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迁徙:在移动中活得更好的中国文化

文化大迁徙:在移动中活得更好的中国文化

00:00
10:36

课程金句 



86集 文化大迁徙:在移动中活得更好的中国文化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讲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大人多。


地大还没有讲完,我讲到了地大和我们的心大有关,而心大不是贬义词,是个非常非常好的词汇。我们和好多其他国家的人交往的时候,经常在这个地方产生了差距,我们可以谦虚一点。但是我们不要以为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气度大,是我们的缺陷,不要这么认为。


空间大,除了前面所说的能够构成一种力量,在我们中国遇到艰难的时候,这种力量就会慢慢地组合起来,即使在穷乡僻壤,它也能够承担自己对于整体的伦理责任,这在其他国家是很少的。


文化的流动 

空间大除了精神规模那么大,除了在危难时刻产生了力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给文化的流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使任何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一头扎在死胡同里。


我们到世界各地去旅游的时候,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一种文明,它时间很早,文明也很不错,但是完全不知道这个文明为什么突然消失了,是一种传染病吗?还是遇到了战争?但是遇到战争应该有一些战争的遗迹,应该有一些武器的残留,应该有一些尸体的遗迹,都没有。那他们到哪里去了呢?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文明灭亡了。


不知道到了哪里,不知道怎么就陨灭了,陨灭在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泥潭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只是说,它缺少可以逃避的地方,或者说它选择的路太少,所以只能一头走在一个泥潭里边就出不来了,它找不到泥潭之外的其他路了。


中华文化由于底盘实在太大,这样的情况就比较少的发生。一个地方文化如果遇到了生存危机的时候,它转移的路很多,转移的往往是一个大地方,而且转移的地方由于体量大,本来也属于中华文化滋生的范围,所以要生根也比较容易。


从汉代到宋代,中华文化从北方向南方迁徙过程当中,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例证。中华文化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迁移,有很大的原因是气候,以及和气候有关的水土流失。当然也有战乱,比如像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等。除了这种大的由于自然原因和战乱原因之外,也有一些小规模的意图性移民,政府有意图,一种开发性的意图,还是人口条件的意图,不管哪一种迁徙都给人口众多的国家带来了新的生路。


据统计,西汉的时候,北方和南方的人口的比例是8:2,北方是8,南方是2,到了唐代就平分秋色了;到了南宋,北方和南方的人口比例已经是3:7了,北方少,南方多。这是大迁徙所带来的大流通,而大流通使人口在新的地方发展繁荣起来了。


文化重心的挪移 

比人口挪移范围小一点,但是在我看来也比较重要的是文化重心的挪移。人口多不一定完全是文化重心所在,但是这和人口又有关系,所以我们把人口这个概念缩小成文化人这个概念。 


在我的印象当中,西汉的时候,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在山东;东汉的时候,到了河南;隋唐以后,有了科举制度,科举资料中留下了很多我们可以参考的一些数字。科举当然不是全部文化,但是由于全民都在为科举而努力,也能够称得上一个坐标。


从资料来看,唐宋的时候,北方籍的状元是68名,南方籍的状元是44名,显然北强南弱。有的时候南方人说我们人杰地灵,我们历史悠久,我们文化非常强大,不是这样的。你看一看唐诗和宋词的作者们,他们的籍贯那一定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


北宋的时候,进士最多的还是现在的河南省。但是到了元明清三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北方出的状元是26名,南方出的是168名,完全跌倒过来了。这就是由于人口迁徙、由于风土的变化,人口迁徙造成了文化中心的一个变化。


如果说,科举制度还不能说是实质性的文化变化的话,那我们来说说文学家的分布吧。情况也是这样,譬如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文学家一直是北方多南方少,到了魏晋南北朝,北方南方的比例就倒了过来,南方就变得比较多了,你看王羲之等等,他们都在南方了。到了隋唐年间,由于政治中心的确立,北方文化又复苏了,比例还是倒了过来,变成北方六、南方四。


宋代以后,文学家的比例就偏重于南方了。但是到了元代,我前面讲到过元杂剧,那是一个还看不太懂汉文的、马背上的民族所喜欢的杂剧,所以北方的比例还是压过了南方。到了清代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北方文学家的比例降低为1.5,南方升为8.5,这个差距就很大了。


我看到有一个叫廖世红的先生,他除了文学家和科举之外,把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的分布,做了个统计,这也非常有意思。在唐代的排列是河南、陕西、河北、江苏;在宋代的排列是浙江、江西、河南;在明代的排序是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在清代的排序是江苏、浙江、安徽。在现代的排列是江苏、浙江、湖南、北京、天津、福建、四川。


