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本课程是中英双语授课,您可以点击“专辑--节目”选择中文或英文课程进行收听,英文课程由蒂莫西·泰勒本人讲述,对应中文内容是由专业人士完成。谢谢您的订阅,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音频文字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泰勒。
今天我们将讨论的是私营企业是否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我想先讨论一种船,不是马达船,也不是帆船,而是用手划的船。有些人可能会想到2000年前,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使用的那种两边有桨的船。或者1500年的中国明朝使用的又长又薄的每边大约20名船夫的蜈蚣船。顺便提一句,蜈蚣船是中国与葡萄牙的海战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当然,我猜大多数朋友想到划桨的船都不会想到几千年前,而是会想到每年的端午节,也就是龙舟节。中国划船比赛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你脑海中想到的是一艘有很多船夫划动的船,他们都必须以相同的节奏划,不能随心所欲地朝自己想去的方向。
所以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来保持节奏,比如敲鼓,比如喊号子。我想问的是谁来掌控这艘船呢?是努力挥桨的船夫,还是那些敲鼓喊号子的人呢?确实大家都需要赢得龙舟比赛,但是谁来做主呢?经济学中有一句老话,当谈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时,会说“政府应该驾驭方向,而不是奋力划桨。”你可以想到大多数国家的私营企业是由出力的船夫推动船前进。你可以想像所有的工人和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是一个经济体中的船夫,而政府在敲鼓喊号子把握方向。
今天的课我们将讨论过去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变之一,从国有企业转向私营企业。我们将在本次课中主要讨论两个主题: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和其他国家私营企业的崛起。其次,我们将讨论中国和其他国家如何从国有企业过渡到私营企业。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和其他地方私营企业的崛起。我们在前面的课中谈到了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来的 中国经济改革的变化。但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更广泛变化。比如,80年代初英国:
在20世纪80年代初,包括英国电信(英国国家电话公司)、英国天然气公司(英国国家天然气公司)、英国钢铁公司(英国国家钢铁公司)、还有国家自来水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英国航空航天公司都是国有企业,还有很多石油行业的公司,比如在英国附近的北海寻找石油的英国石油公司和政府拥有大量股票的、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英国石化公司。英国政府还拥有英国航空公司(一家航空公司和英国机场运营管理机构)。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这些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大约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将近90年代,这些公司被私有化。私有化不仅仅是英国还有欧洲西部的所有国家。事实上,20世纪80、90年代,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卖掉了国有企业。
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卖给世界私人投资者和公司的国有企业每年的销售额大约有1000亿美元,差不多是6000亿元人民币。现在世界各地企业都在私有化。大部分大额交易在拉丁美洲。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也是很显著的例子,苏联分裂成俄罗斯和其他14个不同的国家。像中国改革之前一样,苏联之前也拥有高度的中央计划和政府所有制的经济,基本涵盖了苏联所有大公司。
解体后,俄罗斯和其他许多新兴国家的国有企业规模迅速下降。其原因之前我们聊过。因为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担心国有企业的生产力不高,会阻碍经济增长。在某些情况由于国有企业是垄断企业,喜欢维持高价,抬高消费者价格,不注重可能企业长久的发展和投资。
在某些情况下,国有企业都变成了僵尸公司,年复一年地亏损,从政府或国有银行获得越来越多的贷款,阻碍了其他公司的良性运营。有些国有企业腐败不堪,大部分利润被经理人或者少数政治家侵吞,并非真正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各国都存在这个重大问题。中国国有企业转制的例子最明显,中国从国有企业多,转向私营企业的时间要比很多其他国家长,将一直持续到212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在中国就业总量中所占比例逐渐缩小。我觉得中国的经历让世界各国认识到,政府只需真正管理少数几家公司,或是更多情况是政府只需要当好舵手,而不是船夫,这样经济运行更好,发展也更好。
那么,中国和其他国家国有企业转制的方式有哪些?这也就涉及到今天的第二个话题。中国领导人已经多次表示,国有企业对中国的经济很重要,在某些领域对国家非常重要。
中国领导人还多次表示,国有企业必须高效平稳地运行,并应尽可能面对竞争压力。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现代公司治理与政府领导结合起来,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增长,又能实现中国国家发展目标。该怎么做呢?中国已经摒弃了过去其他国家只是把公司卖给私人投资者的做法,也不关闭这些公司。而是尝试了很多其他方法,下面就让我来讲讲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一种是合并一些国有企业,举个例子,如果有家国有企业经营得非常好,效率很高,可能让那家公司接管其他企业。这有点像我们之前谈到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但不是外部公司引进新的管理团队,而是政府自己引进新的管理团队。当然,某些情况下这是可行的,但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行。如果合并两个僵尸公司,除非实质上有变化,否则只会变更大的僵尸公司。
