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块链十年:去中心化的颠覆何时到来

1-3 区块链十年:去中心化的颠覆何时到来

00:00
16:08

区块链十年:去中心化的颠覆何时到来?


如果从2009年1月中本聪挖出的第一块创始区块算起,区块链技术即将迎来它的第一个十年。


从区块链诞生开始,去中心化就是这项技术最显眼的标签。那么值此区块链十年之际,究竟什么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已经或者将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本文将从一个区块链研究者的角度为大家解答。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区中心化?


过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如果建立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就是一个服务器记录了互联网的所有信息,我们所访问的都是这个服务器上的信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被这个服务器所记录。


这个服务器就是淘宝、就是微信、就是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互联网服务,所有的信息和交易都要以这些服务器为集中地进行交互。


这也就赋予了它们垄断了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和行为的权力。


去中心化也就不难理解了,它就像迅雷的P2P下载允许用户之间进行下载文件的传输一样,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允许用户与用户之间直接进行交互,从而打破了这种中心化服务器的垄断,允许每个用户同样变成服务器参与到互联网生活中,参与互联网信息的分享。


那么去中心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拿大家都熟悉的开会来举例,中心化就是一场演讲会,演讲者在台上讲,参与者在下面听。大家所听到的内容,都是出自演讲者这一个人的口中。这样的形式有三个弊端。


首先,这内容是真是假,有没有添油加醋,全凭演讲者的自觉。最近一大批P2P平台爆雷、项目资质造假的众筹平台等等一系列事件都说明了由演讲者利益所决定的内容其本身真实性就需要打一个问号。


其次,由于演讲者的演讲非常长,参与者很少有人能记住演讲者的内容,演讲者说没说过某句话都要由演讲者背书。


尤其是各种公众事件中消失的监控视频,证据的存在与否全在利益相关的演讲者手中。


最后,如果演讲者在演讲中掺杂了某种商品的广告,实际上如果在演讲中听到广告,付出时间成本的是广大的听众,但最后的收益被演讲者拿走。


最明显的就是滴滴一类的共享经济平台,归根结底,滴滴平台的价值实际上是由大量聚集的用户和司机共同创造的,但他们并没有从平台的壮大中得到任何的好处,反而是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在仅仅6年之后就获得了超过5000亿元的估值。


而去中心化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改变更多的是把演讲变成了将所有听众放在会议室里的一次讨论,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畅所欲言,所有的讨论内容都是大家共同见证,所有的收益由听众共同分享。


第一个改变是将所有听众聚集在同一个会议室。即使互联网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由于国界导致的制度、文化差异或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市场存在分割的情况。


对于此类情况,而区块链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越过原有的中介,这些中介本来是承担沟通市场的任务,但是区块链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完成了市场与市场之间的交流。


这个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跨境支付。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跨境支付规模2016年已达6010亿美元,平均每个汇款人所承担的手续费率达7.68%,目前常用的四种跨境支付方式主要是银行电汇、专业汇款公司、国际信用卡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银行电汇主要是通过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实现跨银行转账。


专业的汇款公司则是依赖物理网点进行跨境支付,主要是西联汇款、速汇金等公司。国际信用卡支付及第三方支付主要是通过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APP进行跨境支付。


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费用高昂以银行电汇为例,一般需要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最低50元)外加150元的电报费。


二是时间长由于很多时候跨境支付需要经过数量不等的中转银行,因此一般时间非常长,以银行电汇为例,一般2-3个工作日才能到账。


三是覆盖面不够广目前仍有超过17亿人没有银行账户,而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仅有30家APP获得跨境支付许可,还处在起步尝试的阶段。


区块链在跨境支付的应用主要是摒弃了旧有体系中的中转银行,实现了点对点的实时转账,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根据麦肯锡的测算,区块链可以使每笔交易成本降低42%,其中75%是中转银行费用,25%是程序成本和汇兑成本。


目前主要的区块链解决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基于现有的数字货币搭建一套跨境支付的网络。Circle就是以比特币为中介实现跨境支付。但是由于比特币本身的缺陷、价值的波动问题以及监管的问题,虽然Circle通过收购交易所、进行美元存储以及引入担保等机制进行调整,但Circle仍然面临着一部分效率瓶颈以及汇兑风险。


第二种是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企业端的改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Ripple,目前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已经基于Ripple的技术推出一项Santander One Pay FX服务,使跨国服务可以缩短至当天或第二天完成。


从国内来说招商银行、永隆银行在2017年底已经实现了三方间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汇款。


2017年12月18日,招商银行作为代理清算行,完成从香港永隆银行向永隆银行深圳分行的人民币头寸调拨业务。


此后,三方又完成了以招商海通贸易有限公司为汇款人,前海蛇口自贸区内海通(深圳)贸易有限公司为收款人的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


第三种是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端的改造。比如蚂蚁金服2018年6月在港版支付宝上推出的区块链跨境汇款就是面向C端用户提供7X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由港版支付宝和菲律宾钱包Gcash合作,在区块链的基础上由渣打银行负责资金清算和外汇兑换,一笔交易仅需要3秒钟即可完成。


