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姊妹易嫁 上错花轿嫁对郎

72 姊妹易嫁 上错花轿嫁对郎

00:00
28:4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我们今天讲《姊妹易嫁》,这是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故事,姊妹易嫁的两姐妹,姐姐嫌贫爱富,妹妹见识过人,最后命运完全不同。


妹妹上错花轿嫁对郎,做了尚书夫人,姐姐有眼不识金镶玉,做了尼姑。姊妹易嫁场面热闹紧张,像现成的戏剧情节。也确实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在吕剧、梆子戏、柳子戏、五音戏盛演不衰。


这个故事有没有历史人物原型?有。男主人公是明代首辅毛纪,首辅相当于宰相,他确实经历过姊妹易嫁。而在宋代,早就有姊妹易嫁的记载。蒲松龄是博览群书的作家,又是擅长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块磊的作家。聊斋还是一张西方传说中魔鬼的床,会把真实历史人物和前人传说,任意地截长补短。


蒲松龄按照自己的美学理想把宋代的姊妹易嫁和毛纪的真实故事嫁接组合。真实历史人物毛纪本来不是穷人,他原来的未婚妻不肯嫁给他也不是因为嫌贫爱富,蒲松龄从批判嫌贫爱富思想的需要出发,再按照命中注定等迷信观念,对人物命运做出完全不同的重构。蒲松龄这样做,是好还不不好?听众朋友听完之后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争论。


我们先看看《姊妹易嫁》故事原型。姊妹易嫁原型的男主人公是真实历史人物毛纪(1463-1545),山东掖县人,明代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也就是解元。第二年参加会试、殿试,考中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先担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到嘉靖皇帝时,担任内阁首辅。


明代初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中书省和宰相。明代首辅相当于宰相。毛纪去世后赠太保,谥号文简。毛纪的父亲毛敏是举人,担任过杭州府学教授。教授这个词在宋代是儒家经典讲授人的称呼。到明代就成府学的官员,正七品。所以,毛家出身不贫寒,更不是放牛的。


根据《蝉雪集》记载,毛纪的夫人姓官,当初和毛纪订婚的是姐姐,姐姐嫌毛纪有文无貌,也就是文章写得好,人长得不好。临嫁而悔,妹妹秉承父母的意旨,代姐出嫁。毛纪当官后,姐姐自恨,出家为道士。妹妹送姐姐东西,从来不接受,清心修养,长寿而终。毛纪因为得罪皇帝罢官归隐二十多年,经常和大姨子一起谈道,对大姨子十分尊敬。


真实历史记载中不肯出嫁的姐姐相当有个性,你再有学问,再有前途,我不愿意面对一个我看多少眼也引不起爱意的人,这多么有个性。当年的未婚夫当了大官,妹妹做贵夫人,我安心做穷道士,不接受你们馈赠。而且我做道士也有见识,可以和宰相妹夫平起平坐谈道。这个人物形象,和蒲松龄笔下的姐姐完全不同。


另一个姊妹易嫁故事出自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吉顼的父亲是冀州长史,给他娶南宫县丞崔敬的女儿,崔敬原来不允婚,受到胁迫,不得不同意。花轿临门,崔妻郑氏抱着女儿大哭说: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长女坚卧不起,小女自当,登车而去。后吉顼入相。


崔家大女儿为什么坚持不嫁,原因不明。蒲松龄写《姊妹易嫁》显然更多受到宋代故事影响。更重要的是,蒲松龄把命中注定等迷信观念天衣无缝地组合到姊妹易嫁故事里了。


聊斋故事是这样写的:掖县相国毛纪幼年时家庭贫穷,父亲常给人放牛。县里张家是个世族,所谓世族就是先世做过大官的人家。张家新买块坟地在东山。


有人经过这块地,听到墓中有训斥声:“你们快快避开这里,不要占着贵人的宅子!”张某听说后,不太相信。后来他梦到神人对他说:“你们家的墓地是毛公的坟场,你为什么长期占这地方?”从此,张家总发生些对家庭不利的事,有人劝他迁坟,张某就把坟地迁走了。


