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佛陀宣说四谛妙法

43. 佛陀宣说四谛妙法

00:00
20:35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接着讲佛,今天要开始的是第43讲。在前面我们讲到佛陀初转法轮,我们讲述了初转法轮的大致经过和里边相关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在初转法轮这个时候,佛陀到底讲述了哪些学说呢?佛陀觉悟所得,到底有哪些经历呢?这些是佛教的根本和基础,也是佛教文化的根本和基础,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巴利文佛经《杂尼迦耶》里的一部经《谛集》,和律藏《大品》当中的《转法轮经》(巴利文名字叫),记述了佛陀在鹿野苑向五位比丘初次说法的记录。这五位比丘是憍陈如、婆颇、跋提、阿说示、摩诃那摩。

根据这样的记载,佛陀讲述了“四谛说”。并且非常重要的是,讲述了自己的修行方式。修行方式为什么格外重要?因为有很多人亲近佛教文化,学习佛教文化。我们一般用一个特殊的术语来讲——修行,这是佛教文化当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佛陀在初转法轮的时候,就将自己的修行方式称为“中道”,“中”就是中间的中。

佛陀的原话是,“众比丘(他称呼这五个弟子)!出家人应该避免两种极端(‘中道’就是不偏不移、不极端、不执著于一端的意思)”,哪两种极端呢?“一种就是沉溺于欲乐(‘欲望’的‘欲’,‘快乐’的‘乐’)、低级、粗鄙、凡俗、不体面、无意义;另一种是热衷苦行、痛苦、不体面、无意义。”在佛陀看来,只要是极端的,都是不体面、无意义的。无论你是沉湎于各种享乐,还是你执着于苦行。不体面无意义,这六个字非常重要。

佛陀讲,“众比丘!如来已经避开这两种极端,而通晓‘中道’。‘中道’产生见和知,导向平静、通慧、等觉和涅槃。”

“中道”能够使人拥有真正的见识和对问题的真正的看法;“通慧”就是贯通的智慧、普遍的智慧,“等觉”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无上正等觉。

“比丘!何为‘中道’(什么叫中道呢)?”这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哪八正道呢?“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你要有正确的看法;正思维,你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正语,你要有正确的表达方式、叙述方式;正业,你要有正确的行为。“正”就是正确的、不偏不移的、端正的意思。

佛陀首先讲的是“中道”,是最要紧的;不要走极端、要平衡、要守八正道,是最要紧的。

接下来,佛陀才讲了“四谛”。哪四谛呢?“众比丘!这是苦的圣谛(即苦谛,苦、集、灭、道是为四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悲哀、痛苦、伤心和烦恼都是苦,与可憎者会合是苦,与可爱者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五蕴盛是苦。”这就是著名的“八苦”。

佛陀把人生的各种不如意和苦难归纳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生老病死”,前面我们讲的太多了;“怨憎会”,就是你这一生当中,总归要碰到你不喜欢的、甚至是憎恶的人或者事情;“爱别离”,是你终究要和你所爱的人和事物告别的,你守不住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这六苦,为什么是苦呢?“求不得”,因为你所求的是你得不到的。

你想不生不轮回,得不到吧,生下来以后你想不老,不可能吧;老了以后你不生病,不可能吧;病了以后你不死,不可能吧;你想这一辈子都碰不到自己不喜欢的、自己怨恨的人和事物,不可能吧;你想这一辈子都能和自己所爱所喜欢的人和事物相守终生、永不分离,不可能吧;这是印度的一种叙述传统和归纳传统。

“八苦”不是并列的。八苦有的是现象,有的是背后的原因,有的是原因的原因,有的是更深层的原因。前面是七苦了,还有一个五蕴盛苦。这就更深层次了,我们在后面再为大家讲述。这是八苦,大家记住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