对于这个排列,平心而论,说明了中国文化迁徙的程度之高,也就是说大空间造成了大迁徙,而大迁徙造成了文化的大更新和大留存,在移动过程当中活下来了,而且在移动过程当中由于更新活得更好。


为什么一个地方待不下去了?因为堵塞了,因为生病了。人会生病,文明也会生病,文化也会生病。生病以后,医生给病人总是有个建议叫异地疗养。但是很多病人没有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很多文化没有这个条件,他们没法异地,中国文化却充满这个条件。


诗人的暖风,治好了高原的风寒,后代,在那就可以繁殖下去了。后代也可能感受到异地疗养以后的弊病,所以回到北方又取得另一种强悍的生命。


好,我们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吾师余秋雨_66

    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在一幅巨大的地图面前如此自由地划动着标杆,描述中华文化在深度、幅度当中流转的那个轨迹,那是多么大的空间魅力!最大的魅力不在于被划到的那些地方,而是中华文化整体。正是这种整体,给了我们一种生生不息的强烈印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正是在大空间里流转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生命力的写照。对于大空间的中华文明来说,“山重水复”有可能走通;但是对于那些小空间的别种文明来说,“山重水复”很可能真的无路,成为终点。(先生说)

    怡雅斋 回复 @吾师余秋雨_66: “好玩的文字游戏!”

  • 华Liu

    中国的体量大、纵深大、空间大等优越条件,使文化大迁徙成为可能,而且在移动中活得更好。文化具有的生活方式、精神价值、集体人格像一个辐射源,向四面八方辐射渗透,又在适合的地方聚集、滋生成新的文化辐射源,这就使中国文化获得了良性的生存状态,从而在大空间中生生不息,绵久长寿。

    怡雅斋 回复 @华Liu: 其实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的“春运”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文化大迁徙”。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

  • 余小军1

    6点守候,“异地思维”帮我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人应该增加自己弹性。

  • 万亩黑土

    我们不要说地大物博,而要说地大人多;我们不要说人多力量大,而要说人多文化强。

  • 万亩黑土

    跟随秋雨老师,走出简明的中国文化的路。

  • 1557039iqjc

    我是一个农村的中年妇女,从小就对文学有一点点兴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时间学习。最近有幸听到余老师讲解的中国文化,很使我震撼!非常感谢余老师能让我们这些被困于井底的蛙也能看到汉唐的文明,听到远古的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收听余老师的节目后,相信当我们爬出井沿的那一天,我们会知道哪面是通往湖泊的方向。

  • 多彩的秋

    以前我一直认为南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听了这节课了解到,不是这样的,是和人口迁徙,风土变化有关的。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谢谢老师!

  • 詹先_g4

    为什么一个地方侍不下去了?因为堵塞了,因为生病·,文化也会生病。医生总是给病人有个建议:异地疗养。想一想玌实吧:改革开放后,异地疗养的文化人太多太多。他们去美国疗养、去加拿大疗养、去澳大利亚疗养……为什么呢?这反映出時代对文化人的不公正。他们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异地疗养。他们仍然爱国要家,关心着家乡的一点一滴。这些海外游子都是栋樑之材呀!希望在位的上层想一想,如何让他们能返回家乡,为中毕文明貢献吧!这里我要慎重申明:这些海外游子是中华大地的正常子民。而那些贪官污史是人渣,排除在外。

    詹先_g4 回复 @詹先_g4: 为什么“了”字会变成一些符号呢?真的搞不懂,请同学们不要理它!將它翻译成“了”即可。谢谢!

  • 曲辰GXT

    地大人多的大一统江山与大体量资源赋予世世代代中国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匈奴未变,何以家为” 的家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人格。这样的集体人格,历经数千年血与火洗礼,已沉淀修炼成中华民族集体人格基因中最浓重的色谱。平时散沙一盆,内斗不已,一旦受外敌欺侮,国难当头,基因底色必起主导作用,“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空间大除了精神规模那么大,除了在危难时刻产生了力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给文化的流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这种巨大可能伴随着天灾、战乱中巨量的人群大迁徏,让不同族类的文化异地生根并相互吸收融和,使得“地大人多”的中国虽改朝换代不断,中华文化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茶_cvs 回复 @曲辰GXT: 真好!

  • Liqifan

    “树移死,人挪活。”文化重心以人格的属性移动,由北往南,再往北。给了其充满大视野,大气魄,和大通透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