有一天,相国的父亲毛某,在放牛时经过张家原来的坟地,突然遇到大雨,躲进一个废弃坟洞,大雨倾盆,积水涌进墓穴,把毛某淹死了。这时毛纪还是个儿童,他母亲到张家,乞求施舍块坟地埋葬丈夫。张某问清他们姓毛,想到梦中神人说自己家的墓地是毛公家的,非常惊奇。


他去看毛某淹死的地方,不大不小正好可以放棺材,更加惊异。张某就让毛家人把毛某埋在他淹死的地方。安葬完毛纪的父亲,毛纪母亲带着儿子到张家拜谢。张某一见毛纪,很喜欢,留在自己家里,把他当自己的子弟看待,教他读书,又请求毛纪母亲,把长女许配毛纪。


富贵人家要把女儿许给穷人,毛母不敢答应。张妻说:“话说出来还能再改吗?”毛纪母亲这才同意。这一段,姓张的富人主动和姓毛的穷人套近乎,把自己家的地提供给穷人做墓地,把穷人毛家的孩子接到自己家当子弟对待,这是他们学雷锋吗?


不是,是这位祖上做官的张某迷信,他相信梦中神人的话,准备对大女儿未来的锦绣前程做一次赌博。毛纪到张家读书,起到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一举改变了毛纪牧牛儿的身份。本来放牛人家的毛纪,又死了父亲,应该没有前途,只能继承父亲所谓事业放牛,但张某给他提供了教育机会,使得他跟其他家庭出身高贵或读书世家的男孩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条起跑线,就是科举。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蒲松龄对这个制度的感情相当矛盾,他自己努力多少年考不上举人,但一些家境不如他的人考上进士,做了官。因为科举制度确实给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提供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平等竞争的机会。


张某叫毛纪到张家读书的第二个作用,是毛纪和张家女儿有了接触的机会。看来毛纪刻苦攻读,很有上进心,给善于观察的妹妹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妹妹不是说过这样的话:“何以见毛家郎便终饿殍死乎?说不定毛纪和妹妹还有青梅竹马的交往,而这个是后来一些改编剧目出现的情节,小说没有直接写。


张家大女儿却瞧不起毛纪,对父母把自己许配毛纪的怨恨常表露在言谈中。有人说起毛纪,她就捂起耳朵不肯听,常说:“我死也不会嫁给那放牛郎!”


毛纪迎亲的场面生动:“及亲迎,新郎入宴,彩舆在门,而女掩袂向隅而哭。催之妆,不妆;劝之亦不解。俄而新郎告行,鼓乐大作,女犹眼零雨而首飞蓬也。父止婿,自入劝女。女涕若罔闻。怒而逼之,益哭失声。父无奈之。又有家人转白:新郎欲行。父急出,言:‘衣妆未竟,乞郎少停待。’即又奔入视女,往来者无停履;迁延少时,事愈急,女终无回意。父无计,周张欲自死。


用白话说:到了毛纪来迎亲的日子,新郎进了张家,坐席吃酒,花轿在门外等候,张家的大女儿还用袖子捂着脸、朝着墙角哭。催她上妆,不化妆;劝她,不听。一会儿,新郎告辞,请求新娘起轿,鼓乐大作,长女还在那儿眼泪婆娑、披头散发。张某请新郎稍等,自己进内劝女儿。


长女越发哭个不停,对父亲的劝慰假装没听见。张某生气了,逼长女赶快上轿,长女大放悲声。张某无可奈何。家人传话:“新郎要走啦。”张某急忙跑出来,说:“新娘还有几件衣服没装好,求新郎再等一等。”


再跑回去看女儿,里出外进,跑来跑去,脚步一会儿不能停止。拖延一些时间,情势更急迫,长女却始终不回心转意。张某急得要去寻死。这是多么精彩的戏剧场面?场面多精彩,矛盾多尖锐。


张家小女儿对姐姐不以为然,苦口婆心地劝姐姐,催促她上轿。姐姐生气地说:“小妮子,你也鹦鹉学舌,喋喋不休!你怎么不跟毛家小子去?”妹妹说:“爹爹原本不曾把妹子许给毛郎,如果是把妹子许给毛郎,还用姐姐劝驾?”


