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人文一样精彩
当今社会语境中,人文指道德关怀、文艺审美等,而科学泛指以逻辑和数学规则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各种机械技术等。有一些知识分子说: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精彩”、“呆板”的标签容易造成人文和科学的割裂,不利于培养群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感情,这就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现实严重背离。正如海德格尔对这个科技时代的判断:救赎即植根、并发育于技术的本质之中。我想,救赎应该基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如下理解:科学也是一种生命,让未来科技走人性化之路,科学和人文一样精彩。
科学的精彩,寓于人文和科学、人与科技的矛盾关系中。社会生产大分工背景下人文与科学的学术分工,使人们缺乏对科技成果的深刻理解,遂形成了“科学呆板”的感知。这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也与科学实践的现实不符。我国历史上,从《五经四书》到《四库全书》,文艺、道德、科学、技术是一体的。欧美历史传统里,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到到启蒙运动时期的百科全书学派,人文和科学相互交织,一样精彩。当今时代,互联网软硬件产品创意无限,科学技术越来越人文化、生命化。因此,我们要建立这样的理论框架:人文的精彩需要科技来拓展,科技也是一种生命,一样精彩。
科学的精彩,在于加快创新,创造大量人性化的高科技产品。近百年来,科学发明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塑料、氟利昂等破坏环境,原子弹、网瘾等有变成不受人控制的异化力量的危险。科技产品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不再紧密。这些都是形成“科学是呆板的”这一印象的原因。比如IBM早期的电脑,就被乔布斯讥讽为呆板压抑的蓝色巨人,缺乏美观和平易近人。相反,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科技产品,做到了美观、多彩,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一些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大赛上展出的智能浴缸、智能报警系统等科技产品聚焦人生安全,新颖有特色,充满人性关怀。可以预见,未来的高科技产品将进一步具有灵动的生命,并始终为人服务。
科学的精彩,需要转变传播方式,培养青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感情。“人文精彩,科学呆板”这种片面印象的形成还与科学的传播方式有关。过去,文化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由文科知识分子占据的传统媒体完成,真正的科学家很少直接与公众对话。今天,互联网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平台,而互联网产业是由“网络新一代”掌握的产业,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让科学家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科研的发现和乐趣。这就可以使科学家们可以直接和大众进行对话,用读者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向公众传达他们最深邃的思想。
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说: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这就是说:人性、人文和科学、技术具有同一目的,同样精彩。创造人性化的高科技产品,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加快创新步伐,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战略。这一次,我们不会再与改变人类命运的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申论范文朗读,文章在简介,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多听有益!喜欢朋友帮忙点赞,打赏。
机器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