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被“恶搞”的蒙娜丽莎还是蒙娜丽莎吗?
一. 引子
我们知道巴黎的卢浮宫里有很多世界级的名画。其中最为有名,或者说,大家最喜欢和它合影的,大概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了。不过这幅画也被再度创作过很多次。
例如,1919年的时候,马塞尔·杜尚就给蒙娜丽莎加上了各式各样的小胡子。这个杜尚就是那个曾经把小便器放到博物馆的艺术家。后来,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把蒙娜丽莎换成了自己的脸,还画上了自己标志性的小胡子。安迪·沃霍用波普的方式印刷了很多蒙娜丽莎。
甚至也有人恶搞过蒙娜丽莎,把她的脸换成憨豆先生,手里还拿着自己心爱的布偶熊。哥伦比亚画家波特罗画过肥胖圆润版的蒙娜丽莎,等等等等。
这些还是蒙娜丽莎吗?
其实这也问题都不重要,这些后来的作品都是对蒙娜丽莎的解释和再创作。
今天我们要来继续阅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来看看他会如何评论这样的再创作。
今天的课程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的师生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才是伽达默尔所说的哲学解释学。
紧接着,我来着重介绍一下,解释学循环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怎样的循环?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才是解释学的关键概念——“视域融合”。
二. 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
我们在上一次课程里讲到过: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这本书是题献给海德格尔的。
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史上,一段传为佳话的师生关系。
1919年,伽达默尔从布雷斯劳转学到了马堡。几年之后,1923年,海德格尔来到马堡。他是受到了马堡大学教授那托普的邀请来到马堡的。
之前海德格尔用了三周时间,写出了一份手稿《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寄给那托普。 这就是著名的“那托普手稿”。奠定了他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基本思想。
伽达默尔说自己独到了海德格尔写的“那托普手稿”之后,感觉好像触了电一样。他觉得自己的视野被海德格尔完全打开了,领悟到了全新的哲学。
事实上,在海德格尔来到马堡之前,伽达默尔已经等不及了。他已经在那托普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他一个人来到了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的讨论班。之后,又跟随海德格尔回到了马堡。所以,当时有个说法,说是存在一个秘密的“海德格尔学派”。
据说回到马堡之后,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经常一起散步。 伽达默尔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东西我是从海德格尔那里学来的。”
所以后来有人说,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相遇是一个哲学的事件。
我们知道海德格尔在马堡时代,酝酿了《存在与时间》这样的著作。 海德格尔的思考深深吸引了伽达默尔。
根据伽达默尔的回忆,海德格尔上课的方式是全新的。听了海德格尔的课,好像伸手就可以抓到具体的事物。
有时候,海德格尔在上课的时候,会从一个问题推出第二个问题,然后再推出第三个问题。 好像让人经历了一个“无法喘息的问题旋涡”。
三. 哲学解释学
《真理与方法》这本书的标题并不伽达默尔自己最初使用的,而是出版社要求使用的。
它的副标题才是伽达默尔最初想使用的标题,叫做: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出版社要求改标题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知道什么是哲学解释学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直要到二战之后,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解释学这个词才为人所知。所以,我来讲一下,哲学解释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上一次的课程里,我介绍了解释学的基本含义,还有伽达默尔之前解释学的两个重要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不过,对伽达默尔影响最大的还是海德格尔。
1923年夏季学期,伽达默尔曾经在弗莱堡学习。他恰好参加了海德格尔开设的讨论班——“事实性的解释学”。这个讨论班对伽达默尔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沿着“海德格尔的道路”前进的。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解释学了。
在阅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时候,我们就说过:他要追问的根本问题是“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也就是此在,是一种语言性的存在。 只有通过语言,世界才向我们呈现出来。所以,语言是解释学的基本根本问题。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之家。 伽达默尔后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海德格尔认为,理解和解释是此在的生存结构。理解和解释是此在对自己的可能性进行的自我筹划。所以,从海德格尔开始,解释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技艺了,而已经转向了本体论。
海德格尔提出,任何解释都必须实现理解将要解释的东西。这种解释是一种存在性的理解。而解释的过程就是要把事先理解的东西,进一步展开,表现为某种语言的东西。所以,对海德格尔来说,任何理解都有一种“先行结构”。
后来,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开始就写道:“解释学问题从其历史起源开始,就超出了现代科学方法论概念所设置的界限。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不仅仅是科学深为关切的事情,而且也显然属于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
伽达默尔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终形态是语言共同体,任何东西都不能离开这种共同体。
其实,了解伽达默尔的人就知道,哲学解释学不是一种特殊的科学,而是一种使得一切其他学科成为可能的基础。因此,伽达默尔的理论也可以被叫做“解释的哲学”。
解释学在德语中是hermeneutik。我们知道在西方语言中,被翻译成什么“学”的一般是以logy结尾的。例如biology,就是生物学;psychology,就是心理学,等等啊。
所以解释学tik结尾,意味着它并不是一种学科。
伽达默尔就认为解释学不是一种特殊的“技艺”,而是一种带有高度实践技巧的实践活动。它和人们通常所讲的“理论”不一样,理论是带有沉思性质的。
所以,伽达默尔所讲的解释学,不是一种语言学的学科。他把语言看做是一切活动的中介,是“一切思想的使节”。
使节也就是两个国家交往的时候派出的使者。这样来看语言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换句话说,没有了解释,所有思想活动都无法进行了。伽达默尔也极大地扩展了解释学的范围。
解释学不仅仅是要面对文本,而且还要处理历史、艺术品、文化等等。可以说,解释囊括了人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实践的整体。所以,解释成为了根本的人的生存活动。
四. 视域和视域融合
事实上,《真理与方法》这个标题的真正意思更加深刻:伽达默尔写这本书是为了反对科学方法的普遍性要求,而要寻找在科学方法之外的真理。
其实,更具有野心的标题应该是:解释还是方法?