张某听到小女儿说话慷慨豪爽,就跟妻子商量:用小女儿代替大女儿?母亲就对小女儿说:“你姐姐这个忤逆不孝的丫头,不听父母之命,我们打算让我儿代替姐姐,我儿愿意吗?”小女儿慷慨地说:“父母让孩儿去,就是乞丐我也不敢推辞。而且,何以见得毛家儿郎就一定会饿死冻死?”父母大喜。马上把新嫁娘服装给次女换上,送上花轿走了。


毛纪和二女儿结婚后,夫妻恩爱,只是新娘子头发稀少,稍微有点令毛纪不满意。时间长了,毛纪听说姐妹易嫁的事,就把妻子当作知己,很感激、敬重。


没多久,毛纪成了秀才,秋天参加乡试,也就是举人考试。山东的乡试都在济南大明湖旁边的贡院举行,毛纪往济南走,途经王舍人庄。王舍人庄在济南市东北方向,是从胶东进入济南的必经之路。


这也是蒲松龄自己走过不知多少次的路。顺便说一句,蒲松龄小说和戏剧里边的旅店主人形象都非常活跃,富有社会经验。王舍人庄的店主头天晚上梦到神告诉说:“明天有位姓毛的解元来到你店,将来你大灾大难,毛解元会把你救出来。” 


解元就是头名举人。店主人早早起来,专门等候姓毛的客人。接到毛纪,恭恭敬敬招待,饭食精美,住宿舒服,一文钱不要,店主人把神人梦中的话告诉毛纪,托付毛纪飞黄腾达后照顾自己。毛纪听了店主人的话后很自负。私下想:我媳妇头发都长不全,将来岂不给达官贵人笑话?金榜题名后得把媳妇换了。


等到发榜,毛纪名落孙山。垂头丧气往回走,羞于见热情的店主人,不敢从王舍人庄路过,从另外一条道灰溜溜回家。过了三年,毛纪再次参加乡试,店主人还是像上次那样招待他。毛纪说:“你说的话没应验,愧对你的热情招待。”店主人说:“秀才啊,是你私下里打算考中后换妻子,所以你的功名给冥世削去了。哪儿是我的梦不准呢?”


毛纪惊愕地问:怎么回事?原来,店主人跟毛纪分手后,又做了个梦,神人将毛纪丢失功名的原因告诉店主人。毛纪听了店主人的话,既后悔又害怕,目瞪口呆,像个木偶。


店主人说:“秀才应当自爱,一定能做上解元。”没多久,毛纪果然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成为解元。夫人的头发也长得茂密如乌云,油光发亮,更加妩媚秀美。这也是蒲松龄好人好报的思想表现,丈夫是个好人,妻子稀疏的头发都长茂密了。


张家长女嫁给富贵子弟,很得意。不料丈夫流荡懒惰,家产挥霍殆尽,四壁萧然,饭都吃不上。听说妹妹做了孝廉夫人,姐姐更加惭愧。躲着妹妹走。又过不久,姐夫死了,家庭更加败落。而毛解元中了进士。姐姐听说,刻骨悔恨,赌气剃发为尼。


等到毛纪以宰相身份还乡,毛夫人的姐姐派个女行者,也就是庵里做杂活的女人,到毛府问候,希望毛夫人对她有所厚赠。行者到了毛家,夫人送了好几匹绸缎给姐姐,把一百多两银子悄悄塞在绸缎中。女行者不知道。抱着绸缎交给师父。


师父气恼地说:“给我点儿钱,还可以买柴买米,送这些东西,我有什么用!”让行者把绸缎原封不动送回去。毛公和夫人很奇怪:礼物怎么给退回来了?打开一看,银子一动未动。这才明白:原来姐姐不知道绸缎里有金银!毛公拿出银子,对女行者笑着说:“你师父连一百多两银子都消受不起,哪有福气跟随我这老尚书!”


拿了五十两银子给行者,说,“拿这些银子去给你师父过日子。多了,她这样福薄的人也承受不起。”行者回到尼庵,如实报告。师父无话可说,自我哀叹:我这半辈子怎么过的?总是颠倒行事,不要好的要坏的,不要美的要丑的?


