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你的思考方式里,藏着你的能力与未来

【思维方式】你的思考方式里,藏着你的能力与未来

00:00
06:31


内容来源:本文为中信出版集团书籍《经济解释》读书笔记,笔记侠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讲者简介: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开创著作有:《佃农理论》《蜜蜂的神话》《新卖桔者言》《经济解释》等。其中《经济解释》被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作品。



如何去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张五常教授总结了常人思考的几种方法,告诉我们如何从现象出发去思考世界。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


有一次,赫舒拉发教授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


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


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我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做了大概的综合,分析如下。


谁是谁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


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要“出风头”或者“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


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地衡量。


在我所认识的高手中,没有一个推理时将“自己”加上丝毫重量的。事后“领功”是另一回事。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


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


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在“读书的方法”一文内,我述说了求学时的发问主旨。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1.问题要一针见血。这是弗里德曼的拿手好戏。(笔记君注:米尔顿•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主张自由巿场经济而知名。)


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


我们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所在。


举一个例子。当弗里德曼解释某法国学者的货币理论时,我问:“他的主旨是否若时间长而事情不变,人们就觉得沉闷?”


弗里德曼答:“你是要问,是否时间越多,时间在边际上的价值就越少?”这一改,就直达经济学上的“替换代价下降”(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定律,他无需答我,答案已浮现出来了!


2.问题要问得浅。这是阿尔钦(A.A.Alchian)的专长。(笔记君注:阿门•阿尔伯特•阿尔钦,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名誉教授。)


谈起货币理论,他问:“什么是货币?为什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当经济学界以功用(Utility)的量度为热门的争论时,阿尔钦问:“什么是功用?什么是量度?我们用什么准则来决定一样东西是被量度了的?”这是小孩子的发问方式。


后来阿尔钦找到了举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断的方式加上数字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功用就只不过长这些数字的随意定名。


假设每个人都要将这数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这武断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与社会福利无关!


3.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赫舒拉发更喜欢把这衡量放在一切考虑之前。(笔记君注:杰克•赫舒拉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


学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可能回答:“这问题不重要。”于是就想也不再想。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呢,他就从座上站起来!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举一个例,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弗里德曼就下评语:“愚蠢的问题,得到愚蠢的答案,是应有之报!”


顶尖的经济学家的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而决定我们能力与未来的,正是我们当下所使用的这些思考方式。


本期编辑:镤心     审稿及主播:晴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