第二种方法是逐步淘汰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住房、医疗保健,还有为退休老人提供教育支持等。因此,必须让国有企业的职能转变为专注于提供商品和服务,让其他种类的政府项目和其他政府开支,集中解决国有企业该解决的社会问题,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第三种方法是,把一个拥有很多小公司的大型控股国企拆分成若干小公司,每个部分为一个单独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被卖给投资者,政府有时会卖给一个由公司现有经理领导的投资集团,或者把它合并到另一家公司。还有一个方法是,关闭部分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
比如一家大型国企有50个工厂,其中一些工厂生产效率高,销售收入比成本高得多,而一些工厂老旧或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不高,销售收入低于成本。这50家工厂里可能关闭一些老旧的工厂。中国各地,在尝试让国有企业的员工或经理人拥有公司的股票。
他们认为只要员工持股,就会有动力工作,因为他们拥有公司的一部分。美国和部分欧洲地区也经常尝试这样做。还有一种办法是引进其他投资者,包括来自中国的国内私营企业,或是外国潜在投资企业,特别是像旅游、医疗、电力、能源和公共事业等一些领域近年来已经向私有资金和外国投资开放。另一个方法是鼓励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如果国有企业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也许代表公司效率和生产力落后。如果能在国际市场上成功,那么就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可能吸引私营企业的投资者。在评估国有企业的业绩时,中国政府还采取了另一个方法:看国有企业的规模是否正在增长。但现在中国评估得更细:比如要看公司为什么在成长?
如果公司只是因为常年借贷而增长,那么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调查,而不是鼓励国有企业的高管仅仅为了做大而贷款,而应该鼓励它们盈利,然后利用这些利润中的一部分来偿还他们过去的贷款。另一种折衷办法是鼓励国有企业从公司贷款中拿出一部分,看看是否能和贷款人做笔交易。贷款人可能会免除公司债务,但获得公司股份,所以公司不必归还贷款。
最后一个方法,可以鼓励国有企业停止对不盈利的旧行业投资,将投资转向新兴利润较高的行业。比如一些建设项目中附加的基础设施支出过于轻易和简单,有时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投资资金集中在其他领域。
这些情况中国都有,当然不是同时、同地。某些公司、地区、行业的做法不一,但总的来说,中国政府的目标显然是让国有企业更健康或关闭时负债别太高,尽可能让这些企业面对更多的竞争和效率压力,还要满足国家的发展目标。重点在于,政府的目标远大并不总是意味着政府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业必须直接做这项工作。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很重要。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课程中,我们将不再讨论公司如何运作,而是开始讨论污染的经济学。
我是蒂莫西·泰勒,感谢收听喜马拉雅。
学习
都是经典干货,没有虚头巴脑的时兴货。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私营企业降本增效的217条妙计》从私营企业实际出发,为读者提供了217条实用的建议。没有...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私营公司对于21世纪来说已不再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需要升级观念和更新思想去迎接世界经济的风...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私营企业降低成本的157个绝招防止亏损的92条措施》内容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私营企业...
【内容简介】本书最为显著的价值和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言简意赅,系统完整。私营公司的总经理们不仅可以从本书中学到目前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本...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阅读本书启示一不论你是那一行的领导,只要不精通管理之道,一定无法让自己的领导部门难以产...
【内容简介】对于那些陷入困境、濒临倒闭的私营公司,我们也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它们能够在本书的1000个问题中,找出自己亏损的原因,对症下药,力争反败为胜,从“...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大量成功的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的经典案例,从如何创业开始入笔。全方位地论述了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299个世界长青企业做精做久的经典商战实例,深刻地剖析了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素养和管理金律,给总经理们提供了代表性、说服...
【内容简介】每一位私营公司创业者都不想直面失败,毕竟,有谁会愿意看着自己多年为之奋斗的事业跌落谷底?又有谁会情愿看到自己为之集中全部精力苦心经营的企业破产倒闭?...
4月3日 补打卡