作为小说前呼后应,店主人因为人命案被逮捕入狱,毛公极力帮忙,把他释放。


蒲松龄很清楚自己写的这个故事跟原来的事实不一样。“异史氏曰”说出他创作意图就是宣传天命不可违:“张公故墓,毛氏佳城,斯已奇矣。余闻时人有大姨夫作小姨夫,前解元为后解元之戏,此岂慧黠者所能较计邪?呜呼!彼苍者天,久不可问,何至毛公,其应如响?


用白话来说:张家的旧墓,成了毛家的新坟,这已经够稀奇了。我听时人说这样的玩笑话:‘大姨夫做小姨夫,前解元成了后解元’,这岂是聪明伶俐的人能计较算计的?呜呼!这个老天爷,你怎么叫他,他也不答应,为什么对毛公做出如影随身的快速回应呢?


这里大姨夫做小姨夫是宋朝的名人典故。欧阳修和王拱辰都是薛家的女婿。欧阳修娶长女,王拱辰娶次女。欧阳修为大姨夫,王拱辰为小姨夫。后来欧阳修妻去世,续娶妻子的小妹妹,王拱辰成了大姨夫,欧阳修成了小姨夫。


王拱辰开玩笑说欧阳修是“旧女婿成新女婿,大姨夫成小姨夫。”在《姊妹易嫁》里,大姨夫做小姨夫,指毛纪本该娶张家的长女,却娶了次女。前解元为后解元:指毛纪本来应该是前一届的解元,后来成了下一届的解元。


如果我们给蒲松龄这个故事总结几个关键词,那就是三个:重然诺、父母之命、嫌贫爱富。张家父母重然诺,答应嫁女儿给毛纪,就一定兑现;姐姐嫌贫爱富,妹妹听从父母之命,结果两个姐妹最后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格局。


这是个传统的故事,又是个很现代、世界性故事,是聊斋又一个“王子变贫儿、贫儿变王子”故事。蒲松龄在这个故事里体现的思想比较复杂,既宣传贫贱富贵俱由天定,又宣传人必须保存善念,一念之私也会影响到本来天定的富贵。


姊妹易嫁的姐妹个性突出,姊嫌贫爱富,妹见识过人。姊妹易嫁的场面热闹紧张,父女矛盾白热化,姐妹矛盾哲理化,像一幕精彩过瘾的重场戏。王舍人店主的参与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说教气氛。


姐姐从“眼零雨而首飞蓬”的坚决抗争,到后来向自己抛弃的人乞求金钱,性格似乎有些断裂。不知道听众朋友怎么看待蒲松龄这个故事?您认为蒲松龄对历史上真实毛纪脱胎换骨的改造是锦上添花还是狗尾续貂?听众朋友可以各抒己见。《姊妹易嫁》里边的毛纪是个真宰相,我们下次讲的《续黄粱》就要出来个梦中宰相了。蒲松龄会借这个梦中宰相做什么花样文章呢?




【原文】 

掖县相国毛公(1),家素微[一]。其父常为人牧牛。时邑世族张姓者,有新阡(2)在东山之阳,或经其侧,闻墓中叱咤(3)声曰:“若等速避去!勿久溷(4)贵人宅!”张闻,亦未深信,既又频得梦,警曰:“汝家墓地,本是毛公佳城(5),何得久假此?”由是家数不利(6)。客劝:徙葬吉。张听之,徙焉。


一日,相国父牧,出张家故墓,猝遇雨,匿身废圹(7)中。已而,雨益倾盆,潦(liáo)水8)奔穴,崩渹(hōng)(9)灌注,遂溺以死。相国时尚孩童。母自诣张, 愿丐咫尺地,掩儿父。张征知其姓氏,大异之。行视溺死所,俨然当置棺处,又益骇。乃使就故圹窆焉;且令携若儿来。葬已,母偕儿诣张谢。张一见,辄喜,即留其家,教之读,以齿子弟行。又请以长女妻儿。母不敢应,张妻云:既已有言,奈何中改?卒许之。


