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期待《诗经》的好朋友们你们好,感觉自己着实有些惭愧,这么许久以来这里迟迟没有动静。一直在忙着,忙着别处,这里便懒惰了下来,懒而复懒,不知不觉竟然离上一次的更新相差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今日打点精神,我们来讲《芄兰》之后的一首诗《河广》。
这是一首非常短的诗,但是,有很强的抒情性。用清代方玉润的话讲,是“飘忽而来,起最得势,语亦奇秀可歌”。先听我读一遍。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zēng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zhōng朝。
曾经给女儿讲这首诗,试着把它翻译成现代的大白话:“谁说大河宽又广,一条苇筏就能过。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看见。谁说大河宽又广,竟不能容一条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到对岸”我们母女俩边翻译边大笑,女儿说:“诗经要都是这样的诗,你也不用讲,大家也都不用学了。”
确实如此,现代白话真是少了太多意味深长。有种主张,认为现在的中学里就根本没必要选现代白话文,应该全部学习古文,我觉得其实很有道理,古文通了,白话文焉有个不通的道理?何必费时费力专门去学呢?
回到这首诗,一般认为这是宋桓公的夫人,即宋襄公的母亲所做。桓公夫人是宣姜和公子顽的女儿。宣姜当初从齐国远嫁到卫国,新郎却临时由太子汲换成了太子汲的父亲卫宣公,并为宣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宣公死后又被父亲齐襄公嫁给宣公的儿子太子顽,人物关系比较混乱。之前我讲到宣姜的几首诗中一直在批评她的淫乱,也许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女人,这里面一定有很多的不得已。宣姜与公子顽共育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女儿是许穆夫人,我们曾经学过相传为许穆夫人所作的诗《泉水》、《竹竿》、《载驰》,这位桓公夫人则是他们的另一个女儿。看来这一家的女子尽是美貌多才,且德行非其母所及的。
《毛诗序》说:“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
朱熹亦依此,认为是“宣姜之女为宋桓公夫人,生襄公而出归于卫。襄公即位,夫人思之,而义不可往。”
为什么襄公之母会被驱逐出所嫁的宋国呢?原来,襄公之母得知母国卫国被狄人攻打侵占后焦虑万分,再三向丈夫宋桓公请求派兵支援,桓公便以女子而干涉国政之名以一纸休书将夫人遣送回卫国。回到卫国的夫人一心帮助祖国复兴,卫国的国力也慢慢在恢复,但自己儿子所在的宋国却是再也回不去了。儿子即位为宋襄公,做母亲的自然既思念又欣慰,但又碍于礼义无法看望,只好写下这首诗。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zēng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zhōng朝。
卫在现今的河北,宋在河南,确也相距不远。因此说“一苇杭之”,苇是蒹葭的一种。杭,渡的意思,又指渡船。《屈原 九章 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跂予望之”,这个“跂”意思是抬起脚后跟站立。《荀子 劝学》中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与其踮着脚看不如登高望远。
第二章,“曾不容刀”,曾读zēng,这里是竟,乃的意思。同样的用法在《论语 为政》中亦曾出现: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刀”这里是小船的意思。
“曾不崇朝”,“崇”,通“终”,“崇朝”,一个早晨。
这首两章八句的抒情短诗到这里讲完了,乍看似单调重复,但由于诗人饱含感情,读起来却情深意长。被思念的宋襄公在历史上以仁义著称,他在得闻此诗后含泪在宋卫之间造望母台,每逢母亲生辰和自己的生辰必登此高台,面向卫国礼拜。襄公最后死在这座望母台上,陵墓也建于此,这便是河北商丘睢县的名胜古迹“望母台”的来历。
也许我们会说,反正宋桓公也不在人世了,身为一国之君何不就把自己母亲接回宋国呢?但以襄公之仁,接母回国便是对亡父的不忠不孝,所以,他也只好以此种方式来成全自己对父母的忠孝之情。
得知了望母台的故事再来读这首母亲思念儿子的诗,是否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qǐ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zēng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zhōng朝。
老师加油!
感谢老师o(^o^)o
曾怎么读?
是不是黄河以北的新乡和黄河以北的商丘?
谢谢老师,好听,我喜欢!第一次听太好了!!!
司马迁褒赞宋襄公:“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商宗,殷所以兴,作商颂。”(《史记·宋微子世家》)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义、礼、智集于一身,仁人。
听老师的诗经看讲解竟经常眼眶湿润
1538103rppi 回复 @1813606qteo: 回去吧,你属于诗经的时代
传诗“经”者,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