第二个改变是让所有听众共同见证所有的讨论。中心化的互联网服务器作为信息的唯一拥有者,或是因为自身利益的影响而操纵自己所存储的信息,或是因为自身系统存在漏洞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身系统的漏洞。2016年中国农业银行爆出的39亿票据大案就是犯罪嫌疑人通过二次贴现的方式将已入库保管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包进行贴现。


无独有偶,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7.86亿)、龙江银行(涉案6亿)、宁波银行(涉案32亿)先后爆出票据案件。


甚至2016年电子票据也爆出过巨额风险,焦作某城商行离职员工冒充该行工作人员通过伪造资料及印鉴在某国有大行廊坊分行开立虚假电银并在某银行青岛分行卖出。


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数字票据系统的透明性、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


年初的上海票交所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成功上线并试运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已经完成了数字票据的签发。


其次是中心化服务器因为自身利益操纵信息。旅游平台的机票超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1年国航齐齐哈尔飞往北京的飞机就因为超卖而导致23名乘客无法登记,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与妻子正好遇上航空公司机位超卖,最后被赶下飞机。


普通消费者对于纠纷的出现只能寄希望于平台对于自身名誉的看重。


国内已经有公司在利用区块链的不可二次交易性进行酒店管理,在防止超卖的同时,提高酒店管理房间的利用率和效率。目前这一酒店管理系统已接入携程、Expedia、Agoda、Booking等在线旅游平台的订单系统。


最后是中心化服务器因为意外或故意,信息被删除。2016年2月广西浦北县一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但监控视频却被人为删除。


2017年11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监控视频硬盘由于多次强制断电而发生损坏。


2018年8月甘肃某幼儿园出现儿童被针扎事件,关键的十分钟视频却莫名其妙消失,园方给出的停电解释却与物业和供电所出具的证明相悖。


对于这些掌控在利益相关方手中的信息,其实不论是国外的星际文件系统还是国内专注于共享计算的迅雷链都可以轻松解决。


第三个改变是使所有听众分享聚集产生的收益。平台产生外部溢价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平台经济中。


这一类平台主要起到的是信息撮合的作用,并不以自身资产对用户提供服务,平台的价值更多的是由资产提供者和用户或者买卖双方的聚合而产生的。


这就导致了在过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中,价值的创造者并不是利益的分享者。


用户聚合的规模溢价被平台所获得。这种规模溢价主要分为两种,以滴滴为例,首先是规模溢价,乘客选择滴滴作为打车平台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有大量的司机在滴滴,而且比其他平台更容易打到车


就像滴滴一样,平台本身并没有价值,在发展过程中聚集起来的大规模的司机和乘客才有价值。其次是信息溢价,乘客并在打车过程中与司机共同创造了大量的交易和交通数据,这些数据所带来的价值也被平台所垄断。


第一种平台是共享经济平台。这一类平台将聚合了资产提供方和用户。估值5000亿的滴滴和Uber、2400亿的爱彼迎早期的补贴都可以看做是规模溢价的透支型分享,但是随着平台逐步成长进入垄断后,滴滴等平台都出现了补贴减少的情况,用户和乘客实际上已经在逐步退出规模溢价的分享。


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已经明确提出通过代币将规模溢价返还给用户,比如之前与ofo进行合作的GSEnetwork通过交易即挖矿的形式发放GSE,将部分溢价返还给创造者也就是用户。


这种方式提升了参与者的参与率,增加了GSEnetwork的价值,又反过来加强了对参与者的吸引,形成一种正向反馈。


第二种平台是交易经济平台。这一类平台聚合了买卖双方。现存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毫无疑问的是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中最大的中心化组织。


以数字货币交易所为例,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1万家数字货币交易所,而全球数字货币市值仅有2100亿美元,数字货币交易所被迫开启了一条将溢价返还给用户的竞争模式。


先说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盈利模式,且不说此种机构合法与否,单从这种组织形式来说,国内出身的交易所三巨头币安、火币、OKEx,它们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通过交易费和上币费实现盈利。


以币安为例,币安的交易手续费高达千分之一,即使使用平台币BNB进行交易,也依然高达万分之五。


提现和转让的费用更是高达1%。而根据AutonomousResearch的报告显示一般上币的费用高达100-300万美元。基于如此高昂的费率,币安官方曾透露平台2018年一季度利润高达2亿美元。


直到搅局者Fcoin出现,Fcoin首创的“交易即挖矿”模式将平台交易的手续费返还给用户,并将平台每日的交易费收益对持币者进行分红,在短期内的交易量飞涨,在整个交易所市场上异军突起。


2018年6月火币、OKEx、币安等交易所也陆续跟进,开启了平台分红模式。与平台透支型补贴不同的是,这种平台交易分红的模式第一次将用户聚合产生的溢价返还给了用户,同样也可以看到,由于返还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力,一定也会出现大量名为返还,实为通过资金盘运作进行诈骗的平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