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讲:学会写意义型文章(4)

第57讲:学会写意义型文章(4)

00:00
14:31

学申论,就要找老吴!

你好!欢迎来到老吴公考申论范文赏析课堂,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网独家播出。本讲,我带着你一起赏析2016年国考省级试卷申论真题范文。

【标题】

以礼立国

【赏析】

本题要求自拟标题。在我的标题中,“礼”和“立”紧扣了题干的主旨“不学礼,无以立”。而“国”则代表了总论点。用极简的四个字,亮明了文章的总论点:用礼教来治理国家。

【第一段】

自古以来,学礼、知礼、守礼,就是中国文化代代传承的独特精神:无论是《论语》提到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是总书记强调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礼”的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然而近些年来,失礼现象却越来越多。此时,有必要重新聆听圣人的教悔:不学礼,无以立。只有人人学礼,方能以礼立国。

【赏析】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段包含了几个部分:(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自古以来,学礼、知礼、守礼,就是中国文化代代传承的独特精神”直接切入主题,总起全文。需要注意的是,“自古以来”这四个字,包含了明显的时间轴,奠定了第二句话的写作逻辑。(2)结合历史与现实,分别用孔子的经典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述了“礼”的内涵,也回应了第一句话中的“自古以来”,在逻辑上对应得非常严谨。(3)概述问题,用“然而近些年来,失礼现象却越来越多”言简意赅地概述了在“学礼”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这里我没有详细描述失礼现象的具体表现,一来是因为开头篇幅有限,没有多余的空格来描述;二来是要为第五段话详细描述问题埋下伏笔。(4)结合题干,亮明观点。引述了题干中的句子“不学礼,无以立”,并用“只有人人学礼,方能以礼立国”亮明了总论点。

从文字表达上看,这段话的加分项主要有:(1)引用了论语中的名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使用了排比句,“学礼、知礼、守礼”不仅是排比句,而且是递进关系。

【第二段】

    个人学礼方能立身。“礼”不绝仅仅是一种礼节和礼貌,更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指导人们社会行为的指南。如果一个人学礼守礼,就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理解、帮助,事业就会一番风顺;反之,必然会处处碰壁,最终一事无成。晚清名臣曾国藩即是学礼守礼的典范:在年轻时,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不学礼、不守礼,仕途发展跌入了谷底;而后他痛定思痛,刻苦学礼,终于登上了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赏析】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段包含了几个部分:(1)段旨句,“礼”字紧扣了题意,“个人”二字代表了本段分析的角度,“立身”既体现了题干中“立”字,又指出了“立”的具体含义,构成了分论点。(2)分析论述,通过正反对比论述,指出学礼才能立身行事,而不学礼则必然一事无成。这种论述的力度是很强的。(3)举例论证,结合曾国藩的历史故事来说明学礼的重要性。

从文字表达上看,本段的加分项主要有:(1)比喻句,将礼比喻成指导人们社会行为的指南。(2)比喻+对比,把曾国藩的仕途分别比喻成“谷底”和“巅峰”。

【第三段】

    民族学礼方能立魂。民族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灵魂。对中华民族来说,“礼”是我们独有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内在气质,换言之,这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无论是上下级关系,还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处理方式上,我们历来强调“以礼相待”、“以诚动人”。如果任由社会上的“失礼”现象四处泛滥,它势必会削弱中华民族的精神、斩断文化传承的根脉、夺走全民族的灵魂。

【赏析】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段包含了几个部分:(1)段旨句,“礼”字紧扣了题意,“民族”二字代表了本段分析的角度,“立魂”既体现了题干中“立”字,又指出了“立”的具体含义是精神、灵魂,构成了分论点。(2)分析论述,做到了两个“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理论上指出礼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再结合实际指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我们中国人都有以礼相待的传统。正面和反面相结合,除了从正面论述礼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灵魂和精神之外,还从反面论述了如果任由失礼现象泛滥,我们文化的精神和灵魂将会死亡,从而增强了说服力。

从文字表达上看,这段话的加分项主要有:(1)使用排比句,“独有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内在气质”是排比。(2)使用“对仗+排比+比喻”的写法,“削弱中华民族的精神、斩断文化传承的根脉、夺走全民族的灵魂”,这三个句子是工整的对仗句、排比句,而且“根脉”和“灵魂”还是比喻句。

【第四段】

    国家学礼方能立信。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国际关系绝不单纯是利益交换的关系,也应该包含了礼尚往来的关系。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只有我们学礼、知礼、守礼,才能获得其它国家的尊重和认可。在六百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对沿途弱小的部落和民族,以礼相待,树立了中国在南洋小国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六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开创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好局面。

【赏析】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段包含了几个部分:(1)段旨句,“礼”字紧扣了题意,“国家”二字代表了本段分析的角度,“立信”既体现了题干中“立”字,又指出了“立”的具体含义是国家威信,构成了分论点。(2)分析论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指出国际关系既是利益交换的关系,又是礼尚往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和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有力地论述了分论点。其中,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是给定资料中明确提到的,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则是给定资料以外的常识,这种写法就体现了既结合给定资料又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的命题要求。

从文字表达上看,这段话的加分项主要有:(1)引述了孔子的经典论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孔子所谓的“道义”本身就包含了“礼”的思想。(2)引述了孔子的经典论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出自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是君子在与人相处时,讲究以礼待人,所以到处都有朋友。这和本段的主旨是完全契合的,相当贴切。

【第五段】

    但如今,全社会学礼之风日下、失礼之事愈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礼仪文化不屑一顾,不学、不知、不守,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污染了社会的风气。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衰落,很多传统礼仪观念被漠视甚至轻视;二是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弊端,只重成绩不重品性、只重知识不重礼教;三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赏析】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段包含了几个部分:(1)段旨句,“礼”字紧扣了题意,“学礼之风日下、失礼之事愈多”表明本段主要是概述问题,“但”表明本段和上一段在逻辑上是转折关系。(2)分别从问题、危害、原因三个方面展开内容,逻辑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从文字表达上看,这段话主要加分项有:(1)在段旨句中,“学礼之风日下、失礼之事愈多”是工整的对仗结构。(2)“不学、不知、不守”是递进式的排比句。(3)“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污染了社会的风气”“只重成绩不重品性、只重知识不重礼教”是对仗句。

【第六段】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足见,“礼”确实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传承和改造传统礼仪文化,将其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形成适合时代、适合国人的“新礼仪”;另一方面,要重视“礼”教工作,编写教材,让“礼”进校园、进课堂、进心灵。

【赏析】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段包含了几个部分:(1)总结观点、重申立意,强调“礼”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呼应了标题中的“以礼立国”四个字。(2)提出对策,分别从传承和改造传统礼仪文化和宣传教育两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从文字表达上看,结尾引用了管仲的名言。当然,这句话并不是管仲的原话,而是进行了二次加工。管仲的原话是“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宋代的欧阳修在编写《新五代史》时,把这句话浓缩成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鉴于这句话的原作者是管仲而非欧阳修,故而仍标为管仲之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吉光片羽lily

    老师,23段都有反面论证。第5段又写问题,是不是重复了啊?

  • 阿瞒_ij

    老师分析原因时是三个,结尾谈对策只有两个可以吗?

    老吴公考吴红民 回复 @阿瞒_ij: 原因和对策要对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