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被揭老底?房价真的要跌么?
 43

试听90高房价被揭老底?房价真的要跌么?

00:00
08:02

高房价被揭老底?房价真的要跌么?


这个发言来自6月14日第十届陆家嘴金融论坛,在这个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讲到房地产问题时,提到了两个问题,直指高房价的根源——


第一、我国工业用地和开发区用地总量偏大,但城市居住用地总量偏小比例偏低;


第二、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住宅的空置率都相当高。这很不正常,说明用来炒的房子真不少,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空置标准。


为此,知名的财经媒体《米筐财经》发了一篇文章来抨击高房价,文章的标题是《高层透漏高房价真相,房住不炒迎来契机》。


今天呢,我们围绕这个发言和米筐的这篇文章,来聊聊这两个问题。


1

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住宅用地占比过少。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未来会越来越严峻。


杨伟民提到这个问题时,说到:


“房价过高的城市既要增加住宅用地也要扩大住宅用地供应主体,我国工业用地和开发区用地总量已经偏大,但城市居住用地总量偏小比例偏低,难以满足城市化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把这句话翻译的直白一点的话,就是说,工业用地和产业园用地严重的侵蚀了用地指标,住宅用地比例被严重压缩,供应不足。


其实杨伟民也只是提到了工业用地和产业园用地,没提到的还有一点,就是商业和商务用地。


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各大城市的供地比例时,会发现,商务和商业用地也大量的侵蚀了用地指标。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各地政府如此的热衷工业用地、产业园用地和商务商业用地呢?


无非就是工业用地能招商,产业园用地能出政绩,商务和商业用地能出形象罢了。说白了,都是为了政绩罢了。


因为政绩、因为GDP考核,因为城市形象指标,大量的土地被让渡给工业、产业园、商务和商业。


最终也造成了各大城市里产业园过剩、商业过剩和商务写字楼过剩。


也间接的造成了,住宅库存持续下降,住宅供应量严重短缺。


这是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中国供地结构导致的中国房地产畸形发展。


而在葫芦娃看来,未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因为在未来,仅剩不多的住宅用地指标还会进一步的被保障房、安居房、人才房、共有产权住房挤压。


前两天,深圳不是搞出来个二次房改么。很多人都说,高房价的末日来了。


而在我看来,这个政策很可能会助推房价持续走高。


因为这些无法流通,变现困难的保障房、安居房和人才房会占用大量的正常的商品房指标!


正常的商品房会越来越稀缺,而在稀缺价值的助推下,房价也会持续走高。


所以,在未来,我更大的担心就是,中国的供地结构会更加的畸形。


这是杨伟民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


2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房屋空置率过高。


杨伟民说中国的房屋空置率超过14%,这个指标超过了欧美国家,也超过了日本。


包括杨伟民在内的很多人都说,造成这么高房屋空置率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炒房和投资情绪高涨。


由此,很多人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房子不是不够住,而是严重过剩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表示极端的不认同。


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欧美、日本的国情是不同的。


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指标从50%跳涨到70%甚至是80%,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家庭、中国的人口是在流动的。


从农村流动到乡镇,从乡镇流动到城市,从三四线城市流动到一二线城市。


大量的人口和家庭快速向核心城市、省会城市、北上广深聚集。


在这个聚集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房产就被空置和遗留在了三四线城市和乡镇。


以我个人的例子来说。


小时候在老家,后来父辈从老家到了县城,老家的房子就空置了,后来我从老家的县城安家到了省会,父母因为要帮忙带小孩子,所以就从县城也移居到了省会,县城的房子也就逐步空置了。


看起来我家三套房,有两套都是空置的,但是问题是,我在省城的房子却是不够住的,需要换个大面积的四房。

单从我这个家庭来说,有空置的房子,但同时又有更大的需求短缺。


而对于欧美来说,他们和我们有两个最大的差异——


第一,他们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后期,社会的流动性被降到了最低;


第二,他们的父母不随孩子居住,而我们的父母在60岁左右,相当部分的人会随同孩子居住。


所以,从数据上看,我们的空置率要远高于欧美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需求短缺也要严重于欧美国家。


其实,最终看来,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房产空置和房产是否过剩,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的——


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乡镇和农村的房子供应是过剩的;而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和省会核心城市的房产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面,小面积的刚需型产品供应是过剩的;而另一方面品质社区的中大面积户型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用城市化几近停滞、家庭结构迥异的欧美国情来套我们中国这个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极快,人口流动速率极大,家庭结构讲究多代同堂的国情,是显然不合适的。


对于杨伟民这个被广泛传播的发言,我大概有三个观点:


第一,供地结构失衡,住宅用地供应不足的确客观存在,而且会越来越畸形,商品房会更加稀缺;


第二,一二线短缺,三四线过剩的供应结构也将长期存在;


第三,要买房,买好房,在一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买好房。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