这里就蕴含了不少问题:为什么伽达默尔认为科学的方法不是普遍的?
还有,科学之外存在真理吗,以及如何寻找真理?
伽达默尔明确的认为,科学之外必须有真理,例如在人类的历史、艺术等领域中一定是存在真理的。
伽达默尔要批评的就是近代科学那种“方法”,而不是近代科学的本身。恰恰是那种方法主张,科学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我在上一次课程里提到过,《真理与方法》这本书是伽达默尔在60岁的时候才出版的。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伽达默尔也不会对真理问题具有如此深刻的看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伽达默尔看来,现代的危机,不是什么政治、经济的危机,而是一种“近代主观形而上学”的危机。这种危机最为致命的表现就是“相对主义”。也就是认为没有什么好坏对错。
相对主义在历史问题中的表现,在当时的欧洲被叫做“历史主义”。也就是认为,一切都是在历史中出现和形成的,所以不要苛责历史。
在这种看法的支配下,人们很快就会陷入虚无。
为了克服这种相对主义,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的第二部中,提出了解释学的一个关键概念:视域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什么是“视域融合”呢?我要来慢慢解释。
首先要说一下“视域”这个词,horizont,也就是“地平线”。有这样一个关于地平线的经典笑话:有一次一个领导做报告,他说:……幸福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底下有一个老太太没有文化,她不知道什么是地平线。于是,她回家后问儿子。
儿子说:地平线就是能看到却永远走不到的一条线。老太太想了一下,说我明白了,领导是在忽悠我们。看来幸福只能看看,却永远达不到了。
这个老太太对地平线的理解是很准确的,符合解释学的精神。这个地平线,也就是视域意味着什么?
它既是你视力的全部范围,同时也意味着,你的全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伽达默尔看来是,历史地形成的。
人因为是被抛入世界,也就是说,他被抛入了一定的视域当中,才能理解这一视域中的全部事物。
而近代以来的认识论,却认为我们可以克服一切成见,从视域中抽身出来。
大家想一想,这样可能吗?我们只能从一个视域转换到另一个视域,但始终是在视域之中的,是无法彻底抛开视域来进行认识的。
视域意味着,任何人都是带有“成见”(Vormeinung/Vorurteil)的。这种成见不是说偏见,例如男尊女卑、“某某地方的人都是垃圾”之类的。
而是说:人根本上是属于一种传统的,你无法抛弃传统,就像你无法抛开地平线一样,你走到哪里,地平线就跟随着你拓展到哪里。
所以,伽达默尔说:“视域是我们活动于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390
伽达默尔用了一个词来表达人与传统的相遇:倾诉(ansprechen)。
接下来,伽达默尔就给出对理解的经典定义:“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这就是视域融合。
视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定的开放性的。我来举一个例子。我刚到德国的时候,到超市里买奶酪。有些奶酪是很臭的。一开始受不了,感觉整个房间都一块奶酪被污染了。这样就没有出现理解的过程,我原来的视域依然是封闭的。后来,逐渐尝试一下,觉得臭奶酪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反过来想一想,我们中国的臭豆腐也不是这样吗?老外如果到了中国,看到臭豆腐一定也有这样的体会。
某些发酵和霉变的食物,可以改变食物本来的属性,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样尝试和思考了之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两个视域就融合了。自己的成见都被修正,视域也就被扩大了。特殊性就被克服了,我成为了一个新的我。
所以说,视域融合,就是要把现在的视域和过去的视域融合起来。只有通过视域融合,才会出现真理,这是精神科学的基本使命。
所以,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要求人始终对新的经验保持开放。
我在课程一开始提到的,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在他看来,可能就是达芬奇、后来艺术家和所有观众之间,发生视域融合的一种尝试。
五. 解释学循环
今天最后要讲一个解释学的重要概念:解释学循环。hermeneutic circle
这个解释学循环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起:有一个生物学教授,家里藏了很多动物的骨骼。
有一次他要搬家,于是他太太就找了搬家公司来。搬家这一天,他太太特地关照搬家公司,你们可以特别小心书房里的那几个大箱子,那里面可都是我丈夫的骨头。搬家公司的人被吓得半死,差点中途逃走。
教授太太说的那句话:“那里面可都是我丈夫的骨头。”对她自己来说,意思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对搬家公司的人来说,却是不清楚的。所以说,理解是需要特定语境的。还有呢,理解整体与部分的问题。
