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品,例外的美学

盲品,例外的美学

00:00
09:43

BGM:Lagrimas Negras-Rachael Price;


【盲品·是例外的美】
         前几天在墨尔本看到一个很好的广告,劝大家开车莫用手机。我翻译一下:“开车用Iphone,瞎子上马路”…
         那如果,盲品呢?我老这么喝普洱,我总是说别给我说什么茶,我一泡泡的描述、推测、迟疑、几次迂回,给出答案和一段感性描述。然后,茶师点头微笑,我满心欢喜了。这个考试,我过关了。
          味道,是采集的经验。就像先祖,在定居农牧生活之前的“采集型社会”。人们每周平均有两天时间出去行走、觅食,剩下五天,玩耍、休息、发呆、恋爱。遇到能补充体能、高糖、高热量的水果、谷物、甚至于动物,都会靠味觉采集,并且记忆下来,比如:
        这个果子红色是富含糖分,糖是甜的,甜是美好的,多吃;
       这个种子是苦的,苦的东西是有毒,毒物吃了会死人的,别吃;
       这个部分的肉是肥的,肥的肉是最香的,吃肥肉是可以扛饿的等等。
       这样近似于洗脑催眠式的逻辑,就是人类对味道,从采集、试验、记忆流程。这就是为什么人天生可以吃甜,而苦、酸、辣、辛,这些味觉的体验都要锻炼。有人说,甜是因为第一口母乳。其实在母乳前的几万年,人们就开始一直在锻炼舌头了。我们被迫要觉得这些食物好吃,因为今天路过要不吃,下次再来采集就没了。原则上讲,如果现在开始锻炼吃粑粑,有一天我们一定可以和苍蝇一样觉得粑粑香。扯远了…
        盲品,是把瓶子包裹起来,甚至于酒杯都是黑色。抛弃视觉的先入为主,只靠味觉和嗅觉,最重要的是感觉。有趣的地方是,在盲品的考场上,可能行业专家和名庄列级会例外被拉下水。也许某个产区你就只喝过极少而代表的品类,反而心无杂念丛生,一语中的。 一切都有,例外。
       这个感觉特别像网友见面,之前所有的琐碎信息,拼凑成一个具象的人。见面之前,有紧张感,就像要公布答案。
      但喝酒不同是的,揭晓答案后,我人已微醺,享受完酒之乐陶。其实抽丝剥茧的过程,才能构成品味,至于答案对吗?我,已去了下一站。
        盲品,是例外的美学。要欣欣然享受那些,竟然…没想到…哦,原来如此。无高低、无对错。
      我眼里只看到了为酒欢呼的酒神和他的朋友。那幅画面,是卡拉瓦乔的《Bacchus》。
2019年06月10日 北京·寓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紫园艺

    一路听过来,感觉里面穿插的音乐太好听了。

  • 张湘林_nt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