起来看起来很浅,就是不外乎孝悌忠信,不是吗?不贪不求,不是吗?选贤与能,不是吗?就是这些朗朗上口这些简单的东西,但它的深意为什么会这样?恐怕没有人能够理得透,因为你也没有看人家实施得来,可以实施得来的尧舜禹汤都已经不在了,对不对?


现在的人都看不到,到处你都可以看得到,有很多贪官污吏,不过也有很多好的官吏,有很多非常清廉的,你也可以看得到很多。可是好的跟坏的来比,你会很感叹好像坏的比较稍微多一点,那个好的永远在里面苟延残喘,坏的永远都得势,因为他们手段很多。那我们百姓觉得不公平,原因也就是因为好处都他们尽拿去了,然后好像对我们很不公平。


这个是现代政治的方式,在很多国家里面虽然也做得很好,很多国家也做得不好,但是孔子把古代的明王,之所以称为明王是为什么,他做些什么,他坐在他的衽席之上,他不必出门,不出户牖而天下治,他垂衣裳就治天下。


原因在哪里呢,他把最简单的、该示范的把它示范好,一点都不哗众取宠,非常敦厚,非常踏实,非常朴实的,做好他应有的德性,而去感召,然后再去选贤良。现在苦就苦在于说,贤良的人你不一定选得到他来当官,当官的人不一定是贤良,对吧?这个就是百姓现在比较无奈的地方。


好,我们这堂课程就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13810sji

    领导首先能够识别贤才,把官职和权力给到贤德的人。

  • 13913810sji

    仁者爱人,智者知贤,贤政者官能

  • 兰子_0h

  • 13613760kqr

    明君盛世的时间还是短的。

  • 兰子_0h

    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我还得好好听听讲师解读

  • 嘉琪_i6

    这段很佩服古圣王,明王的“三至”,让天下有德之人都为王所用,从而垂衣裳而天下治!

  • kitty_2e

    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 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 明王不出户牗而知天下事~

  • 太原张惠

    古代治国需要明君,明君需要选贤臣,如何选择贤臣又需要很大智慧,“至礼、至赏、至乐”

  • 阿安_UZ

    受教了“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

  • 太原张惠

    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 明王在上位实施对下选贤的方式,就可垂衣裳而天下治,成就王道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