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铜炉300多件,如何辨别其真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告诉你
 818

清宫旧藏铜炉300多件,如何辨别其真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告诉你

00:00
05:00

未标题-1.jpg


李米佳,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供职器物部金石组;主要从事青铜器和宣铜器的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专著《宣德炉研究》被认为是『宣德炉研究中继往开来的一部较为重要的作品』;首次提出『新的二重证据法』,更正、具化了部分传世器的时代。


QQ截图20190306171559.jpg



大美大稀宣德炉 |


追根溯源在明代历史书籍的记载中,找到了有关宣德炉的设计监造时间、器形、着色等有关记述。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铜香炉,简称『宣炉』。在朱瞻基的授意和督促下,整个宣德炉的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有记载称,其时所造宣德炉不过3000件。


QQ截图20190306170903.jpg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宣德炉有茄皮色、藏经色、褐色、土古色、棠梨色、仿宋烧斑色、朱红斑色等。明朝项元汴(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亦有明末清初文人骚客冒襄写到,『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等等仰慕之言!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立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其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它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书房陈设颇为雅致,焚香其内,仿佛能感觉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


QQ截图20190306170252.jpg

QQ截图20190306170745.jpg



大真在据李米佳 |


宣德炉自古为收藏家所珍爱,因而赝品横行于世,到底怎么辨认宣德本朝的宣德炉呢?看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米佳的鉴定之法。


2006年李米佳正在做铜炉的研究,有几件铜炉,它的数据是和其他所有的时代都对不上,器型风格也是格格不入,但是它们自己的风格是统一的,款也是一种字体。李米佳就怀疑这几件铜炉会不会是宣德本朝的呢?(黄铜: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青铜: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


QQ截图20190306171330.jpg

QQ截图201903061725330.jpg


青海省博物馆,有当年宣德皇帝赏赐给瞿昙寺的铜器。其中有一对铜钹,当时记载的是风磨铜(黄铜),但是一检测完全调过来了,这个钹是个青铜的,和古代的青铜乐器相吻合,用的都是青铜,没有用过黄铜。黄铜中的锌有一个特点,它遇热就汽化了,炼的次数越多,锌挥发得就越多,如果锌含量较少,颜色就接近于纯铜就像红色的一样,从科技手段可以认定那几件铜炉和宣德本朝的铜器金属成分、比例都是在一个区间。


QQ截图20190306170840.jpg


宣德本朝器一律不含锑这个元素,在明晚期的时候锑这个元素一下就全出现了,无论是清宫旧藏的故字号的铜器,还是后进入故宫的这个新字号的铜器,只要是明晚期的,都含锑。如果说我们鉴定这个铜炉它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宣德本朝而且它含锑,那我们就要对这个东西产生怀疑,如果说各方面都符合宣德本朝的,它同时又不含锑,那就更能说明它是宣德本朝的。


QQ截图20190321172725.jpg


宣德时候有一个大书法家叫沈度,宣德瓷器都用他来写款,『大明宣德年制』是沈度写的。考虑这个铜炉的款是不是沈度写的呢?书画部法书组找沈度的书法作品,用科技手段把这个『德』字提了起来,落在我这个铜炉上的这个款上,它完全是重合的,说明这个款是沈度写的款,检测数据也是一样的。


李米佳运用现代科技的数据理论方法,从内部金属成分和含量比例做横向的对比,透过表面分析内部元素成分和含量,再结合沈度写的『大明宣德年制』款,从科技手段的角度双重验证认证。最后再通过推理、对比,加上传统鉴定方法,认定这几件铜炉就是宣德本朝的。课题结束后,李米佳出了一本专著,名字叫宣德炉研究》,里边收集了172件宣德炉文物


QQ截图20190306170153.jpg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在认定真假、判断文物年份面前永远是单选题,『是』与『不是』答案只有一个。虽然作假可以千千万万,但好在不乏追求真相的人,如李米佳。


高  尾图.jpg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