“众比丘!这是苦集的圣谛(苦集灭道,第二个圣谛)”, “苦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苦的原因,叫“苦集”,“贪求引起复有,伴随喜欢和激情。诸如贪求欲乐,贪求有,贪求无有。”所以“苦”是因为贪求,是因为有贪欲,你才有去追求的渴望和激情。

有很多朋友对印度的一个了解,是因为喜欢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这是印度的大文豪,曾经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有一句诗(这句散文诗大家都知道),叫“我求索我得不到的,我得到了我不求索的。”大家看,泰戈尔这句著名的诗,里边是不是有古老的印度传统的影子?是不是有佛教文化的影子?都有。这是苦、集,两个谛。如果我们严格的说,泰戈尔是孟加拉人,用孟加拉语写作,但他是属于大印度文化传统。第三个谛是灭。“众比丘!这是苦灭的圣谛(“灭”就是消灭的灭,灭亡的灭)。完全摒弃和断绝贪求,抛弃贪求,放弃贪求,摆脱贪求,排除贪求。”灭,你有苦,也有苦的原因。怎么去消灭苦呢?怎么去消灭苦的原因呢?就是要摒弃和断绝贪求,你不能有所贪求。

第四个圣谛,道。“众比丘!这是通向苦灭之道的圣谛。”这也就是八正道。又回到了前头了,怎么才能彻底的了结这一切呢?你要守八正道,要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换句话说,你还是要回到“中道”上,不能走极端,不能执著。

“这是苦的圣谛;应该理解苦的圣谛;已经理解苦的圣谛,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苦集的圣谛;应该根除苦集;已经根除苦集,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苦灭的圣谛;应该亲证苦灭;已经亲证苦灭,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通向苦灭之道的圣谛;应该开拓通向苦灭之道;已经开拓通向苦灭之道,众比丘!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

这是佛经的一个形态。我们在汉语当中为了自己的表达更加有力,会用排比句。在印度就是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加强力量。

佛经像我们的论语一样,都是佛的弟子,再传弟子,甚至更晚的弟子来复述佛的言说,在当时佛陀的那个年代并没有写下来。就好比在孔子的年代,《论语》并没有被写下来一样。这都是后来好多代的人去回忆教主的言说,来编撰的。

编撰时候,最早的形态也不是写下来,而是复诵。就是说佛陀讲过这句话,大家要用背诵把它记住,并没有书写下来。背诵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停地重复,除了里边有一两个字改变。比如苦集灭道,只不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个字改一改,而后面都是“在这些前所未闻的法中,我产生见、识、智、慧和光。”这样有助于记忆,这是一种形态。

佛陀又讲到,“众比丘!这四圣谛(苦集灭道)有三个层次,十二种形态。如果我对于它们的知和见不真正清晰,在这个包括天神、摩罗、梵天、沙门、婆罗门、神和人的世界上,我就不能断定获得了正等觉。

众比丘!如果我对于它们的知和见真正清晰,我就能断定获得了正等觉。我产生这样的知和见:我的心已解脱,不再变动,这是最后的生,不会再有(我已经跳出轮回,不再轮回)。”

这是巴利文佛经里边有记载的,佛陀对这五个弟子初转法轮里所讲的学说。

巴利文佛经里还记载,佛陀为这五个比丘宣讲了“无我说”。这在巴利文佛经《杂尼迦耶》的《五经》,和《大品》中的《无我相经》里边都有记载。什么叫“无我说”呢?这个道理也很重要。

用佛陀的原话讲,“众比丘!色不是我。如果色是我,众比丘!色就不会受到折磨。”这个“色”不同于我们讲的好色之徒之色,这个“色”是指各种名色,指我的本性,包括我的肉体和我与世界发生联系的种种行为。

佛陀讲,“众比丘!色不是我。如果色是我,众比丘!色就不会受到折磨。人们就能说:‘让我的色这样,让我的色不这样。’然而,众比丘!色不是我,所以色受折磨,人们不能说:‘让我的色这样,让我的色不这样’。同样,受、想、行和识也不是我。”

佛陀讲完以后,还发问说,“众比丘!色是常,还是无常?”(常, 经常的常)。这些名色、外在的东西(不能说是物质化的东西)是常,还是无常?这些名色、外在的东西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

“无常。尊者。”这个学生已经明白了。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这种经常变换的、不恒久的状态,是痛苦还是快乐?