一般我们都是从部分入手的,但是要理解部分,你必须要理解整体。例如在教授搬家的笑话中,搬家公司人因为不知道那是生物教授的家。所以不能理解他太太说的话,才会闹出笑话。
那么,这样会不会永远没有止境,永远需要更大的语境和整体呢?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的时候需要根据整体来理解部分。例如你翻开一本书之前,要知道它到底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表达。有的时候,需要通过部分来规定整体。
解释学循环其实告诉我们解释是一个过程:首先,任何人都带着自己的“前理解”、成见开始理解过程的。然后,人要进入所谓的“效果历史”当中。
这里的效果历史是说,昂我们从特定的处境出发,尝试跨越历史的差距,或者文化的差距,理解某一个现象的时候,效果的历史已经在其中的。
过去会对现在产生影响,现在也会对过去产生作用。这是一个反复进行的互动过程。
一个作品和对作品的解释是无法彻底分开的。
换句话说,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不断地解释,这个作品才会延续下去。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和恶搞,都是在拓展蒙娜丽莎的含义,也丰富了对原作的意义。
最后,还要将自己通过理解的得出的特殊产物,运动要实践中去,这就是运用(Anwendung)。
之所以叫做循环,意味着解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反复进行的。
这一点在音乐作品的演绎上尤其明显。每一代指挥家和乐队,反复地演奏一部交响乐。
根据时代和场景,演奏都会有所不同。每个指挥也都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作品即受到传统的约束,有有被演绎的空间。但是伽达默尔唯独不能接受的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用现在的流行语的说法,解释永远“在路上”。意义可能在下一次理解和阐释过程中被彻底颠覆,获得全新的生命。
六. 结尾
伽达默尔在自己的自传《哲学的学徒生涯》一书的扉页上引用了笛卡尔的一句话:对于自己最好保持沉默。
解释是无止境的,但是今天的课程就要结束了。
我来总结一下今天课程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介绍一下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的师生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了一下,什么才是伽达默尔所说的哲学解释学。
紧接着,我来分析了一下,解释学的关键概念“视域融合”。
最后,我们来介绍了,解释学循环是什么意思?
好,现在我想提出本周课程的问题,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视域融合”的事件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打卡,并回答问题。我将在本周日对大家的回答做出点评。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本周的课程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
读到视域融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是克服思维的局限性,像是成长中的顿悟等。
复旦郁喆隽 回复 @心川正传: 是的,是在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
阅读文学作品时,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外国文学,在翻译的时候,每个译者都加上自己的二次创作。读者再读译本时,又有各自的理解。如果是看电影或听有声书,视域又再一次扩大。所以说,好好学外语,读原版最靠谱。视域锁定了才能更好理解作者。
差不多zoey 回复 @杨希yanglook5678: 活到老,学到老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解释学的一种实际应用表现。一篇文章十个,20个,上百个老师教会有对他不同的解释,到底谁的解释更正确呢?其实这不应该牵扯到谁,更正确的问题,是牵扯到谁能引领的学生。让学生的视域与原作者的视域产生融合,从而拓展提升学生的三观。甚至从中领悟到解释学的原理,学会在与社会视域交融过程中,更深刻,更本质的把握自我认识,自我。
赞
人与传统的关系,倾诉。
近代主观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虚无。
理论是带有沉思性质的。解释学不仅要面对文本,还要面对文本、历史、艺术等。解释成了人的根本生活。
语言是存在之家。解释不仅仅是工具,已经是一种本体论。
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
夫妻生于不同的原生家庭,形成了不同的视域,在婚后,两个人需要在争吵、妥协、宽容、相互理解当中,达成一种新的视域融合。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