然此女甚薄(10)毛家,怨惭之意,形于言色。有人或道及,辄掩其耳;每向人曰:我死不从牧牛儿。


及亲迎(11),新郎入宴,彩舆在门,而女掩袂向隅而哭。催之妆,不妆;劝之亦不解。俄而新郎告行(12),鼓乐大作,女犹眼零雨而首飞蓬(13)也。父止婿,自入劝女。女涕若罔闻。怒而逼之,益哭失声。父无奈之。又有家人传白:新郎欲行。父急出,言:“衣妆未竟,乞郎少停待。”即又奔入视女,往来者无停履;迁延少时,事愈急,女终无回意。父无计,周张(14)欲自死。


其次女在侧,颇非其姊,苦逼劝之。姊怒曰:小妮子,亦学人喋聒(15)!尔何不从他去?”妹曰:阿爷原不曾以妹子属毛郎(16),若以妹子属毛郎,更何须姊姊劝驾也?父以其言慷爽,因与伊母窃议,以次易长。母即向女曰:迕逆婢(17)不遵父母命,欲以儿代若姊,儿肯之否?女慨然曰:父母教儿往也,即乞丐不敢辞;且何以见毛家郎便终饿殍(18)死乎?父母闻其言,大喜。即以姊妆妆女,仓猝登车而去。


入门,夫妇雅敦逑好(19),然女素病赤(qiān)(20),稍稍介公意。久之,浸知(21)易嫁之说,由是益以知己德女。


居无何,公补博士弟子(22),应秋闱试。道经王舍人店(23)。店主人先一夕梦神曰:旦日当有毛解元(24)来,后且脱汝于厄(25)。以故晨起,耑伺察东来客。及得公,甚喜。供具殊丰善,不索直。特以梦兆厚自托。公亦颇自负;私以细君发(lián)(lián)26),虑为显者笑,富贵后念当易之。已而晓榜既揭(27),竟落孙山,咨嗟蹇步,懊惋丧志(28),心赧(29)旧主人,不敢复由王舍,以他道归。


后三年,再赴试,店主延候如初。公曰:尔言初不验,殊惭(zhī)奉。”主人曰:秀才以阴欲易妻故,被冥司黜落(30),岂妖梦不足以践(31)?公愕而问故。盖别后复梦而云。公闻之,惕然悔惧,木立若偶。主人谓:秀才宜自爱。终当作解首(32)。未几,果举贤书第一人(33),夫人发亦寻长,云鬟委绿(34),转更增媚。


姊适里中富室儿,意气颇自高。夫荡惰,家渐陵夷,空舍无烟火。闻妹为孝廉妇,弥增惭作。姊妹辄避路而行。又无何,良人(35)卒,家落。顷之,公又擢进士(36)。女闻,刻骨自恨,遂忿然废身为尼。


及公以宰相归,强遣女行者(37)诣府谒问,冀有所贻。比至,夫人馈以(qǐ)(hú)罗绢若干匹,以金纳其中。而行者不知也。携归见师。师失所望,恚曰:与我金钱,尚可作薪米费;此等仪物,我何须尔!”遽令将回。公及夫人疑之。及启视,而金俱在,方悟见却之意。发金笑曰:汝师百余金尚不能任,焉有福泽从我老尚书也!”遂以五十金付尼去,曰:将去,作尔师用度。多,恐福薄人难承荷也。行者归,具以告。师默然自叹,念生平所为,辄自颠倒,美恶避就(38),(yī)岂由人耶?后,店主以人命事,逮系囹圄,公为力解,释罪。


异史氏曰:张公故墓,毛氏佳城,斯已奇矣。余闻时人有大姨夫作小姨夫(39),前解元为后解元(40之戏,此岂慧黠者所能较计邪?呜呼!彼苍者天,久不可问,何至毛公,其应如响?


[一]底本:手稿本。


【注释】

1)掖县相国毛公:掖县,山东东部县名。相国毛公,毛纪,明成化年间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明代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相国。