“痛苦。尊者。”

“把无常、痛苦和变易之物看成‘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合适吗?”

“肯定不合适。尊者。”

佛陀讲,“众比丘!所有的色,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内在或外在,粗或细,低或高,远或近,都应该依据正确的智慧,如实看成‘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佛陀讲,“如果你们都这么看,就会厌弃色、受、想、行和识;因厌弃而离欲,因离欲而解脱,因解脱而知解脱。”你一定要这样了解,了解了以后,才会对这些外在的东西、变化不定的东西、不恒久的东西产生厌弃之心。你既然已经厌弃了,你就会离欲(离开对它的贪求和欲望)。你不喜欢它、讨厌它,你怎么还会对它有欲望、要去追求它呢?因为离欲,你就能解脱,你就能摆脱各种各样的束缚,达到一种大自由的状态;你解脱了,你就真正了解了解脱的甚深经义。

这五个弟子(也称作五比丘),听了佛陀宣讲的初转法轮的法,他们的心不再执着,他们摆脱了烦恼。换句话说,他们成为了阿罗汉。初转法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把佛经当中各种神话的描写省略了。佛陀在讲法的时候,比如天雨花,天上撒下花瓣,大地震动等等,我们就不为大家重复了,我们讲的是里边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的内容。

巴利语佛经当中记载的初转法轮的情况,我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我们前面讲过,“初转法轮”是极其重要的时间。在梵文佛经或者说比较晚的佛经当中(但不排除他们有古老的源头),他们对初转法轮又是怎么记载的呢?我在下一讲,为大家讲述。

感谢您的垂听!我是钱文忠,我在喜马拉雅等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33611jiec

    苦集灭道这四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苦是人有八苦,集是造成苦的原因是欲,灭是灭欲才能不苦,道是如何才能灭欲,就是要修行到“中道”的境界,守八正道,便产生见、识、智、慧和光。身外的一切东西都入不了法眼,便是解脱了。

    1660901布衣 回复 @1733611jiec: 恐怕没有这种人!!

  • 发疯的迷马

    太贪婪了现在人

    钟榜乙 回复 @发疯的迷马: 人就是这样啊

  • Roger老师

    佛教理论体系能成立的基础是“轮回”,然而如果是“无我”,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参与轮回呢?无我与轮回,这两个概念是矛盾的,这是佛教理论的不自洽之处。

    A拂尘A 回复 @Roger老师: 以有我而入轮回,修无我以出轮回。“我”和“无我”,同一心体,因无明故,一念不觉而起十二因缘故有“我”,而入轮回。破除无明,觉悟“无我”,而入涅槃。

  • 幻琴斋主人

    钱文忠教授吉祥

  • GUOZHF

    前期听遍十三经,好多东西不懂,听了这集讲解后,豁然开朗了很多

  • 毛毛雨_m81

    避免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沉溺于欲乐,一种就是热衷苦行。在佛陀看来,只要是极端的,都是不体面、无意义的。无论你是沉湎于各种享乐,还是你执着于苦行。不体面无意义,这六个字非常重要。

  • 宏_彦

    初学,一直对四谛五蕴八正道之类的搞不太清楚,没听人系统讲过,这次完全理顺了,反复听做笔记,终于弄懂了。感恩钱教授🙏

    A拂尘A 回复 @宏_彦: 钱老师说的五蕴有偏差,五蕴是:色受想行识

  • 曼儿_M

    钱老师教师节快乐🙏🙏🙏。4G电话微博上有些功能已经打不开了,在着祝您节日快乐越来越好。

  • 玉树临风_rq

    请问,有文字版吗?

  • 钟榜乙

    意识没连接,前世今生,就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