(2)新阡:新墓地。

(3)叱咤:训斥。

(4)溷:滞留,混。

(5)毛公佳城:毛公家的墓地。

(6)家数不利:家中屡次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可能是丧亡之事。

(7)废圹:废掉的墓。指已经将棺材迁走后的墓穴。

(8)潦水:雨后积聚的水。

(9)崩渹:大水冲激的声音。

(10)薄:看不起,瞧不上。

(11)亲迎:旧时结婚日女婿亲自到女家迎新娘。

(12)告行:请求离开。

(13)眼零雨而首飞蓬:哭得一塌糊涂,头发像乱草窩。

(14)周张:不知所措。

(15)喋聒:喋喋不休,絮絮叨叨。

(16)以妹子属毛郎:把妹妹许配给毛郎。

(17)迕逆婢:迕逆不孝的死丫头。

(18)饿殍:饿死的人。

(19)雅敦逑好:很和睦亲密。

(20)病赤鬜:头发稀疏发黄。

21)浸知:渐渐知道。

(22)补博士弟子:做了秀才。

(23)王舍人店:位于济南东郊,是山东东部赴贡院考试的必经地。

(24)解元:头名举人。

(25)脱汝于厄: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

(26)私以细君发鬑鬑:私下想到妻子头发稀少。鬑,稀少。

(27)晓榜既揭:乡试发榜是在清晨。

(28)咨嗟蹇步,懊惋丧志:唉声叹气,走得很慢,灰心丧气,懊恼不已。

(29)心赧:心中感羞愧。

(30)被冥司黜落:被阴司从功名榜除名。

(31)岂妖梦不足以践:并不是神人托的梦不对。

(32)解首:举人第一名。

(33)举贤书第一人:举人第一名。举贤书,指乡试的榜文。

(34)云鬟委绿:头发乌黑发亮。

(35)良人:丈夫。

(36)擢进士:进士及第。

(37)女行者:尼姑庵做杂活者。

(38)美恶避就:避美就恶。

(39)大姨夫作小姨夫:宋朝的名人典故。欧阳修与王拱辰都是薛家的女婿。欧阳修娶长女,王拱辰娶次女。欧阳修为大姨夫,王拱辰为小姨夫。后来欧阳修妻去世,续娶其小妹,王拱辰成了大姨夫,欧阳修成了小姨夫。时人有“旧女婿成新女婿,大姨夫成小姨夫”的说法。此处指毛纪本该娶张家的长女,却娶了次女。

(40)前解元为后解元:指毛纪本来应该是前一届的解元,后来成了下一届的解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均杰武汉艾森曼涂装

    听马老师的聊斋和红楼梦。王六郎水鬼,判官,婴宁,听后感慨万千,现在社会也莫过如此。反思自己,苟且与人世。

    马瑞芳 回复 @李均杰武汉艾森曼涂装: 聊斋先生乐了

  • 曼扎拉

    我觉得故事原型的那个姐姐更好。但是如果是艺术创作,当然成功创作成别个样子,也特别好。这样造成的对比,对两位姐姐的形象都有帮助。 故事原型姐姐潇洒得很。鉴于蒲松龄老先生总是想二美共一夫的理想,我想他老先生是不大能接受女性可以这样独立潇洒吧?

    马瑞芳 回复 @曼扎拉: 原型更好

  • 1660901布衣

    毛纪穷鬼还嫌弃别人头发少

  • 幻想诗境

    马老师西游记啥时候免费啊

  • 我是书生q

    人间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认真决定了的事就无须后悔,遵从内心的愿望,不忘初心,努力前行,方得始终。

    马瑞芳 回复 @我是书生q:

  • tomi_tH

    原型的姐姐嫌男主丑,即使他有才华,也不愿意嫁一个自己爱不上的人,既然如此,后面男主发达了,姐姐也应该是泰然自若,继续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却懊悔的出家了,还和妹妹断了往来,可见是很后悔当初的决定了,男主发达了就能爱上了?就不嫌人家丑了?姐姐后来出家,给我的感觉就是,参加了一次高考报志愿,嫌一个发来通知的学校不好没填,后来发现是好学校,然后直接不学习了,回老家种地了。何必呢

    马瑞芳 回复 @tomi_tH: 原型并非如此。

  • 小水滴看世界

    同是亲生姐妹,又在同一个家庭长大,为何做人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真是有趣。

  • 永远的追梦人YYDZMR

    有多少人会想到这部电视剧?

  • 听友291336632

    改编对男人来说是锦上添花,对女人来说是狗尾续貂

  • ozB_R

    现实里的姐姐真不错,尊重自己的内心,不爱就是不爱,虽然后果似乎遗憾,但也坚守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